唯特小说>古代言情>晋末琐事>第67章 

  自从司马元显仓皇逃回建康,沿路各州府就消极怠战,桓玄与刘牢之所过之处,无不轻松破城,更有甚者,知道事态无法挽回,竟然大开城门。

  桓玄也不急着向建康逼近,毕竟在义兴的刘牢之恐怕要耽搁几日,果然不出所料,刘牢之与儿子见面之后,便安营扎寨,三日未动。

  刘敬宣此时正忙着与东海余孽纠缠,哪里顾得上跟随父亲回建康,父亲去做他的开国大将,自己可以小试牛刀,与逆贼周旋,扫除反叛,也能扬名立威,不给父亲丢脸。

  刘牢之觉得儿子贪功心切,想要亲自前去剿灭孙恩旧部,却被刘敬宣挡的死死的,他一心要自己亲力亲为,不求任何人帮忙,才能证明自己。

  在儿子与老子的对峙中,刘牢之马上就败下阵来,同时又有来自芜湖的催报频频送来,使他更加不能继续在此耽搁时间,只好又停驻了两日,便拔寨启程,火速到京口支援。

  桓玄与刘牢之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京口,没有想到此时的司马元显,还想据守隘口,力战桓氏大军,可惜陆战不敌刘牢之,水战不敌桓玄。

  一战便被顾恺之的人马杀了个惨败,退回了新亭。

  本以为战事严峻,需要苦战数月,却没有想到,一路上摧枯拉朽,从分开到再聚首,只用了月余。

  桓玄再见兄长,只觉得仿佛昨日,只是一路之上,太过顺利,他都没有机会,完成与兄长商议之事。如今又见到陶姜先生,车马劳顿,却比之前看去更加精神,便肯定了心中的猜测。

  正考虑着,如何借战事除去谢重这个阴险之人,司马元显却拿出了杀手锏,他竟然在新亭的城楼上推出了支妙音。

  刘牢之不以为然,竟要一箭射死那女尼,被桓伟拦住了,言明此人乃是封公子的心上之人。刘氏也知道封尚与桓玄自小便在一起,交情不一般,于是也不敢造次。

  司马元显想的没有错,此举确实难倒了桓玄。

  他提出如若桓玄退兵回南郡,朝廷可以当做此事为东海讨逆,桓氏勤王,两家撒开手,谁也不追究谁。若是桓玄不撤兵,那么这女尼不仅小命不保,还会受百般刑伐,生不如死。

  桓玄一时难以抉择,他不知道当初封尚为何没有带出支妙音,也不知道封尚是否会为了这女人,生死不顾,可是事到如今,只能火速派人去义兴通知封尚。

  谢珝在你情我爱这件事上,本来不想多虑,强攻硬弩在城外,却为了个女子,放下刀枪,也很难说服三军将士。可是如今事关封尚,他知道,不管怎样劝桓玄都没用。

  于是快马驿站传令过去,匆忙行军的军士们,则终于可以修整了,既然将军下令劳军,又有谁会推辞呢,入了这建康城的大门,自己就要光耀门楣了,难道不该庆祝一二么。

  司马元显的朝廷正牌军,在新亭城内瑟瑟发抖,生怕桓玄不顾支妙音的安慰,冲进城来,杀自己个干干净净,却见城外大寨中,欢声起舞,气氛热烈。

  手下的参军进言,是否要杀出城去,趁此良机,杀个你死我活,可是司马元显深知顾恺之老谋深算,定有后手,如今大张旗鼓的劳军,恐怕等的就是自己自投罗网,冲进包围圈。

  顾恺之将军确实不负司马元显的期待,在刘牢之部队大行劳军之举,他却带领军马日夜严守在大寨外围,以防不测,或者说等待着猎物向陷阱中走去。

  陶姜多日没有见到谢重,倒是生出些想念之意,毕竟在新安的半年来,徒儿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这风烛残年,膝下空空之人,得到了很大的宽慰。

  只是顾将军时常劝他多加小心,不要过于倚重这位爱徒,还是让他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谢重再见老师,一揖到地,又要俯身跪拜老师,总之表现的十分有礼,那师生情分淋漓尽致,看的谢珝背后生出凉意来。

  如果说别人会被谢重这样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蒙混过关,谢珝却全然不会相信,对老师比自己还执着的谢重,会放下那段不伦之情,学的像初进学堂的小徒弟那样乖巧。恐怕表面越是敬重,背地里越是肮脏。

  谢珝也能从桓玄的眼中看出,他越发的容不下这个两面三刀之人,只是留不留此人,还是要陶姜说的才算。

  封尚得到战报,说支妙音危在旦夕,便一刻都等不了,赶快与兄长告知,便要起身前往建康。

  殷仲文拦他不住,只好给他备下快马粮草和三名军士,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此时再想驱车前往,怕是万万来不及。

  刘敬宣回兵后,未见封尚,才从殷仲文那儿听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听是支妙音有难,他也顾不得杀什么贼寇,就要追赶封尚而去。

  封善和殷仲文百般阻拦,说尽道理,才使他安分了下来。毕竟此时放任这位公子哥回他老子身前,就无法驾驭他那三姓家奴都不及的亲爹了。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这位刘氏逆子,不仅不听他父亲的教诲,怕是连孔圣人在世,也难以说服他听从安排。

  当夜,刘敬宣就偷出一匹坐骑,追赶封尚而去。

  封尚只顾赶路,并没有发觉,这条路上,有一必经之地,是确确实实的东海余孽,孙恩的地盘。

  近一个月的时间,孙恩也被义兴的战事给打懵了,明明自己没有人马在活动,又怎么会有人打着自己的旗号,向刘氏挑战。而刘牢之竟然一直没有出现,只有这黄毛小儿,每日里喊打喊杀的。

  而号称是自己部下的人马,看起来甚为训练有速,攻击时器宇轩昂,撤退时整速有序,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正规军。

  后来建康城传出消息,刘牢之与桓玄联合共同讨伐司马道子,孙恩才慢慢明白,这场猫鼠之战真正的目的,居然是为了拖住这刘氏小儿的步子,好将他的老子,死死的握在自己手中。桓玄这诡计,使的确实不错。

  近日又有快马从此处过,定是又有大事要发生。孙恩想着出来探听消息,却没有想到,遇上了封尚四人。虽然互相不认识,但是看军士的衣着打扮,出行方向,速度之急,孙恩就断定,这是块肥肉,自己不能放他这么轻易的过去。

  于是他提前在封尚的必经之路设好绊马索,待人过之时,给他们来了一手天旋地转。

  封尚心中本就着了火,哪里还顾得上看路面情况如何,没有想到,竟然有人在此处玩阴的,便立刻着了道。

  还好他从小练武刻苦,从马上栽下来,就地一滚,避开了伤及要害,却也是摔的不轻。刚要站起身来,就看几条大汉向他扑了过来,可是封尚也不是束手就擒之辈,又向前一滚,躲过几只大手的抓捕,回身就是一个扫堂腿。

  这几位怕是没怎么练过,空有一身力气,眼见着腿飞了过来,却躲闪不过,笨手拙脚的倒在了一起,人叠着人。一时间,你的脚系到了我的胳膊,我的腿压住你的腰,慌忙之间愣是三个弹指没站起身。

  封尚哪里顾的这帮蠢货,看了一圈四周,有二十几个人,为首的长得像极了画影图形里的孙恩,心中便有了数,原来是正主现身了。这么多日他们化身孙恩的部队自相博弈,没有想到,还是惊动了这位本体,既然如此,只能拼了。

  二话不说,两方人马就交上了手,只是这个位置十分险要,一边是无人开垦的荒山,一边是东海的万丈悬崖,发挥不好的话,很有可能因为地形的原因受制于对方。

  封尚与三位军士互相以背为中心,向四周攻击着敌人,可是不知为何,打倒一波,又来一波,退下一波又上一波,他们的目的看起来不是杀人灭口,而是活捉他们几人。

  封尚实在不想在这耽误太多时间,于是拔出配剑,准备大杀四方。

  孙恩的下属,虽然也有点本事,却不敌封尚自幼学艺,剑术精湛,看着封尚貌不惊人,似个纨绔子弟,没有想到,宝剑出鞘,却是剑剑直中要害,取人性命。

  孙恩一看大事不好,碰上个硬钉子,便改变了计划,吆喝着不必再留活口,杀了完事儿。

  一时之间,封尚这边的形势就不太妙了,有道是双拳难敌四手,盖世英雄也并非背后长眼。三个兵士,抵挡不住,先后受了不同程度的伤,有一位最为严重,瞬间便支撑不住。

  又坚持了几个回合,封尚的右腿也被坎了一刀,有些支撑不住。正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人,骑着高头大马奔驰而来,长刀入肉,削铁如泥,一瞬间便砍倒了几个,杀出一条路来。

  孙恩在与刘牢之的对峙中是见过刘敬宣的,便大喝左右,让他们全力取了这黄毛小儿的性命。

  于是,又从草丛中冲出了二十几个人,你拉马头,我砍马身的,将刘敬宣从马上逼了下来。

  封尚本就自身难顾,又看到新加入战局的刘敬宣被人群埋没,急中生智,杀出人群,直取孙恩。

  孙恩也不是吃素的,见右腿不灵便的封尚朝着自己挥剑而来,便定好作战计划,准备专攻他的右侧。

  刘敬宣看见封尚与孙恩打做了一团,便叫道:“姐夫,当心啊!”

  封尚也随即回应道:“你给我活着。”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亲爱的:观,宝贝送的营养液。

  因为最近审查十分严格,就不能够改动之前的章节了。

  所以只好在更新的章节中感谢了!~

  也谢谢亲爱的大家,小老一定会继续努力码字的!~

  尽量用各种渠道奉送给大家,再次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