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风云策【完结】>第14章 使团

  三月后。

  寒冬冰雪融化,微风徐徐,吹面不寒。

  在楼上,远远能看到有车队朝皇宫方向而去,是乌瀚使团到了。

  周围人的议论声顿时就起来了。

  茶楼中很是热闹,但由于是清晨,人还不多。明玄坐在雅间,耳边听闻楼内的人都在讨论近来时事。

  其中讨论得最多的就是乌瀚使团进京一事。明玄垂指搭着茶杯,侧耳细听。

  “乌瀚人得寸进尺。”有人愤愤,“我泱泱大国,到了今天这一步,竟然要和一弹丸小国讲和!将所有的兵力倾巢而出,我就不信那些乌瀚人还能进犯边疆半步!”

  “国库里没有钱了,”一人看了他一眼,“就连官吏的俸禄,都压了两个月未发。再说了,今上并不信任广平王,何况他近日病重,宫中的太医都说恐怕不能好。”

  对面之人沉沉地叹了口气。“我等平头百姓,又能有什么办法!”他话题一转,转到丰乐帝身上去,“先帝在位时期,享乐无度,掏空了国库,朝中还不知道有多少贪官污吏,我做生意的兄弟最近和我说,头上的税收又增了两成!”

  明玄坐在旁边听着,眼底古井不波。

  丰乐帝的名声绝对不好。

  他在位期间,只有前期,大晋国内尚且算得平稳,后来国内贪官污吏横行,甚至牵连到了边疆,军费不足,不得不裁撤兵员。

  乌瀚和渤族人就借着这个机会攻了进来。那几乎是大晋被外敌入侵最严重的一次,几乎横穿了整个中原,捅到了京都这个心脏。

  然而丰乐帝又是个极其幸运的皇帝,因为在慕家两位顶梁柱的将军去后,他这一辈出了个有能力掌控南北兵权的宣平王,范胥。

  范胥的妹妹叫范巧,而范巧正是他妃子的一员,还有了个儿子。范胥就算不为了自己,为了这两人,也得忠心耿耿地给皇帝做事。

  他是个才能平庸的皇帝,如此一比较,就显得他的儿子和臣下格外突出。他又不是个有容人之心的皇帝,这矛盾越积越多,越积越尖锐,最终还是爆发了,以一个令人不喜闻乐见的烂摊子收场。

  “如今战事是否爆发,维持平衡的丝线全悬在广平王一人身上。”又有人说,“二殿下和陈将军一死,北疆便只有广平王一个能仰仗的主将。若是广平王一出事,战争恐怕瞬息之间就会到来。”

  “难说。”有人反驳道,“此次乌瀚议和,还是诚意十足的,为了表示和谈诚意,将叛将范胥都押解回京。朝中大人物也一力主和,我记得王大人……”

  “慎言!”

  明玄垂下眸子喝了一口茶,放下杯子,抬头看见对面坐了个陌生的女子。

  这女子约莫三十几岁,披着件简单的旧袍,袍角是暗蓝色的冰霜纹。

  她面容普通,泯然于众人。白衣白靴白袍,眼眸平淡得甚至有些温吞。然而她并不是个简单的女人。明玄视线不动声色地从她脸上移开,看见了她放到桌上,轻轻搭在桌沿的手。

  这手十分修长,薄薄皮肉包裹着骨骼,皮肉之下甚至可以清晰地看见青色血管,显出一种别样的劲瘦。

  这手比一般女人的手,手掌要大上一些,手指也要更为修长。

  “你是?”明玄问。

  “冯子寒。”女人喝完了手中茶,才慢慢说道。

  未等明玄更提出什么问题,她便说:“我是来找你的,明玄。”

  明玄眼瞳微微一缩,因为那女人的声音竟然屏蔽了周围嘈杂的人声,唇角翕动,以内力收束成了薄薄的一线。

  她是一个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

  茶楼上人来人往,二楼雅间竹帘垂落,明玄走过去放下了竹帘,将人声和喧嚣挡在帘外。

  冯子寒抬起眼眸,稍稍打量了下他。

  明玄生得很好看,长身玉立,脊背挺得像一杆难以摧折的青竹。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在失忆的状态下,他的周身丝毫没有杀伐之气,气质净洁,温润如玉,单是一个侧脸就能吸引人的目光。

  看上去并没有受很多伤。

  这人是暗部的副主事,平日里向来低调。慕千山将她请出山,是为了保护明玄。

  换成别人冯子寒是不会答应的,但是明玄的身份有几分特殊性。边疆大将陈楼曾和明玄共事,而冯子寒正是陈楼的师妹。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想问。”冯子寒道,“你是怎么从悬崖上跳下来,还能活下来的。”

  明玄轻声说:“是因为慕千山。”

  冯子寒顿了一下,说:“原来是他。”

  “我失忆了,有些事情不是很能记得。”明玄道:“冯将军可否将大晋如今的形式,为我述说一二?我感激不尽。”

  冯子寒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压低声音,说:“三个月前,乌瀚进逼大晋。大晋迎战,却因为叛将泄露军事布防,被敌人抓住了薄弱点,出其不意击败。当时北疆的主将是陈楼,就是我的师弟。他因为这事死在了战场上,你本来也是要死的,因为你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亲身跳下了悬崖。但你没死,我思来想去,你要么是摔下去却没死,要么就是慕千山从悬崖下爬了上来,拼着自己也摔下去的风险接住了你。”

  明玄慢慢地眨了下眼睛。脑海里闪过几幅零散的画面,但他的身体状况不容他多想,这画面还没连贯出足够的信息,沉沉的头痛又向他侵袭过来。他捂住了额头,睫毛低低垂下。

  “我……”

  “我从现在的情况也能看出,你头部受的伤很严重。”冯子寒道,“你虽然没有死,但所有人都认为你死了,北疆没有主将,陷入了混乱。就在这时,慕千山站了出来,他当时身上没什么官职,但他立军令状,说服了嘉安帝,领兵向北。他果然成功了,将乌瀚人逼出了连州,重新回到西流河岸边,让他们不得不接受大晋的议和。”

  明玄的心轻颤了一下,听了这番话,慕千山细心照顾他的身影,和战场上那个将敌人逼出大晋的青年将军身影,缓慢重合到了一起。虽然没有亲眼看见,但他能想象出来。他想到了慕千山手上那些莫名的伤痕,分明是严重的擦伤,呼吸猛然一顿。

  “他其实……不该来冒险救我。”他慢慢地说。仿佛透露出了某种程度上的真实想法,呼吸沉沉,灼热发烫。

  “换成旁人,他确实不会冒险这种险去救。”冯子寒道,“可你是例外。慕千山在大晋最看重的人其实就是你。”

  “为什么……”明玄轻声问。

  “因为你救过从前的他。”冯子寒道,神色突然变得古怪起来。“怎么……你来京城这么多天,难道就没听说过一点你们之间的传言?”

  明玄皱起眉头,诚实道:“没有。”

  他这些天一直都是在慕千山府上,想来也是,府上那些人岂敢在慕千山的眼皮子底下随意嚼舌根子?

  他想了想,道:“但是他们对我的态度确实有些奇怪……”

  尤其是慕千山在他旁边的时候。

  冯子寒明白了:“慕千山没有告诉别人你还活着这件事。现在京城里人都以为你是二殿下的替身,是慕千山因为二殿下死了之后,思之如狂,所以才收进府中的人。”

  明玄:“……”

  沉稳如他,在听到自己和慕千山之间的八卦之后,也有点绷不住。

  明玄的表情实在很精彩。所幸方才明玄并未抬头,没有发现。

  “那我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明玄感到有点头痛,喃喃问。

  “这个么,要从很久之前讲起。” 冯子寒道。

  “先帝共有三子。当今圣上居长,为大殿下。他二子与三子年纪相仿,三子是齐王爷。太子排行第二,人称二殿下。当年的二殿下是中宫惟一的儿子,居嫡居长,本是要登基的。”

  “这位殿下……”明玄还不是很能将冯子寒口中的“二殿下”和自己联系到一起,慢慢道。“出了什么事?”

  “前些日子打仗,他被身边人暗算了,”冯子寒将茶杯墩在了桌上,“当时援军赶来时已经太晚了,他从悬崖上摔下去,尸骨无存。”

  明玄头很疼,却还是想不起从前的事,他几不可闻地低吟了一声。勉强开口。

  “一个皇子,如何要到前线去打仗?”

  “这要从皇后说起。”

  冯子寒道:“皇后出身连州范氏,兄长是一位鼎鼎有名的将军,掌南北兵权。皇上为了此,立了她为后,却又对范胥将军横加猜忌。范将军死后,二殿下也被夺了太子之位。因着这毕竟是他的儿子,先帝没有杀他,而是将他贬到了北疆带兵,这一去,就是五年。”

  明公子轻轻地问:“那——慕千山呢?”

  “王爷祖上三代名将,”冯子寒道,“但他小时候过得不好。那时,他的祖父和父母,相继战死沙场,他却是受到刺杀,也没有死。他周围的人都害怕他,先帝……沉迷道术,便让国师给他测算。国师说他命犯天煞,恐怕会伤及身边之人。先帝封慕将军的庶弟为广平王,他却仍是世子。名声不好,再加上他家里的那群亲戚都盼着他早死,将世子之位让出来,因此,他小的时候没少受欺负。后来不知是谁,将这件事捅到了皇上跟前,皇上便召他做了太子伴读。”

  明玄紧蹙起眉。

  “现在看来,皇上其实一早便不喜二殿下。”冯子寒恍若未觉,感叹道,“他既然相信天煞孤星一说,为何又将他安排到太子身边?只是这事被发现得晚了,如果发现得早一点,范将军说不定到现在还在呢。”

  明玄嘴唇动了动,想到一直困扰自己的那个梦境。

  “二殿下很照顾王爷。”冯子寒道,“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好。王爷一直到后来,也从未忘记过二殿下。”

  既然如此刻骨铭心的记忆,为什么会忘呢?

  明玄眼中不知为了泛起了一点酸涩,茫然困惑,他生怕被冯子寒发现,便偏过头去,垂下了眼帘。

  他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我只是很担心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