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历史军事>功名>第六十八章 杀李存勖(二)

“我说的是我们,洛阳现在乱是之后的事情。如果先前将我们魏州军士的粮饷发足,我们哪会作乱?我们不做乱,皇帝老儿怎么能派李绍荣前来攻打。反正都是死,拼了命也是死,投降也是死,那不如战死!”

“李绍荣带兵来战,打不过我们,于是朝廷又让李嗣源带兵前来,这不又得用钱粮?这下外库内库的钱粮都没有了,洛阳才乱的。这是两码事。”

这人倒是给赵旭开始讲前因后果了,看来的确是气愤难平。

赵旭:“李嗣源不早就和你们勾结好了吗?他这老小子,根本和皇帝不是一条心……”

“够了!”这人越发的恼怒,打断赵旭说:“我知道打不过你,但是我还要说!你们就会那一套!始终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你们将好好的人一个个的逼着造了反,反倒是说我们早就有预谋!说我们是叛贼!”

“用的时候我们就是栋梁,不用的时候我们就是垃圾,甚至是贼寇!”

“这是栽赃,这是陷害,这就是往人身上扣屎盆子!”

“什么都是你们说了算!你们就是天理!你们怎么不上天呢!”

“我们要是早有预谋,李嗣源干嘛非得到了魏州再造反!直接就地揭竿而起,不是占领的地方就更大了吗?何必多此一举!”

“反正你们就是常有理!你们总是有理!你们生来就是理!”

“你们在那个位置上,什么都是你们说了算!我们现在活不下去了,就是要造反,就是要造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官的反!”

赵旭看看,摇头说:“我不是什么官。”

这人怒道:“那你也是给当官的那些人跑腿的!”

赵旭不怒,反而想笑,这人分明是想骂自己是狗腿子:“那你在做什么?不是也在藏私?”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这里有我好几个弟兄的份,他们都死了,这是留给大家家人的……”这人说着脸色黯然:“你那天在黄河边看到的那些人,现在就剩七个了。”

“这些人中,其中就有你说的那个皇甫晖吗?”

“没错!是皇甫大哥带着我们造反的!我们本来只是要钱饷而已,大家闹事,无非是自己吃不饱,家人也养活不起,但是和李绍荣已经说好了我们投降,既往不咎,效节指挥使赵在礼让我们开了城门,送出酒肉,在城下下跪,说明了我们反叛的原因,让李绍荣给皇帝说明缘由,只要赦免了我们,我们立即放下武器。但是那个狗宦官死监军史彦琼却在李绍荣那边指着我们骂,说‘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破城之日,将你们一个个碎尸万段’!”

“那就碎尸万段吧!大家都别活了,全鱼死网破!”

赵旭倒是有些想知道李嗣源是怎么就和这些叛军搞在一起了,问:“你叫什么名字?”

“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叫柴七,大家都叫我柴家七郎。”

“柴七?你说你们的赵在礼和皇甫晖事先没有和李嗣源联合,那李嗣源后来是怎么和你们搞在一起了?”

柴七冷笑:“嘿嘿!这还的要谢谢皇帝老儿,都是他种的种子,这会发芽了!”

赵旭:“哦,怎么说?”

柴七问:“杀郭崇韬的事你总知道吧?”

赵旭点头:“哦,郭崇韬,朱有谦,李绍琛,三个都死了,如何?”

柴七:“这些人哪个对大唐没有立下汗马功劳?李嗣源的反和郭崇韬有关。”

赵旭越发的有了兴致:“郭崇韬和李嗣源有什么关系?”

柴七:“郭崇韬和李嗣源没关系,可是李嗣源手下的从马直军士张破败和郭崇韬有关系。张破败深受郭崇韬的大恩,但是郭崇韬被李存勖给赐死了,张破败就一心为郭崇韬报仇,李嗣源带着人到了魏州,就要攻打我们,可是没想到老天爷也帮我们!那天夜里,张破败看准时机,带领好多人哗变,杀死都将,焚烧营寨,逼近中军,李嗣源率领的随身护卫抵挡不住,李嗣源斥问张破败为何如此,张破败说将士们跟随皇帝已有十年,经过百战夺得了天下。现在皇帝忘恩负义,欺凌士卒,言而无信,大家都是被逼的没法子才造反,现在皇帝还不能饶恕他们,还说‘攻下城以后,应当把魏州的军队全部坑杀’,一定要这样赶尽杀绝吗?”

“张破败又说,将心比心,兔死狐悲!前面郭崇韬和李绍琛以及朱有谦的事情就摆在那里,如果这次攻打魏州不成功,我们该被如何处罚?现在大家商量想和城里的人联合起来,击退各路军队,请李嗣源在河北称帝,成为这里军民的主上。”

赵旭听了一愣,柴七点头说:“没错!大家就是要尊李嗣源为皇帝,让李存勖这个老东西滚蛋!让李存勖去死!”

赵旭吸了一口气,说:“李嗣源似乎比李存勖年纪大吧?”

“我们不管那么多!他李存勖是不是老朽,到底多大年纪,我们不管,反正他做的事情就是老糊涂蛋!就是昏君所为。”

郭崇韬是被李环给打死的。郭崇韬的五个儿子,全是死在了李继岌的手里,父债子偿,儿子做的事情和老子做的也没什么分别,反正大唐就是他们父子的天下,再说赐死郭崇韬的诏令也是刘皇后那些人怂恿着下发的。

赵旭:“那李嗣源就同意了张破败的提议?”

柴七:“有人不想当皇帝的吗?”

赵旭反问:“你想吗?”

柴七:“我不想。”

赵旭:“那你还问?”

柴七:“不让有钱的人有势,不让有权的人捞钱!这两条谁能做到谁当皇帝都行!”

“我就想回家和我家人在一起,当不当皇帝,那不是我现在能想到的事情,反正李嗣源是动心了,但是他还装着不想,他对张破败说,你们不听我的话,任你们随便干,我自回京师。可是叛乱的士兵们拔出刀剑把他围起来,并说:我们这些叛乱的都是虎狼之辈,不管尊卑,你离开这里准备去哪里呢?”

“于是张破败他们簇拥着李嗣源进城,结果沟通不力,我们城里的人不让外面的兵进去,大家开始混战,张破败被杀了,城外的兵被打败,这时候赵在礼率领各位校官去迎接拜见了李嗣源,说明情况,这才里外汇合,大家走到了一起,立即将军中那些宦官任诸道监军的人全都杀了,嘿嘿……”

原来李嗣源和叛军赵在礼联合在一起中间还有这么多的事情。赵旭问:“你笑什么?”

柴七:“其实李嗣源真的是有些不想反的,可是李绍荣兵败后退到卫州坚守,将李嗣源的大儿子李从审给抓住,想杀掉他。李从审说:你们既不相信我的父亲,我又不回到我父亲的住地,那么请求再把我放还禁卫军去。于是李绍荣才放了李从审。”

“可是,石敬瑭这时到了魏州,对李嗣源说:什么事情都是由于果断而取得成功,犹豫而招致失败,哪里有上将和叛军进入贼城而他日又安然无恙呢?大梁是天下的要害地方,石敬瑭希望李嗣源允许他带骑兵先夺取大梁(作者注:汴州州府所在地,今开封),如果侥幸攻取了大梁,李嗣源就率领大军赶快前进,只有这样才可保全自己……”

赵旭没将话听完,打断问:“石敬瑭?石敬瑭怎么来到了魏州,他不是……”

柴七冷笑:“大家都以为石敬瑭还在围剿我们的半路上,其实他早就来到了魏州!李嗣源被张破败胁迫着造反的第二天,他就到了。”

“天下苦秦久矣!李嗣源这样,李绍荣不行,李继岌也是深陷泥潭,四面楚歌!”

“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他说这话也没什么稀奇的。”

赵旭一惊:“什么!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

柴七倒是奇怪了:“这又是什么秘密,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赵旭心说自己就不知道。那么,看来李嗣源当时未必有反心,或者犹疑不定,倒是石敬瑭在一边劝说,让李嗣源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说来说去,只有自己的岳父李嗣源当了皇帝,石敬瑭这个当女婿的地位才能水涨船高。

其实石敬瑭还是为了他自己。

赵旭问:“那你说,这会石敬瑭带着骑兵去攻打大梁去了?”

柴七:“是,李嗣源因为李绍荣在卫州,所以谋划从白皋渡过黄河,这会分出骑兵让石敬塘率领作为前头部队,李从珂跟在军队的最后面响应,同时,李嗣源的侄儿李从璋从镇州率领部队向南进军,我看李存勖很快就要完蛋了!”

赵旭又问:“你说李绍荣杀了李嗣源的大儿子李从审?”

柴七:“是。开始是放了,后来又杀了。这样的杀子之恨,李嗣源不打李存勖都不行了。不死不休!”

赵旭听着,忽然将手里的刀扔给了柴七,柴七先是一愣,接着大喜:“兄弟是不是也想加入我们?以你的本领,建功立业,指日可待!”

赵旭问:“你是个老兵,我只问你,你觉得李存勖这次能不能胜?”

“不能!”柴七斩钉截铁的说:“倒不是想拉你入伙,我说过李存勖这次就要完蛋了!真的要完了!因为他吝啬贪财,自高自大,刚愎自用,他将跟随他的老将几乎全都杀死,如今仅存的也就剩李嗣源和李嗣源的儿子李从珂最能作战,现在李嗣源也反了,各地必将纷纷响应,这就叫墙倒众人推。”

“李存勖以为能平定蜀地是自己的功劳?其实那都是郭崇韬太厉害!可是他那个好大喜功的窝囊废儿子李继岌却将郭崇韬给杀了,你试看大唐现在到底还有谁能撑起局面!这次他李存勖这个混蛋皇帝要是不被推翻,老天爷都不会答应的!”

赵旭的视线从柴七的头顶看过去,投向了苍茫的夜色里,柴七以为他在犹豫,说:“我柴七也读过几天书,本来想报效大唐,可大唐不要我报效。你跟着我,我为你引荐,咱们一起打李存勖,活出个人样来。”

“我还有事,祡兄,就此别过。”赵旭说着打了个唿哨,柴七就看到一匹黑马不知道从哪踢踢踏踏的跑了过来。

柴七眼里都是惊讶,这分明就是自己那会看上的那匹黑马。

赵旭翻身上马,说:“你的那些值钱的宝贝,不能在那放了,否则丢了,可别怪我。”

柴七哈哈一笑:“自古防君子不防小人,你是君子,我也不用防。”

赵旭微微一笑,拍马就走,柴七在后面喊道:“你去哪里?”

赵旭却没有回答,骑马走远了,柴七在后面嘀咕了一句“搞了半天,还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果然和柴七说的一样,李嗣源叛变后,大唐境内更多的将领都纷纷倒戈。而石敬瑭带兵从大梁西门杀入,大梁城州府尹孔循审时度势,急忙的迎接李嗣源进城。李嗣源进到大梁之后大犒将士,这样投奔他的人更多了。

李存勖连年征战,从没有败绩,这次他对自己亲自带兵平叛也自信满满,临行前,他问亲信官员自己这次能用多久剿灭叛匪,有人说半个月,有人说七天,他问李昶,李昶说:“父皇的文治武功堪比秦皇汉武,前唐的李世民也比不上,儿子不能妄下结论。”

李存勖哈哈大笑着带领了两万五千人出征,但是没走多远,就得到了李嗣源占领了汴州的消息,而且各地造反的消息不断传来,李存勖这时才知道形式和自己在洛阳皇宫里了解的根本不一样。

怎么会这样?

李存勖越来心里越恐慌。他几乎彻夜的睡不着觉,这夜到了三更时分,李存勖听到外面十分的嘈杂,他以为是有人想哗变,急忙叫亲卫问询,卫士们禀报说许多兵士已经接二连三的离开了军营。

李存勖错愕的问:“离开?他们去哪里?”

“……”

李存勖怒道:“快说!”

“陛下,他们说,陛下不发放饷银,亲信奸佞,让伶人宦官当政,和……”

李存勖:“和什么?”

“和前唐皇帝一个样……”

李存勖听了就要摸刀外出,但是又站住了。

过了一会,李存勖摆手说:“你们退下。”

李存勖再也没法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