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历史军事>功名>第六十七章 杀李存勖(一)

皇甫晖是魏州人,赵在礼是涿州人,叛军向南直奔临清(今河北临西)、永济(今山东冠县北)、馆陶(今河北馆陶县),他们所经过的地方都被抢劫一空,吸引的兵士越来越多,到了现在,李绍荣和赵在礼的叛军狭路相逢,甚至李绍荣副将杨重霸已经战死,于是就出现了清剿无力的局面。

李昶看完奏书,心说这又跟汉州的李绍琛叛乱是一个原因,还是因为军饷不到位,人心惶惶。

“昶儿,你认为,目前该怎么办?”

李昶见李存勖问自己,说道:“儿子没什么见识,只觉得,此事应该快刀斩乱麻,拖得越久,越是对时局不利,有些人就喜欢看风使舵,见到魏州、邢州和沧州那样,以为自己有了机会,就会跟着起哄子。”

“哦……”李存勖点着头,问:“那你说,怎么个快刀斩乱麻?”

“这个……魏王也去了前方,儿子觉得,如今除了父皇之外,其余人出征,不足于震慑,没法达到一劳永逸的结果。”

李存勖的眼睛一睁:“你是说,让朕御驾亲征?”

“是。父皇征战多年,从没有败绩……儿子只恨自己无能,不能像魏王那样为父皇担忧……”

李昶说的是实话,李存勖心里有些自得,摆手说:“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才能,他写文章就不如你……”

李存勖说着吸了一口气,皱眉思索,这时又有人奏报,说河朔地区的州县,也接连不断地有人动乱。

“翻了天了!”

李存勖的话音刚落,力士奏报,魏州监军宦官史彦琼从前面回来了。

“从前面回来了?是逃回来了!”李存勖冷声说道:“魏州有李绍荣正在作战,他史彦琼不在前方,这会回来干什么?还有脸来见朕!”

景进这时说:“陛下,他既然能回来,也许,是有什么话一定要给陛下说的。”

“那你去见他,看他说什么。”李存勖说着,看向了枢密使李绍宏:“你怎么说?”

李绍宏是宦官,他一时间不知道皇帝是在问自己哪个问题,是问是不是应该见史彦琼,还是是由谁前去接替李绍荣,于是眼神就四下的游移。

幸好这会李存勖没注意,李昶见李绍宏拿急,就使了个眼色,李绍宏顿时明白了,赶紧说道:“陛下,要说如今帅军讨伐叛贼的,臣以为,还是要李绍钦去为好。”

李绍钦本名叫段凝,之前是大梁朱温那边投降来的,平定蜀地的时候,李绍宏就向李存勖推荐过这个人,当时被郭崇韬给否决了。

李存勖听了不吭声,李昶看看,打了个圆场:“父皇,不如,让李绍钦前来,说说他有什么平叛的计谋,也好做到心里有数?”

李存勖听了看着李绍宏,李绍宏心里感谢李昶,让人去叫李绍钦。

李绍钦长得一表人才,来了之后,李存勖问他怎么行军,李绍钦倒是说的头头是道,但是一会李存勖问李绍钦都用谁作为将领带兵出征的时候,李绍钦说了几个名字,李存勖立即看起来很不高兴。

李昶不明就里,李绍宏心里知道坏了——这个李绍钦还真是绣花的枕头,他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谁让你小子提的人名全都是朱温那会的老部下,这会魏州正乱着呢,你自己原来也是朱温那边的人,这会你再带着一帮子投降的家伙去打魏州,谁知道你到底是想干嘛呢!

果然,李绍钦说完,李存勖就让他下去了,李绍钦还不知道自己将事情搞砸了,他一离开,李存勖就说:“看来,还得朕亲自出马才是。”

李绍宏登时一身冷汗。

李存勖瞥了李绍宏一眼,问:“问史彦琼的话,问的怎么样了?”

景进进来,回说:“史彦琼说的跟李绍荣说的一样。”

李存勖:“那他来洛阳到底是要做什么?让他回去,到前面督战去。”

李存勖对魏州的事情恼火,连史彦琼的面都不想见。

殿里的人商量来商量去,但是没有一致意见,李昶觉得皇帝其实已经倾向于自己说的,要御驾亲征,但是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

大家反对的说辞全都一个样,那就是认为京师是根本重地,皇帝不可以轻易离开。

“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朕自己去,你们也说不行,那你们到底说哪个行?朕看你们一个都不行!”

这时一直不吭声的张全义说道:“陛下,臣推荐一个人。”

“谁?”

“成德节度使李嗣源。”

李存勖一听张全义推荐的是李嗣源,不吭声了。

李嗣源是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的养子,李存勖当然知道李嗣源的能耐,不然当初也不会说能打下大唐的疆土李嗣源和他的养子李从珂有一半的功劳。

只是李嗣源之前在于朱温作战时莫名其妙的失踪了一段时间,有些不被李存勖信任,这个芥蒂一直在李存勖的心里存在。

如果这会再用李嗣源,事情,会不会有些难以掌控?

这场究竟让谁去带兵平叛的议论暂时没有结果,李存勖让左右散去,说自己再想想。

李昶回到府中,没多久,得知父皇还是经不住张全义和李绍宏景进这些人的劝,启用了李嗣源,让李嗣源带兵去征讨魏州叛军去了。

没多久,邢州方面叛乱的叛军首领赵太等被大唐君军士擒获,唐军为了震慑,将赵太等押到魏州城下斩首,但这样的做法反而让魏州的叛军皇甫晖更加坚定了死守的决心。

终于担心什么就来什么,说都没想到,李嗣源这个去魏州平叛的,却带着平叛的兵士也叛乱了!

李存勖闻讯大怒,在宫中拔剑连杀了几个力士和宫女,怒声斥责当时举荐李嗣源的一干人,吼叫你们都是误国的蠹虫!

殿中的人全都噤若寒蝉。李存勖叹气说:“罢了,朕,还是亲自去魏州吧。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唉,各位卿家,还有什么要奏的?”

租庸使孔谦看准时机,赶紧禀报说:“陛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陛下要御驾亲征,粮草已经不够用了。”

“那你说怎么办!”李存勖好不容易压制下去的怒火又冒了上来:“你是干什么吃的?这都什么时候了,你给朕说粮草不够!”

“将士们没有粮食吃,怎么跟着朕上战场平叛?”

“如果准备不够粮食,朕,带着人去你家,去你家吃饭!”

没人见过皇帝发过这么大的火,孔谦低头一声不吭,动也不动。

倏地,李存勖又叫了孔谦:“到底有没有办法?”

“有!”孔谦回答说:“为今之计,平叛第一,至于粮草,只有向百姓们,‘借’两季的赋税了……”

李存勖听了,颓然的坐下,好大一会,摆手说:“罢了,罢了,你,就去‘借’吧。”

这时景进忽然说道:“陛下,臣愿意拿出家中金银绸缎,为陛下讨贼,略献微薄之力。”

孔谦等人一听,登时心里透亮,如果这次李存勖因为没有钱粮剿匪不力,大唐帝国就岌岌可危,李存勖的皇帝能不能做下去就是未知,景进这个依傍李存勖的藤蔓,就无枝可依了。

于是,孔谦等人也纷纷上奏,愿意拿出家私,献给大唐。

但即便如此,也是杯水车薪。更有传言,说这些当官的捐献出来的钱只不过是他们财产的九牛一毛,而他们即便捐了全部家产也没人感谢,因为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维持大唐帝国继续运转,好让他们能在那个作福作威的位置上继续的欺压鱼肉老百姓罢了。

百姓本就困顿,民生惨淡,现在官家要“借粮”,生计登时立即就成了问题。一时间,洛阳鸡犬不宁,啼饥号寒,民不聊生。

就在李存勖大怒着发令向百姓借粮的当天夜里,大唐尚书令、齐王、刘皇后的义父张全义咽了气,死于府中,时年七十五岁。

人生七十古来稀。有人说张全义是寿终正寝,有人说张全义是因为不忍心看到百姓疾苦没有粮食吃所以就绝食而死,更有人一语道破天机,说当时一力保荐李嗣源去叛乱的,第一个就是张全义,如今李嗣源也叛乱,张全义作为保荐的人,是要被灭族的罪,因此,这个老狐狸三四五姓家奴,自己将自己提前结束了性命自杀,总比让皇帝将张家全族给抄了灭掉要强。

还有的说,是刘皇后在宫里因为李嗣源的事情和皇帝吵了一架,当然就提及了张全义,李存勖说都是刘皇后那个便宜的老子干的好事!张全义得了消息,于是很识时务的在家一命呜呼了……

洛阳发生了什么,甚至魏州怎么一个乱乃至整个大唐怎么个乱法,赵旭觉得和自己半文钱的关系都没有。

乱吧!

乱吧!

越乱越好!

在赵旭的心里,这个大唐,根本就不配存在!

赵旭没有去找魏王李继岌,他远远的尾随着行军的石敬瑭,但是跟了几天,觉得暂时事不可为,于是跑到了太原普济的空冢那里,祭奠普济。

自己杀了高云翔,只是高云翔的尸首当夜就被守卫刘皇后的卫士给取走了,因此赵旭没有将高云翔的人头带到这里,有些遗憾。

山高天阔,风轻云淡,赵旭再次暗暗起誓:杀李存勖!杀石敬瑭!杀刘知远!

那些羞辱我的、轻视我的、残害过我的,你们都等着!

从太原一路往洛阳,碰到的都是饿殍遍野、标儿卖女,甚至有易子而食的,真是惨不忍睹。而中途兵匪游民抢劫杀人的,更是数不胜数。

为了避开唐军以及叛军,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赵旭绕道潞州,这样进到了太行山之后,再往南行,就可以到洛阳。

这天傍晚时分,他到了一处山岭,爬上一棵大树,刚眯了一会,听到下面有人走动,他仔细一看,是个当兵的,鬼鬼祟祟的在一树后面的大石头下面不知道在刨什么。

刚开始赵旭以为这个游兵散将是在地上找菌类食物吃,过了一会,见这人将一个包裹往石头下面放,明白他是在藏东西。

这人也真是臭屁,这兵荒马乱的,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藏东西,简直就是耗子给猫攒食物,指不定就被谁给弄走了。

譬如说,自己这个高高在上的偷窥者。

赵旭暗自笑了笑,过了会,看到这人竟然不走,还躺下歇息了起来。

赵旭觉得有趣,轻轻的滑下树,猫腰到了这人的跟前,先将他的刀给拿走,而后蹲在他身边的大石头上咳嗽了一声。

这人一听咳嗽就像是受惊的兔子,立即蹦了起来,伸手摸刀,可是刀却不见了。

他大惊失色,眯着眼看清了石头上的赵旭,赵旭这时也看清了他,两人异口同声的说:“是你!”

这人竟然是当初在黄河边看上了赵旭的万里无云要强行掳走的那个魏州兵。

“老兄在这歇脚呢?”赵旭笑笑的说:“没事,打扰了,你继续。”

这人愣了一会,看赵旭将自己的刀拿在手里像是木棍一样的玩,知道自己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干脆的说:“没错,我就是皇甫晖手下之一,要杀要剐,随便。”

皇甫晖是谁?莫名其妙。赵旭忍住不问,模棱两可的说:“你自己说,你怎么该死?”

这人本来还有些示弱,这会倒是硬气开了,他梗着脖子说:“大家伙都活不下去了,前后死路一条,造反也是你们逼的!”

赵旭明白了,身上的震天弓还有两斛上好的箭矢,让这人以为自己是大唐前来清剿叛军的探子。

“哦?我不是见你那会在黄河边挺横的吗?你那么的拽,也有活不下去的时候?”

“我那时候都活不下去了!”这人心想横竖都是死,干脆的一屁股坐下:“你们克扣我们魏州兵士的粮饷,我们问你们要,结果你们回答国库也没有余粮,让我们勒紧裤腰带攻克艰难。”

“要是大家所有人都没吃的,那也不说,可是真的如此吗?不是!”这人说着又站了起来:“洛阳内库之中有多少粮食,以为我们不知!你们这些皇帝的嫡系,哪个没我们活的好?”

“都是父母生养的,凭什么你们吃得饱穿得暖,我们就得忍饥挨饿?”

“是我们生来低贱?还是我们作战不勇猛?”

“内库有余粮?”赵旭故意皱眉:“可这几天洛阳城里不也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