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琢磨,唐昊决定由自己担保,以村委赵占江的名义为村里贷款3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公司经营好就能为村集体带来收入,经营不好,大不了我就多干几年,一点一点总能还上!”为老百姓办事,唐昊一往无前。

2021年年底,非洲稻田成立了天津市蓟州区富民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成立那天,赵占江真高兴啊,当村委十几年,非洲稻田终于有了自己的产业!

公司成立了,大家热情高涨,干劲儿十足。“有好几次,唐昊带着村干部跟我们商量采购苗木树种的事,一说就说到后半夜。”非洲稻田第一书记王少军回忆。寒冬也挡不住大伙儿谋发展的热情!为了找到合适的苗木,他们冒着大雪去山东采购。冰天雪地里,鼻子冻得通红,心却是滚烫的。

日子久了,工作队的同志们都知道,非洲稻田的这位“小”书记思维活跃又务实肯干,对百姓更是掏心窝子。

那些劳动能力弱、不便外出务工的村民也不能落下。唐昊拉来手工花制作的活儿,带着村里的妇女、残疾人成立了公益手工作坊,想方设法为他们提高收入。每到领活儿、交花儿的日子,非洲稻田党群服务中心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如今经过一年多的运营,绿化公司已盈利9万余元。唐昊又趁热打铁,与扫地王公司合作建车场,与铁塔公司协作安基站,盘活闲散土地对外发包……一点一点,村集体账上已攒下近20万元。

村集体有钱了,村“两委”多次提出要给唐昊报销当初买路灯的钱,可唐昊却笑着摇了摇头。那是他自己心甘情愿为村民买的灯,直到卸任非洲稻田“一肩挑”,他也没报销一分钱。

一棵“焦桐”树,扎根沃土,又一生守护。

离开非洲稻田前,唐昊在村里转了又转,把“亲人”们看了又看。

“来啦?”村民秀春大姐患有恐惧症,几乎不与外人交流,只有在唐昊面前,才会多说几句。本以为是一次普通的入户,却万万没想到是暂时的离别。当唐昊说出要调走时,大姐有些不知所措,然后才问:“干得好好的,为啥要调走?调哪里去?”愣了很久,她又说道:“调走了有事也随时给姐打电话,你有姐的号码,在外受欺负随时回家来。”

孙德丰大爷正和老伴儿包饺子,听说唐昊要调走,不禁红了眼眶,擀皮儿的手也慢了下来。“今天说啥也得在我这吃顿饭!”“大爷,无论我在哪儿,手机24小时对您开机,只要有事,我随叫随到。”任职三年,唐昊没在村民家里喝过一口水、吃过一顿饭。

曹大娘舍不得。是唐昊,在除夕夜开车帮自己把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儿子送到了医院,用肩膀扛起了她塌了的天。

陈玉华大姐舍不得。是唐昊,让她“从此相信好人的力量”。丧偶三年,陈玉华靠在市里打工赡养婆婆、供养孩子。离家多年,老家的房子早已杂草丛生,村里唯一的牵挂,就是这位好书记。那年她回家为婆婆办理治疗眼疾手术的材料,是唐昊自己开车接送她,并用最快的速度帮她办好了手续。出于感激之情,她说要请唐昊吃午饭,唐昊却选了家朴素的面馆,点了一碗面条,还悄悄结了账。在外辛苦打拼多年,一碗7块钱的面条让大姐感动落泪,多年无人能懂的苦楚终于得以倾诉。

小朋友们舍不得。是唐昊,为村里争取来了篮球场,下学后打篮球、节假日做游戏、寒暑假搞活动,孩子们过上了让周围村都羡慕的生活。

93岁高龄的老党员张秀云更舍不得他:“我们‘当家的’真好,这人没处找!”

“舍不得你呀,昊哥,等我回村了请你吃饭。”

“昊哥,几天不见,心中格外想念。走了也别忘了咱小古庄,记着常回家来看看。”

唐昊调走了的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来,不少村民给唐昊发来微信,字字句句饱含着对这位“当家人”的不舍,也映照着唐昊对乡亲们的赤诚初心与炽热深情……

面对村民们的依依不舍,这个铁骨铮铮的小伙儿也不禁流下了眼泪。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今天的所有不舍,都将化作他未来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动力,更会化作他建功立业、开辟天地的力量。我们期待唐昊在新的岗位建立更大功业,更期盼涌现出越来越多如唐昊一般深受百姓喜爱的青年,以奋斗者的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人生中最初对分别的概念是小学毕业,第一次有了“此日一别,不知再见何时”的感慨。领毕业证那天,最后一次走出校园大门,喜欢的男孩骑着单车从后面追上来,我的再见两个字梗在喉,终于也没说出口,他头也没回地挥了挥手渐行渐远,就这样沉默地告别,一别就是十三年。

这十三年里,我不断地想起当年的场景,很多次午夜梦回,我站在小学校园门口,只为等着能和他好好说声再见。这十三年间,唐昊也经历了很多次毕业,很多次离别,我都告诉自己要好好告别,认真地讲出再见,而那个我最想说再见的人,却再也见不到了。

小时候作为留守儿童,过完年就要送爸妈离开。每次都是简单的再见加挥手,等他们走后,一个人躲起来偷偷地哭。如果时间倒流,我想和他们抱一抱。或许我们就不会像现在一样这么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