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二师兄的说法,每块试验区块最中间前后均有插地牌,根据标识收样,目前其中三分之一组需要收割测产,让唐昊自己一个个收割,本周完成晾晒和测产即可!

剩下的三分之二水稻需要留作观赏,待国际友人参观完之后再行收割,到时候这收完的三分之一稻田浸泡半月后放水,然后培植牧草等,进行轮作!

小舅舅读大学期间,已经是将近一米八大个子的后生了。

他来我家地里割水稻,在一众乡亲里面还是很突出的。“老得(读dei,南康方言,舅舅小名),你都是大学生了,还来帮你姐割水稻啊?你蛮有良心,看来你姐没有白疼你。

”小舅舅割水稻是一把好手,体力好,割得又快,割很久也不喊累。这点跟读大学时的我就很不一样。我经常割一会就好累,割一会就坐田埂上休息。

印象中小舅舅也经常来我家玩,他有一个很要好的同学是我们庵前的,就是前文提到的全村最美的女孩莲莹姐的大弟弟,灵华哥。灵华哥跟小舅舅都是黎边村的长相端正大方的高个子后生。

有一次过年正月里,他们两个大后生一起在我家玩,吃光了我家一大盒的年货果子。这件事情被当时年幼的我念叨了好几天。直到后来妈妈严肃地跟我说,不准我再提了,说他们吃得开心玩得开心,咱们就开心。

那个装年货的盒子,我记得是中秋节装月饼的铁皮盒,很漂亮很精致。那是大姨中秋节寄过来的,里面装了一个超级大超级漂亮的月饼。那个月饼当时就惊艳了我,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就是月饼的味道实在不对我的胃口,我压根儿就没吃几口。

有一次小舅舅从外地回家,带了一罐琥珀核桃仁来我家。我们特别爱吃,又香又脆的。我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吃琥珀核桃仁。

我读初中那时候,小舅舅送了我一个复读机。我用它听英语磁带,听萧亚轩周杰伦的磁带,还有那种一人一首成名曲的磁带。在夏天的夜晚,跟妹妹一起在二楼楼顶,在星空月光下,用这个复读机当收音机用,收听文清路遥的电台节目。

初一那年,我获得了南康区英语听力竞赛的一等奖,除了美丽的英语老师陈老师功不可没,这台来自小舅舅的复读机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小舅舅爱拍照,我读小学读初中期间,他都给我们拍过照片。现在我家里保留的彩色照片大多是小舅舅拍摄的。大哥或其他堂哥堂姐有时也会组织我们拍照,但是照片都留在他们那里了,我们家没有收到。

除了兰姐,兰姐给我们家拍过两次照片,一次我读小学,一次我读高中,两次拍的照片,最后我都在我家看到了,现在也依然保存在我家。

小时候对小舅舅的记忆,大抵就是这些了。

眼下,正是孩子们的暑假放飞时刻。清晨醒来,朋友圈几乎被各种研学、旅行的欢乐霸屏。儿子的旅行虽然还尚未开启,但他每天也是在篮球场上战斗,挥汗如雨,激情四射,回到家嘴角上扬、心满意足。

此刻,看着他躺在床上似一只酣睡的小猪,不禁感叹时光飞逝。如果时间坍塌回20年前,此刻我正是一名十八岁的青涩少女,刚上完大学一年级回到老家,彷徨不安地等待着暑假即将到来的一波接一波的农忙。

收稻子、插秧、拔花生,一桩桩农事像一个个紧急又重要的任务,等待着我去参与拔除。长大后,它们又像一个深深的烙印,烙在我们这些农村孩子内心深处的集体记忆里。

据母亲回忆,我最早下田收稻子始于六岁。那年夏天“割早得”(客家人称收早稻为割早得,是一年最忙的时间)适逢父亲在外地搞副业回不来。

家里是请不起工来帮忙的,莫说请工,就是换工,母亲带着几个孩子也没法实行,只得孤身一人带着年幼的孩子们自己收。母亲半夜便要起身,在月光下提前把稻穗割下来,天亮后再带着我们出田打谷子,母亲一人踩打谷机,我和8岁的姐姐负责递稻穗。

据母亲回忆,我背上还背着2岁的小妹。这件事大概令母亲记忆深刻,故她对我们讲过很多次,但我都不大相信,因为直到我大学暑假回去收稻子,那坵溪水边的烂泥田泥水都还能没到膝盖,欲拔不能,寸步难行。

姐姐也证实确有其事,并说那次她的几个同学在田里拾稻穗,她邀请她们过来一起递稻穗,完工后还每人送了一捧稻穗作为回报,皆大欢喜。母亲讲的多了,我背着妹妹,小小身影在田里劳动的画面便也随着主观想象,渐渐在脑子里生了根。

我自己最早有关割稻子的记忆是在10岁。关于第一次割禾,我曾在另一篇文章《稻香》里详细记述过。那年爸爸刚刚借私人高利贷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每天拉碎石到演教寺工地筑桥。

为了早日还清债务,爸妈白天黑夜连轴转。也为了少交一车六块钱的税,他们经常夜里加班,到玉石岩采石场装了白天打磨好的石头,等龙洲的税收站下了班便连夜运送到工地去。

割稻子的任务便落到了姐姐和我身上。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谷子脱粒和晾晒,我们姐妹俩冒着下午两三点的烈日就出发去了“河背”的田里。(即是现在杨坊老干局沿江那一带)。

那片田是300斤谷子临时租来的,大小两亩,共一亩。那时我才10岁,个子瘦小,走下田里禾苗就抵到了下巴。我和姐姐猫腰在密不透风的稻田里,不一会汗水就迷了双眼。我力气小,一刀只能割倒一棵稻子,速度慢的可怜。姐姐为了鼓励我,提出只要我割完一趟,就可以下河里泡水清凉两分钟。

果然这个办法让我咬牙坚持了一趟又一趟,每次下河泡水,都像迎来了一场胜利。等到下午五六点,村里的大人们出工干活时,我们已经提前割完了一大片。听到大人们的啧啧称赞声,我们似乎也忘记了炎热和辛苦,当傍晚的朗朗清风吹过稻田,夕阳也仿佛温柔了起来……

这里面还有紫云英,紫花苜宿,油菜等,让唐昊一样一部分对比轮作,尽量在友人参观之时不让田块光秃秃的!

唐昊领悟轮作精髓后,心里就有打算,将收割完的地块进行浸泡腐烂,其中拿出三块地进行焚烧,然后快速注水浸泡,三天后就进行播种紫云英,这个花期快,到时候搭个薄膜,十来天就能开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