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耽美小说>我在大宋破案强国[七五]>第60章 落花惊鸟去

  61落花惊鸟去

  江临刚穿过来的时候,还感叹原主独自一人住在京城,朋友也不多,不容易让自己这个冒牌货露了马脚。

  此刻只恨了解原主家庭背景的人实在是少。

  他曾向文远试探过相关的信息,但文远身为曾经原主的密友,却只知道两家父亲同是武将出身的渊源。江临现在除了知道他爹是驻守在大名府北部的一位老将以外,别的什么信息也不清楚。

  至于谢龄,他和江临的交集基本止步于工作,虽然曾提到过什么“临汝江氏”,但他似乎知道得不多,没有记忆的江临也不可能向他托出自己的老底。

  但谢龄曾说起过的一件事让江临灵光一闪。

  四象传人之间互相知道姓氏,那也就意味着,他的师兄可能会知道他江家的事情,或许他二人本就是因此结识的,也不一定。

  所以趁着原主他爹还没回来,江临立即跑去了尧节书院,打算和师兄好好聊聊。

  刚进书院,却被他师父拦了一把。

  “你小子手脚越发冒失了。”

  江临刚才那疾步而行的模样确实有些失仪,他忙向邵雍行了礼,道:“师父,徒儿是来找师兄的。”

  “那你来给为师烹会儿茶吧。”邵雍施施然坐在了凉亭里面,“你师兄现在正在冥思,不要急着去打扰他。”

  江临欲言又止,觉得这封建迷信很不科学。但他还是陪他师父坐了下来。

  邵雍问起:“你那本《学霸笔记》用起来还不错,在外面卖得也好。我看里面的编排十分别致,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江临有些心不在焉:“差不多吧……师兄什么时候能打完坐?”

  邵雍看了江临一眼,笑了笑,点点他:“水烧开了。”

  江临这些日子在大事上忙碌惯了,走在路上时,琐事都由下人操持,回了家,他也基本是带着小石头去街边的摊子吃饭,偶尔还雇人跑腿给自己送个外卖,鲜少在这种端茶倒水的事情上费心。

  此刻被师父按在这里煎茶、沏茶,空等着师兄打坐的感觉,着实让他有些不适应。

  不过即便是小事,江临也完成得很认真。而且他隐约发觉,沏茶这件事情似乎是他以前常做的,有些动作已刻在了他的肌肉记忆里,不一会儿便自如起来。

  袅袅茶香氤氲在竹林之间,江临正觉心情舒适,抬起眼,便见邵雍正用他那双淡然的眼睛看着自己。

  不带什么明显的情绪,却又很复杂一般。

  江临忽地心头一跳,倒茶的手都略不稳了些:“师父……”

  邵雍拿过差点被他丢了手的茶壶,却话锋一转:“为师之前替你算过,你命中有七道劫,需要你加紧防范。”

  江临的眼睛闪了闪,心情有些不上不下。

  “这七劫,可是与徒弟最近经历的这些案子有关?”

  “是也不是。”

  江临想了想,说:“……那徒弟这次从阆州平安归来,可是已经度过这第三个劫?”

  邵雍微微眯起眼睛,叹道:“一波未平一波起,谁说这劫难是要一个一个地来呢?”

  “师父的意思是……”江临倏然皱紧了眉头。

  “近来行事,还是低调、谨慎为好。”邵雍瞥了眼文卿所在的小院,“茶泡好了,你去见见你师兄吧。”

  ·

  与邵雍聊完后,江临忍不住有些惴惴。

  ……毕竟“低调”这两个字,与他这个人,和最近在做的事,基本上可以说是八竿子也打不着边。

  他连忙拢了拢思绪,进了文卿的竹屋。

  “师兄,我最近想起来些关于我自己的事情,想要来找你求证一下。”

  文卿正拿了些粟米喂着小文,闻言眼皮微掀,问:“是你自己想起来的?还是守护那朱雀秘宝的谢家联系到了你,同你说的?”

  江临挠了挠头,他就知道,“涅槃之凤”在战场上的威力已经传遍京中,这些小事自然也是瞒不过他师兄的。

  “那四象秘宝的传人之间,果然是互相知道彼此姓氏的吗?”江临凑近了些,“我就是向你来确认一下,那秘宝是不是真的也有我们江家的一份?”

  “按照规矩,知道姓氏,却不会明确身份,偶然得知便假装不知道,”文卿斜睨了江临一眼,似是有些不大高兴,“根本不会直接找上门来。”

  这话教江临也没法解释自己与谢龄的渊源,他本想问自己和师兄明明都是秘宝守护人,却从未假装不相识。但他想了想,还是立即否认了自己这个不礼貌的问题。

  文卿继续道:“如今时过境迁,这些规矩也不再适用,彼此之间点破身份也无妨,但怀璧其罪,你一定要记得提防坏人。”

  “那我们江家守护的是……”

  “你们的徽印是白虎。”文卿说,“只有你们家族里的人具体知道秘宝究竟是什么,只能靠你自己慢慢想。”

  江临脑中记忆翻涌,怎么想也只能具象成一本无字天书——根本想不起来。

  “那还有一家呢?”

  “你连这个也不记得了。”文卿有些无奈地看了他一眼,继续道,“青龙秘宝的守护人是青浼于氏,上一辈是关中一带有名的大善人,但早些年不知经历了什么变故,决意退隐山林,再无踪迹可寻。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们消失的时间,应该与文氏被灭门的时间相去无几。”

  江临从这话中听出了几分逻辑关系,却不知文卿的倾向,便问:“那师兄是觉得,你们灭门的案子……”

  “应该不会。”文卿摇了摇头,“我知道你觉得只有四象秘宝的传人才能知晓彼此的身份,但且不说当年的文氏一族的确太过招摇,怀有秘宝之事在有心人眼里根本算不上什么秘密。而且于家不过是在本地做些善事的地主,手还伸不到我们襄阳文氏。”

  “所以我更倾向于,从那个时候开始,那些有心之人,也就是踏雪堂,已经对我们手里的四象秘宝蠢蠢欲动了。”

  江临点了点头,将话题直接引回自己的身上:“那师兄可对我家里的事有什么了解?”

  但文卿明显会错了意,抬了抬单薄的眼皮,道:“你是想起你爹去和于氏退婚的事情了吗?”

  “什么……?”江临一时有点懵。

  这是什么展开?

  感情刚才师兄在说氏族之间不通姓名的规矩时,态度一直有些奇怪,原来是在酸他家不守规矩,不仅与人通了姓名,还想和人联姻……

  文卿瞧见他那副震惊的样子,竟难得浅浅轻笑了声,说:“吓成这样,是知道了你爹同人退婚的时间节点,正是那于氏家中生了变故之后吗?”

  ·

  毕竟是一桩陈年旧事,江临倒还真没将于氏的存在放在心上。

  反而是生怕错过了春闱的热度,他在随后的日子里都在紧赶着征集地名、楼名,想要在殿选之前结识这些才子。

  毕竟殿选后,高中的才子就不那么好请了。

  所以在收集到了一定的报名后,他便邀请了所有参赛的学子到他新建好的小楼旁,以比赛颁奖之名,行开幕宣传之实。

  各路亲友纷纷前来捧场。

  “不错嘛临哥,你这处临湖小楼修得还挺像模像样的。”许久不见,文远的皮肤似乎比之前更黑了一点,呲着口白牙揽过了江临的肩,“还没来得及恭喜你又破奇案的事情,你怎么摇身一变,就变成地主了?”

  彭英儿也带着贺礼与江临道喜:“是啊是啊,京中都在议论,江少卿、江公子最会变废为宝,将原本风水郁结的一块烂地,给直接修成了一处金地皮!连我爹都要我向你好好学学了呢。”

  江临自己也不是个谦虚人物,把赞美照单全收,还不忘冲白玉堂挤眼睛:“其实我在陷空岛时就想同你说了,江某现在手里的这块地、这片楼,应该不比你那卢家庄的宅子差吧。”

  白玉堂闻言呵呵一笑,往他的腰上撺掇了两拳,被身经百战的江临闪身避开。

  江临往后退着,便撞到了一位他没想到会来的客人。

  范纯仁将礼物放在了桌边,向他礼貌道:“江少卿,家父与在下的一点心意,贺少卿选名之喜。”

  江临听了更加意外。

  范纯仁这个倔脾气愿意来便很出奇了,怎么他父亲……范仲淹范大佬也给自己送礼物了啊?这可真是夭了他的寿啊。

  但范纯仁没多解释,被负责接待客人的跑堂领到座位上去了。江临身旁的司马光冲他解释道:“你记得吧,前些日子,在下将《笔记》拿给了范老先生看。先生看了对咱们的书赞不绝口,范御史听了却有些不高兴。”

  “白石兄当初去阆州去得匆忙,在下都忘了提醒你了。这一路上,范御史没有为难你吧?”

  江临闻言笑着叹了声否,心中有一些无奈。

  原来就是因为这点小事。

  不过看范纯仁这副死要面子的样子,恐怕是不会向自己说出事情的真相了。

  司马光是作为“评委”来的,来前特意调查了一下参赛举子的基本情况。

  他与江上了顶楼,看着楼下的举子们正随着导游四处观赏、思考名字,还不忘向江临介绍:“这次来参加春闱的有才之人很多,比如那边那位一表人才的冯公子,和那边正抱书苦读的王公子,都是此次殿试夺冠的热门人选。”

  江临顺着司马光的视线看去,下结论道:“那应该是这位冯公子的胜算更大一些。”

  殿试也要看五官长相的,颜值出众绝对不是什么坏事。

  司马光也明白他的意思,笑着说:“是啊。听说连张尚书都想把自家的女儿嫁给他呢……不过他好像已经婉拒了人家,把张尚书气了个不轻。对了,之前你破裴府的那桩案子时,张尚书似乎就对那案子的结果很不满意……”

  江临没将他的话放在心上,反是注意到了八卦,问:“这位公子可是叫冯京?”

  “你也认得他?”司马光惊讶道。

  江临弯了弯眼睛,笑着道:“那我知道这次殿试的状元是谁了。君实可要与在下打个赌?”

  司马光说:“冯公子在会试和乡试都是状元,我自然也是要押他的,这可怎么赌?”

  江临摇了摇手指,道:“我可不赌这个。我赌的是,这次获得状元的那人的姓氏为马。*”

  不日后,江临果然如愿赢得了赌约。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有人向御史台写了匿名信——不仅举报了冯京科举舞弊,还直指此事与江临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