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耽美小说>在聊斋同人文里当国师>第34章 红盖头、盖红头

  七夕月夜, 月老庙的一声尖叫引发了一起严重的踩踏事故,索性没有碰倒什么花灯香火之类的,不曾走水, 否则事情还不知要闹多大。

  彼时,阮陶一行人正在怀开坊的东华街看花灯。

  正所谓灯下看美人。

  一群生得不似凡间之人的小郎君走在挂满花灯的街上, 引得姑娘们手中的娟袋、香帕、荷包一路跟着他们砸,就没停过!

  想来那潘安、卫玠当年的排场估计也不过如此了。

  “姑娘, 你的帕子掉了。”

  阮陶将直接扔到自己头上来了的一方帕子, 还给了正拿罗扇遮着脸, 一脸怯生生地看着自己的姑娘, 脸上的笑很温柔却十分僵硬。

  这是他今天捡到的第三十五方帕子了,还不算香包、玉佩、钗环的等玩意儿。

  就数这姑娘扔得最准, 直接盖在了他脸上!让他想忽略都不行。

  杜子美等人见状在一旁发出“嗤嗤”的笑。

  姑娘原本扑了胭脂的桃腮又飞上了一抹霞色, 她一手拿着罗扇挡着脸,娇羞地从阮陶手里接过帕子,声音软而甜:“多谢郎君。”

  还了帕子后, 阮陶刚一转身, 又被那姑娘叫住了。

  “郎君等等。”

  一旁,杜子美一行人故意发出“啧啧”的声音,生怕人听不见似的, 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模样。

  阮陶愣了愣, 带着几分无奈地回头:“姑娘还有何事?”

  面前的姑娘生得娇俏惹人怜, 那头的书生已经站在灯下盯着人姑娘看了许久了,奈何自己和她一样喜欢的乃是俊俏的小郎君呢?

  若是那个书生过来同他搭讪, 保不准他还能和软些。

  “不知郎君……今夜准备去何处逛?”姑娘小心翼翼的问道。

  阮陶背后顿时传来了一阵嘘声。

  他回头瞪了一眼身后这群看热闹的家伙。

  李太白打开扇子半掩着面, 一副浊世佳公子的模样, 低声调笑道:“瞧见没!人家姑娘们还是更喜欢漂亮的小郎君。”

  “咱们老了。”子贡附和道。

  “季珍兄生得好, 不过是平日里太不羁、不修边幅了些,今日稍稍打扮了一下,姑娘们的眼睛自然都围着他转。”王莽道。

  只见立在灯下与姑娘说话的阮陶被一身上一袭大红织金的袍子,衬得肌肤更加莹白如玉,好似一株灼艳的芍药,迎烛盛放。

  平日里阮陶总是爱散着头发、乱着领子,给人一种不修边幅、疏狂放荡之感。

  上回去赵府赴宴,为了避王莽的锋芒也是朝着朴素打扮的。

  今日因是七夕节,又因是他与子贡做东请赵府众人吃饭,所以他好好梳了梳头,穿了一身鲜艳的衣裳撑撑撑场面。

  不得不说,当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

  阮陶这么一大半,与他们这群世家公子相比竟一点儿也不差。

  “说起来,当年王相在京中也有过打马观花的时候,如今姑娘们都奔着季珍去了,王相心里可有失落之意?”子贡半开玩笑的试探道。

  王莽笑得豁达:“失落?说起来我还得好好谢谢季珍兄。我可不像几位是风月场上的得意客,我最怕应付姑娘了。”

  几人闻言适时轻笑了几声。

  这时,阮陶不知对那姑娘说了句什么,那姑娘白着一张脸匆匆离开了。

  “怎么了?”看着回来的阮陶,杜子美问道,“你同人家姑娘说什么了?我看那姑娘的脸刷的一下就白了。”

  说着,他轻轻用手中怼了怼身边的阮陶,说道:“太不解风情了点儿。”

  几人接着往前走。

  阮陶解释道:“不是我吓唬她,我说我们准备去月老庙逛逛,她说月老庙方才被抬手衙门的武侯围起来了,现在谁也不让进。”

  闻言,几人不约而同的停下了脚步。

  怪哉!

  上郡七夕的灯会闻名西域,不少西域商客慕名而来,月老庙自然是七夕佳节非去不可的地方,今年怎么突然不让去了呢?

  “我便同那姑娘说,一般而言若是一些小打小闹的事情太守府为了避免百姓恐慌,通常会选择在等会结束之后再处理。像这种直接派人围了月老庙的情况,只能是一样——人命。”阮陶说道。

  “然后我又说,七夕离中元节不差几日了,阴气重得很,保不准是阴灵作祟,然后那姑娘就被吓跑了!”说着,阮陶神情还颇为骄傲。

  路边有摇着拨浪鼓的卖东西的小贩与他们擦肩而过,李太白注意到那是太守衙门的武侯。

  “这次的事情,估计不小。”李太白默默的将手搭在了自己腰间的长剑上,看周围人的眼光也跟着警惕起来。

  “最近胡人的探子闹得厉害,说不准是为着这事儿。”孔明说道。

  上郡乃大秦最西之城,连接西域商路,因而是大秦边塞最繁华之城。

  如今有蒙恬将军的大军镇守在此,长城也在修,胡人不敢再似从前那般嚣张直接冲到城中抢人、抢物,但胡人狼子野心从未停歇过。

  子贡与阮陶对视了一眼,两人不置一词。

  对于这种朝中之事,他们没有丝毫的兴趣。

  “那……咱们还逛吗?”杜子美道。

  扶苏沉思片刻,随后道:“接着逛吧,王相也是难得领略边塞风光,且武太守既然不曾往上报,说明事情应当不大。”

  这里扶苏官最大,他既然如此说,几人自然也不会说打道回府之类的话。

  毕竟难得出来一趟,少年人又都是贪玩儿的,当真这般打道回府只会觉得扫兴。

  于是子贡便提议,既然月老庙不能去了,那么在城中逛着也无趣,不如去城外江昌湖转转。

  在场几人中,也就子贡在上郡呆的最久,他既然说那处好玩儿,几人既然也就跟着应下了。

  众人跟着子贡一块儿,准备去前面路口租几辆青布小车朝着城外去。

  “嘻嘻!”

  一声女子娇俏的笑声自几人放在站着的美人灯上响起。

  若此时有人抬头细看,方能在看见一只破旧的红绣鞋正挂在灯绳上。

  **

  一行人在路边雇了车,一路朝着城外江昌湖来。

  一下车看见眼前缭乱的花灯、如星的河灯,来来往往的行人,不由地惊叹出声。

  “当真要比城里还热闹!”杜子美笑道。

  “竟没想到这里会有这么多的商户。”王莽看着四周搭着棚子做生意的商户,惊奇道。

  沿着城门这一路,全是搭着架子、挂满了花灯的商户,来来往往吆喝声不断,真真比城里还要热闹!

  “这处做生意的还有不少胡商,卖一些稀奇古怪的他们西域特有的玩意儿。因城外的商户名额比城内好拿得多,所以许多西域商客就等着咱们大秦过大节的这几日赚上一笔!”子贡轻摇着折扇笑道。

  “若是所有邻国都只是抱着与咱们好好做生意的态度来,咱们的长城都不必修了。”王莽说道。

  “纵然如此长城还是必须修的。”扶苏说道,“防人之心不可无。待长城修好后,他们才会彻底死心,与咱们好好做生意。”

  “公子明鉴。”王莽拱手道。

  扶苏抬袖道:“今夜没有什么公子,难得出来逛逛,好好玩儿吧。”

  扶苏既然开口了,众人自然也不顾其他。

  花灯缭乱、画船清漾,湖中无数河灯映着天上的星河,不知寄托了相思,又有多少意难平。

  李太白与子贡逛到一半边便没了人影,估摸着是钻进了哪个胡姬的帐中吃酒去了。

  杜子美见不少人手里拿着河灯朝着河边走,于是一时兴起拉着阮陶道:“咱们也去放河灯祈福吧!”

  阮陶对这种东西不感兴趣,觉得既浪费钱,又没趣儿。

  一个灯拿在手上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就放出去了,他们在上游放,别人在下游捞,捞上来擦干净继续卖。

  他与这群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家公子不同,他的银子都是自己赚来的幸苦钱,才舍不得用在这种无聊的小玩意儿上。

  于是他道:“江昌湖中没有神仙,只有两条上次被李太白捉住的青鱼精。朝他们祈福不仅无用,还污染环境、制造垃圾、得不偿失。”

  “季珍兄说得甚是。”王莽附和道。

  “无趣!”杜子美甩袖抱怨道。

  见此,扶苏开口道:“河灯确实没必要,喜欢便买两个灯提着玩儿吧。”

  说罢,他去到路边卖灯的小贩处,买了两只兔子灯,拿回来给阮陶、杜子美一人一只。

  拿到了灯,杜子美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到底是年纪小,就喜欢这些小玩意儿。

  阮陶接过阮陶手里的兔子灯,挑起来细细看了看。

  这灯就单单是用细竹绑的架子,拿纸糊出来的,上面用朱砂点了眼睛,身子上的“吉”字。

  虽说不甚名贵,但是不得不夸匠人手艺好,这兔子灯怎么看怎么玲珑可爱。

  他虽说对这些小东西不怎么感兴趣,但是别人送的不要白不要。

  他心里琢磨着,这玩意儿拿回家晚上起夜的时候还能挑着用用。

  阮陶开口对扶苏到了声谢。

  见此,孔明笑着打趣扶苏道:“公子好生偏心,怎就没有我和王相的?”

  “你俩多大了?还玩兔子灯?”扶苏笑道。

  “童心未泯不行吗?”王莽道。

  阮陶看着手中的兔子灯,挑了挑眉,也就只有这种时候他才会想起自己不过是个尚未及冠的少年人。

  现世中,他要比王莽大几岁,如今王莽却要比他大几岁。

  不得不说,装嫩的感觉真好,还有人买灯哄着。

  四人逛到了湖畔边,罥柳丝丝、清风徐徐。

  远处的桥上偶有罗裙与长袍擦身,互相归还彼此不慎掉落之物,双双红了脸,又是一段良缘。

  良辰美景如此,得有点儿口福才算得完美。

  看着街边卖糖画、小吃的,阮陶忍不住嘴馋,他对花灯之类的小玩意儿不感兴趣,但像糖画、糖炒栗子这样的小零嘴他一直都很喜欢。

  “咱们去买两斤栗子吧!”阮陶提议道,“逛了半天,觉得有些饿。”

  “我刚刚过来的时候,瞥见街边有为卖包子的娘子,摊前排着长队呢!”杜子美说道。

  于是乎,一行人分成了两路,杜子美与孔明、王莽三人一块儿去包子摊前买包子,阮陶与扶苏一块儿去买栗子,约定在湖边挂满了红绳的那棵柳树下等。

  两人一共买了两斤栗子,装在油皮袋子里,阮陶一个人抱了两袋,提着兔子等往回走。

  在路人看来,这便是兄长带着弟弟来此买东西。

  扶苏话向来少,一路上都是阮陶一个人在滔滔不绝的说话,偶尔他问一个问题,扶苏才会答一两句,语气总是淡淡的。

  他似乎一直都是这么淡淡的,平时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常爱喝的也是淡茶淡酒,说话的语气依旧是这般淡淡的。

  就好似一方温玉,冻不凉也捂不热。

  但,这人做事却又不似他给人的感觉这般温和。

  倒是给人一种看似绵柔之感,看似没有威胁,会让人忘记,一斤重的铁可以砸死人,那么一斤重的棉花同样可以。

  就比如,他对自己的招安。

  阮陶之所以跟着他单独来买栗子,便是觉得有些话需要提前同对方说清楚。

  两人来到那棵挂满了红绳的柳树下时,杜子美几人还没回来。

  阮陶将其中一袋栗子放在了地上,又从手中抱着的这袋中拿了两个递给扶苏:“咱们先吃吧,热的才好吃。”

  扶苏从阮陶手中接过栗子,道了声谢。

  阮陶抓了一把栗子,放进了自己的荷包里,又将荷包别在腰间,再从纸袋里摸出栗子慢腾腾的拨着。

  “公子应当知道我是有话同公子说。”阮陶将剥好的栗子,塞了一粒进嘴里,开口道。

  “嗯。”扶苏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说道。

  “公子送我的东西,我收到了了,我知道公子是什么意思。您没有为难我,我很感激。”阮陶说道。

  扶苏不言。

  阮陶接着自顾自的说道:“但是,我这人向来东倒西歪的,不实在不适合与朝廷牵扯太深。我不如王相那般有本事、有抱负,没有什么兼济天下、拯救苍生的鸿鹄之志,我也没有那个本事。”

  微风轻轻掠过阮陶的鬓角:“我知道,您是之前看到我在古小姐的事情上还会一点儿小把戏,但那也仅仅只是小把戏而已,多的我就什么都不会了。”

  “你已经很厉害了。”扶苏适时称赞道。

  其实在那次之前,我也没有想过自己胡乱学的一些骗人的把戏,居然还真有用!”

  阮陶笑了两声:“所以,我知道您的意思。您以后若是遇到了相关的麻烦,我定然义无反顾,但是您若是想将我收做门客,或者让我以您的门生的身份进那个什么卓灵阁,恕阮某不能从命。”

  扶苏刚想开口说什么,随后耳边听到了一声嬉笑,瞬间愣住了。

  他顺着声音抬头望去,高大的柳树枝头上正坐着一个姑娘。

  姑娘头上盖着大红的盖头,穿了一身鲜红的嫁衣,一双脚在空中一晃一晃的,口中哼着不知名的歌。

  扶苏蹙眉细细看了看,确定是个姑娘。

  “季珍。”扶苏直直的望着树上的姑娘,“你看,那里有个姑娘……”

  “嗯?”阮陶抬头顺着扶苏的眼神看过去。

  树上只有柳条依依,哪里来的姑娘?

  “没……”

  阮陶回头过头,“没看见”三个字还未来得及说出口。

  就在他回头的一刹,他发现身边的人瞬间不见了踪影!

  只剩下掉在地上的点点栗子壳……

  坏了!!

  阮陶一惊,连忙高声唤道:“公子?!”

  一阵阴风卷着桃瓣从他鬓角擦过,瞬间变体生寒、浑身汗毛瞬间乍起!

  此时,周遭人们热闹的喧哗都被屏蔽在了感官之外。

  他的耳畔响起了一阵嬉笑,一个姑娘正哼唱着不知名的歌:

  “红盖头、盖红头,盖着山涧的红骨头;

  哥哥抬、舅舅埋,一锄头便开出花来;

  金娃娃、银娃娃,姑娘生了个胖娃娃;

  胖娃娃、笑哈哈,郎君抬轿新坟下……”

  作者有话说:

  我来了!!我今天仔细捉了虫!肯定没有错别字!哈哈哈!(插腰!)

  后面先别看,在修!在修!情节对不上!

  感谢在2021-08-12 00:45:01~2021-08-14 02:04: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漫望 80瓶;哼超的小虎牙 40瓶;49985022、月半习习 20瓶;薄荷 10瓶;白. 5瓶;君一、20393333、默言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