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耽美小说>红楼之重生薛蟠娶了林黛玉>第91章 贾家反应

  宝玉听见林妹妹被皇上指婚, 表情呆滞,就如同失了魂一样。

  王夫人一看,家中的人一个晕了, 一个痴了,连忙叫人去请太医, 让鸳鸯带着几个嬷嬷将贾母扶回房中,将宝玉也安排到贾母院中的厢房中。

  王夫人看见贾政往贾母房中去了, 自己过去探望了一下, 就回去守着宝玉了。

  黛玉将苏胜送走,回来听见贾母晕了过去,急忙过去探望。

  一会儿, 太医来了,众女眷皆去了里间回避,只余贾政站在贾母的床前。

  太医给贾母扎了针,贾母才转醒过来。

  太医对贾政交代道:“老太君之前就小中风过一次,这次惊怒,情绪起伏过大, 引发了旧疾,比上次严重了许多, 以后要好好养着,切记不可情绪波动过大。”

  王夫人听见太医来了, 就让金钏去贾母屋中等着太医。等太医开完药,金钏连忙带着太医去厢房中给宝玉看诊,王夫人往屏风后面回避了。

  太医凝神给宝玉把脉,王夫人连忙问道:“宝玉这病可要紧?”

  太医回道:“世兄好似惊到了。我开几副安神药,给世兄定定神,好好养养, 过几日我再来看诊。”说着给宝玉也开了药,才离开。

  贾政等人都围在床前,贾母伸手朝着离自己稍远的黛玉,唤道:“玉儿!”

  贾母的手比之前颤抖的更加厉害了。

  黛玉连忙上前,伸手握住贾母的手。贾母看向贾政,问道:“宝玉呢?”

  贾政不敢说宝玉也病了,只让鸳鸯去将宝玉唤来。

  王夫人和宝玉一起过来。

  宝玉来了后,不言不语,全不见平日里的机灵活泼,只望着黛玉默默流泪。

  鸳鸯拉着宝玉来到贾母的床前,贾母伸出另一只手握着宝玉的手,将宝玉的手和黛玉的手放在一起,哭道:“我的两个玉儿呀!”

  宝玉眼中有了些光彩,也清醒了一点,手紧紧握着黛玉的手,直直的看着黛玉,也不说话。

  王夫人嘴角闪过一丝嘲讽,老太太这是病得糊涂了呢。皇上赐婚的圣旨都下了,老太太还在想着两个玉儿的婚事呢!难不成,为了两个玉儿的婚事,老太太还敢抗旨不成!

  黛玉将手从宝玉手中抽出来,对贾母说道:“外祖母,你安心养着,我那里还有一些好药材,我去找找,一会儿给您送过来。”

  说完,就转身离开了。

  贾母的手往黛玉的位置伸去,黛玉回头看见,到底是狠狠心离开了。回梨香院的路上,黛玉的眼泪止不住的往下落。

  外祖母只想着宝玉,却从来没有想过她。

  如果外祖母想着她,如今看见皇上赐婚自己和状元郎,应该为自己高兴才是。如此,外祖母万万不会因惊怒昏迷过去。

  说到底,不过是外祖母想着宝玉多些,在想着宝玉的时候,就把自己完全忽视了。

  如今,皇上的圣旨赐婚已下,外祖母醒了过来后,竟然第一时间还是想撮合自己和宝玉,将皇上置于何地,将自己置于何地?

  等外祖母完全清醒过来,她万不会再如此做,藐视圣意。

  外祖母刚想过来的那一瞬间,应该没有意识到这是圣意,只记得她要和别人有婚约了,才做出如此的举动。

  但是就是那一瞬间外祖母的真实反映,让黛玉看明白,外祖母心中想的,只有要宝玉娶了自己,完全不顾虑她的处境,名声和幸福。

  之前,她对贾家还有些许好感,外祖母虽然算计着自己,但是心中还是有自己的。

  如今,她和贾家的情分,算是尽了。以后,只顾着面子情就行了。

  黛玉回到梨香院,让紫鹃将库里的好药材,人参、鹿茸之类找了好多,让紫鹃给贾母送过去,她自己就不过去了。

  黛玉走后,贾母的手颓然的落在床上,而宝玉的眼神也黯淡了下来。

  史湘云在后面看着这一切,往贾母身前去的步子缓了下来,贝齿咬着上唇,将即将出口的话死死忍住。之前贾母晕倒,大家乱成一团,此刻屋内氛围压抑,她也不敢造次。等晚上回到蘅芜苑中,躺在床上,蒙着被子,史湘云的眼泪才落了下来。

  当初,为着她是否住在大观园的事情,她在老太君和自己史家的两个婶婶之间,向着老太君,住进了大观园,和两个婶婶闹掰了,将自己的婚事也搅黄了。

  不过,她不后悔。当时,婶婶话里的意思,她听懂了。自己和宝玉一起住在大观园中,自己的闺誉受损,自己在外人眼中已经不“清白”了,而自己的婚事在京都特别困难,以后只能远远的嫁给别处。

  而老太君说过,以后自己的婚事,老太君会为自己做主!

  当时,湘云喜极而泣,她一直以为,这是老太君给自己的承诺,对自己和宝玉婚事的承诺。自此以后,两年多来,她安安心心的住在大观园中,逢年过年,再也没有回过史家。而史家也没有来接过她,仿佛已经忘记,史家还有她这个史大姑娘了。

  史湘云虽然有一些不安,但是更多的是坚定。唯有如此,才能让贾家和老太君看到自己的牺牲,自己对贾家的付出。

  史湘云一直以为自己的宝玉的婚事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是如今还没有明说罢了。

  直到今日,她才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一厢情愿,自欺欺人。而自己自以为是的付出,在贾家人眼中,就是一个笑话。

  史湘云从床上猛地坐了起来,说道:“翠缕,收拾行李,我们家去!”

  翠缕走到史湘云面前,哭道:“姑娘,我们哪里还有家?史家我们回不去了!”

  史湘云怔怔的坐在床上,眼眶红红的,眼泪却没有再落下来,喃喃说道:“是呀,我们已经没有家了,没有家了……”

  翠缕有些害怕,哭道:“姑娘,你想哭就哭吧!”

  史湘云反而笑了出来:“我哭什么?我有什么好哭的!你也把眼泪擦擦,如今清宁县主赐婚给状元郎,我们应该高兴才对!”

  翠缕一直知道史湘云的心思,她知道自己姑娘心里不好过。如今见姑娘这样强颜欢笑,心中却更加难受。

  第二日,贾母和宝玉的情况稳定了下来,贾家人将黛玉赐婚状元郎的事情消化了,才后知后觉,这状元郎,名字叫做薛蟠。

  贾家人还有些不信,叫人出去打听了一圈,才确定状元郎就是王夫人的外甥薛蟠,不是同名同姓的其他人。

  贾政对着王夫人感叹道:“没有想到姨太太家的哥儿如此出息,竟然中了状元!姨太太着实瞒的紧。”

  王夫人心中不知该得意自己娘家得力,还是该嫉妒,为何中状元的是薛蟠,而不是宝玉!听贾政这样说,淡淡回道:“我妹妹就是谦虚。”

  贾政感叹完,想着以后定要多催宝玉读书,即使不考状元,考个进士,也是好的。又想起宝玉如今的情况,也不敢威逼的太狠,就害怕宝玉和贾珠一样,一病去了,竟有些左右为难。

  宝玉的事情先不说,贾政让人赶紧备了礼,自己亲自带着人,去了薛家祝贺薛蟠。

  到了薛家,却得知薛蟠并没有在家,去礼部尚书家中拜见去了。

  贾政将东西留下,让薛蟠回来后,务必往贾家去一趟,自己要好好看看状元郎的风采。

  薛蟠将礼部侍郎刘弘刘府,内务府汪岩汪府,王子腾家中都去过了,才往荣国府来。

  薛蟠带着薛太太和宝钗拜见了贾母、王夫人和贾政,薛蟠站着让众人夸奖了自己一番,谦辞了几句,就跟着贾政去了书房。

  贾政拿出宣纸,非要薛蟠留下墨宝,薛蟠无奈,只能选了一首自己之前存的诗,默了下来。

  贾政看着这诗词,连声赞好,仔细的收了起来。

  宝钗看薛太太和王夫人在一起聊天,就去梨香院见黛玉。

  黛玉见了宝钗,连忙唤道:“宝姐姐,你来了。”

  宝钗笑道:“嫂子,如今我可不敢当你一声姐姐。”

  黛玉脸一红,低下了头,说道:“宝姐姐也来打趣我了。”

  宝钗笑道:“可不是打趣,这圣旨已经下了,如今,我可不就得称呼你一声嫂子?”

  两人说笑了几句,宝钗对黛玉说道:“我哥哥要带着我和妈妈一起回金陵祭祖,两月方回,哥哥让我给你说一声,等回来了,就开始筹办婚事。他去看了几个吉日,其中一个今年十二月的日子最最好,百年难得一遇,哥哥想将成亲的日子定着那天,不知道嫂子同意不同意?”

  黛玉只是低头,半晌才低声说道:“都听你哥哥的安排便是。”

  宝钗得了黛玉的准话,看黛玉羞窘如此,就不再打趣她,和她聊起了别的。宝钗将薛家的情况一五一十的都给黛玉讲清楚了,让黛玉心中有个底。

  薛家拜访完和自己亲近的几家人,就要往金陵而去,已经到了通州,还没上船,却在通州码头被人拦了下来,来人正是诚郡王司徒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