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御笔朱批, 将薛蟠点为状元。

  次日清晨,太和殿前,定进士名次, 开传胪大典!

  王公勋贵,文武百官, 身穿朝服,按品级排列。此届贡士身着公服, 头戴三枝九叶顶冠, 按名次站立在文武百官之后。

  辰时初刻,礼部尚书季敬奏请皇上,近侍导引皇上入太和殿升座。阶下众官员和贡士行三跪九叩之礼。

  鸿胪寺官宣《制》:“大庆朝明德七年四月九日, 策试天下贡士,其中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九十人,赐进士出身,第三甲两百零七人, 赐同进士出身。”

  鸿胪寺官唱一甲三位贡士的名字。每唱一名,由数名卫士接力, 大声重复着,从太和殿殿内传向殿外广场, 连唱三遍。

  第一甲第一名薛蟠,赐进士及第,为状元!

  第一甲第一名薛蟠,赐进士及第,为状元!

  第一甲第一名薛蟠,赐进士及第, 为状元!

  声浪层层,薛蟠听着自己的名字一声声如波涛般的传出来,有些微微的眩晕。他没喝酒,已经有了几分醉意。

  薛蟠走出班列,走到太和殿前的御道之上,叩首谢恩。

  其后,榜眼和探花也在唱名之后,分别跪在薛蟠的左右后方。

  鸿胪寺官接着唱二甲第一名,名为传胪,只唱一遍。唱完后,鸿胪寺官将金榜递交给传胪,让传胪接着往下唱名。

  所有名次唱完,众人再行三跪九叩礼。金榜由礼部堂官捧着,出太和门、午门,至东长安门外张挂。

  新科进士和众官员跟在金榜之后,一起出宫。(注1)

  新科进士在前,众官员跟在其后,皆走到御道的两边,唯有状元、榜眼、探花三人,成三角形,走在御道之上。

  御道,专供皇上行走。皇上大婚之时,皇后可以从御道上面行走一次,由午门正门抬入宫中,被称为正宫皇后!除此之外,只有新科的状元、榜眼、探花在传胪大典之后,引领众进士和官员出宫之时,走在御道之上,由午门正门出宫。其余人等,皆从午门掖门出宫。

  这是皇家给新科一甲进士的殊荣。

  薛蟠走在御道之上,脚步平稳,每一步都像是用尺子量过,礼仪标准,器宇轩昂。但是唯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内心远不如表面这样平静!

  状元!他是状元了!

  虽然拿到会元的时候,他就有了些心里准备。但是当自己的名字被人一遍遍的传唱出来,当自己走在御道之上,薛蟠还有些不敢置信,就像是做梦一样!激动、狂喜、又惧怕这只是自己的一场梦,种种情绪交揉在一起,薛蟠的指甲掐在手心上,才勉强平静下来。

  出了宫,早有人牵着金鞍朱鬃马等着。马头上挂着红绸做的大红花,有人来给薛蟠也戴上了大红花。

  薛蟠踩着马镫上马,驭马向前。榜眼和探花也一一跨上马,随着薛蟠往前走,众多进士和同进士也骑上马匹,跟着他们身后。

  长安街上,路两旁站满了人,都是来看新科进士的。旁边的酒楼也早就被人包了下来。很多家有适龄女子的人家,也会包一间酒楼,来这里看新科进士。等着他们游街结束,好榜下捉婿。

  薛太太,宝钗、甄太太、英莲也在长安街上包了一间包厢,在这等着新科进士跨马游街。

  宝钗一直坐在窗口,往外张望。远远的听见喧哗之声,看见一队人马列队过来,宝钗连忙回头叫道:“他们来了!”

  宝钗眼好,往前张望说道:“哥哥走在最前面,是状元!”

  新科进士从长安街上过,不时的有人拿鲜花、手绢、香囊往他们身上投掷,薛蟠左躲右闪,不让这些东西掉到自己身上。

  身后的榜眼笑道:“文龙真是不怜香惜玉呢,如此,岂不是辜负了美人恩情。”

  薛蟠也笑着回道:“齐兄,我实在是消受不起。”

  薛蟠转身看着,他自己身上干干净净的。榜眼身上也有几朵鲜花,手帕和香囊极少。榜眼已经年过四十,自然很少有小姑娘往他身上扔手帕香囊。而探花郎身上的东西是最多的。

  探花郎,自然是个俊俏少年郎!

  探花郎刚刚弱冠,长得是一表人才,而且他不像薛蟠一样无情,为了不使姑娘们伤心,但凡有东西掷来,都笑呵呵的接住,还不时的给周围的人挥手致意。

  如今他的公服上,已经挂满了东西。

  几人说说笑笑的驭马往前行去。薛蟠突然听见有人唤道哥哥。往那一看,就看见宝钗站在酒楼的二楼窗边给自己挥手。薛太太、甄太太也含笑看着他。英莲有些不好意思,站在偏后一点的地方。

  薛蟠忙往那边挥手。

  宝钗看见薛蟠身上干干净净的,身上的东西没有探花多就算了,竟然还没有榜眼多,连忙反身从桌子上拿了几朵鲜花,往薛蟠身上扔去,口中叫道:“哥哥接住!”

  薛蟠哭笑不得,连忙接在手中。

  探花郎看见宝钗,惊鸿一瞥,忙问薛蟠道:“文龙兄,那是令妹?”

  薛蟠回头打量了探花郎一眼,看着他身上的东西,心中有些嫌弃,口中却笑道:“正是舍妹!”

  说完,就不在接话,驱马往前行去。

  男子和女子不同。男子的事业在家宅之外,彼此之间的竞争光明正大,野心也明明白白。

  而女子,她们的“事业”更多的是宅门之内,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她们一边争,一边又要表明自己的贤德。可能男人觉得自己多纳一个妾,多找一个通房不算什么,如果妻子有异议,就是善妒!所以,她们的争斗,更多的是他们最为亲近的男子带给她们的。而且,争或者不争,伤的都是自己。

  这探花郎,如此多情,以后的后院,还不知道要伤多少人的心呢。

  相比探花郎,还是司徒澈这种专情之人,更得他心。

  薛蟠正一边漫无边际的想着这些,一边躲避扔过来的东西,喧闹中,听见前面有传来一道声音:“状元郎!”

  薛蟠听着这声音很耳熟,是黛玉的声音。

  薛蟠霍然抬头,往声音的方向看去,就看见黛玉带着面纱站在前面的酒楼窗口,眼睛弯弯的,往自己这里看来。

  薛蟠连忙向她招手。

  薛蟠手中还拿着宝钗掷给他的牡丹花。一挥手,红色的牡丹在空中划过一道红线,雍容华贵,张扬艳丽,黛玉看见,眼睛中的笑意有些淡了。

  薛蟠连忙解释道:“这是我妹妹给的!”

  黛玉听见才又高兴起来。黛玉将手中的香囊掷下,薛蟠连忙去接,正正好落入薛蟠的怀中。

  薛蟠拿着香囊,用手摩擦了两下,小心的放到怀中。

  马蹄哒哒,已经离开了黛玉所在酒楼的窗口。

  薛蟠转头去看,黛玉还站在窗口,一直望着自己的方向,薛蟠频频回头。

  榜眼和探花看着薛蟠的动作,在他后面相视一笑,怪不得不收其他姑娘的东西,原来是心有所属了。

  新科进士走到长安街,然后拐到东大街,再转回宫门前,这一趟游街就结束了。

  有人等在这里准备榜下捉婿,薛蟠连忙躲了。

  晚上,新科进士要去参加恩荣宴。皇上也来了,勉励了众位进士一番,赐了御酒,和众进士一起举杯共饮,祝诸位进士大展宏图,为朝廷效力,然后就提前离席了。

  等皇上走后,礼部众位官员和新科进士,互相敬酒。

  薛蟠是状元,来敬酒的人颇多。他不能倨傲的不喝,都是客客气气的喝完,最后实在是喝不下了,就找了理由,躲了。

  第二日,休息了一天。

  第三日,新科进士去了礼部,官位已经赐了下来。薛蟠被赐了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被赐了翰林院编修,其余人可以考翰林,也可以寻求外放,外放一般都是从知县做起。

  薛蟠得了自己官服,官印,还有两个月的回乡探亲假。

  虽然他和薛太太都在京都,不过薛家的祖坟、宗祠和族人都在金陵。

  薛蟠考上了状元,需要回乡祭祖,在族谱上面记载此番盛事。然后还要在薛家住处的坊街街口建上一座进士牌坊,以显示薛家的荣耀。

  陆安考上了进士,也要一起回金陵。

  薛蟠想趁着自己状元头衔光辉还在的时候,将他和黛玉的亲事赶紧定下来,再往金陵去。

  他需要找一个主媒人提亲,这人的身份不能低。黛玉是钦封的清宁县主,没有宗室方面的长辈。如果成亲,需要向宗人府的宗正提亲,然后报给皇后,得皇后的准许,才能成亲。

  薛蟠在自己心中过滤了一遍人选。

  汪岩?不行。汪岩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其身份是太监,对于宗室来说,属于奴仆之流,万万没有插手主子婚嫁的道理。

  司徒澈?司徒澈的身份倒是够,但是薛蟠不想在这上面欠诚郡王府的人情。

  贾家?薛蟠从来没有指望过。贾老太君估计还在做将宝玉和黛玉撮合在一起的美梦,他们不给自己使绊子就不错了。而贾赦的身份,不方便出面。

  只有做着礼部侍郎的刘弘刘叔叔还可以。不过他的官位,稍微有一点低。

  薛蟠正在想着这些,就见一个小太监走到他身边,问道:“大人可是今科状元薛蟠薛大人?”

  薛蟠忙站定,说道:“正是,不知道公公何事?”

  小太监说道:“皇上宣你觐见!”

  薛蟠听小太监这样说,连忙穿上官服,跟着他一起进宫。

  作者有话要说:  注1:资料引用自百度百科:传胪。

  传胪——由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隆重典礼。殿试阅卷后次日清晨,銮仪卫设卤簿法驾于太和殿前,乐部和声署设中和韶乐于太和殿檐下两旁,设丹陛大乐于太和门内两旁。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在丹陛上,文武各官在丹墀内,都身穿朝服,按品级排位,诸贡士穿公服,戴三枝九叶顶冠,按名次排立在文武各官东西班次之后。礼部、鸿胪寺设黄案两座:一于殿内东楹,一于丹陛正中上。礼部鸿胪寺官设一黄案于太和殿内东旁,由内阁学士捧黄榜置于黄案之上。又设云盘于丹陛下,设彩亭御仗鼓吹于午门外。辰初时分,礼部尚书便到乾清宫奏请皇帝具礼服出宫,近侍导引入太和殿升座。这时中和韶乐奏隆平之章,一卫士执鞭到屋檐下。连舞三鞭之后丹陛大乐奏庆平之章。经三跪九叩礼之后,鸿胪寺官开始宣《制》:“某年月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宣《制》毕,唱第一甲第一名姓名,鸿胪寺官引状元出班就御道左跪,唱第一甲第二名姓名,鸿胪寺官引榜眼出班,就御道右稍后跪,唱第一甲第三名姓名,鸿胪寺官引探花出班,就御道左又后跪。一甲三人姓名,都传唱三次。唱第二甲第一名姓名等若干人,唱第三甲第一名某人若干名,都只唱一次,并且不引出班。唱毕,中和韶乐奏《显平之章》,诸进士行三跪九叩礼。而后由礼部堂官捧榜,用云盘承榜,黄伞前导,出太和门、午门。此时,皇帝还宫,诸进士、王公百官皆随榜而出,至东长安门外(今□□东侧)张挂。状元率诸进士等随出观榜。所有金榜,于张挂3日后,照便恭缴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