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生

  紫棠抱着怀里的计划书在王爷书房门前徘徊,本已下定决心要将计划书给王爷过目,征求王爷同意的,但临到眼前,她又开始犹豫了。

  这些时日她也不是闭门只写计划书的,每个休息日她都会去善堂帮忙,这份计划书是她充分了解过善堂的情况之后完善的,也向善堂管事刘安询问过意见,刘安也支持她的想法,现今的善堂属实是事多且杂,将小孩子分出去反而是件好事。

  紫棠之所以犹豫,还是因为自己只是一介奴仆之身,却要去让主子支持自己的想法,这是超出本分的事情,清荷教导侍女之时,第一条就是让她们谨守本分,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但在王爷身边接受教导时,王爷却鼓励她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从每日报告到时时提点,这与紫棠她们之前接受地教导完全相反,她心中自然是信服王爷的,却也常常感到困惑与矛盾。

  听风端着茶盘回来,一眼就看见来回打转的紫棠,忙上前小声打招呼道:“紫棠姑娘是要求见王爷吗?我这就进去禀告。”

  紫棠点点头,没有否认,等听风进去了,她捂住心口呼出一口气,缓解自己的紧张,都到这来了,哪还有退缩的道理?

  本就决定趁着新厂建成,王爷这几天高兴才来提这事的,即便王爷不赞成此事,也决计不会大发雷霆的。

  宴云河当然不会生气,他甚至是有些欣慰的,紫棠能发现问题,并且提出自己的想法,写下了计划书来找他,这本来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他当初坚持让女子应聘,并将她们带在身边,为的就是培养独立自强的人才。

  且紫棠这份计划书写的实在漂亮,没有枉费每日写的报告,也能看出她是根据实际情况,用心做出了这份计划书。

  宴云河看着面前忐忑的紫棠道:“如若孤将此事全权交由你负责,你能办好吗?”

  紫棠不由睁大眼睛,几乎是立刻就回答道:“能!”这是下意识的反应,等她回答完,才发现自己应下了什么。

  “我、奴婢见识浅薄,或许可以做些小事,全部交由奴婢来做,奴婢怕自己担不起这大任。”紫棠有些后悔自己刚才的妄言,其实她对自己并没有信心。

  就在她低落之时,却听王爷说道:“怕什么?这计划书不是你写的吗?能做出如此详尽计划的人怎能妄自菲薄,你放心大胆地去做,万事都有王府兜底,不要害怕。”

  紫棠眼眶有些发热,这是她人生之中第一次这么被人毫无保留地支持,有人撑腰的感觉真好,将她心中的犹疑全部扫空。

  她郑重地对王爷说道:“王爷信任奴婢,奴婢一定会好好干,多谢王爷支持奴婢、教导奴婢,父母虽给了奴婢第一次生命,却早早将奴婢抛弃,多亏王爷教导才使奴婢懂了这许多道理,王爷是奴婢的再生父母。”

  紫棠说完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再抬头时,脸上已满是坚定。

  宴云河阻拦不及,无奈受了这大礼,离开座椅上前扶起紫棠道:“孤只不过提供了一个机会,是你自己抓住了它,所以,你最该感谢的是自己,是你的努力造就了如今的人生,天救自救者,希望你往后也不要辜负今天的自己。”

  宴云河给了紫棠手令,让她能够便宜行事,善堂如今的规模确实小了,且婴儿的确需要额外的照顾,紫棠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可以说是认真思考过的人,没有枉费宴云河从一众人中选拔出她们的一片苦心。

  不提紫棠那边如何规划,却说王庄这边的工程又进了一步,提了将近一年的学校,终于在这个春季竣工了。

  名字依然是简单的「第一」系列,这所洛城第一学院按照现代学校的建筑模式,黑板粉笔桌椅一应俱全,完全是为一对多的教学模式打造的。

  挂牌那天,苏墨等几位学者也一并在场,看着宽敞的课室,整齐的桌椅,他们心中不由有些期待这里坐满学子的那天。

  好事成双,在众人为这学校欢庆之时,苏墨将编修好的第一版字典送到了宴云河眼前。

  “这是……”宴云河接过字典,字典进入雕版印刷阶段之后,宴云河就很少参与了,没想到竟是已经做成了。

  这本字典收录了三千常用字,格式是宴云河与几位大佬商量着来的,具体释义都是几位学者带着弟子们所完成,他们城里城外地走访,与百姓闲谈,务必做到能让百姓理解字的含义。

  直到今日,这部将近一年完成三千字的字典才面世,它里面有着众人的心血,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厚重的不只是它的外形,还有它的内在。

  它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名字,封皮上「百姓字典」四个字简单明了,这就是给老百姓用的,它只有一个功用——识字,里面没有什么大道理,却又饱含着对天下人的爱护。

  宴云河双手托着字典,忍不住对着苏墨等人深施一礼,“几位先生辛苦了,这天下幸甚有诸位。”

  几人相视一眼,亦对着宴云河拱手为礼,苏墨道:“没有王爷的支持,哪来今天这《百姓字典》的面世?有王爷在,才是大郑最大的幸事。”

  他们在此互相行礼,却使围观众人好奇心起,王爷请诸位先生编修字典一事在王府也不是秘密,众人对这成品自然是想要一睹为快。

  吴余圣离得最近,在宴云河起身的时候,很自然地接过了宴云河手中的字典,入手只觉份量扎实,翻开一看,不由被里面的内容抓住了心神。

  钟百道也不矜持,凑过去和吴余圣一起观看,越看眉头扬得越高,口中更是惊叹连连,只引得众人恨不得伸长了脖子一起看。

  苏墨心中不无振奋,虽然这还不是完整版的字典,但他已经有信心编出完整版字典,只不过有一事,还需要王爷来拿主意。

  “如今初级版字典做出来了,雕版已成,想要多少就能印刷多少,只这价格,依王爷看该如何定才好?”苏墨问道。

  宴云河想到现代关于字典定价一事,他没有犹豫就道:“按一斤猪肉的市价来定,凡入学者,由学校采购的,再在此基础上半价出售,先生们以为如何?”

  纸墨都不便宜,宴云河此举可以说是完全在做赔本买卖,但众人却对他的这份心感佩良多,字典为何要定这么低的价格?只不过是为了能让百姓用得起。

  让《百姓字典》无愧于它的名字,苏墨甚至由此想到,或许在王爷的带领下,大郑真的能有人人都能读得起书的那一天。

  这件事,就连一向严抓开销的秦当都没有反对,在场属官想到了那一天王爷说起自己理想的样子。

  如今大半年过去,王爷确实一直在践行自己的理念,这也让他们深刻地意识到,王爷那天说的并不是空话。

  学校已成,在招收生源的同时,聘请老师一事也被提上了日程。

  为民会新开了车厂、制碱厂与玻璃厂,人手不足,第二轮招聘会也应开办了。

  相较于第一次的毫无头绪,第二轮的应聘者准备时间更充足,经验也有,报名人数也增加不少。

  尤其是女子,见了鱼晚等五人的工作之后,打消了一开始的顾虑,这次也积极报名了。

  学了注音和简体字的,也就王府奴仆这一批人了,如今在周玉周纪善的实验中,教材也积累了不少,应对第一波学生完全没问题。

  于是,洛城第一学院招生的消息在洛城流传开来。

  不少人对此事好奇,因为还从没见过哪一个学院是这种招生模式的,它没有强调自己的师资力量,并且言明教学不以科举为目的,教学内容又是俗体字,这谁愿意去?

  读书人对洛城第一学院嗤之以鼻,傻子才去这学院学习吧?这读出来能做啥?

  然而现实是,洛城百姓对此非常积极,甚至有周边乡里的百姓不辞辛劳,专门赶来送孩子入学的。

  “奇怪,这些百姓莫不是昏了头了,送孩子去那什么学院,学个俗体字有什么用?”一名书生看向将学院报名处围了个水泄不通的百姓,眼中满是疑惑。

  同伴答道:“这你就不懂了吧?早叫你多出来走走看看了,一门心思的闭门造车早晚要落后,现在知道我说的在理了吧。”

  书生忙拱手作揖,“饶了我吧,快告诉我这里面的门道,解了在下心中疑惑吧。”

  同伴这才道:“你有所不知,这学院的学生学出来是能入王府名下的那几个工厂的。据说那工厂的薪酬非常优厚,不少人打破脑袋想往里面挤,可惜王府不招外人,这大概是入那工厂的唯一机会,所以他们才这么积极的。”

  书生疑惑道:“王府的几个工厂我也听说过一二,据说那里守卫深严,有许多不可泄露的秘密,他们真的会招收外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