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穿越重生>替嫁女配改拿爽文剧本(穿书)>第66章 此婳非彼画

李瑾虚目露愤恨,仿佛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居然连祖父都没有听说过,哪儿来的陋民,简直不通文墨,粗鄙不堪,国之蛀虫!”

在场来参加斗诗会的皆是读书人,可居然没有一人觉得李瑾虚所说不妥。宁久微目光暗沉,眼底危险的光芒一闪而过……不通文墨就是蛀虫?

李瑾虚鼓足了劲要炫耀才华,他腹中也确有几分墨水,沉吟片刻便脱口而出一首《松石赞》,寥寥四句技惊四座,一时间在场众人无人挑战。

李瑾虚神情高傲地坐回座位,献宝似地看向郑意,却发现郑意的目光一直盯着台上的双猴图,李瑾虚的气势顿时泄了下来,只能暗暗鼓劲,一定要把这幅图帮郑妹妹得到。

郑意目光灼灼地看着这幅画,虽然她看不出有什么不同,但宁久微既然想得到它,人只要有了欲望,就会露出破绽。

她使计让方婳想来参加斗诗会,而方人生地不熟的,定会邀宁久微同来。她正愁不知如何激宁久微出手,机会就自己送上门来。

宁久微就算再厉害不过是一介妇人,还能越过家学渊源的李瑾虚不成。

宁久微虽然觉着众人不敢挑战多少有几分是忌惮其身份,但也不得不承认李瑾虚才华确有几分,但也仅限于吟诗作对了。

接下来的时间,不管是琳琅的首饰,还是古朴的器物,郑意一次都没有出手,随着一件又一件稀罕的物品被拍出,场中的气氛一度达到了顶峰。

很快,华丽的展台便只剩下正中间那副气势磅礴的画作。

“什么嘛,就这样一幅画,虽然有几分不俗,但也算不上压轴品吧?”有人忍不住问道。

李瑾虚也在仔细观察,可他不管怎么看,这幅画都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甚至还没有他平日习作来的精巧,唯一可取之处只能说其气势伟岸,作画之人应当是一位杀伐果断的将军。

“这幅画是我家主子偶然花高价得来,这幅画气势恢宏,笔触灵动,山上戏猴浑然天成,其艺术价值自是毋庸置疑,而更重要的是——”胡女顿了顿,环顾四周,脸上笑容扩大了几分,一字一顿地说道,“据说,根据这幅画能够找到一处宝藏,一处富可敌国的宝藏。”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精神皆是为之一振,只有少数人能脱离狂热,想到当中的蹊跷。

郑文温和的眼神中泛出淡淡的探究之意,“怕是贵主人无法从画中找到线索,才会拿来拍卖吧。”

胡女善听,哪怕场中一片嘈杂也能清楚听到郑文所言,闻言也不扭捏,大方地说道:“这位公子所言不虚,但我方敢保证,这幅画确实含有可抵一国的财富。”

“这幅画的作者乃一言九鼎,言出必行之人,他曾说过,此画是他最珍藏之物,得此画可得一国。”

得此画可得一国?

一石激起千层浪,场中顿时嘘声一片。

宁久微正想向方婳求证一些事情,却发现向来强悍的方婳已是泪流满面。

“父亲,说的是我……”方婳周身气势都柔和了几分,“祖父曾说,我生下来就比一般婴儿重,母亲也是因此难产去世,我自小是见风长,不到一岁时已有五岁孩童的气力,父亲说我将来定会成为一位叱咤沙场保家卫国的将军。”

宁久微恍然大悟,原来此婳非彼画。

可这幅画一直被她珍藏在府中,为何会被胡人得到,方婳红了眼眶,目光中露出几分凶狠,“微儿,我要这幅画!你能帮我吗。”

宁元煜在一旁连连对宁久微使眼色,快答应她,快答应她!不然这个疯女人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

宁久微哪里不明白,神情一肃,正色说道:“嫂子你放心,这幅画对我来说如探囊取物,保管物归原主。”

宁久微方才想明白了一件事,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做什么诗,谁的诗好,还不是由胡人商会说了算,四舍五入就等于她说了算。

想明白这点,宁久微通体舒畅,有种战战兢兢去高考,结果发现题是自己命的,卷子还是自己改。

宁久微命木李将一张纸条递给此次斗诗会的老板,不一会儿这张纸条就出现在了胡女的手中。

众人的情绪此时已经被胡女推到了顶峰,两眼放光纷纷问道:“这么名贵的画,不知这次贵商会想要什么样的诗词?”

“以这幅画的价值,至少得来一首骈赋吧。”

李瑾虚一脸自信,不管这次出什么题他都有自信拿下,哪怕让他现场做赋他也丝毫不惧。

胡女读完纸条上的内容,笑着说道:“各位稍安勿躁,此次的题目是,请各位作一首歌颂农民的——”胡女抬眸看了看众人的反应,眨了眨眼说道,“五言绝句。”

“五言绝句?”

“我没听错吧,歌颂什么,农民?”

众人面面相觑,继而又窃窃私语,五言绝句看似简单实则最难,在极有限的篇幅中要表达出意境,还要注意对仗。

还有这个题目,农民?众人歌功颂德的诗做的多了,唯独没歌颂过农民。

至于李瑾虚,脸色阴沉的都能下雨了,这胡人是故意跟他过不去吗,他刚说了不通文墨的皆是蛀虫,就来了这么一道题。

虽然梁国有些读书人读书种田两不误,但他一直认为读书乃高雅治国之事,岂能与种田等俗物纠缠,至于农民,有何好歌颂的。

他家的农户甚至连独立的户籍都没有,世世代代都是他李家的奴仆。

李瑾虚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满腹经纶竟然捉襟见肘,可看着郑意殷切的眼神,李瑾虚只好生生地将心中的憋屈压下去,开始绞尽脑汁歌颂他从未放在眼里的,农民。

看着李瑾虚和许多才子眉头紧蹙陷入沉思,宁久微嘴角扬起一抹极浅的弧度,憋屈?那就对了!

时下大多数农户都是依附于门阀世家的部曲,属于“贱口”,甚至不能和平民通婚。可也有少数自由民,这些农民可以读书识字,梁国甚至允许这部分自由民出仕。

若是能将这部分农奴演变成租用土地的佃户,也许——这将极大地解放梁国的劳动力,促使更多的人参军。

“这有何难,在下周舒,先献丑了,”一名瘦削的男子潇洒地站起身来,率先开口,“昨来菽稻满,今见麦陇繁。一笑复一歌,不知夕景昏。”

宁久微定睛一看,这男子竟还有几分面熟,却是令她心生厌恶的熟悉。

“好!”男子身边一群人纷纷拍手称道,“周大少好文采!”

原来是周天的长子,周巧然的兄长,周舒。

这首绝句通过极短的篇幅写出了田间的丰收景象和农民耕种的快乐,虽说有些想当然和浮于表面,但仍算得上是一首好诗。这周家的大房确是比二房争气许多。

见此情形,李瑾虚哪里肯让人抢走自己的风头,不甘示弱地站起身,朗声吟道:“耕犁千亩归,农夫起相贺。田中谷自生,苍生俱饱暖。”

“好诗,好诗!”

众人激动地鼓掌称赞。

“不愧是李公子,家学渊源名不虚传!”

“李公子胸有丘壑,此诗意境开阔,立意深远,是难得的佳作!”

宁久微:“……”

见宁久微被噎着了,方婳忙低下头询问:“微儿,这二世祖说的啥意思?”她听着挺正常的啊?

“媳妇儿,你这话可说错了,”宁元煜得意洋洋地打岔,语音上扬,“李公子怎么能叫二世祖呢,明明是三世祖!”

方婳闻言认真地点了点头,“对对,三世祖。”

宁久微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也不知道是因为谁。

忽略两人关于二世祖的讨论,宁久微撇了撇嘴道:“那傻子的意思是,这地都是牛耕的,农夫什么都没做,这庄稼就丰收了,天下百姓都能吃饱了。”

宁久微被李瑾虚这首诗恶心得不行,若是没有农民哪儿来他顿顿膏腴,只知沽名钓誉,动不动就把天下苍生挂在嘴边,实际上为百姓做出的贡献远不如农民。

方婳听宁久微这么说,顿时眼露凶光。岂有此理,连她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她从不允许部下浪费任何一颗粮食,果然是个二世祖。

“微儿,我听你哥说你作诗可厉害了,你快去作一首,把他们都比下去。”方婳目光灼灼地看着宁久微,仿佛确定可以手到擒来般。

李瑾虚早在听到“二世祖”时就已怒不可遏,见方婳如此大言不惭,更是嗤笑一声,眼神高傲地看着宁久微,双眉上挑,发出无声的邀请。

郑意丝毫没有觉得李瑾虚的诗哪里不对,反而是意境宏大,包含了济世救民,时和岁丰之意,于是低眉一笑,温声说道:“王后娘娘素有才名,不作上一首吗?”

宁久微还未开口,宁久安竟然站了起来,怯生生地朝众人福了福,柔声说道:“小女斗胆一试。”

宁久安声音柔美,读起诗来有种娓娓道来之意,“虽不事农桑,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恨不相与忙。”

“好!”

“好诗,好诗!”

在场的才子很是捧场地叫好,有浪荡子见宁久安容貌清丽,径直问道:“姑娘面生,不知是哪家的小姐?”

宁久安还是第一次被如此众星拱月,心中涌上了一股从未有过的自傲,含笑说道:“小女宁久安——”

宁久安话还没说完,众人已经开始起哄,方才的浪荡子恍然大悟地说道:“原来姑娘竟是王后娘娘的妹妹!难怪,难怪!”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化用的诗词出处:

1、东日漏微光,穷人起相贺:项安世《送范少约二首其一》2、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3、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颜仁郁《农家》4、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白居易《观刈麦》5、昨来荷花满,今见兰苕繁。一笑复一歌,不知夕景昏:李白《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