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一世锦>第11章

  姜嬷嬷的动作很快,第二天一早,程嬷嬷就进了府,拜见太妃后,径直住进了青岚院,起先秦暄还不情愿,但是听说是太妃的吩咐,为了让她熟悉京中规矩,好为日后婚嫁做打算时,便不再抗拒,京中权贵府中规矩重,这点她是知道的,跟着嬷嬷学学规矩,没坏处的。

  秦暄自己想的开,姜嬷嬷也省的一番解释。

  只是秦暄没想到,程嬷嬷会这般严格,行走坐卧,吃穿言行,皆得按着她的规矩来,若行的半点差错,掌心便要挨板子了。

  秦暄心里又不平衡了,凭什么阮瑶不用这般受嬷嬷的严格教导,她却要吃这份苦?她不知道,她今日受的这些,早在阮瑶八岁进府那年便受过了,不过没她挨的板子多罢了!

  严一的动作也很快,半天的功夫,便弄到了一份京中未婚男子的名单,还贴心的注好了每个人出自哪家府邸。

  严博绍拿着名单,坐在案前一页一页的看的仔细,只是随着翻页的动作,眉头越皱越深。

  那日在留香楼,除了公事,太子明里暗里打听阮瑶,甚至十句话中有九句是夸赞阮瑶的,外人不知太子的德行,严博绍却是知道的,好色成性,东宫那些宫女丫鬟,哪些没被他染过?甚至还在私宅中偷偷圈养妙龄女子,甚至连那幼童都不放过,此人绝不能沾染。

  但阮瑶那容貌太过打眼,即便那日在宴会上阮瑶有意显露自己拙笨木讷,光凭那张艳丽的脸蛋儿,还是引起了太子的注意。

  太子打阮瑶的主意这事儿,严博绍也禀报过太妃,他自己的意思是约束阮瑶,尽量不让她出府,但太妃的意思却是,尽快给阮瑶择婿,以婚嫁之名打消太子的念头。

  但严博绍却知道,以太子的秉性,即便阮瑶婚嫁了,太子也会想办法将人弄到东宫,除非......除非阮瑶嫁的这户人家有足够的底气与太子抗衡,让太子忌惮,但是,京都中这样的人家实在太少,即便是有,以阮瑶的身份......

  此时,严博绍翻看着手中的名录,不住的叹息!这京中男儿不是遛马逗狗,寻花问柳之辈,便是武艺谋略太过差劲,怎能配得上他燕王府走出的姑娘?

  严博绍烦躁的将单子扔至一旁,揉着眉心问:“只有单子上这些人吗?”

  严一道:“回主子,京中但凡有点名声的未婚男子都在名册上了,再有......就是入京准备科考的学子们,这些人数众多,且鱼龙混杂,不过属下另外备了份名单!”

  严一将另外一份名单呈上,严博绍皱着眉头看完,还是未能挑出一个入眼的。

  “敢问主子,是准备招些幕僚还是......”严一试探着问道,希冀着能帮主子分担一些。

  严博绍沉吟片刻,问:“你说,姑娘家......一般钟情哪般男子?”

  姑娘家?他家主子这是开窍了,准备讨姑娘欢心了?

  严一喜上眉梢,但是,他也不懂啊!

  “主子,这姑娘家的喜好......属下大老粗一个,实在是无法为王爷分忧......”严一挠挠脑袋有些为难,“要不,您问问瑶姑娘,兴许她知道!”

  严博绍看了严一一眼,凉凉的眼神,让严一有些心虚。

  “嗯,去请吧!”

  严一愣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要请的人是谁,应了一声,便转身亲自去青竹院请人了。

  严博绍将案上的两份名单收好,随手拿过一副画轴打开平铺在案上,盯着案上的画微微出神。

  那日,严博绍将太子注意阮瑶之事说与太妃听的时候,太妃禀退了身边的下人,只母子二人在场。

  “绍儿,瑶瑶是我一手带大的,说是母女也不为过,东宫那边的情形你我都知道,万万不能让瑶瑶卷入那个魔窟啊!”太妃听到严博绍说的话,有些急切。

  “儿子明白,这段时日,请母妃约束阮瑶,让她别再出府了,在府中呆着,总比外面要安全些!”

  “哎!虽说是这样,但是瑶瑶是个人,哪能一辈子将她约束在王府呢,况且眼见着也到了择婿的年龄了,依我说,还是尽快为她择门夫婿,哪怕远远的离开了这京都,总比在东宫那位的眼皮子底下被人惦记的好!”

  择婿?咋听到这个词,严博绍心中竟有些说不上来的感觉,很是奇妙!

  没注意到严博绍的神情,太妃继续道:“瑶瑶这孩子心善,性子也好,也不是那等攀高踩低的,我看哪,也不拘什么家世富贵的,只要家风清正,好学上进的,哪怕是殷实小户也使得的,不过也要看瑶瑶的意思,绍儿,你认识的人多,这些日子你多注意着点儿!”

  太妃说这话的时候,严博绍却是在走神儿。

  “绍儿?绍儿!我说话你听了吗?”太妃见严博绍一副魂游天外的模样,忍不住扯了一下严博绍的袖子。

  严博绍这才回过神来:“母妃的话,儿子记住了,平日里会留意的!”

  太妃叹了口气:“唉!瑶瑶是个好孩子,若是咱们王府......我何尝不想留她在身边呐!罢了罢了,我们没这福分!你且留意着,遇见好的,便问问瑶瑶的意思,总归要她点头了才行!”

  “儿子明白!”

  太妃的一句“ 留她在身边”什么意思,严博绍不敢多想。

  可如今回想着名单上的一个个人名,严博绍却觉着异常烦躁。

  阮瑶叩开书房的门时,严博绍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表兄,听严一说您找我?”说话间,阮瑶已经站到了案前。

  “咦?这不是乐阳先生的猎宴图吗?表兄这幅可是真迹?”

  阮瑶看到铺展在案上的那副《猎宴图》,有些欣喜。乐阳先生乃诗画大家,他的画作既有大开大合的磅礴之势,也有小桥流水的婉约之秀,是多少人追捧的对象,如今,乐阳先生的一副真迹,可价值百金!

  “嗯,是真迹,你若喜欢,拿去赏玩便是!”严博绍垂眸看了一眼,随机将画轴卷起,递给阮瑶。

  阮瑶有些受宠若惊,双手接过,抱在怀里,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回自己院子仔细欣赏画作。

  “对了,表兄,您找我就是特意为了送我这幅乐阳先生的《猎宴图》?”

  “............”话到嘴边,严博绍竟然有些问不出口。

  “嗯?”阮瑶对严博绍的沉默表示不解。

  “你对未来夫家有什么要求吗?”这话一出口,严博绍有些尴尬的避开阮瑶的目光,以手抵唇,掩饰性的咳嗽一声。

  阮瑶也怔了一下,虽有些尴尬,但也在认真的想刚才的问题。

  有什么要求呢?

  只要不像梦中那般,便足够了吧!

  “只求琴瑟合鸣,平安喜乐,足矣!”

  严博绍对上阮瑶坦荡的眼神,心口轻颤。

  琴瑟和鸣,平安喜乐......阮瑶走后,严博绍反复想着这句话,眉头紧锁,看似简单的要求,实则......

  却说阮瑶离开清晖园后,拐角处便有一鬼鬼祟祟的小丫头朝青岚院跑去。

  青岚院,秦暄听着身边丫鬟丁兰的禀报,眉头渐拧。

  “照你这么说,阮瑶定是从青晖园那得了什么好东西,那么宝贝的亲自抱着......丁兰,你说,阮瑶跟青晖园那位会不会......”秦暄皱着眉头说出自己的想法。

  丁兰小心的看着秦暄的神色,道:“姑娘,这......不能吧,虽是从小养在府里的,但依着身份,怕是也够不上燕王府的门第的,应该只是兄妹情谊!”

  “什么兄妹情谊?”秦暄冷嗤一声,“即便青晖园那位没存旁的心思,但青竹院那位可就不一定了,长在富贵窝,谁还能想着出去?哼!”

  丁兰不敢言语,只垂首立在旁侧。

  “去,打听一下太妃这会儿从小佛堂出来了没!”秦暄摆着手让丁兰下去打听。

  片刻后,秦暄带着丁兰便去了正院给太妃请安。

  秦暄在太妃面前吞吞吐吐,似乎有话想说却又开不了口的样子。

  “怎么了这是,可是有话想说?”太妃见状,直接问了出来。

  “姑母!”秦暄抿唇,似乎下了决心一般,道:“我知道瑶妹妹跟表兄自小一起长大的情谊,自是与亲兄妹无异,但瑶妹妹毕竟也及笄了,俗话说,男女七岁不同席,我是担心瑶妹妹经常出入表兄的院子,对瑶妹妹和表兄的名声都不好!”

  秦暄说完,还配上一副担心的表情,以示她真的在为两人担心,绝无私心。

  太妃呷了口茶,拉着秦暄的手道:“你呀,小小年纪就是想的太多,你瑶妹妹好学上进,也是你表兄看她那字有些不过眼,这才有了瑶瑶跟他学习的事情,这两人自小长大的兄妹情谊,哪里就有人说闲话儿了,你呀,就别操心他们了,倒是想想你自己,比瑶瑶还长一岁,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我这儿也没外人,你倒是跟姑母说说看,喜欢什么样儿的少年郎,姑母虽不大出府应酬,但在京都还是有些人脉的,定能如你的愿!”

  秦暄虽然对于自己的事情已有主意,但此时听太妃问起,还是羞红了脸。

  “姑母,暄儿才来京都,除了表兄,还未认识几人......”

  “哦,这倒是我疏忽了,你与瑶瑶都到了年纪了,这样,我让人将京都适于你们年纪的少年郎的名录誊写一份,你们也仔细瞧瞧,遇上那瞧上的呀,咱就想法子打听打听,总归能找到合心意的!”

  太妃三言两语将秦暄挑起的关于严博绍与阮瑶的话头转了个方向,以至于秦暄出院子时还晕乎乎的,等走到青兰院,才想起来此行的目的,竟不知有意还是无意,被太妃四两拨千斤的给绕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