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寒听到林诗月孩子没了的消息时已经是几日后了。听说她不仅流产了, 还伤了根基,以后怕是再也不能生育了。

  林诗月在家哭得死去活来,梁老爷一开始还哄了她几日, 后面有些烦了, 便也去的少了,还反过来责备林诗月怀着孕还到处乱跑。

  他已是做爷爷的人了,家中有三子二女, 都已成家出嫁,压根也不把这个未成形的胎放在心上。

  林诗月后面大概也死了心, 不敢再闹, 只是使劲浑身解数, 更加的讨好着梁老爷。家中的媳妇子再给她脸色, 也只能陪着笑脸隐忍。毕竟梁老爷也不知能活多久,若是得罪了这管家的媳妇, 梁老爷百年之后, 她的日子怕是要过的更加艰难了。

  事情又回到出事那日, 此时此刻,林晓寒正坐在墨香阁二楼, 喝着茶十分淡然的看着楼下混乱的情景。

  陆秋成今日也陪着他来了, 看见官差们正在门口维持秩序, 之前打人的书迷们早就跑了, 官差们询问起来,其他人都是一问三不知, 互相帮忙遮掩着。

  官差们一无所获, 只能将那帮闹事之人押回了衙门。

  只是那史春秋伤的太重, 被人抬走的时候,才发现胳膊腿脚都折了, 显是大半年都下不了床了。

  “活该!这帮造谣生事之人,就该好好教训一番。”陆秋成还有些不解气的骂道。

  “他们不过是帮打手,吃些教训,抓了关上一段日子,也不过如此。”林晓寒并不在意这些小罗罗的下场。

  幕后之人,看着是针对于他,其实也不过是想利用他杀鸡儆猴。

  这番较量是晋文帝与世族顽固派之间的斗争,他与陆秋成不过是晋文帝手中的一枚棋子。

  晋文帝年富力强,手腕又强势,收拾掉这些没落世族也是早晚的事儿。

  不过这些都与他们无干,如今他与陆秋成马上就能远离京城,脱离了这政斗的暴风中心,倒也是件好事。

  官差维持好秩序以后,墨香阁终于得以继续发售新书了。

  这次还是如往常一样,整整五百本话本子,不过大半日就销售一空。

  这本《山河永护》的第一册 ,卖的倒是比《藏龙寻仙》更快了些!

  待第一版书全部卖完了,崔管事才有空上楼,与林晓寒交接稿子的事情。

  见林晓寒把《山河永护》后面的稿子一次性全给了自己,崔管事才十分吃惊的说道:“林哥儿你,这么多本稿子,竟是已经全写完了?”

  以前为了防止吞稿,林晓寒是不会一次□□那么多稿子的,都是在要发售前的一个月才将后面一册稿子交给墨香阁。

  但历经了这么多事以后,林晓寒也见到了墨香阁的诚意,此时便也坦诚相待,将全部稿件留了下来。并对崔管事说道:“《山河永护》的插图,吴先生且与之前一样,按照剧情来画就是了。”

  “我出了远门,路上难免有所耽误,稿子放在墨香阁里,也更保险。”

  崔管事听了,便点点头道:“此事我会如实上报王爷。”

  接着又拿出一份单据说道:“这是王爷让我提前准备好的,说务必要在你与陆大人离京之前结清。是《山河永护》第一册 的稿酬,按照新的分成,与之前预计的印刷量,已经提前算好了。”

  林晓寒一看,原来这稿酬里除了今日才发售的五百册以外,竟还有未发售的精装版和后面几版的收益。

  书都还没卖出,就提前预支了自己两成的利润,也就是墨香阁才能做得出了。

  陆秋成对晋晏王爷是有些意见的,此时见墨香阁对林晓寒这般好,心中也是有些五味杂陈。

  只是他闲赋期间,晋晏王爷却未曾落井下石,且帮着他在晋文帝面前说了不少好话。

  再加上晋晏王爷此人虽小节有失,但在百姓生计等大事大非上,却往往是和陆秋成站在一条线的。

  于是陆秋成便也没之前那么讨厌晋晏王爷了,左右林晓寒眼中只有自己一人,那晋晏王爷如今大约是自知无戏,现在也不再做些逾越之举了,也再未与林晓寒见过面了。

  蔡国公府上,蔡瑾刚刚看完了《山河永护》。

  这本话本子其实不是他喜欢的题材,若非是细雨斜风先生写的,他是绝不会看的!

  主角李护国是双腿残疾的废人,与《藏龙寻仙》里的沈青不同,他既没有神秘的身世,也没有英俊的容貌,不能习武,又不能科考,就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落魄人物而已。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毫无亮点的主角,却有着一腔热血。

  李护国死后穿越了,却没有穿越到什么厉害的人物身上,而是穿越到一个身世更为凄惨的小太监身上。

  《山河永护》里详细的描写了小太监的身世与太监身体的残缺。然而拥有小太监身体的李护国,一颗报国之心却并不因此而消散了。

  最终小太监身死,李护国则顺利的完成了任务,重新穿越到了新的角色身上。

  蔡瑾似懂非懂的看完了第一册 书。他一个哥儿,对报国之情什么的,只有一种十分懵懂的感觉。

  但他看懂了文章里小太监的身世。若不是国家不安,战乱四起,那小太监也不会自卖入宫,现在应当与父母在家做着小生意。即便没什么富贵,也会平平安安度过一世,总好过如今受尽虐待,死在宫中,连个祭拜的后人也没有!

  《山河永护》这文章写到了太监,宫中的太后与嫔妃了看过后,难免也对宫中的太监产生了一些同情。

  比如太后就把身边伺候的掌事太监叫来问话,问了他一些陈年家事以后,便做主给宫中的太监宫女们添了一日假。

  这些太监宫女们,往常在宫中当值都是没有假期的。

  如今他们每月都有一日假期,可以排班轮流休息。一时间人人都高兴非常,议论纷纷。

  没过多久,所有宫人都知道了这假期其实是沾了细雨斜风先生的新话本子的光。

  许多人对林晓寒不禁心存感激,有门路的,自是也悄悄去弄了那新的话本子来读。

  比如何公公,也是个识字的。跟在晋文帝身边时,就断断续续的读过一些细雨斜风先生的文章。

  如今他听说《山河永护》写到了太监的故事,便也使人弄了一本私下看。

  看着看着,何公公竟泪流满面,为了文章中那小太监与老太监两人的身世痛哭流涕。

  原来这文章里小太监的身世,还恰好与何公公的有些撞上了。

  他父母也曾是个做小买卖的生意人,只是遇到了大灾大疫之后,全家都死了。只剩下他一个人,年岁又小,不得不自卖入宫做了太监。

  何公公不太懂什么爱国之心,但却知道对皇帝是要忠心的!这文章中的小太监以身殉国,护卫的是皇帝的安全!

  何公公一时间觉得这话本子写得实在是太好了。伺候起晋文帝来,难免又细心了几分。

  又因着这话本子是细雨斜风先生写的,他回想起林晓寒每次待他都颇为尊重。心中对他的印象又好了几分,以至于后面若是有人在晋文帝面前提到他与陆秋成时,他都会忍不住夸赞几句。

  《山河永护》发布三日后,太子晋麟霜在府中合上了书本的最后一页,猛地拍桌起身,擦了擦眼角的泪花。

  不过三日功夫,这本话本子他已经重复阅读了整整三遍,每一遍看到李护国化作的小太监身死殉国时,都会忍不住流出眼泪。

  《山河永护》写的太好了!比细雨斜风先生之前的那些话本子还要好得多!

  若说《藏龙寻仙》的剧情抓人,天马行空让人忍不住追读,那《山河永护》的剧情,则又多了一分厚重与责任。

  比如书中写弱国无外交,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抵御外族的入侵!

  还有国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金句。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的兴衰,并非只与皇族有关,更是系在所有百姓身上。若是国不安宁,百姓也只得颠沛流离,是没有办法独善其身的!

  晋麟霜觉得自己满腔的热血,竟不知如何宣泄。只想与李护国一般,为父皇分忧,为大晋子民谋天下平安!

  于是今日的课堂上,他拿着《山河永护》去找了太傅李大人,想就着这书中内容,与李长青大人和其他同窗们讨论一番。

  再说李长青,其实也早就是细雨斜风先生的书迷了,家中也把细雨斜风先生出版的各版话本子都收藏了一份。

  只是李长青虽欣赏细雨斜风先生,但他作为朝廷命官,在陆秋成出事之时,却还是不敢站队。

  毕竟他一届文官清流,又没什么实权。若是与那些背景深厚的世家对抗起来,没有半点胜算。

  于是李长青明哲保身,虽并未对陆秋成与林晓寒落井下石,但也未曾帮他们说过一句话。

  如今细雨斜风先生再次出书,他第一时间抢购以后,看完了全书却也是哭的不能自已。

  不为别人,而是为他自己,是羞愧的哭了。

  看着书中不顾一切,飞蛾扑火般的李护国,李长青代入了自己。

  曾几何时,他也如李护国一般,抱着一腔热血,只想为朝廷百姓尽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的李大人虽已身居高位,心中的李护国却已死,变成了如今这般庸庸碌碌、随波逐流之人。

  为了冶铁与煤矿一事,陆秋成一人盯着众臣的压力,于理据争,已至被陷害革职。

  细雨斜风先生不过一个哥儿,横遭打击之后,尚且能写出《山河永护》这样的文章!这夫夫二人心中的胸怀与见地,可是比自己高得多了!

  一想到陆秋成被放燕云,李大人心中越发难过。

  他胸中激荡,咬了咬嘴唇,便下定决心为《山河永护》这本话本子写一篇荐稿。

  要知道如今京中,虽说诋毁林晓寒的黑子与书迷打的火热,但许多有头脸的文人其实都在观望风向。

  毕竟大多数人都不愿招惹上那幕后的利益团体,就算是心中觉得那些诋毁对细雨斜风先生不公,也不敢公开发表意见。

  然而今日李长青,便决定要做这第一人。光明正大的写文推荐《山河永护》这本话本子!

  李护国可以做到的事,他李长青也不会退缩!李长青奋笔疾书,不过花了一个时辰,便给《山河永护》写了一篇两千字的荐稿,并将荐稿送去了辩馆。

  要知这时候文人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各路茶馆或是书馆常常聚集了许多书生引经论道,甚至出现了专门给书生们辩论用的辩馆。

  若是有名人写了什么文章,也是会第一时间送到这些地方,给读书人传看,让这些读书人根据这些文章展开辩论。

  李长青乃当朝太傅,在这些书生们之中的分量不轻。

  之前他推荐过《梦中游》,便使得《梦中游》在文人之中有着不轻的份量。

  这一次,他又推荐《山河永护》可便算是光明正大的往林晓寒那边站了一步!

  大晋朝的书生们,本就有许多都是细雨斜风先生的书迷。

  之前史春秋等人诋毁林晓寒时,这些书迷们就与他们吵得十分激烈。

  如今他们见李长青大人也出来推荐了新出的《山河永护》,这些书迷们便如同得了一把厉害的武器。

  更是拿着李大人的文章开始捍卫起细雨斜风先生的名誉,与那些诋毁之人唇枪舌战起来。

  “你们口口声声说细雨斜风先生沽名钓誉,行为不端。然而之前水灾之时,林哥儿明明主动献出了万两白银!”

  “如今人人都知他与陆大人出身苦寒,家中是没什么家底的。这样的出身,能一下拿出一万两白银,岂不是倾尽家财?若是人人都如他这般沽名钓誉,那双河附近想必也不会民乱了!”

  “就是!那史春秋不过是靠着仿写《藏龙寻仙》,做些狗尾续貂的淫靡之作出名。他这般品行,水灾时也不知出了几文,竟也好指责起细雨斜风先生来了!”

  “细雨斜风先生能写出《梦中游》、《山河永护》这样的文章,又怎会是奸恶之人?如今那百花谷一事也已洗刷冤屈,可见坊间传闻并不可信!只可惜传谣者众多,辟谣时却无人了!”

  ……

  总之《山河永护》这本话本子一出,林晓寒在京中的名声,比之前一下子好了不少。

  作品是最好的反黑利器。饶是那些人再对林晓寒做出一些诋毁之言,但翻来覆去的,总是那些东西,又拿不出切实证据。百姓们听过几次以后,也就烦了。

  还不如讨论《山河永护》里的李护国,听他是怎么穿越到太监身上,又怎么在宫中历经艰险,以身报国来得有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