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理半夜猛地清醒过来。

  一个翻身坐起。

  守夜的宋石瞬间打起精神, 这些日总是他跟干爹替陛下守夜。

  偶尔竹兰也会守着,旁人他们根本信不过。

  “陛下?”宋石担忧地看向白明理,手上还立即倒了一杯热茶, 这主子突然惊醒怕是做了噩梦自然需要压压惊。

  白明理摆手赤着脚起身。

  龙溪宫寝宫烧了地龙,踩在地上并不觉得凉。

  他沉默着疾步往小书房方向走。

  宋石哪里还顾得上手中的茶水,将东西放下赶紧追上白明理,值夜的宫人也立即跟上, 只是发现陛下去了小书房,几人又立即停住了,如今龙溪宫中的小书房可不是他们随便能进的。

  白明理沉默着绘出了两种粮食的图案。

  白明理本身并不怎么会画画, 但是小皇帝确实会的,所以为防止被发现不对劲, 他在练字的同时偶尔也会练习画画。

  现在装模作样是够用的。

  他能够熟练地用毛笔描绘出玉米和地瓜的样子。

  他一口气画完,便坐到了木椅上,沉默着。

  整个小书房里伺候的人都不敢吱声。

  “陛下?”宋石咽了咽口水。

  白明理似乎被他的喊声叫回了魂, 他猛然抬头直勾勾的看向宋石。

  宋石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那……那什么,小皇帝这模样有点吓人啊。

  不会是?

  不会是宫中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吧?

  不对!不对!陛下身边定然是有龙气护体。

  就算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应该也不会……不会到陛下身上吧?

  宋石又咽了咽口水。

  别说宋石了,小书房中伺候的宫人, 除了一向稳重的竹芳外都心中惴惴。

  陛下自从病好之后睡眠就极好, 从来没有半夜惊醒的时候。

  陛下真……真不会是被魇到了吧?

  白明理看时候差不多, 这才一下子缓和了神情:“宋石,朕今日似乎又梦到了些东西,怕会忘了便急急画了下来。”

  他作势捂住自己的额头一副头疼的模样。

  “果然, 不过一瞬,朕竟真是忘了个七七八八。最后只记得这两样东西若是仔细种植, 不比土豆差多少。”

  宋石差点咬到了自己的舌头:“陛下,您……您又做梦了?”

  妈呀, 上次陛下说梦中梦到了良种,还得到了一条谜语启示。

  便真有方大人找到良种。

  这回难道陛下又梦到了良种?

  “你收好,明日送到尚书省,传阅天下找这两样东西。”白明理画出了是已经长出来的玉米和地瓜,方长鸣跟他说已经将第一茬收获储存了起来,画成熟体最合适。

  当然,这两样东西没长好时是个什么样子,白明理记不清了。

  他没有要阻止消息外泄的意思,反正都要让外头的人知道。

  至于为什么要交到尚书省,三省长官都是丞相、三公三师也是丞相,可是本朝只有唐玉辉这个尚书省尚书令才敢自称为丞相。

  六部隶属尚书省,如今除了兵部掌控在沈大将军手中,户部在俞尚书手中外,其余四部实际上都在唐丞相手中。

  这两幅画到了尚书省就意味着所有辅政大臣都知道了。

  “这!奴才领旨!”宋石立即行礼,双手哆哆嗦嗦地接过那两张画。

  如今是深夜,各宫都落了锁。

  白明理贴心得给他写了一道旨意,盖了玉玺。

  宋石手中有这道旨意,便能进出了。

  做完这些白明理就回寝宫睡觉了。

  他今天睡得多了,要不然半夜还醒不了演这一出戏。

  白明理在心里给自己打了八分,满分十分,跟方长鸣相处久了,自己的演技好像提高了不少。

  别说是深夜,便是今夜外头下刀子,宋石都不敢耽搁。

  白明理这边还没有睡下,宋石已经带着几个小黄门打着灯笼出了龙溪宫。

  大雪已经停了,各处的宫人早早将道路扫了出来。

  俗语说下雪不冷化雪冷。

  尤其是这深夜,可宋石丝毫不觉得冷,他的身体里似乎有一团火在燃烧。

  他们这种卑贱之人竟也能够参与这种朝廷大事。

  宋石的心跳得极快,若说第一回陛下说梦到了良种时他们还心存怀疑,这一回宋石却是丝毫不怀疑了!

  若不是地上路滑,宋石唯恐摔了陛下的亲笔画,他都恨不得在宫中疾走了。

  本朝尚书省每日夜里都有官员值夜。

  只是宋石没料到今日值守的竟然不是什么小主事,而是尚书省左仆射!

  那些主事看宋石手中有陛下的手书,竟是不敢拦着。

  如今的陛下可不是以前的陛下了,这份脸面他们还是要给的。

  万知宏看到急切到连气息都喘不匀的宋石公公,心中大惊。

  难道陛下出事了?

  也是巧了,如今方长鸣陷入了安国公小公子的案子,唐丞相行事就谨慎了许多。

  唐丞相怕皇上突然出事,虽说如今陛下没有子嗣,俞家再疯也该明白,皇帝活着他们俞家才是外戚,小皇帝死了他们俞家便是新帝第一个开刀的好人选,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唐丞相明面上并没有兵权,此时要更加小心。

  今日唐丞相同众臣议完事就特特叮嘱左、右仆射两位心腹,这些日轮流守在尚书省,皇宫有任何异动便赶紧告知他。

  万知宏也就借口土豆推广之事繁忙,留了下来。

  “小宋公公,可是陛下出了什么事?你怎么如此慌张。”这个时候万知宏哪里坐得住?

  他立即站了起来,去迎走出一身热汗的宋石。

  “陛下今日从梦中惊醒,起来便画了这样两幅画。”宋石立即将手中的两幅画交给万知宏。

  万知宏打开一看,是两种他从未见过的东西,一张上提了玉米二字,另一张上写了红薯二字。

  “这是?良种?”万知宏抬眸直直盯着宋石,不确定地试探道。

  “陛下是如此说的,其他奴才也不知。陛下只说这些东西长好了,并不比土豆差。”宋石说道,“陛下让传阅下去,让人去寻。”

  “这……这真是。”万知宏紧皱眉头,若是能梦到一次良种,还能说是运道好些。

  可陛下竟然又梦到了。

  难道陛下真的是真龙转世?

  万知宏在官场浸淫多年,还从未遇到这样的事啊!

  多少祥瑞不过是些稀奇玩意,他向来不相信鬼神之事,现在他却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了。

  他眼皮颤了颤:“本官知晓了,定然会将陛下的话同这两张画卷传遍天下。”

  “烦请万大人费心了。”

  宋石行礼道,他这才注意到,原本只是万知宏上前来迎他,这一会的功夫尚书省中所有的值夜的官员,不论官职如何,竟是都凑了过来。

  万知宏以往怕是早就要呵斥众人了。

  可此时此刻就连他都没法将眼神从手中画卷上移开,更别说是其他官吏。

  大齐朝是有宵禁没错。

  但是那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于少数人来说,宵禁只是让他们的消息传递稍微难一点而已。

  这一夜,多少府邸都悄悄点了灯。

  唐府更是第一个得到消息。

  唐致不在,唐丞相并不与其他几个儿子商议,而是找了心腹谋士。

  唐丞相手中拿着两幅誊抄下来的画卷,沉默不语。

  “家主,有土豆在前,若是陛下没有十足的把握,定然不会将这两样东西拿出来,若是找到且同样高产咱们只要能将其推广开便是大功,若是没能找到,愚民可不会在意陛下能找到什么,他们只会在意这两种粮食能否亩产二百石,或许这是我等的机会也未可知。”

  陛下如今圣明传遍天下,这次让众人希望落空的话,圣明必然有损,那些个只知道从地里刨食的人,可不管陛下原先做了什么,若是不能让他们满意,其中必然有人心中生怨。

  “可若是陛下能找出这两种良种呢?方长鸣入京以来可有异动?他可种了什么东西?”唐丞相总感觉其中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但按照宫中的眼线和他自己双眼所见,陛下同方长鸣根本没有时间私下做什么。

  陛下久居深宫,如果找出什么良种是万万瞒不住的。

  虽说不可能,但是唐丞相还忍不住问上一句。

  “没有,方长鸣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有时间种植其他,四个皇庄在京城不同地区,前些日他每日都要巡查。至于曾家和皇上赐下的宅子里,也并没有人种植旁的东西。”

  唐丞相不安地踱步。

  难道……难道陛下真的只是从梦中所见吗?

  “通知各府,仔细寻找。若是能找到良种,大大有赏。”唐丞相十分确定自己的眼线应当没出问题,看来自己是多想了,唐丞相长舒了一口气道。

  ——————————

  “什么?小皇帝又梦到了良种?此话当真?”俞尚书猛地站起身。

  “大人,宫中传出的消息千真万确。”

  俞尚书紧皱的眉头慢慢展开。

  “陛下若是真是从梦中所得,倒也好。”一个流着俞家血脉的圣君,俞家当然也乐意,俞尚书并未有改朝换代的心思,起码现在没有,他要的是俞家血脉成为皇后,保俞家富贵绵长。

  现在让他忧心地不是皇上的圣明越来越大,传得越来越广。

  他忧心的是皇上似乎并不想要同俞家结亲,而方长鸣又似乎格外针对他。

  可方长鸣行事如此直接了,小皇帝还支持信任方长鸣。

  这就不好了。

  “等上一段时日,若是此事属实,便让太后娘娘传出她怀孕时梦到金龙盘旋,只是前朝争斗不休她才谨慎不语,陛下竟然有了圣明,太后这个娘亲能够诞下圣人,定然也该是有些福分。”

  “自今日起俞家子弟谁若不能约束好自己,便赶出宗族!”

  俞尚书冷静吩咐道,他是俞家如今的族长,一言九鼎,以往他不约束家中子弟是觉得没有必要,家中还是有不少俊杰的,其余纨绔不过是放肆了些,并不打紧,现在可不一样了。

  小皇帝早晚要对他们动手,他得早做准备。

  方长鸣困于安国公府的案子,只要他们趁着陛下圣名将俞家的名声也传出去,才是他们往后安身立命的根本,还有就是若是陛下不愿纳俞家女为皇后,只要能入宫诞下皇子也可。

  属下并不迟疑立即应是。

  俞尚书安排妥当,将众人屏退,这才泄了气瘫坐在了木椅上。

  时也命也。

  便是将方长鸣这个臂膀斩断又如何,陛下敢于拿出这两幅画定然是有所依仗。

  此时同陛下对上又能如何?

  俞尚书能从一个皇商走到今日,从来都是个懂得审时度势之人。

  不行,他得入宫警告自家女儿,往后要对皇上好些,好歹是亲身娘亲,情分都是处出来的,女儿也该收敛收敛脾气了。

  ————————

  “又来?!这良种不要钱吗?陛下怎么还能梦见?”沈小公子还穿着中衣便被父亲薅来议事。

  他冷得打了个哆嗦:“爹,这次要是真的,咱们可得争取参与进推广之事。”

  这次他们就落下一成。

  要是下一次在被落下,不知道要丢掉多少利益。

  沈大将军点点头:“那是自然,这回武将不被拉进去,他们也不乐意。”

  “只是……这良种我们会派人去寻。”只是这良种不一定能被找到啊。

  “我看还是让人盯着方长鸣和他的亲眷好些。”沈小公子一摊手,“说不定他能找到良种呢?”

  “他现在正陷入案子里,有何等功夫找良种?再说了他如今同季连惠有几分关系,若是让人抓住把柄,我等同为武官,陛下又抬举镇北王府。到时候我们便里外不是人。”沈大将军不知不觉间已经相信皇上不会随口妄言,这良种或许真能找到。

  沈小公子一笑:“也是,方大人也不是刚入京时的方大人了,就是不知安国公要怎么样攀扯方大人。”

  沈小公子可以打包票,他老子是有改朝换代的心思的,只不过这些年困于京城,名义上收到他调遣的军队,真要是遇到事还不一定听他们。

  所以在朝堂上他们更该多找些助力。

  “要不,若是方大人真的陷入其中,咱们帮上一把,他那脑子在治国理政上确实有两手,卖他个面子让他帮忙想想,咱们怎么才能得了良种的利益。”就像是现在的唐家一般。

  “你疯了?方长鸣到底是小皇帝的人,你还是想想怎么帮安国公那老家伙绊住方长鸣吧。”沈大将军觉得这个小儿子真是不堪大用,还看不明白,若是方长鸣无事,有他在皇帝成年后必然能够亲政,等陛下亲政他们还有什么盼头!

  ———————

  “我天,我天,我天。”孙硕连说了三个我天,也没我出个什么来。

  他们两人忙着查安国公府培养死士的地点,一直忙到深夜,一直留在大营中,便早早得到了消息。

  “你安静点,别我天了。”蒙齐倒是还能稳得住。

  他只是想怪不得方大人能如此坚定地站在陛下这边。

  “那,这不是还能办一次美食节,咱们这钱能收第二回啊!”苏硕虎目一亮兴奋地搓手。

  正在心中感慨的蒙齐:“……”

  苏硕挪了挪屁股,提防老大再踹他,他仰着头十分不服地说:“老大,我说的也没错啊。”

  蒙齐转念一想,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良种推广的事已经有了第一回,算是有了章程。

  下回大概也会照常办理。

  他们确实能够趁机再搞一次美食节。

  那他们岂不是还能再赚一笔?

  蒙齐摸了摸冒出胡茬的下巴。

  别说苏硕这个憨子,这次脑子赚得挺快啊。

  “就是不知道,这良种到底在哪儿,能不能今早找到。”蒙齐总感觉,这回能找到良种的还得是方大人。

  可惜方大人的嘴,说起闲话来那是滔滔不绝,想要从他的嘴里弄出什么真的消息,那是比登天还难。

  算了算了,他还是赶紧将安国公府的底细摸清楚。

  帮着方大人解决如今之事再说。

  反正良种推广这种事,蒙齐是看出来了,没有方长鸣怕是不知道要扯皮多久。

  另一边,安国公府。

  原本喝了参汤早早睡下歇息的安国公愣是被摇了起来。

  “爹,您看看这是陛下刚画出的良种,他说他从梦中见到了这来两种东西。”安国公世子急急忙忙地说道。

  安国公还未清醒就听到了这个消息。

  一口气险些没能喘上来。

  “父亲?!父亲!”

  安国公世子一下又一下地抚着父亲的脊背替他顺气。

  “怎么会?!难道……”安国公紧紧拿着那两张纸,一时间根本说不出话来。

  ——————————

  造成这一切的白明理,他安安静静地躺在宽敞的龙床上,恬静的脸上露出了个微笑。

  方长鸣被‘逼’去查案,估计今天晚上也没法休息。

  正好,大家都别睡了。

  白明理心情十分愉快,原来敌人平白担忧惊惧是挺欢乐的!

  怪不得方长鸣这么喜欢这种小把戏。

  方长鸣打了个喷嚏,他用袖子遮掩住,姿态怡然,打个喷嚏都颇有君子之风啊!

  当然这是坐在堂下的顾明三人心中的想法。

  方长鸣用袖子捂住脸心想,肯定是白老师在念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