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我的乖软小夫郎>第74章

  池南际去庞老府上便瞧到了, 满面春风的庞静,后者名下弟子多,但这年亲力亲为教着池南际一个。

  他省心,也聪慧。这次一举高中拿了个解元回来, 他高兴的不得了。

  池南际像平常那样联系书法把课业完成后就被庞静喊到书房去。

  庞静笑容没有一开始那么深, 他叮嘱道:“你这次得了解元,万万不可得意, 往后的路还长着。”

  池南际拱手, 眉眼冷淡:“学生知晓。”

  庞静背着身子对着他, 缓缓道来:“随后你免不得参加宴席, 可要谨慎谨慎再谨慎。都有这样的说法,你们这些中举的都要去书院或者私塾传授经验,若是有人邀请你便都去了。”

  在他看来池南际如今才刚刚起步, 最先要把自己的名声给经营起来。

  经营二字虽是市侩一些但也并无道理。

  池南际都虚心听着, 脊背挺直、长身玉立。

  庞静微微思索一番,不紧不慢开口道:“记得你还有个干弟弟,这边也去乡试了,考的如何??”

  赵砚书早就被林桂芬认为干儿子。

  池南际略微抬眼, 回答:“亚魁。”

  “名次也倒是不错。”庞静点评了一下, “时辰也不早了,就先回去。先把事情处理完再来。”

  “好。”池南际答。

  外面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府城的热闹也逐渐消去。

  池南际雇了辆马车回到了池府。

  赵砚书恰巧在门口与他碰见了, 后者道:“老师与我说, 这几日该我忙的了。近来许是会有小商户或者小财主想要依附我们, 到时候该如何是好??”

  他下意识的找池南际商量。

  中了举, 特权就大了去了, 能不参加徭役和不纳税的特权。自此一些小的商户或者地主便会找上门来, 或者降为佃农、奉上产业拖家带口的, 以此来逃避朝廷沉重的赋税。

  池南际半抬眼看他,“野子眼光好,不若寻他问问。”

  他自己便是与林晏清商量着该如何。

  既然当了举人,自然是要享受这个身份带给他的便利,当然他也要好好挑选,最重要的是保持好名声。

  赵砚书细细想了想,觉着找池南野说是最正确的。对方是生意人在府城混得开,对这些人家多多少少会了解到。

  他道:“那今夜我便找他聊聊。也不知今夜会吃什么吃食,想必都是好的。”

  他的思绪一下子就扯到吃食上面去了。

  池南际看他一眼,“我便走一步。”

  他还要找林晏清商量事儿,自然不与对方久待。

  池南野这会已经把文旦剥好了,正被使唤着做烧火的活计。

  “这虾大只的很,今夜有口福了。”虾已经煮着了,林晏清道。他还打算做一个手撕鸡来着。

  外面陈嬷嬷已经把鸡肉拔毛,清理好了内脏,就等他动手了。

  盛苗做的事情简单,煮个白菜豆腐,还有白萝卜炒肉。

  林晏清只会闲下来,帮忙把萝卜切块,“今日这豆腐是婶子特意留下来给我们的,瞧着就大块。”

  “也嫩。”盛苗先前就把白菜洗干净了,这下正在切菜。他想了想,又道:“今夜不若过去问问,明日早食吃个豆腐花也是好的。”

  也好久没有吃豆腐花了,他有些想念。

  切好块的萝卜放在海碗了,香辣虾浓郁的味道透过锅盖传了出来,林晏清洗干净海碗、掀起锅盖盛了起来。

  “这虾也成了,你可快些把萝卜炒肉给做了。”他用筷子夹起一个虾吹了吹,感觉没那么烫后就用手剥壳。

  鲜香的汁水都浸入虾肉里面,虾壳的味道更甚。

  林晏清吃了一只虾,微微眯起眼,跟旁边的盛苗说话,“今日这虾大只也入味。”

  把白菜豆腐闷上,盛苗扭头看他,“我也尝一个。”

  陈嬷嬷已经把鸡给腌制起来,如今瞧着差不多便蒸饭。

  今日午食吃的是面食、今夜便成饭食。

  “今日的文旦比寻常的都甜,你尝尝。”池南野把木柴放到灶头里,用另一只干净的手拿起一瓣文旦肉递到盛苗嘴边。

  盛苗左顾右盼,没有人看着他们,他便张嘴咬了口,汁水在口腔内游荡,他微眯眼,“是不错。”

  =

  忙碌的一日过去,第二日的太阳照常升起。

  昨夜就着府城内的小地主小商户一事,池南野、池南际、还有赵砚书三人在书房里聊了好些时辰,等回到厢房已经是跃上种田了。

  不出意外,这几日府上会有想要依附二位书生的人上门来,池南野要给他们长眼,便把要做的事情全都换成能摘府上做的。

  夜里吃过夜食后,林晏清与池南际商量过了,准备开的铺子也决定好,把两个奶娃子交给林桂芬照料后,带着一个小厮还有容嬷嬷去了官伢。

  蝉鸣声响哥不停,此时东厢房内一派祥和。

  盛苗手里拿着的是茶馆的账本,他叹了口气,“阿野,你觉着茶馆要不要换个说书先生??”

  先前的说书先生,说书语气平淡,反响一点都不好,但因着他是茶馆的老人了才没有换掉。

  池南野听他叹了好些气了,知晓他在担忧什么,“若是做事不力自然是要换的。”

  他的意思就是赞同。

  盛苗用手撑着下巴,略微思索一番,“茶馆内不仅是说书先生不行,那些说出来的故事也是老掉牙了。我想着也该把说书的话本给换掉。”

  “这倒是好办。你贴个告示出去说要招收话本便成。”说到这,池南野的语气顿了顿,他看向对方反问,“就是不知晓你喜爱什么话本??”

  盛苗也去茶馆待过一段时日,更是去过府城内其他茶馆看过,对这些也算是了解。

  “那些个情情爱爱的倒是吸引小姐小哥儿,但实在是太过平淡了。还有些赶考路上遇到各家小姐、狐狸精这种也是老掉牙了。”

  他说完,沉吟片刻,微抿着唇,“我心中倒有个想法,但若是写成话本让说书先生来说,我也没有那个把握能成。”

  说着说着,他垂下了脑袋,有些不自信。

  池南野来了点兴趣,“没做过怎么知晓成不成,你这般先写几话出来,我让陈二在食肆里先讲讲,你觉着如何??”

  陈二办事利索,嘴皮子溜,由他来说定是不会错的。

  盛苗鼓起勇气道:“我先与你说说,我是如何想的。”

  池南野冲他点头,盛苗道:“就是一个汉子被迫入赘,随后被人唾弃,但他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童生,村里人有些改观了,到了书院读书,被人说是靠着哥儿来养才能考上童生,被排挤,但后来月考中考了第一……”

  大约能概括为一个爽文,汉子被一路排挤打压谩骂,但他隐忍,一次次用实力大脸那些看不起他的人,之后陪着夫郎去了京城,成为大官。

  池南野听着着实有些熟悉,但想不起来如何熟悉,他沉默着,拧眉。

  说完后,见他没有说话,盛苗一脸忐忑的看他,“阿野,我这是不是不够好啊??”

  他询问着,由道:“我也没有写话本的天赋,罢了罢了,就贴告示出去说要招收新奇的话本。”

  他已经给自己想好了后路。

  池南野不想他如此泄气,他用手捏了捏少年圆润的脸颊,认真道:“我觉得倒是不错,你便写下来,就按我先去说的办。”

  他如此肯定自己,盛苗也重拾信心,“先前买了好些话本,我拿来学习学习,免得写出个大白话来。”

  二人把事情商量好后,就有下人来禀告说府上来了好些商户小地主。

  盛苗与池南野对视一眼,朝他摆摆手,“去吧,你先前也答应了大哥他们。”

  他待会也去帮忙晒萝卜干。

  林桂芬奇思妙想多,带着孩子还有心思折腾那些菜,不仅想好了这个月种什么,还把收回来的粮食如何弄都想好了。

  萝卜就弄萝卜干,等冬日瓜果蔬菜出不来的时候便能拿来炒猪肉。地瓜就弄地瓜干,总之事情多着呢。

  池南野目光放到身上,说了句“我省的,你些话本若是想不出也莫要着急,慢慢来。”旋即移开往宴厅的方向走去。

  盛苗脸上露出个浅笑,目送他离开。

  时间便从他构思话本与池南野帮着二位书生长眼中溜去。

  “今日府上来人也多,茶水都煮了好几次。”陈嬷嬷端着一盘核桃酥到东厢房来,嘴里还念叨着。

  “这大哥与砚书二位中举了,定是热闹些的。”盛苗已经把剧情的走向给定了下来,他把毛笔放在,用砚台压着纸张免得飞走。

  快要到秋日了,近来的风也都带着丝丝凉意,吹着也舒坦。

  “也是的,今日来了好几拨人,听二少爷喝茶水时埋怨看的眼睛都花了。”陈嬷嬷脸上带着明晃晃的笑意。

  人来的多,池南野与二位书生坐的近,把商户与小地主看完后还要看看他们带来的礼品如何,还要与二位书生分析利弊。

  池南际有想要开的铺子,对此自己也有想法,倒是赵砚书太过犹豫不决迟迟选不出一个来。也无法只能留下能把人看完后再做决断。

  也不怪赵砚书这般,这泼天的富贵泼道面上来了,总要给点时间缓冲缓冲。

  核桃酥放到炕桌上,盛苗起身把手给洗干净再走回来,捏起一块尝了尝,回味无穷。

  “晏清哥,今日去了外面,两个奶娃子都交给娘照料了,也不知如何。”盛苗动了动有些僵硬的脖子,用手锤了锤肩膀。

  端坐太久,身子都僵硬了,也不舒服。

  见状,陈嬷嬷便上前帮忙捏骨,她语气柔和:“这是做了什么,身子如此劳累??”

  把嘴里的核桃酥咽下去,盛苗道:“也就写写东西。”

  陈嬷嬷心里明白,她提起,“小宝,你可有想过何时去江南??”

  这事,周家二位兄弟与她说过,也让她劝劝盛苗好回江南看看老太君,老太君年纪已经大了,早些年又缠绵病榻也不知有多少时间可活,最后一个愿望就是想要看看笙哥儿留下来的孩子。

  盛苗怔愣一瞬,疑惑看她,喊了一声,“嬷嬷。”

  陈嬷嬷自顾自的解释,“嬷嬷就说几句,若是我们小宝不想去便不去好了。”

  盛苗也知他的苦心,给了回答:“月末,月末等事情安排好了就下去。”

  到底是血浓于水的亲人,他怎能不管不管。爹爹的爹爹,他也想看一看。

  陈嬷嬷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慈祥欣慰,“嬷嬷也跟着你们一块,可好??”

  她小心翼翼的询问,她也是江南女子。跟着笙哥儿到了京城后好些年没有回去了。

  “回去,自然是要带着嬷嬷您的。”盛苗白皙的手摸上肩膀陈嬷嬷的粗糙满是茧子的手,有些心疼。

  大七小七是他的侄子,他自然是要参加百日宴的。这个月月末到江南,大约十月末能回来,那时也是奶娃子的百日宴。

  “好好好。”陈嬷嬷眼里泛起泪花,拍拍他的手。

  她调整好了情绪,瞧了眼外面的天色,“也该是要做午食了,嬷嬷去忙着。”

  “好。”盛苗答他。

  话音刚落,池南野便迈着步子回来,脸上写满了疲惫。

  这小商户与小地主也见完了,这会见着到了午时也没有留下来麻烦人家,道别后便离开了。

  林晏清也在这时回来,兴高采烈地拉着池南际回了西厢房。

  赵砚书则是被赵婶子叫去遛小黑小弗,小黑小弗这两只狼长得是越来越健壮,平日里府上的下人都不敢触碰,这会见他得闲便由他来弄了。

  池南野喊了声“嬷嬷”便收回视线,整个人都快要瘫在炕上,慢吞吞道:“可快要累是我了,眼睛都看花了,脑子也不够用。”

  这想看人,比他做生意都难。他心里这样觉得。

  虽是小商户小地主,但他们心里的弯弯绕绕也多着,池南野还要提起十二分精神免得掉入坑里。

  “也就看这几日,往后已不用看了。”盛苗给他倒了杯茶水,自然的岔开话题:“嬷嬷做了核桃酥来,香酥着,你尝尝。”

  池南野用手撑着炕,坐了起来,喝了三四口茶水润润嗓子,捏了快核桃酥就往嘴巴里送。

  他道:“晏清哥回来兴冲冲的,想必已经想看好铺子了。”

  “这也好啊。”盛苗道:“昨日他还与我说,要弄个卖山味的铺子。”

  林晏清先前到镇上县城卖过山味,对这些也熟悉着。

  池南野没有惊讶,他道:“他自个儿想好了便是。”他语气停顿了下,“那些个小地主小商户要依附大哥他们,到时候府上会多一些下人,还要你忙活一阵了。”

  “这是什么事,还有人帮着做也不算忙。”盛苗道。

  他也不是自己一个人管理整个府上所以大大小小的事情,自从他不在南北饮食坊做账房先生后,便把李子霖喊了回来,让他管着府内细小的事情。他们二人搭配着做事要适合。

  池南野放下心来,他还怕自己夫郎忙活太多把身子搞垮了,“你能安排好便成。这个月要做的事情有不多,不若我们出去走走??”

  他们先前踏青就是去的孙庆住的村子,被人招待的好,也见识了许多清州府所没有的景色,玩的也欢快。

  “怕是不能了??”盛苗抿着唇,在对方疑惑的眼睛中回答:“你怕不是要忘了,我们要去江南。”

  池南野脱口而出,“你想好了??”旋即,他又变得着急起来,“那可要好好置办些礼品。”

  他们去江南去的是皇商周家,可不得要好好准备一番。他也是没有料到盛苗回这么快想清楚,一下子慌了神。

  “我准备着月末去,时间也充足。”盛苗咽了咽喉咙,“还要跟娘说说呢,这次去江南也重要。”

  这次去江南或是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了,不仅要探亲还要把夫家人带回去想看想看,以免失了礼数。

  “也是。”池南野慌乱的思绪逐渐稳定下来,他道:“待会用饭时与娘他们商量商量。”

  “也要把大大小小的事情安排好,免得我们去江南那段日子里出了差错。”盛苗想的周到,发干的指腹摸了下。

  池南野心也算细,此番动作被他看在眼里,“将近入秋,天气干燥的很。可记着买手脂口脂面脂。”

  这些脂膏虽贵但也好,去钱家布庄买也有优惠。

  “我省的。”盛苗一双杏眼抬起看他,身后是发凉的墙壁,“倒是你整日出去外边,脸都晒黑了,瞧着粗糙不少。”

  遗传池父的,池家两兄弟都生的白,面如冠玉。

  夏日那会要忙活的事情多,池南野到处奔波也是累人,脸都被晒黑了些,也粗糙了。

  虽是成日说着糙汉子糙汉子,但盛苗也不想自己相公变成那般,语气稍有些埋怨,“先前让你涂你觉着麻烦也不涂,我帮你涂你就把脸凑过来。”

  埋怨过后,他便叮嘱道:“往后可记着了。”语气顿了下,“钱夫人还称你是玉面郎君,不像个生意人。”

  他也极爱池南野那副模样,皮囊生的好。

  池南野拿过他的手,摸上那些长了茧子的地方,笑弯了眼,“说来说去,还不是让我顾好自个儿,我省的。我也想啊,若是没有这副好看的皮囊,怕是让你嫌弃了,也不爱我了。”

  盛苗瞥他一眼,好笑道:“你倒是怪会忘这些地方钻。”

  池南野看这他笑弯了眼,亲亲他的眼尾,“是我的错。”

  他认错也快,盛苗怎么着都不可能生气,嗓音带笑,“好了,把嬷嬷送来的核桃酥尝尝,别顾着与我说话。”

  池南野松开他的手,“省的了,每次都使唤开我,听下人道前几日有个姑娘找你,这是做什么事儿??”

  他们一家子在府城待得也久,家人们多多少少都认识到了些人。

  “你怕是忘了,她来过府上还几回了。”盛苗诧异,“也时常来食肆吃吃食。”

  那姑娘是张婉柔,是个奇女子,盛苗与她合的来,二人一来二去的便成了好友。

  要不就是通过书信交流,要不就是对方来池府,二人聊些闲话,日子也舒适。

  张婉柔与他的想法有些重合的地方,她不认为女子、小哥儿就要困于后宅之内,相夫教子,成婚后不抛头露面此等,她坚信他们也能做出一番天地来。

  池南野颇守夫德,对食肆来的姑娘小哥儿从不多看一眼,府上来的也是一般,所以对这些人没有印象也是正常。

  他回忆起来,“是张小姐??”

  “是的,她想开间绣坊,特意来来告知我。”盛苗道。

  还有对方年龄也到了,他爹娘都帮着她说亲,闷在府上迟早闷出病来。

  池南野心下了然,“这般已好,有产业捏在手上。”

  很快便到了午食的时候,池南野清了清嗓子,把他们两夫夫计划好的事情告知大家。

  林桂芬夹菜的手顿了下,“这可要好好准备啊,到底是去看亲家,可不能马虎。”

  他们与江南周家相比,还差远呢,可不能被看小。

  林晏清狐狸眼抬起,提醒道:“月末去,这期间你们可要把事情安排好了。”

  对方这次回去是探亲也是相看,他跟池南际是不用去的。

  盛苗夹豆腐到自己碗里,听到池南野说话,“我与苗哥儿也是这般想的,我们不在府上可都要晏清哥你们照料着了。”

  赵母与赵砚书二人只管自己院子里头的事,府上的事情不需要他们插手。

  “我省的的。”林晏清能力也强,自己一个人也能把府上料理好。

  林桂芬有些着急了,“那我也要安排好事情了。”

  她才菜园子还要照料着,细细想了想便交由赵母好了。两个人奶娃子,想到这,她问林晏清:“可要买多些下人回来伺候着??大七小七两个奶娃子可要仔细着。”

  没等林晏清出声,池南际就发话了,神色淡漠、嗓音沉沉,“过几日去官府弄好了手续,府上自是会多些下人。”

  林晏清附和:“是啊,那些小地主小商户要依附到咱们家来。”

  林桂芬这才放下了心,把话题回到江南一事上,“那去江南是做马车还是坐船?”

  她还没有坐过船,害怕到时候身体不适。

  “大抵是坐船的。”池南野把脸抬起来,手里捧着饭碗,“先前钱老板去江南便是坐船,速度比马车快的多。这几日把事情忙完了,我便去找钱老板聊聊这事。娘你跟苗哥儿还有嬷嬷便去买礼品。”

  江南人杰地灵,也不知晓哪里的人会不会喜爱东奇府的物什,带上陈嬷嬷一块去准没错。

  林桂芬夹了块鸡肉,“娘,省的了。”她这几日便快些把萝卜给晒了,地瓜给弄好。

  池南际思索一番开口,“此次下江南,帮我买些书籍回来,可好??”

  他看向池南野,目光沉沉。

  江南出才子,文章也是写得好,历年来的状元、榜眼或者探花多是出自于江南。

  听到这,赵砚书也没有干饭了,把脑袋抬起来,开口:“是啊,野子,你可要注意下关于科考这方面的书籍。”

  江峰与他说过江南,评价都是好的,还希望他把江南历年科考的文章看一遍学习学习。

  “我用本子帮你们记着。”池南野略微想想这又不是什么大事便答应下来。

  林晏清垂着脑子,思索一番,想着待会要跟盛苗说说,让他从江南带些特别的东西回来,最好是东奇府没有的。

  他这么大个人了,除了逃荒的时候奔波过,离开清州府到了东奇府,其他地方都还没有去过呢。

  盛苗手里捧着米饭,慢条斯理的吃着,池南野夹了块鸭肉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