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我的乖软小夫郎>第28章

  外面的风雪虽是越来越大, 但城里百姓们的生活却没有受到影响。村里的许多百姓房子被积雪压垮,县令已经派人去修整。

  御寒的衣物被褥不够的便告知官府,官府核实情况后便会赠送。

  大邑朝的国师乃是千年难得一遇之人,算到旱灾后又算出了雪灾。皇帝对他一向是敬重, 上朝时与六部商议后便有了结论。

  国库虽是充盈但要支配军粮, 兵部的人正捉拿反贼,各地镇守的将军在支援, 他们的银两不能够动。

  灾民们需要的安抚都出自商户, 皇帝的淑妃娘家乃是皇商, 由他们起头, 赈灾的银两便得到了。

  多年的休养生息,大邑朝的兵力强盛,要不然不会把倭寇打的落花流水。近年来倭寇有归附于大邑朝的意愿, 户部尚书提议, 等蒙古鞑子被打走后便可以让他们归顺。

  这样一来既能回复大邑朝的经济,又能彰显大邑朝的气度。

  这份提议的奏折被皇帝留着,他对这事持赞同意见。

  远在京城的事情,池南野不知, 他今日是去要拿两块牌匾的。

  这几日, 他到处奔波已经把供货商的事情搞定,食肆也装潢好了, 最最让他喜悦的就是这几日在家里试菜, 食物的香味让好多邻居上门, 他也打响了第一枪。

  交了尾款后, 他让人把两块牌匾送到家。

  池南野决定着明日便要开业, 今夜在忙活最后一点事情。这些日子来, 他试菜时觉得不错的都会送到钱如来哪里, 得到了一致好评。

  食肆未来的情况如何,他还未知晓,里面的员工就只有家里四口人加上请的赵砚书的母亲。

  赵砚书两母子交了钱也就住在了池家,赵砚书跟着池南际一块去书院上学了,赵婶子每日都跟着林桂芬忙上忙下的,商量过后也就把人请了。

  各自需要做什么已经安排好,就等着明天开业。

  这时是午时,池南野把开业时间的告示贴在门口。紧接着去裕芳斋买点心。

  他也不是第一次来了,伙计都认识他,“池公子,这都午时还来买点心??”

  池南野道:“顺路回去,便想着买一些。”

  裕芳斋是县城的新开的点心铺子,味道极好。前几日,他带盛苗到这买过一次,吃了觉得不错便时常来着了。

  陈二询问他:“可还是往常那些??”

  池南野颔首,陈二把打包好的点心递给他,询问道:“方才瞧见您过去贴告示了,可是明日要开业??”

  池南野点头,谦虚道:“也不晓得生意如何,每日都担惊受怕的。”

  陈二实话实说:“咱们这儿的人天冷了都爱吃口热乎的,若是你的吃食味道好,不愁没人去。”

  池南野把包好的点心接过来,从荷包里拿了银子给他,“承你贵言了。”

  “明日恰好到我放工,我也去凑凑热闹。”陈二认真道,紧接着给他传授经验:“县城里的人都爱攀比,第一时间新出的东西,他们若是没有吃着肯定会被比下去的。”

  话已经说道这个份上了,池南野也懂:“谢谢小哥帮我宣传出去,等你明日来,吃的东西都免费。”

  陈二也不是个爱贪小便宜的,忙说道:“这钱还是要给的,开门红不是。”

  要是旁人来,他还真不会说这么多,但知晓池南野一口气把一座二进院落跟食肆拿下,紧接着大刀阔斧的装潢食肆后便对他有了注意。

  他自己就住在池南野买的二进院落旁的那条小巷子里,每日闻到他家做吃食的香味,他就断定这人前途无量。

  池南野也知晓这个道理,他道:“听小哥你的便是。”

  他还要赶着回家吃饭,从陈二匆匆聊了几句后就离开。

  这几日的风雪比往常大了些,街上的商贩也少了,有店铺的还开着,生意瞧着还不错。

  池南野走路经过时,还能瞧见里头的光景如何。

  街道上的积雪每日都会有官府的人清理,大户人家出门也都只派遣小厮丫鬟出来买卖东西了。

  钱如来明日开业一定会来。从池南际知晓池南野开业后,江峰也说会派遣管家送鞭炮。这事池南野还不知道。

  院子里的积雪不算厚,人还能走动,池南野回到院里,就见着林桂芬几人在吃午食。

  井水都结冰了,家里的人都不想动手做饭食,林桂芬跟林晏清便去不远处的吃食铺子里买了馄饨跟包子。

  池南野把点心放在一旁,净手后便上桌一起吃。

  林桂芬开口:“方才有人来家里送牌匾,娘就让他们给装上了。”

  池南野颔首,拿了个好热乎的肉包子吃。

  盛苗瞧着他手冻得红,自发的帮他盛了碗馄饨。

  这家铺子的额馄饨皮薄馅多,包子更是。林桂芬吃过一次就爱上了。

  林晏清看向池南野道:“这冰天雪地的,我们如何有新鲜的瓜果蔬菜??”

  馄饨店的老板跟他们两唠嗑说到,下雪后,瓜果蔬菜难寻,也只有做些肉食的菜色才能保持生意。

  旁的顾客也开始附和,林晏清听到这儿,第一时间就想起了家里的食肆。

  池南野朝着盛苗露出了个浅浅的笑容,紧接着回答:“晏清哥,我们不像其他食肆做的是饭菜这类吃食,不太需要瓜果蔬菜。”

  县城里冬日还能屹立不倒的食肆都有自己的渠道购买新鲜蔬菜,池南野深知自己比不过一开始就否决了要做菜。

  南北饮食坊如今做的多是面食,他们只要保证面粉不段,加上所需的配料不断就可以。

  林晏清闻言,心便放下来松了口气。

  天冷就喜欢吃一口热乎的,几个人说完话后就忙着吃东西。

  午饭过后,盛苗就收拾碗筷去洗,池南野跟在他后面,“苗哥儿,我买了些点心放在堂屋,你记着吃。”

  他也给林晏清还有林桂芬分了点心,剩下来的他想着全部给盛苗了。

  盛苗温声开口:“怎么又去买点心??”

  “怎么叫又,你不是喜爱吃这些??”池南野帮他烧水,等到时候洗碗。“我这些日子忙,又没空给你做吃食在外头买些你喜爱的不是应该??”

  盛苗听到他的话,浅笑:“是喜爱吃点心,但日日吃也会腻。”

  他有时候真的会觉得池南野想个小孩子,喜欢的吃食非要买个够。

  池南野把火烧着,轻笑:“我记着的了,下次不买这么多。”

  盛苗跟他一起坐在灶头前取暖,他说:“家里那两只狼崽子,闲不住在家,每日就出去外面溜达。”

  他时常跟池南野分享这些琐碎的事情,池南野会耐心听完并且回应他。

  池南野回道:“之前都在马车上闷着了,如今能放出来,可不就是每日想着出去玩。”

  家里两只狼崽养的好,圆滚滚胖乎乎的,很招小孩子喜爱。虽说有危险性但每次出门都会拿绳索困住嘴巴。

  盛苗道:“今日婶子说,让我这段时日不要去食肆里帮忙,呆在家里绣婚服。”

  林桂芬比他们两个要拜堂的都着急,要不是婚服只能由盛苗自己完成,她都要上手刺绣了。

  这是人生大事,盛苗本就收了委屈,池南野不想他在婚服上将就,“婚服就按你自个儿喜爱的绣,铺子有我们几个便够了。”

  “我如今已经把我的那件绣完成一半,若是再绣你的将近要一个月。你会不会等不及??”盛苗询问他。

  池南野没来由的笑起来,眼里满是笑意,“我怎么会等不及,你都想什么去了。时间长一些没有问题,重要的是要把婚服绣好,你自己也满意。”

  顿了顿,他关心道:“你也不要急,婚服刺绣费眼睛,你可不要日夜赶工,对眼睛不好。”

  盛苗笑的眼角弯弯,他的眼睛不是典型的杏眼而是偏圆一些,笑起来更显得俏皮可爱。

  “我省的,每日都绣一会然后放松一会。”他说道。

  水烧开了,池南野把烧开的水跟凉水兑开放到盆里,洗碗。

  盛苗看他,“我来便成。”

  池南野本想着自己洗碗筷的额,碗筷不多,他一个人就能洗碗,但实在是拗不过盛苗。

  “一块洗吧,也快一些。”他嘴角带上浅浅的弧度。

  池南野问:“今日用午饭怎么没见着赵婶子??”

  “赵婶子去城外书院看儿子了。”盛苗回答他。

  赵母怕儿子在书院吃不饱穿不暖,把御寒的衣物、被褥都带过去了,还特意做了几罐酱菜让他带着。

  池南野道:“娘,怎么没有去??”

  别人都有娘关心,池南际若是没有可是不好,他想。

  盛苗笑他:“赵兄弟没有夫郎,大哥却是有的。”

  听到这话,池南野也笑,随即反应过来:“苗哥儿,你现在是长大了,连我也敢嘲笑了。”

  盛苗现在对他已经不是患得患失的感情,如今玩笑也敢开了。

  =

  第二日,池南野带着家人去了食肆把准备工作做好。

  找人算过时辰一到,池南野便点燃的鞭炮,南北饮食坊正式开业。

  住在池南野附近的人早就心痒痒了,鞭炮燃放完之后就进了铺子,县城里的食肆多得很,大多是做饭菜,像南北饮食坊这样做各种各样面食的倒是少。

  城里的人不说时刻,总有些时间是关注城内哪哪儿开了新的铺子,都会派遣人来购买,免得下次办宴会聚在一起,闲聊时发现自己还没有吃过这家东西。

  售卖的东西,池南野让人做成了一个册子,里面有价格、图片介绍,不认识字的也能看着图看懂,显眼的位置更是贴上了要售卖的物什。

  匆匆忙忙看过小册子后,一个身形高大,脸上带着些许憔悴的汉子叫道:“伙计的,给我来一份这两个。”

  他不认识字,指着他想要的东西给林桂芬看。

  这人是码头上的苦力,听说南北饮食坊第一日开业,吃食都便宜便过来了。

  林桂芬脸上带笑:“要的是炸酱面跟葱油饼,客官等一下,待会便送上来。”

  她说罢就往疱屋去告诉池南野壹号桌要什么。为了方便送吃食,池南野给每一张桌子写了号码。

  池南野喊道:“我知晓了,娘,你跟晏清哥好好招待人。”

  外面是林晏清跟林桂芬在招待着,里面是池南野掌厨,赵婶子揉面。

  外面林晏清喊道:“雪大,一直待在外边冷进来躲躲雪也好。”说完这话,他又道:“桌面上摆着的可以试吃,尝过之后再决定要不要在我们食肆吃东西也可以的。”

  这种试吃的营销,池南野之前开食肆的时候就已经用过。那时的林晏清还觉得浪费,不过之后就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听着有东西试吃,不占的便宜白不占。

  林晏清用签子给他们弄好东西,果然有人吃过之后就开始吆喝了。

  有个丫鬟识字的,忙道:“给我来一份鱼肉煎饺,猪肉煎饺,还有一份炸酱面。”

  林桂芬忙道:“你是想在这里吃还是带走。”

  “带走吧。”丫鬟道:“我回府拿食盒去,你先把我的做了。”

  林桂芬笑意盈盈,“好咧我记着。”

  见着一单已经定下来,其他人也纷纷叫道。

  “老板,各种煎饺都给我来一份。要带走。”

  “我要一份葱油拌面、肉末鸡蛋面,在这里吃啊。”

  “我要半笼豆蓉包,叉烧包,小笼包。在这里吃。”

  若是包子,水饺这一类的,林桂芬听到了就直接给他打包或者上到桌面。

  一时间,食肆内热闹起来。

  这时候赵母已经把做好的炸酱面跟葱油饼端给了壹号桌子。

  池南野在疱屋里忙活着,三个锅齐用,不过半刻钟就把需要的面条除了锅,林桂芬一一端出去。

  钱如来来时刚好是饭点,人多的很,不过都正在吃东西,这冷天的,一碗热面条下肚是最好不过的。

  知晓他什么时候来,池南野这个时辰就在柜台坐着,见着人了赶忙迎接:“钱老板来了。”

  “这些时日你送来的吃食。”钱如来诚实道:“孩子夫人尝了都喜欢,尤其是那个红油抄手跟炸馄饨。这不让我来买一些回去给他们当午饭。”

  “瞧,我把食盒都带来了。”

  池南野笑道:“既然是喜爱告知我便是,我这就让后厨做去。”

  钱如来爽朗的笑道:“不急,等我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好吃的,再做打算。”

  池南野轻笑道:“那钱老板慢慢瞧着。”

  钱如来的管家趁着这功夫拿了三串鞭炮给池南野:“生意兴隆。”

  开业放鞭炮是大邑朝早就有的传统,燃放鞭炮表达的是他们的诚意和感激,也为开业营造良好的氛围,吸引更多顾客。其他人送鞭炮来则是向外人展示自己实力和人缘,也是向客户展示自己的优势。

  钱如来在看着小册子,池南野就拿着鞭炮出去燃放,刚放完没多久,就见着他的供货商,古格粮行的老板来了。

  池南野没想着江峰也派遣管家来送鞭炮了,刚招呼了几句,人便走了。他也继续燃放鞭炮。

  这鞭炮是响个不停,即使是大雪天也吸引了不少人过来观看,也知晓今日南北饮食坊开业。

  池南野还见着了好几个面熟的人,都是自家旁边的邻居,这会不想在家做吃食都过来了。

  盛苗坐在床榻刺绣婚服,听到那连绵不绝的鞭炮声,眼睛和嘴角都笑的弯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