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首辅为后>第2章 赐婚

  人生,有无数次的相遇,一人与一人之间,却只有唯一一次的初见。

  “慕宇,下好大的雪,我们去宫后苑赏梅,听宫人说今年的梅花开得早,异常漂亮壮观。”一道意气风发朗朗之声响起。

  慕宇看向室外鹅毛般的大雪,说道:“二皇子殿下,你等等我,我拿上纸伞。”

  慕宇替二皇子撑着伞来到宫后苑,两人赏着大雪,品着红梅,不知不觉间便行到了梅园深处,二皇子眼前一亮,忽地瞥见一抹红,定睛细看,原来有人已先他一步到了此处赏梅,这人身披一件白色的狐裘氅衣,脑后簪着一支玉簪,一手执红伞,一手抚摸着梅花轻嗅着,乍一看,竟雌雄莫辨。一阵凛冽的寒风刮过,那人额前的发被吹起,露出了冻得通红的鼻子,分外惹人怜。

  二皇子呆呆地愣在原地,仿佛腿灌满了铅,明明是个男子,他竟一时分不出是梅花好看还是那人好看。鬼使神差的他像那人走去,这短短的一小段距离,他仿佛走了很久很久,距离那人越近,他的心仿若骤然停住,这是怎样的知觉呢?这个人与其他人都不同,走到他身边,风停了,雪停了,仿佛四季的生命都暂停了,统统归入某个大雪纷飞的刹那。当他抬眼看你的瞬间,红梅绽放,生命之野浮动着幽幽的暗香,从此便在他年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名为爱的种子。

  “……王爷……王爷,醒醒,京都来人了。”李承允从梦中惊醒,看见慕宇毕恭毕敬地对自己说话。他揉了揉眼睛,察觉到亵裤黏腻的感觉,抚摸着手里的玉簪,呼出一口气,又梦见他了,已记不清多少次了。

  片刻后李承允坐起半靠在紫檀木榻上,揉着太阳穴,声音喑哑:“把来人带去书房侯着,备水沐浴。”

  慕宇提来烫水倒进浴桶后,便在一旁候着。李承允从榻上下来,赤脚踩在羊绒地毯上,顺手脱了中衣,丢在一旁。

  隔着一道屏风,李承允发出舒服的谓叹声,懒懒地说:“把昨天万贾金送来的金银珠宝分别送去给右护卫千户谭庆他们几个。”

  “王爷,昨夜万贾金在你歇了后还送来两个美人,我按以往的规矩安置在后院了。”

  李承允冷冷笑道:“好吃好穿伺候着,千万看住了,别让她们在府里随喜走动,过段时间就把她们都打发出去。”

  慕宇又道:“你歇息之时,巡抚何大人派人传话请王爷哺时于‘香满楼’一聚。”

  “嗯!替本王更衣。”说话间李承允已经穿好了中衣,正张开双臂等待着慕宇更衣。

  慕宇作为李承允的近卫,早已经习惯替他打理一切事宜。

  大约一盏茶的工夫,李承允推开书房的门在书案前坐下,先打量了凌然一番,十七八岁的模样,由于连着赶了三天三夜的路,凌然此时脸色看上去很是苍白,头发也些许凌乱。

  李承允靠坐于椅子两手放在扶手上,一副松散的状态:“我记得你,你给首辅柳大人送过午膳,他派你来的?”

  凌然听闻看了眼李承允身后的慕宇没说话。

  “我的人,你尽管说。”李承允把他细微的神情看在眼里。

  凌然点了点了头,从怀里取出信件:“柳大人说这封信一定要亲自送到王爷手中。”

  慕宇接过递到李承允手中,上面写着楚王亲启:虎乃森林之王,猫为宫廷宠物,愿助尔成虎,来日驰骋森林。谏:吏部尚书唐维桢妹妹唐亦清已至婚嫁年龄——柳文朝”

  李承允稍加思索了片刻,眼里露出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笑意:“回去和柳大人说,他日我若为虎,他亦是雄狮,同骋山河。”

  凌然:“柳大人特意嘱咐,让王爷您回信与他。”

  李承允抬眸瞥了凌然一眼,对站在身后的慕宇说:“研墨。”

  待凌然走后,慕宇道:“王爷,柳大人不信任您,想让您留下证据,以后可以当作凭证。”

  李承允丝毫不在意,拿起书信又看了一遍,用手轻轻触碰上面的字:“并不是柳大人的嘱咐,是那小子自己的意思。”

  慕宇不解:“那您怎么不揭穿他。”

  李承允把信递给了慕宇,把玩着手中的玉簪:“柳大人毕竟是本王的先生,不看僧面看佛面,他的面子我还是要给的。”

  慕宇看完书信后:“王爷打算几时回去?”

  李承允邪气一笑:“早晚都要回去,现在回京的路他都给我铺好了,我不回去岂不是浮了他的美意。”说完便大笑着出了书房。

  慕宇跟在李承允身后,心想:王爷很久没有笑得这么开心了。

  ——

  京都。

  在一个艳阳高照,微风徐徐的下午,一个秀发挽起,穿着上褥交领,长袖短衣,下裙鹅黄色的宫女,手里拿着一封书信正欢快地穿过长廊,进了一座宫殿。

  宫殿里兰贵妃懒洋洋地侧躺在躺椅上,椅子上还趴着一只猫,这只猫随着兰贵妃的抚摸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娘娘,这是王爷捎来的书信。”

  听见秀莲的声音,眼睛缓缓抬起,张开红润的嘴巴对身后二人说:“你们两出去。”

  伸出纤纤细手接过,片刻的安静后,兰贵妃轻轻地笑了出来:“我儿说要娶亲。”她眼里止不住的笑意:“吏部尚书唐维桢的妹妹今年十九了吧!改日你把她请来宫里我见见。”

  兰贵妃站起身,猫也从躺椅上跳下:“你去和应锌公公通知一声,本宫新学了首曲子,今晚想唱给皇上听。”

  秀莲也被这开心的气氛感染了,应了声便兴高采烈地出去了。

  ——

  第二日。

  卯时,宫门已经开启,百官们纷纷穿着衣冠端正的朝服,他们肃静无声地走上白玉阶陛,身上的佩戴物发出‘锵锵’的碰撞声。

  乐声响起,远远地一声:“皇上驾到!”

  众臣:“恭迎皇上。”

  惠明帝穿着盘领窄袖黄袍,前后两肩各金织盘龙一路走上象征着尊贵和高尚的龙椅坐下,身后跟着一排太监。龙椅扶手上盘着金龙,座台下有二龙戏珠浮雕,看上去非常气派。

  待一名太监替皇上整理好仪容后,立马传来另一名太监的声音:“乐止”

  一系列的礼节过后。

  惠明帝道:“宣朕旨意。”

  太监:“吏部尚书唐维桢接旨,宣皇上昭,唐亦清品貌端正、秀外慧中,朕于贵妃躬闻之甚悦。今楚王已适娶婚之时,当择贤女与配。值唐亦清待字闺中,与楚王堪称天造地设,为成佳人之美,特将唐亦清许配楚王为正妃。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钦此。”

  唐维桢心里明镜般:“谢皇上赐婚。”

  惠明帝笑道:“起来吧!”随后看向大家,说:“本届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尚未拟定,你们举荐一下。”

  殿下的大臣一半举荐柳文朝,一半举荐陈学良,形成了两股流派。

  惠明帝看向他们两个,举棋不定。此时,柳文朝却站了出来,说道:“臣以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刘芳学识渊博,为人清廉,故臣举荐他。”

  刘芳为人确实如柳文朝所说,所以大家无话可说,纷纷点头,惠明帝见状满意道:“那本届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便由刘芳担任罢。”

  举荐意味着在皇上面前露了脸,若是将事情办好了,还有希望升官。听到自己的名字刘芳愣了片刻,随即反应过来道:“谢皇上,臣领旨。”

  朝会结束后,刘芳快步走到柳文朝身旁行了个礼,道:“感谢柳首辅的举荐,刘某不胜感激,还望首辅指点一二,我应如何办?”

  刘芳以为柳文朝举荐自己是要自己徇私舞弊。柳文朝自然明白他心中所想,于是他笑道:“柳大人无需多虑,秉公办事便可。”

  柳文朝走后,留刘芳一人呆在原地。

  这时柳文朝对身旁的唐维桢说道:“我很像奸臣吗?”

  唐维桢笑道:“你与他非亲非故,私下也无来往,就这么平白无故让他得了个便宜,他能不多想吗?”

  柳文朝:“我举荐他只是觉得他的品行适合,仅此而已,哪来那么多弯弯绕绕,能臣从何而来,皆源自科举,国家兴盛,则需人才。”

  唐维桢点点头道:“对,像你这样的人才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柳文朝轻笑:“那像你这样的便是人中龙凤。”

  就在二人打闹嬉笑中,陈学良走了过来,讥笑道:“二位这打打闹闹成何体统,皇上眼皮底下也不避嫌,不怪别人说二位有断袖之嫌。”

  柳文朝却不恼,只轻笑道:“别人怎么说,我听不见也管不着。”

  陈学良看向唐维桢道:“唐大人还真是下了血本,血亲妹妹都拿来做棋子,别到时‘赔了夫人又折兵’。”

  唐维桢:“感谢陈大人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柳文朝接过去了“这就不劳陈大人操心了,你还是多操心自己的闺女吧!如果嫁不出去了,不妨考虑一下我。”说完拉起唐维桢便走了。

  待陈学良反应过来之时,看向二人的背影骂道:“岂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