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百川已经很多年没有吃过这么热闹丰盛的年夜饭了。

  他家老宅常年无人居住, 往年他都是一个人住在学校里,过年的时候自己随便做两个菜对付一下。

  可今年不一样了,江小满这小子太能折腾了, 做了一大桌菜就不说了,就连酒水都准备了三样。

  白酒、红酒和自家酿的米酒。

  担心做好的菜凉了,江小满还提前买了几个酒精炉子,把一些炖菜放在上面。

  桌上好几个大大小小的酒精炉、炭火炉,把屋子都熏得暖烘烘的。

  饭菜都做好了, 江小满督促他爸和他叔赶紧回屋换上新衣服,他自己也回房间洗了个早, 换上了提前在网上买好的新衣服。

  三个人都是同款的大红色羽绒服, 站在一起简直就像是三个行走的大红包!

  没办法, 上网买衣服的时候,江小满抠门凑单的老毛病又犯了。

  一看到店家页面上写着“两件8折、三件7折”, 他毫不犹豫就拍了三件!

  除了羽绒服之外,今年外穿的羽绒裤也很流行,考虑到山里冷, 江小满当初网购的时候, 一口气买了八条羽绒裤!

  他们一家三口每人两条,剩下两条拿去给了江奶奶。

  黑色羽绒裤下面, 是防水防滑的牛筋底老人鞋……咳!他叔跟他爸, 也到了该穿老人鞋的年纪啦!

  感觉自己还年轻的江小满, 给自己买的是防滑的加绒男款登山靴。

  换好衣服, 江有粮带着俩人一起祭祖——这时候就能体现出江百川来堂哥家过年的好处了, 两边都是一个祖宗, 祭祖都不用单独祭了。

  当初装修的时候, 为了美观, 江小满并没有买农家常见的那种占地方又笨重的中堂柜,反正他家一年就祭一次祖,索性就用木工板打了一个摆台,平时搁在小客厅边上,摆点绿植摆件什么的,等到祭祖的时候,搬出来正适合放祭品。

  江有粮一开始觉得儿子此举实在是大逆不道,等到发现这个摆台居然有三层,可以摆放更多祭品之后,就真香了。

  坐北朝南的摆台上,现在最上层摆着大猪头、烧鸡、红烧鲤鱼和一对香烛,第二层是五色米糕、年糕、糖果,第三层是苹果、橙子和两个大柚子。

  江小满关掉摄像头,一脸虔诚地陪着老爸和老叔走完了祭拜流程。

  然后就是全民最爱的吃年夜饭环节了。

  江有粮拿了一挂鞭炮出去,挂在院子里的柿子树上,噼里啪啦放完之后,马上进来,把大门给关上了。

  这也是郎山这边的习俗,据说放鞭炮可以驱赶年兽,放完之后,趁着年兽不注意,赶紧把门关起来,一家人来年就平平安安了。

  搁在往年,江有粮还没这么虔诚,但谁让他最关心的两个人,一个整天到处跑着做生意,另一个常年都要送孩子放学回家呢?

  一个个都这么危险,他岂能不虔诚一点?

  一番折腾,总算是能坐下来吃饭了。

  看着满桌热腾腾的饭菜,江百川忍不住感叹道:“要是咱们村每家请客吃饭,都能吃上这么一桌热乎菜,那过年可就真的一点不受罪了哇!”

  听完他叔的吐槽,江小满哈哈大笑。

  可不是吗?

  也不知道是全国都这样,还是单单他们这里是这样,过年请客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等饭菜全部做好,再一起端上桌。

  要知道现在山里的气温可是零下好几度!

  菜烧好之后放在一边,没一会儿表面一层就凉了。等到所有菜都做好,最先最好的那几道菜,从内到外都凉了个透底!

  所以说,以前过年的时候,江小满最怕跟他爸去亲戚家拜年,尤其是吃饭的时候,满桌子都是油腻腻冷冰冰的肉菜,只有最后现吃现炒的青菜,还有大锅里的米饭是热乎的……

  想象一下,大冬天的吃一盘冷掉的红烧肉是什么感觉,大概就能知道,在他们这拜年吃饭有多痛苦了。

  他现在手头宽裕了,酒精炉子又便宜,索性一口气买了十个放在家里,这样逢年过节请客的时候,或者以后自己家开民宿给客人做饭,这些都用得着。

  其实在山里还是用炭火炉子方便点,但他家今年忙着盖房子装修,连炭都没顾得上烧,只能先用酒精炉了。

  饭桌上,几样大菜都用酒精炉炖着,其他菜也装在搪瓷小耳锅里,凉了就拿到边上的火盆上热一热,一家三口边吃边聊,电视里放着春晚,居然从七点钟一直吃到了十点半!

  这时候,外面已经有人开始放烟花了,江小满也拿了几根烟花出去凑了个热闹。不过,他家没小孩,这热闹就凑的有点索然无味,放了两根,觉得有些索然无味,又提着剩下的回屋了。

  “留着等山茶她们过来玩的时候再放!”江小满给自己找了个理由,把剩下的烟花给雪藏了。

  听到江小满说起山茶她们三姐妹,江有粮突然就想到江奶奶祖孙俩了。

  “小满呐,我看月月那孩子跟着她奶奶,一年到头也难得出来玩玩,回头你问问她奶奶,要不带她来咱家玩两天?”

  江有粮这番话倒是提醒他了。

  “那巧了!小鱼哥还说初三带孩子们来咱家玩呢,到时候就让他们帮忙把月月也带上来。太奶奶就算了,她年纪大了,山里还有雪,怕是吃不消跑这么远来吃顿饭。”

  江小满心里还有个想法,年初二江灿灿要参加J省电视台的春晚,肯定没时间跟他们视频,正好初三把月月接过来,让她们姐妹俩在视频里见个面。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江有粮很高兴,他住在山里,平时很少有亲戚朋友过来做客,一年也就过年这几天,家里能热闹热闹了。

  三人就着春晚的背景音闲聊了一会儿,结果就连江百川这个平时从不八卦的人,都没忍住跟他们分享了一个八卦——

  “小满你还记得山茶那个缺德冒烟的亲奶奶吗?她过年前给放出来了,结果你猜怎么着?”

  “怎么了?人放出来了吗?没到咱们村闹事吧?”

  “之前小鱼哥还担心她出来之后要把山茶三姐妹要回去呢。”江小满立刻担心道。

  “要孩子?她现在自己都没地方住了,哪里还顾得上三个孙女?”江百川平时很少刻薄人的,可是说起山茶的奶奶,嘴角也不由带上了一丝讥笑。

  “这老虔婆自以为卖的是自家孙女,却不知道自己犯了乡里最大的忌讳!”

  “他们母子俩为了那么点钱,居然敢跟人贩子勾结!你想想看,但凡是脑子正常点的人家,哪怕穷死饿死,谁家舍得卖儿卖女?她敢跟人贩子勾搭一次,难保不会再勾搭第二次、第三次!”

  “有这样的人在村里住着,家里有孩子的哪里还敢出门打工?”

  “我有个学生是那边的,听说现在山茶的堂爷爷已经亲自出面,代替死去的堂弟休妻,要收回山茶家的宅基地,把这老虔婆赶出村子,不让她继续住在他们村里了。”

  “该!她连自己的亲孙女都敢卖,难保到时候日子过不下去了,又盯上了村里其他小孩。这种人,换成是我的话,我也同意把她赶出去!”江小满击掌赞叹道。

  “等等!叔,我记得村里不是一直在普法吗?这、这不合法吧?万一那老太婆跑去村委告状咋办?”江小满笑到一半就笑不出来了。

  让坏人也受到法律庇护什么的,简直太心塞了!

  “怎么没去告?村委那帮人家里就没孩子啦?现在没有,以后也会有,村里住着个人贩子,你当他们不膈应?”江百川冷冷一笑,“听说村委象征性地派了个人去那边,劝和了几句,说代弟休妻不合法,那边只好把房子地又还给那老东西了。”

  “然后呢?叔你倒是赶紧说呀!”江小满急不可耐,觉得他叔现在也变坏了,讲故事居然也学会了卖关子。

  江百川咳嗽一声,江小满赶紧剥了两个砂糖橘献了上去。

  江百川吃了甜滋滋的砂糖橘,润了润嗓子,这才慢吞吞地把故事续了下去——

  “那老东西以为拿回了房子和地,她的日子就好过了?”

  “唉!这大过年的,外头打工的都回来啦!有的家里没种菜的,不得趁着天黑去别人家地里薅点?”

  “还有村里的皮小子们,好容易过年的时候家里给了点零花钱,买了炸炮,一会儿一个,不是炸她家粪坑,就是隔着院墙往她家院子里丢。”

  “噗~那老太婆还不吓死?”

  “何止……我听说前阵子不知道是哪个调皮鬼,蹲在她家门口吃了一斤香蕉,那老东西早上出门倒尿盆,狠狠跌了一跤!屎尿撒了一身!”

  “哈哈哈哈~”江有粮和江小满哈哈大笑,大腿都快拍青了。

  这是个妙人啊!大晚上的跑到人家门口吃香蕉,这么可爱的吗?

  “她家隔壁邻居一大早听她在那号丧,好心跑过去看看,那老东西央求人家帮她打个120,谁知道大雪封山,120根本过不来!后来听说她娘家那边一个什么亲戚给她接走了,估计这回她是死活不敢回来了。”

  “这种人还有亲戚愿意搭理?”江小满诧异道。

  “只要兜里还有几个钱,谁还没个亲戚呢?”江百川冷笑一声。

  山茶她爸已经坐牢了,一时半会出不来,那老东西自以为叫来亲戚就有依靠了?呸!

  这种事情他在乡下看的不要太多!先把人接过去,手机一收,到时候一个老太婆,叫天不应、叫地不灵,还不是任凭他们摆布?

  说不定再过不久,山茶家那个老房子,就要传出风声要转卖了吧?

  到时候卖出去的钱,落到谁的口袋里,那还用猜?

  不过,他为什么要去解救这样一个恶毒狠辣的老太婆呢?

  正义化身的百川校长,偶尔也会假装自己失明了……

  “哎呀都快十一点啦?快!包饺子吧!”

  听到电视里传来整点抢红包的提示音,江小满心满意足地站起来。

  “一起包吧,明天早上还有一顿饺子呢。”江百川和江有粮也站了起来。

  其实郎山这边过年的时候本来没有吃饺子的习俗的,后来出去打工的多了,就把华夏历史悠久的“饺子文化”给带进来了,久而久之,这边大年初一竟然也开始流行吃饺子了。

  江小满有理由怀疑,出去打工那些人之所以推崇大年初一吃饺子,很大概率是因为不想吃剩饭——毕竟他们这以前大年初一都是直接吃年三十的剩饭剩菜之类的。

  江小满打算做个白菜肉馅的饺子,这个季节的白菜最好吃了,白菜杆子都是甜的!

  不过白菜馅一定要现做才好,先把猪肉馅儿剁好,打两个土鸡蛋进去,然后顺时针不停搅动,一直到肉馅变成粘稠状,加入老抽、一勺料酒、两勺盐、一勺他自己炸的葱油,搅拌均匀备用。

  然后把提前洗干净沥水的白菜切成碎末,拿干净的纱布包起来,使劲拧掉水分,加入切碎的大葱、姜末、生抽、鸡精、五香粉之类的拌匀,最后倒入肉馅一起拌匀就可以了。

  江有粮揉面擀面皮,江小满和江百川包饺子,没一会儿就包了两笼屉饺子。

  这个时候,春晚已经进行到压轴节目了,江小满赶紧把锅里倒上清水,让他爸帮着烧火,饺子刚煮好,就听到外面噼里啪啦响起了跨年的鞭炮声。

  “还是在农村过年有气氛,现在城里都不让放鞭炮了,环保是很环保,就觉得过年不弄出点响动来,差了那么点年味儿。”江小满舀了一勺凉水,让饺子再滚一遍,跑出去把自家的跨年鞭炮也给放了,进屋之后,正好饺子都浮起来了。

  江有粮拿着碗,江百川盛饺子,没他啥事,江小满眼珠子一转,突然想起之前他腌的糖蒜,跑去开坛子夹了一碗糖蒜出来。

  吃饺子不就蒜,总感觉差了点味道。

  看到他端上来的糖蒜,江百川脸上的表情顿时有些奇怪:“你们家的蒜头今年也不大?奇怪,我以为就我种的蒜头今年偏小呢。”

  江小满:“……”

  呵呵~这就是老叔您种的小蒜头呀!

  就是我去挖的时候,又又又忘了告诉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