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都市情感>途中遇桃花>第315章 田间嬉戏

  “亲家,你们别专门在家陪我。我们现在是一家人,不分彼此。我年轻时也在农村,干活也是把好手。

  走,我和你们一起去干活,咱们边干边聊。我也过把干农活的瘾,好多年了,真是……生疏了呀!”康父说着,眼眶突然红了。

  康父从卖掉老家房子后,再也没去过老家。一切都是因为康母未婚先孕,那时的人们对这种作风问题的鄙视程度不像现在,口水能淹死人。

  无辜的他也不愿意头顶一片青青草原,被熟悉的人指指点点。

  这个选择让他再也没有了家乡,老父母的去世,都没能激发他回家乡看一眼。

  人都有思乡情节,不光是年轻人,老年人更想念家乡。

  年龄大了,康父常常去郊区的田间地头蹲着,看人家农耕播种,和人闲聊。

  现在有了张家,他不用再蹲别人地头,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劳改犯。

  “亲家,您想种地?”张父不理解,农村的地有什么好种的,累死累活,坐家里多舒服。

  “亲家,您不知道,我想种地想的心都疼。其实吧!我很喜欢在农村伺候庄稼,还不是因为我老婆子闹的。否则,我退休后也回老家种地去了。唉……”康父遗憾的叹气。

  张父和张母恍然大悟,康父是思念家乡了。

  “您要不嫌弃,以后来我家种,想种什么种什么。”

  康父眼睛一亮,“真的?”

  “真的,您随便挑块地,算是您的自留地,我们不管您种什么。”

  “嘿嘿,那感情好。我不客气了,挑块旱地种有机蔬菜,孩子们也可以吃上健康的蔬菜,我也发挥余热,给家庭做贡献。”

  “哈哈哈……”

  三个老人,愉快的达成共识。

  张父问了康父的尺码,不大一会儿,从村口超市买来了干农活时的全部装备。

  墨蓝色的中长大褂,上面还写着某某化肥几个字。一双深过膝盖的胶靴,方便下水田。

  几个人穿戴好,提上一壶滚烫的热茶,几个一次性纸杯,去了不远处的农田。

  “老张,你们家今天还有帮手?”农田里的邻居们和张家人打招呼,早听说张家有个好亲家。果然,张家的亲家来帮忙干活了。

  “这是我亲家,来帮我们干活。我女儿女婿的工作亲家也给安排好了,正式员工,老了有退休工资,可托了亲家的福。”张母得意的嘚瑟,走路虎虎生风。

  “真是好福气,若是博文再娶个好老婆,您家也是上等生活呢!”旁边一个不服气的老太太专挑伤口捏。

  张母轻哼一声道:“我那不争气的儿子,说不准也有时来运转的一天。等哪天衣锦还乡你不要嫉妒的眼睛流泪,嘴巴流口水哦?!”

  “我等着那一天早日到来。”老太太白了一眼得意洋洋的张母,拔腿朝灌满水的秧田深处走,可能胶鞋尺码大,脚一下子脱离胶鞋,人没站稳,一屁股坐到秧田里。弄湿了衣裤,还坐了一屁股稀泥。

  “哈哈哈……”周围干活的人都哈哈大笑,老太太也大笑不止,骂道:“都是老张婆子瞎嘚瑟,害我回家换衣服。”

  “你是想回去亲你家老头子,故意装摔倒弄湿衣服,还想赖我头上?我出门可看见了,你家老头子和村口的高寡妇聊的好开心。哈哈哈……”张母笑弯了腰。

  康父羡慕的看着农田里的一幕幕,田间嬉戏,多么熟悉的场景呀!

  几十年过去了,农村的质朴生活和无聊的农田拌嘴还是那么的淳朴、有趣。

  眼下正是秧田播种的时机,这里的人们家家户户都种植水稻。

  秧田经历一个冬天,在春天时变的干枯,需要提前给田里灌溉很多水。

  等泡个三五天,干结的土壤变的湿润,用犁铧翻跟,把深埋地下的土翻出来。再用耙子把土刨平刨匀,稀释均匀后,再划分成块。

  康父下到田里,张父和张母各自提着装满种子的篮子也走进田里。

  “亲家,您不冷吧?”张父关心的问。

  “不冷,温度好着呢!这感觉好多年没有了,你们这种植稻谷的方法和我老家有区别。”康父抓了一把饱满的稻谷种子,放到鼻子前闻了闻。

  张父抓了一把种子均匀洒到成块的水田里,待洒满整片田,再用塑料薄膜覆盖,以免路过的鸟儿啄食了种子。

  过些时日,这些种子会出芽,等大部分出芽,就拆掉薄膜。

  一星期左右,水稻田可变成绿油油的森林。长势不好,再施些化肥。

  待长到十五厘米左右,可以分秧插秧苗呢!这期间,若是长了稗子,还要细心的除掉。

  “您老家怎么种?”张父好奇,看能不能比这里的方法先进。

  每年插秧忙的人仰马翻,分秧时扎好的秧苗把,运送到水田里,弄的插秧的人身上到处都是泥巴。

  “我老家是把水稻种子浸泡在水中,适量添加药剂,过个两天取出来,直接堆积,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催芽,都出芽后把它们撒到秧板田里,在薄薄的盖一层过筛湿润的细土。”

  康父笑呵呵,少年田间劳作的场景在脑海里反反复复重现。

  “按这样比较,我们这个好像更省心。后面是不是也要分秧插秧?”

  张母好奇的问,她一直以为全国各地插秧都是一个模式,原来每个地方还不一样。

  “嗯,后面都一样。”说话间,三个人已经干完了。

  张母打下手,康父和张父覆盖薄膜。

  “一定要抓好苗期管理,及时排水搁田。田间杂草肯定有,到时我来帮你们拔,记得给我打电话。”

  康父干的热火朝天,张母哈哈大笑,家里多了个免费劳动力。

  三个人到水塘边洗干净胶靴,摔田里的老太太回家换了衣服刚来到地里。

  “哟!你们干完了?人多就是好,我家老头子没你亲家勤劳,非说这点活不用那么多人,喊都喊不来,还是你们老张家厉害,亲家都抢着来干活。”

  老太太说话嗓门大,热热闹闹的,田里的人看见了,笑着问她:“高寡妇家看过了,老头子在不在?”

  “我呸,高寡妇家是你们爱去的地儿,我老头子一把年纪,有心也无力,不跟你们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