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历史军事>明末之定都上海>第四十一集发财了

第四十一集 发财了

蓝采和站在铸钱局大院门口,目送闯军老营开拔。

这是他第一次见识到这个时代的大规模行军。

高一功率领两千人充当前锋,中间是老营家眷三四千人,再加上上千人的脚夫工匠和杂役,还有上百辆骡马大车随行,刘宗敏所部两三千人押后。

整个队伍林林总总近万人,前后拉开一二十里的距离,哩哩啦啦走了两三个钟头。

现场少有人说话,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忽见金氏带着田喜鹊和田平安过来道别:

“蓝先生,希望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夫人!”

两个孩子都挺聪明,对蓝采和也亲近,难免有些不舍。

蓝采和便把自己的坐骑送给了田平安,还摸了摸他的脑袋,笑道:

“等你们下次回来,再来听我讲课。”

李紫薇帮高氏牵着马,远远地冲这边点点头,却没有过来说话。

刘宗敏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全部的刀枪和四门小钢炮,显得十分亢奋。

他踮起脚,拍了拍蓝采和的肩膀:

“爹走了啊。

若是官军来了,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保住小命最要紧。”

蓝采和把肩膀一斜,避开他的熊掌,哼道:“我是你爹。”

队伍滚滚南去。

闯军终于滚蛋了!

蓝采和不但重获自由,而且一下子得到了一账本的财物,从乞丐,从俘虏,瞬间又变回了亿万富翁,让他感觉很不真实。

他迫不及待跑到铸钱局大院里面前后转了一圈,总算是放下心来。

账本上的东西都在,并且实在是太多了!

不但有粮食草料,布匹帐篷,云梯木料,旌旗绳索,弓弦火药,还有大量乱七八糟的物资。

什么家具字画,香料药材,茶叶食盐,丝绸瓷器,铁器铜器,硝石硫磺,等等等等,反正更像是抄家抄来的东西,而不是普通的军需辎重。

光是铜钱,就堆满了一间仓库。穿铜钱的绳子早都断了,所以根本无法计数,按照高氏账本上的记录,应该是两万三千贯。

还有一屋子的散碎银子,账本上写的是三万六千两,不过蓝采和估计,高氏他们离开以前,肯定会偷偷打包带走一些。

蓝采和还看到了猛火油,就是后世的石油,至少几百桶,真不知道李自成他们是从哪里弄来的。

后来,他还在一间仓库里,发现了一屋子的毛毡毛毯和毛线。

这让蓝采和很是惊喜。

他一直以为古代是没有毛线的,实在是没想到,原来大明朝就有了。

看来天冷以后,自己还是有毛衣可以穿的。

打听了才知道,原来这些东西是闯营抢劫了一个羌族市镇得来的。

羌族自古就有使用羊毛纺线,制作衣服和毡毯的传统。

在另一个院子里,存放着上百架的骡马大车。

不但有骡马大车,老营还在这里留下了将近两千名干活的杂役没有带走。

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运粮的,有赶车的,有照料牲口的,有洗衣做饭的,有各种工匠,有些是纯粹干力气活的苦力,反正是人员杂乱,干啥的都有。

李云龙只负责带人看管现场,清点物资的工作,都交给了王启年。

王启年本来就没病,只是那天尿湿了裤子,面子上有些羞臊,所以一直躲在屋里不出来。

现在一听说闯贼走了,瞬间他的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变得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不过东西太多,一时点验不清楚,只能是先弄个大概。

傍晚时分,初步结果出来了。

蓝采和叫上李云龙,泡了茶水,等着王启年的工作汇报。

王启年显然心情大好,他慢悠悠地喝了杯茶,才把各种统计表逐一归类。

物资主要分成两组,一组是要拉回铁矿山的工业原材料,另一组是准备运到汉中城,放进店铺里慢慢发卖变现的东西。

他敲着一摞单子道:

“这些啊,都是金银器,古董字画,

丝绸,茶叶,瓷器,名贵药材,香料调料,

这些东西,都很值钱,

若是用正常价钱慢慢发卖的话,收回来四五万两银子应该不成问题。”

他又指向另一摞单子:

“硫磺硝石,食盐纯碱,铁器铜器,

这些都是咱们原本就要日常采购的,

还有布匹粮食,牛皮羊皮,木料这些东西,

以后陆续都能用到,拢共也能值两三万两银子。

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急忙间还弄不清楚,

以后慢慢来吧,反正大多是些不太值钱的。”

说完,他推开面前的清单,双手抱在脑后,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笑道:

“单单这些,价值已经超过十万两银子,

还没算仓库里的铜钱和银两。

这次你可真是发达了,三弟!

不但这些,你猜我在后面堆场上还看到了啥?”

原来,王启年刚刚四处查看时,发现堆料场上堆着两大堆矿石,都有小山那么高,由于好多年没有动过,表面已经覆盖了厚厚的一层灰尘,看不出原本是什么东西了。

他爬上去研究,发现大的一堆是铜矿石,小一堆的是金银矿,都是拣选过,并且破碎好了的精细原料。

也不知道当初铸钱局为什么会积存这么多,看样子足够他们用上两三年的数量。

蓝采和问:

“那些矿石品味怎么样?”

王启年笑道:

“当然好了,都是最好的矿石,是铸钱局在附近各处精选的。

一万斤这样的矿石,能炼一千斤铜,一二百两银子,一二十两金子。”

蓝采和大吃一惊:

“这么厉害?那这两座小山,岂不是价值连城?”

按照蓝采和的概念,后世的金矿银矿,往往一吨矿石,也才只能炼出来几克金银,几十克就是很富的富矿了,没想到来了大明才知道,后世发现的那些富矿也许是前人已经炼过两遍的炉渣了。

王启年点头笑道:

“嗯,不错,按照我的估算,这两堆已经打好了的矿石,

价值最少十万二十万两银子,兴许还更多。”

李云龙听了一拍桌子,率先表态:

“那还犹豫啥?直接拉走就是了。”

蓝采和拍了下他的胳膊:

“别激动嘛。

这么大堆的矿石,拉到猴年马月才能拉完?

只是咱要是就地冶炼呢,万一被官府抓到,

给咱定一个盗卖国有资产的罪名,

杀头可就不好了。”

李云龙倒是不怕,眼睛一瞪道:

“从来都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谁敢来查,咱弄死他!”

蓝采和连忙摇头:

“不行不行!

从现在开始,咱也算有家有业了,犯不着再干冒险的事儿,

还是得想一个比较妥善的办法才行。“

王启年笑道:

“其实也不用太过担心,此事风险不大。

当官的都不懂冶炼,也不认识何种矿石,没有人会注意到这种事。

咱们只要找一个官面上的人撑着,

遇事有人通报消息,就不会有大麻烦。 “

官面上的人?

不就是官商勾结嘛!

这倒是正路。

不过李云龙是反贼,本地一个官也不认识。

蓝采和也只认识崔元方和张京生,好像他俩都不太合适。

王启年却道:

“这有啥可想的?当然是找谢若林了。“

大家再无异议,王启年便不耽搁,立刻带上两个伴当,骑马到华阳县去找谢千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