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历史军事>功名>第191章 真是见鬼了

在赵旭的记忆里,这潘诞在嵩高山为杨广提炼仙丹,练了好几年,花费钱财不计其数,而且说他自己是神仙,已经活了三百多岁,杨广特擢潘诞为三品官员。后来潘诞炼丹没有成功,杨广认为潘诞骗自己,抓了要杀头,潘诞又以各种理由辩解自己炼制仙丹之所以没有成功的原因,但最后仍被杀了。

这事赵旭曾经听王若熙讲过,没想到这会老道士说他的师弟就是潘诞。

“潘诞是你的师弟?”赵旭疑惑的问:“我听人说,他自称自己活了三百岁,而你又是他的师兄,难道你这会已经三百多岁了?你有四百岁?”

老道士嘴里嘁了一声:“我是他师兄,没必要我就三百多岁四百岁吧?要看入门的早晚,他要是两百九十九岁入的门,不就才一年时间,我入门五十年,难道我不能为师兄?”

赵旭笑:“哎呀,按你这样说,的确如此,不过潘诞有三百岁没有?”

老道干咳了一声:“这个,我却不知道了。我没事管人家多少岁干什么?他只要叫我师兄就行,论资排辈!懂不懂?这叫论资排辈。”

赵旭:“说到这,我还没请教道长你的法号是……”

“贫道清风,就是刮风那个清风,”老道士又喝了一口酒,赵旭笑说:“那你师弟潘诞不会法号明月吧?”

“对呀,徒弟你说中了,为师我叫清风,你师叔他就是叫明月,这有什么?难道有什么忌讳?”老道士倒是有些不解了,赵旭心里大笑,觉得这个老道士挺有意思,心里有了主意,说:“那好吧,既然你说的那么神奇,我反正也没事,就跟你到嵩高山走一趟,看到了之后那个明月师弟到底认你不认。要是到时候他不认你,我再投奔少林寺也来得及,反正顺路。”

清风一听也笑:“我看啊,你这和尚绝对是当不成了,你就等着拜师当我的徒弟吧。”

两人只是一匹马,赵旭到了前面集市,看准了一家酒路边的酒肆进去吃食,里面有个满面横肉的壮汉吃饱喝足却不付账,还借故将店里跑堂的打了一通,而后上马扬长而去,赵旭心里一动,连忙和清风上马跟了过去,到一个偏僻地段,将这壮汉从马上扑到,噼里啪啦的痛打一顿,将他身上钱财全部掳走,又夺了这人的马,走时怒骂道“这是有人让我给你一个教训”。

这人被赵旭打的懵了,稀里糊涂的也不知道是谁要给自己一个教训。这下赵旭和清风老道士一人一骑,方便了许多。清风见赵旭这样做事,有些乐不可支,两人就这样一路过去,遇到欺行霸市为非作歹的,赵旭就“打抱不平”,顺手牵羊的顺了不少财物,以至于老道士顿顿有酒有肉,越发觉得这个头发越来越长的和尚很有意思,甚合自己心意。

这样非止一日,两人终于到了嵩高山,果然见山上锦旗招展,深阁琼楼,珠宫贝阙,一片片的建筑巍峨耸立,到不像是道家场所,而像是皇家宫阙。赵旭心里已经疑惑多日,问清风说:“你这明月师弟法场何其奢华,你怎么不早点来找他,也比在外浪迹的强,起码也混得腰肥体胖,酒肉穿肠吧?”

清风摇头说:“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所谓人各有志,他喜欢这样,我喜欢那样。懂?”

赵旭摇头表示自己不懂:“谁不想过好一点?什么就他喜欢这样,你喜欢那样?难道你就喜欢吃苦?还是说你没他那种本事?以咱两的交情,你就是明说自己不如师弟明月,也没什么嘛。”

赵旭本以为清风会和自己争辩几句的,但是老道士却什么都没说,两只眼眯着往山上的道观看,越看眉头越皱,只见那山门“嵩阳观”三个大金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叹了口气说:“咱先找个地方歇会脚吧。”

两人找了个酒楼吃饭,清风菜没吃几口,酒已经喝了几壶,显得闷闷不乐,赵旭想要问他,再想想算了,他若是想给自己说,自然会讲,他若不想说,自己总问,倒是显得是在强迫他。

这顿饭吃的时间有点长,清风的酒也喝了十来壶,满脸红赤,赵旭要了客房,扶他进去休息。

清风头挨住枕头就鼾声大作,一直到了月上梢头才醒来,也不起身,躺在那里望着窗外,但是入眼就看到了嵩阳观的那一片建筑,不由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起身坐起,却看到赵旭靠在椅子上不知在想什么。清风微微一愣,问:“你没睡啊?”

赵旭没吭声,给清风倒了一杯茶,清风踢拉着鞋过去,将茶满口喝了,赵旭又为他倒了一杯,清风说道:“小和尚,这一路烦劳你照顾,我老道心里感谢。老道行走江湖,阅人无数,知道你是个善心的人,从前说的那些话都是说笑,咱们明早就此别过,如果有缘……我看大多数是无缘了,就愿你早点做了少林寺的主持吧。”

老道士一直和赵旭调笑没正经的,这会却深沉起来,赵旭故意道:“咦,你这人说话不算话?说好了见你师弟明月后,还我酒钱的,我心里还想能跟你到嵩阳观和你师弟混个脸熟,搞个好差事干干,你这怎么吃干抹净不认账了?”

清风没抬头,看着茶杯说:“酒钱么?我老道就这张老脸,赖一回帐,不给了。你当和尚好好的,别做道士了。道士没有和尚吃香。”

赵旭问:“为什么道士没有和尚吃香?你不能因为自己混的不行,就否定了整个道门吧?你瞧你师弟明月,天下哪个和尚能和他比?”

清风摇头:“福兮祸所依。自古以来,做道士的就没有几个能够活的好的,能善终的,更是凤毛麟角。还是和尚好,佛门讲究今生的冤孽来生的福报,让人这一辈子甘愿受苦,只要忍受,下辈子肯定能过的好,让人隐忍,给人希望,因此信者众多。而道门则讲究清修,顺应万物,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这就有一个境界,试想这世间人人皆是凡夫俗子,有哪些个人能真正做到‘清静无为’‘存乎本心’呢?”

“远的来讲,商周的姜子牙,春秋的范蠡,近的来讲,汉代的张良,这些人都是我们道门的表率,但姜子牙年愈八十还在渭水上垂钓,若不是文王发现了他的才能,他这辈子还有机会出人头地?何况一般的人谁能活到八十岁?也难怪他的妻子看不到希望跟他离婚,这不能怪人家女的,只能说自己让跟随你朝夕相处的人看不到希望罢了。”

“范蠡,张良,这两人虽然辅佐帝王成就霸业,但最后没有一个不功成身退而明哲保身的,你能说他们心里没有怨念?”

赵旭见清风说的认真,也正色说:“道长胸内有丘壑,生平多阅历,酒钱的事,纯粹是我玩笑话,师傅不要当真。我叫你一声师傅,也是当得的。”

清风摆手说:“不然!让你叫我师傅,那是玩笑,千万不要当真。我这人其实不配给任何人当师傅,我自己几斤几两?一天三迷瞪,醉的晕晕乎乎连自己是谁都不清楚,怎么能当人师傅?纯粹误人子弟。生平多阅历这一点我倒是认了,痴活了六十有一,走的路多了,见的人多了,如此而已。至于丘壑,这个真没有,唉,懂得多,未必就能过的好。”

赵旭听了没吭声,清风说:“我劝你最好远离嵩阳观,甚至远离道家。不是我不愿意带你去,而是,这观里,应该说我的师弟最近必有灾殃,我也会跟着倒霉,咱俩又对脾气,我不想你跟着受牵连。这一路其实老道士是存了私心,想让你跟我来,一者有个说话的人,二来,就是能让你给我买酒,但是没想到和你越是相处越是觉得你这人好,而我下午在山下细看,见观顶黑气盘绕,灾祸已经不远,真是每况日下。因此本来想让你到山上道观里盘桓几天的,这下就不了,免得害你受牵连。”

赵旭诧异的问:“师傅你还会看风水?”

老道身子坐直,瞪眼道:“什么是我还会看风水?我本身就会,还不止看风水,我会的多了。”

赵旭见老道又故态复萌,笑说:“那敢问师傅你还懂什么?”

“我……算了,我什么都不会,”清风又黯然了起来,赵旭等他将茶喝完,再给他添上,清风摇头说不喝了:“这茶到底不是酒,喝了只想尿。”

“难道喝酒就不想尿?”赵旭眨眼揶揄,清风又摇头:“喝酒当然要尿,但是酒就是酒,我舍不得尿。”

赵旭说:“师傅的话乍一听没道理,再一想,有道理,细细再一想,简直就是太有道理。师傅,你给我瞧瞧面相?”

“我就知道你在这里等我呢,这个不能看,”清风认真的说:“首先,晚上不能看相,要看也得是清晨,过了午后免谈。晚上混沌之气太多,相不准,再有没事就不要相面,好的未必准,不好的,一定就发生。再说……我瞧你好着哩,看什么看?”

赵旭笑笑不答,清风叹气说:“你肯定在想,这老牛鼻子从来都是邋里邋遢的,这会倒是装神弄鬼莫测高深起来了?其实吧,人都以为懂得多就会过的好,实则不然,我懂得真的多,起码比我那个三品大官的师弟多,可我过的有他好吗?明眼可见没人家好嘛。”

清风:“我给你说个事,你知道华佗?”

赵旭点头,清风说:“华佗一共师兄弟三个,他是老三,他两个师兄都比他医学精湛,但华佗的名声最大,赚钱最多,你知道为什么吗?”

赵旭摇头说不知。清风长叹一声:“华佗大师兄医术最好,往往一个人病在体内刚刚有症状,就像种子在地底下刚刚发芽没出土,他就能看出来,于是他给人家说,哎,你有病了,这会治很快就没事了。别人以为他是疯子、骗子。而华佗的二师兄,医术第二,这一个人有了病,病情像种子已经从地里钻出一个芽,他二师兄就对病人说,你这病不得了,赶紧治,不然将来真不得了,病人就会嗤之以鼻,以为他二师兄夸大其词,无非想骗钱罢了。”

“唯有华佗,他给人看病,总是等一个人病入膏肓,快死了,他才去医治,医好了、将人病情医治的减轻了,别人就对他感恩戴德,都夸赞华佗是当之无愧的神医。然而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

赵旭笑了:“师傅是说自己时运不济,也是说自己心直口快,像华佗的两个师兄一样,心里藏不住事,因此总被人误解。”

清风:“那倒也不是。一个人要是懂得很多,就要学会闭嘴,否则大多数人就会以为你非仙即妖。人都喜欢找归属感,认为自己能和大部分人融合在一起是最好的,最安全的,但凡出现了异类,就不会被接受,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是你知道的多,可是却不能随便的说,你就得忍,不过有时候能忍住,有时候忍不住,总有你说漏嘴的时候,那你怎么办?……”

赵旭说:“喝酒。”

清风点头:“对,就是喝酒。我实话给你说吧,我知道我这个师弟不久就会死,而且会死的很惨……”

赵旭讶然说:“师傅真厉害……”

清风忽然怒了:“我厉害个屁!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来,他牛皮吹得那么大,说用石头炼仙丹,我他娘的都不会炼,他明月会?他跟谁学的?我师父哪教过!古往今来我就没听说过这种炼丹的方法,他胆子肥了,敢这样骗皇帝!别看这会他呼风唤雨荣光无限,但凡谎言总有被拆穿的一天,他不死谁死?还会连累到我,连累到整个道门。”

赵旭皱眉:“他一人做虐,连累你?这个……”

清风又怒:“难道皇帝不会株连九族啊,他明月没有九族,师兄还是有的!我不就倒霉了?我这回就是来劝他赶紧收手,别再玩了,要玩死人的!”

“还有,咱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是在道观里,那道观你见了?那道观盖得多好,怎么就荒废了?还不是大家都觉得来嵩高山能直接见到皇帝,多了飞黄腾达的机会,那谁在那个荒山野岭做什么?都来了,嵩高山,嵩阳观!这下好,瓮中捉鳖一锅端!要杀头也不用费劲逮了,道士都在这呢!”

“他明月这么一来带坏了多少的人心?起了一个多坏的头!道家一门就会毁在他手里。我他娘的气死了!我给你说,我身为他师兄,我都嫌他丢人,我只想和他撇开关系,免得今后人家戳着脊梁骨骂我!可是我能撇开?我撇不开的。”

清风说完,半天的不吭声。赵旭喝了口茶,说:“反正也来了,去少林寺当主持也不急一时,要不,你明天带我去嵩阳观上看看,让我长长见识,一时半会的,也不至于就有了灾祸吧?”

清风听了,往后一靠,半晌说:“那行吧。看看就看看。让你看看我们道家最后的辉煌。”

清风此后再不说话,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长吁短叹,赵旭倒是睡得踏实。第二天清风磨磨蹭蹭的就是不肯急着上山,到了快午时,才带着赵旭出了客栈,顺着青石道往嵩阳观缓缓的走。

这一路香客何其之多,游人摩肩擦踵,清风看起来是不胜其烦。到了观内,只见幢幡飘舞,宝盖飞辉,炉焚檀香,一派庄严繁华景象,间或还有几个或者眉清目秀或者抛声炫俏的女道姑经过,她们无一例外的刚刚被短发却英俊的赵旭所吸引,转眼又看到和形如枯槁的清风,都在捂着嘴偷笑,走远了对着两人指指点点,显然是在议论赵旭和清风不知道是什么关系,又为何能走到一起。

清风越来越愁眉苦脸,表情比赵旭那天抢了他的道袍还要沮丧,领着赵旭一直到了后面,却被一个道士拦住去路,清风不耐烦的拿着酒葫芦一晃,说:“给你们观主说,拿这个酒葫芦的人来了。”

这道士显然不认识清风,不过也是个有眼力的,请清风和赵旭进去暂坐,自己进里面禀报去了。

过了一会,却换了一个女道姑出来,端了两盏茶给赵旭和清风放下,很是客气的对清风说,观主正在忙,要师伯稍等。

这道姑身材高挑,体型婀娜,皮肤白皙,说话间眼波流转,非常的灵动,唇红齿白,声音绵甜,让人十分的舒服,赵旭一切以清风为马首是瞻。清风只是略微的一点头,等那女道姑走了,长叹一声,赵旭低声问怎么了?

清风说:“你看这女子走路的样子,简直就是要下蛋的鸡!再看她眉毛虽浓,但稀疏且根根竖起,面带桃花,眼角含情,一看就不是正经出家人。唉……”

赵旭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过了一会,那女道姑又出来为两人添茶续水,再次让清风和赵旭稍等,而后再度退了下去。大约多半个时辰之后,赵旭只听云磬声声,玉佩叮当,一阵幽雅的香风扑了过来,而后有一个道士昂首阔步进来,进门只看了一眼赵旭,对着清风颔首说:“师兄。”

赵旭在一边已经彻底惊呆了!

这个就是清风的师弟明月?

这个明月道长怎么和那会在长泽丘黄河边给自己打玄机、说鱼虾解人话、说夏州的过往,还说潘诞为隋炀帝杨广炼丹的那个道士长的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