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轻舟回来了好几天, 才又下了场大雪。

  大雪停的第二天,李轻舟就带着月笙和李重山去掏兔子窝了,汤圆作为猎犬后代, 自然也要跟着去。

  冬天缺少食物, 野兔子一般会选择在夜晚出来找食, 下了雪之后,很容易就在雪地留下脚印。

  而要找到兔子脚印也不难, 地里的油菜、小麦都已经出芽,这在野外的冬日里是难得的鲜嫩食物, 野兔们一般都会去那儿。

  李轻舟他们在麦地和油菜田里转了几圈, 果然发现了兔子的粪便和脚印, 还有被啃断的油菜苗。

  “我们顺着这脚印找过去应该就行了,野兔子祸害庄稼,若是能抓住也好。”李轻舟说完又唤了汤圆在兔子粪便前仔细闻了闻, 好让它记住野兔的气味。

  汤圆虽然爱玩, 却也懂事, 知道主人是要它做事儿, 很认真地一路嗅来嗅去,倒是也没偏离兔子留下的痕迹。

  “汪汪!”直到走到树林里的一个小土丘前, 才不见了脚印, 汤圆也冲着那里叫了好几声。

  “汤圆,嘘, 安静一点儿”月笙弯腰揉了揉汤圆毛茸茸的脑袋。

  “就是这儿了, 我们再分开找找洞口, 兔子洞比较隐蔽, 可能有杂草和碎石挡住, 要仔细点儿才行。”李轻舟走到小土丘前翻了翻, 果然找到了一个小洞口。

  重山以前还跟着李轻舟掏过兔子窝,已经熟悉了。月笙却是第一次,闻言有些兴奋又有些紧张,李轻舟偷偷拉了拉月笙的手,“肯定能抓到的。”

  几人又围着小土丘仔细搜查了一番,果然发现了三四个洞口,最后只留下了一开始李轻舟发现的那个和土丘侧边的一个,其余的都被用干草和石块堵上了。

  “重山去前面洞口点火,我和你嫂嫂就在这儿守着。”

  李重山抱了一大堆草和树枝去前面的洞口,月笙和李轻舟则拿了麻袋候在侧边的洞口,李轻舟手里还拿了根大木棒。

  李重山那边烟冒了很久,月笙他们这边才有了些动静,汤圆也有些坐立不安。

  “来了。”李轻舟小声提醒月笙。两个人把麻袋拽得更紧了些。

  兔子一蹿进麻袋,两人就迅速拢住麻袋口,还有一只落后的小野兔也被李轻舟眼疾手快地一棍子砸倒在地。

  “真的抓到了!快看看,有几只啊?”月笙双眼亮晶晶地望着李轻舟手里还在动弹的麻袋,汤圆也在一旁兴奋地嗷嗷叫。

  “提着还挺沉的,”李轻舟也眉开眼笑的,听了月笙的话小心打开麻袋一下半扫了一眼,又迅速合上,“好像有两只大的两只小的。”

  “真的?还有小兔子!”

  “嗯。”李轻舟笑着点头,他也有些意外。

  兔子虽然一年四季都能产崽,但冬天严寒,又缺食物,能活下来的不多,没想到这窝兔子还活了三个崽。

  回了家,李轻舟就找了一个之前关小鸡的竹笼把麻袋里的兔子放了出来,果然是两大两小。

  “两只大的我们自己杀一只吃,另外一只明天带去肉铺上给岳父岳母他们吧。至于还活着的那两只小的,现在也没什么肉,就先养着,地里有萝卜叶子,应该能养段时日。”李轻舟从笼子里揪了只大兔子出来。

  “好!”月笙和嫣嫣两人蹲在笼子前,不错眼地瞧着里面的灰毛兔子。

  当晚月笙就把李轻舟处理好的一大一小两只兔子剁成块红烧了。兔肉口感细腻,味美香浓,家里人难得吃上一顿,都是赞不绝口。

  ———————

  入了腊月,就要开始忙年了。

  牛车缓缓走在乡间的土路上,李轻舟在前面架车,月笙则坐在后面。

  今个儿江大柱他们家要宰年猪,李轻舟和月笙是去帮忙的,另外他们还和江大柱定了半扇猪肉,今天也得一并拖回来。

  “爹说了,猪肠也给我留一副。猪肉拖回来,我们就做些腊肠,其他的就都用烟熏着。”月笙搁着布帘子和李轻舟说话。

  “成,再看看有没有多得板油,买些回来熬点儿猪油放着。”

  两人到江家时,来帮忙的人都到齐了。除了月笙的大伯和大堂哥,还有两个附近的汉子。几个男子汉喝了热茶,就去杀猪了。

  月笙则去了厨房给他娘和大伯母帮忙。今天杀年猪用不着给工钱,但要好好做顿杀猪饭招待来帮工的人。

  几个汉子都是身强力壮的,江大柱又是杀猪的老手了,两头肥猪很快就被放血褪毛,架到了木板上进行解剖。这个活计只有江大柱能做,其他人则帮忙给肉穿绳、清理猪肠猪肚,

  村里其他人也都提前知晓江大柱今天杀年猪,猪叫之后一两刻钟,就陆陆续续有人上门买肉,不过多数都只割个一两斤回去解解馋。

  杀猪饭就是要吃肉,月笙他们直接炖了一大锅排骨,煮了一大盆血旺,又炒了回锅肉、猪肝和腰花。人人都是吃得满嘴流油。

  等送走了其他帮工的人,月笙才和江大柱夫妇算账。

  原本江大柱是打算按着十文一斤的价卖给月笙,最后在月笙和李轻舟的坚持下,还是按市价十五文一斤算了。不过猪肠和板油江大柱说什么都不肯再收钱,直接送给两人了。

  “对了爹,家里的母猪怀崽了吗?”月笙帮着把肉一块块搬上牛车放好。

  江大柱哈哈一笑,“怀了,估摸着正月二十几就下了。”

  “给我们留一头吧,明年我们也想养个年猪。”

  “那敢情好,是该养头猪。你放心,到时候定给你们留只能吃又壮实的,等劁好了再抓回去。”

  ————————

  虽说牛车前后都安了布帘子,但风一吹就能掀开,加上刚杀的猪,怎么都有些血腥味儿。牛车进入清河村后,一路上吸引了不少注意。

  “哟,轻舟小子,今儿又去岳丈家了啊。”有人凑近了牛车和李轻舟搭话,眼睛却不住地往后面车箱里瞟,想要看个究竟。

  “对,岳丈家今儿杀年猪,我们去帮忙。”

  “你这车上的肉都是江屠户给你的?”有那藏不住心思的人立马就嚷嚷了起来。

  这回不用李轻舟回答,月笙就一把掀开了帘子,大大方方地给人瞧:“我爹杀了两头年猪,有多的肉,我们就跟他买了些。”反正最后村里人都会知道这肉是从江大柱那里来的,不如他们自己说,随这些人怎么想都不重要。

  果然,等月笙坐着牛车走远,身后的人就炸开了锅。

  “江屠户还真是心疼这小哥儿,这么多肉说给就给了。轻舟小子真是好命。”

  “他夫郎不是说是买的吗?”

  “给自家夫君撑面子的话你也信啊。”

  “也不一定吧,轻舟现在可是赚了大钱的,这点儿肉对他来说不算什么吧。”

  虽说大家各执一词,话里的羡慕、嫉妒却是一致的。

  月笙和李轻舟也清楚村里人会怎么议论他们,但烦恼的又不是自家人,他们也没法堵住别人的嘴,对此毫不在意,高高兴兴地就回了家。

  李重山和李乔去镇上出摊儿了还没回来,这会儿家里就只有陈秀云和嫣嫣在。

  “这么多肉呢!”陈秀云一见牛车上堆着的肉就笑得见牙不见眼,“木盆已经洗好了,在灶房放着呢,先提进去放着,晚上再抹盐腌着,过一两天再上炕熏着。”

  “嗯,还有板油呢,等会儿先熬了吧。”月笙帮着把肉一块块送进灶房。

  等肉全部送进灶房放好,李轻舟就赶着牛车去河边洗刷,顺便捞鱼了。月笙则和陈秀云在家熬猪油。

  板油切成小块,在大锅里加热,最后熬的只剩下细小的油渣。

  月笙拿了小碗盛了一些出来,撒了盐末拌匀,他先捻了一点尝了尝,油渣还烫着,但是又香又酥。剩下的就递给了在一旁眼巴巴看着的嫣嫣。

  “给,自己端着吃去吧,不过要小心烫。”

  嫣嫣接过小碗,就坐在板凳上小口小口地吃着,生怕掉了一点。

  带回来的板油熬出了一瓦罐猪油,油渣也装了两大碗。

  “今晚就蒸点猪油渣馅儿的包子吧。”月笙看着两碗油渣有些馋了。

  “行啊,家里也好久没吃过这个了。”

  下午,月笙和陈秀云就开始和面、发面,留了一些猪油渣做零嘴,剩下的全部包了包子。白面包子面皮煊软,咬一口就是油香味十足的油渣。再配上一碗萝卜骨头汤,别提多满足了。

  当天晚上,一家人就拿盐把肉一块块的腌上了,之后在木盆里放了两天两夜,才全部挂到了灶房的楼板上,每天进灶房稍微一抬头就能看见。

  这中间,带回来的猪肠抽空用谷糠和草木灰重新仔细挫洗了好几遍,刮去油脂制成了肠衣。月笙在娘家时年年都灌香肠,对这个熟悉的很。七分瘦肉三分肥肉剁成小丁,拌上磨好的辣椒面、胡椒粉和花椒粉,加入葱姜蒜调好的汁和盐,又或者再放些糖。再拿细竹筒一点点塞进肠衣,用细线绑成一节一节后,竹签扎眼后放在阴凉通风处慢慢晾干。一副猪小肠,灌了有二十来斤的腊肠。李轻舟在灶房栓了竹杆子,专门用来挂晾好的腊肠。

  这下也不担心废柴了,灶房里一天到晚都燃着火。李轻舟还专门去山上砍了湿的柏树枝回来熏肉,湿的松柏树烧了之后烟大,还有股清香,做出的烟熏肉更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