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离开家,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月笙晚上睡得并不沉,早上天光熹微时他便醒了。面前是一张俊脸,浓黑的眉毛,高挺的鼻梁,一双大手还揽在他的腰上,睡得正香。月笙心想,还好现在天还不怎么热,不然这样搂着睡一夜,岂不是要出一身汗。

  紧接着月笙心里又有些担忧,他们昨晚并未做到最后,也不知会不会惹人厌。他很喜欢李轻舟看自己的眼神,就像小孩子得了喜爱的玩具时那样,他不想看着那双眼里露出厌恶。可是实在太疼了,他早就听说头一回会不舒服,可没想到会那样疼,刚起了个头他就受不住了,后面轻舟就不敢继续,只亲了一会儿就搂着他睡觉了。他就算再没经验,也知道新婚之夜绝没有像他们俩这样的。

  突然,李轻舟的眼皮颤了颤,月笙也不知自己怎么想的,又闭上了眼,偏头靠在了李轻舟胸前。

  李轻舟睁开眼就看到安安静静靠在自己胸前的人,一头青丝有些凌乱地披散着,光洁的肩头漏在外面,目之所及的莹白肌肤上印着点点红梅。李轻舟轻轻撩开月笙额边的碎发,低下头用嘴唇轻轻碰了一下,心里是前所未有的满足。就是自己还是得找个有夫郎的人问问,怎么才能让那事儿舒服些。

  月笙在李轻舟唇碰上自己的那一刻,就装作刚刚醒来的样子睁开了眼。

  “你醒了,月笙。怎么不多睡会儿?可还觉得难受?”

  月笙摇了摇头,“睡不着了,不难受。”看着眼前人跟昨日的态度没什么区别,月笙松了口气,颊边露出了个浅浅的梨涡。

  李轻舟一见那个梨涡就有些蠢蠢欲动,又凑过去缠着月笙闹了好一会儿,直把人亲得快喘不过气儿来才放开。

  “快起床了!还要给娘亲敬茶呢。”月笙瞪了李轻舟一眼。

  李轻舟嘻嘻笑着给月笙递衣裳,“好好好,都听我夫郎的。”

  等二人收拾洗漱好,其他人也都已经起了。两人先去堂屋给陈秀云敬了茶,后面又一起去厨房做了早饭。原本陈秀云是打算和月笙一起的,但自家儿子黏夫郎黏的紧,她也就没去凑那个热闹,把空间都留给了小两口。

  昨日的席面还剩了些,给关系亲近的乡邻分了些,自己还留了点儿。所以早饭也不必费什么心思,剩菜剩饭热一下就好,很快就端上了桌。

  一家五口人围坐在一起,陈秀云看着月笙乖巧懂事的样子就觉得心里欢喜,一个劲儿地给他夹菜。

  月笙看着眼前堆成小山的碗,有些无措,又不好拒绝长辈的心意,只能偷偷拽了拽李轻舟的袖子,给他使眼色。

  李轻舟一看就知道咋回事儿了,眼看他娘还要继续夹菜,忙端了自己的碗过去接住,“娘,给我也夹点儿吧,月笙碗里都要放不下了。”

  “哎呀,看我,实在是太高兴了,就给忘了。”陈秀云这才发现月笙冒了尖儿的碗,“我不管你们了,你们都自己吃。月笙你要吃啥也自己夹,碗里的吃不完也没事儿,让轻舟吃,他饭量大。”

  “嗯,谢谢娘。”

  一顿饭和和乐乐地吃完,李重山自觉揽了洗碗的活儿,李轻舟则领着月笙出门了。

  新婚第一天,得去祭拜一下李成峰,还要让月笙认认门。

  两人先去了李成峰的墓前,烧纸和酒之前就备的有,也不用再去买。

  李轻舟拉着月笙在墓前跪下,“爹,这是我的夫郎,他叫月笙,是个很好很好的人。我今天带他来看看你,给你送了些钱,你在那边没人照顾,也不要亏待了自己......”

  月笙也拿了纸钱放进火焰里,复又伸出手握住了李轻舟空闲的那只手,“爹爹放心,我会和轻舟好好过日子的。”

  祭拜完了李成峰,李轻舟先领着月笙去了村东头。

  “这家是卖豆腐的,汉子也姓李,婶娘姓吴,家里人都很精明,不过心眼不坏。要买豆腐得赶早来,今天都关上门了,应该是卖完了。”

  “这家是张爷爷,会做木匠活儿,手艺不错。我们现在睡的那张床就是在这儿做得。”

  “这家的大娘是个嘴碎的,又喜欢占便宜,不必来往。”

  ……

  每路过一户人家,李轻舟都会给月笙讲讲大概情况,是做什么的,为人怎么样,值不值得来往。一路上李轻舟都牵着月笙的手,月笙挣了几次都没成功,也就由着李轻舟了。反正自己也不讨厌,就是觉得有些臊。好在路上遇到打趣他们的,李轻舟都会自己应付过去。

  二人走着走着,就到了村东的山脚下,这里竟然有一座青砖瓦房,比江家的小不了多少。

  “前面是方奶奶家,家里就方奶奶和一个小哥儿。方奶奶是个很和善的人,爹去世以后,对我们家多有照顾。”话音刚落,二人已经到了院门口。

  李轻舟敲了敲门,“方奶奶,我是轻舟,我和月笙来看你了。”

  门吱呀一声从里打开,来得却不是个老奶奶,而是个小哥儿。

  “奶奶在屋里,你们进来吧。”小哥儿声音有些冷淡。

  月笙好奇地盯着那小哥儿看了看,小哥儿只比自己矮了一点,皮肤有些黑,但并不难看,搭上他有些英气的五官反而有种与众不同的美。他的头发没有像寻常小哥儿一样绾起来或是用布巾包起来,而是用彩色的绳子扎了好多个小辫子。月笙还是第一次见这样打扮的人,而且还是个小哥儿,便盯着看了好一会儿。

  “是轻舟啊。”还是方奶奶出来和李轻舟打招呼才让月笙收回了视线。

  “方奶奶,我带了月笙来看你了。”李轻舟将手里用油纸包好的喜饼递给方奶奶。

  “方奶奶好。”果真如李轻舟所说,方奶奶是个和善的,慈眉善目,看着就让人心生好感。月笙跟着李轻舟唤了声方奶奶。

  “哎,好好好,真是个好孩子。你看你们来就来了,哪里需要带什么东西。”

  “方奶奶,这是我和月笙孝敬您的,不是什么金贵玩意儿,您可得收下。”

  方奶奶这才收下东西,又引着他们往堂屋走去,并对那小哥儿吩咐道:“黎哥儿,你去烧壶热水来。”

  两人在方奶奶家玩了好一会儿才离开。

  方奶奶跟两人聊天的时候,可能觉得月笙也是个小哥儿,又与自家孙儿年纪相仿,想让两人做个玩伴,不知不觉便说了许多关于小哥儿的事。

  小哥儿叫张黎,只比月笙小了不到一岁。他爹是方奶奶的二儿子,是村里的猎户,这大房子就是他爹打猎赚钱建的。只是在张黎12岁时,他爹被毒蛇咬伤后去世了,他娘不久也病逝,后面张黎就变得有些孤僻了。但张黎是个有本事的,虽是小哥儿,却继承了他爹的本事,会做陷阱,会打猎。

  “黎哥儿可真厉害。”月笙发自内心的赞叹。

  李轻舟却有些不乐意了,酸溜溜地说:“看来还是我不够厉害,月笙都没那么看过我,也没夸过我厉害。”说完还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

  “你,你说什么呢?我就是觉得黎哥儿一个小哥儿会打猎,一个人照顾奶奶很了不起。”

  “我不管,我也要月笙夸夸,或者亲亲才好。”

  “亲亲?这是在外面!”月笙瞪大了眼,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身旁有些无赖的大高个儿。

  “那就回去再亲。”李轻舟笑得可欢,很是善解人意地回。

  月笙终于反应过来这人是在逗他了,亏他还以为这人真的生气了。他又瞪了李轻舟一眼,李轻舟笑得更开心了。

  就这样,两人笑闹着又去转了转村里其他地方,最后去大伯家玩了会儿才回到家中。

  --------------------

  想了想还是觉得让两人再处处之后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