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只为在盛世秀恩爱【完结】>第151章 灵华庙

  今年的殿试四月份就结束了, 新科进士大多已经被安置好位置,剩下一小部分虽未完全定下,但大抵也有了去向, 叶如尘看了看, 没选出适合进研究院的。

  会试三年一次, 叶如尘不可能等那么久, 便将目光移到了国子监。

  国子监是大燕最高学府,虽说皇亲国戚、文武高官的子弟皆可入学,但这里并不是纨绔子弟聚集地。

  国子监学风严谨,校规严厉, 除官家子弟外,还有各地保送上来的优秀民生, 其中包括地方官每年贡选的秀才身“贡监”,还有落榜但成绩优秀的举人身“举监”。

  叶如尘并不认为没中进士就是差劲,毕竟科举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能走到会试已经是人中龙凤,再者说, 科举选人的题目又不适用他的研究院。

  经过半个月的精挑细选,还真让叶如尘在国子监找到了三个不错的苗子。

  三人都是举子,其中有两个民生,一个官生,均是年轻人。

  原本三人都有些犹豫,毕竟苦读多年,就是为了金榜题名,入仕为官。

  眼看走到最后一步, 说不定努努力下次就能进士及第,这时选择放弃, 去一个刚成立还说不清究竟干什么的研究院,多少让人有些心不甘。

  结果突然得知,进研究院竟然也是官身!品级月俸还不比入翰林院的新科进士差,做出成绩能往上升官,三人都惊呆了!

  虽说不知道研究院的发展空间究竟能不能和翰林院相提并论,但待遇方面确实不错,而且这里没有官场乱七八糟的激烈内斗。

  “我们研究院是真正的优中选优,不是谁想进都能进的,哪怕你进士及第,过来也要先通过考核,而考核往后会越来越严格。”

  叶如尘三言两语,说的天花乱坠。三人晕头转向,迷迷糊糊,只觉得未来可期!此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错过就不会再有了!

  于是等三人回过神时,他们已全部同意,被纳入了不知道前途在何处的研究院!

  叶如尘眼底闪过一丝狡黠,拂袖而去,深藏功与名。

  入寒后,皇帝龙体有恙,好几次朝会缺席,最后再次退居乾清宫,由安王监国。

  之前那次不确定,但这次叶如尘能肯定,皇帝绝不是装的,而是真的病情加重。他进宫看望过几次,皇帝面色灰败,精神不振,已呈日暮西山之势。

  一月后,皇帝驾崩,举国哀悼。

  元公公拿出传位诏书,传位于安王,这是预料之中的事,众臣没有任何异议。

  国不可一日无主,大臣宣读了遗诏,安王在灵前继位,正式接管了皇权。

  按照礼法,新皇以日易月,守孝二十七天。期间礼部就开始准备相关事宜,等孝期一结束,立马完成了登基大典。

  ——

  十二月,萧呈渊入宫面圣,皇帝说:“既然你执意如此,那朕允了。”

  当晚

  ,萧呈渊回了侯府,谢宁什么也没说,签写了和离书。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翌日一早,萧呈渊来到谢宁的院子,谢宁屏退了所有下人,屋里只剩随他一起来侯府的丫头长乐。

  还没靠近,就听到止不住的咳嗽声,萧呈渊走进了屋里,见谢宁面色惨白,嘴角染了血,手帕一片殷红,突然觉得心刺痛的厉害。

  谢宁说:“稍后就走,侯爷无需着急。”

  萧呈渊偏过头去,“我不是来催你的,你可以多待些时日,等身子养好了再走也行。”

  谢宁道:“不必了,不敢麻烦侯爷。”

  “你我夫妻一场,何必说这些。”萧呈渊顿了一下,“我也是希望你好,日后......”

  谢宁没有搭腔,重山在门外喊道,“侯爷!”

  “何事?”萧呈渊出门走到院中,重山连忙禀告,“黄山出现山匪,确定是官兵出身,疑似逆党余孽。”

  萧呈渊接过重山递来的密报,对方人数不多,该是无处可躲才上了山。

  只是黄山位于彭城,离燕京不远,皇城脚下岂容逆党藏身,况且新皇登基不久,决不允许有任何乱子出现,于是皇帝命萧呈渊亲去,秘密处置。

  萧呈渊回头看了眼谢宁的屋子,转身和重山走了。

  丫鬟关上窗户,回到内室说,“侯爷走了。”

  无人应答,谢宁似不在意。

  ——

  怀孕四月,胎儿稳定下来,顾青辰终于被允许到处溜达了,叶如尘从宫中请来太医看,太医也建议多走动一下。

  今日叶如尘去了研究院,顾母回了娘家看望她卧病的老母亲,还带走了团子和元宵,顾青辰独自在府上着实无聊。

  “不如我们去灵华庙祈福吧!”顾青辰向身边人建议道。

  灵华庙就在城郊的灵华山半山腰处,也不远也不高,灵华庙无主,很久以前是个废弃的寺庙,后来不知被谁出钱修缮,现常有云游僧人路过借出在哪里。

  小寺庙香火不算很旺,跟护国寺比简直不堪一提。但庙里有颗巨大的祈愿树特别受人欢迎,听说颇为灵验,无论是求姻缘,求平安,亦或是求子嗣皆可,树上挂满了愿签。

  顾青辰还挺感兴趣的,当年他还在京城的时候,灵华庙根本不火,也没听说什么祈愿树,便想去看一看,给家人和肚子里的孩子祈福。

  “府里这么大,不如就在府里走走吧。”

  赵嬷嬷皱着眉头,不是很赞同,那么远,累着怎么办?又是在城郊寺庙,万一遇上什么危险怎么办?

  顾青辰闻言苦着脸,是啊,这长林园大得很,但他都走吐了,就想出门溜达!

  “可是今日老爷不在,要不等老爷回来了你们一起?”赵嬷嬷建议道。

  顾青辰叹了口,他知道赵嬷嬷是为他好,但他也是心血来潮,就今天,现在,这一刻,真的好想出门啊~

  赵淮宁一来就见顾青辰这幅纠结模样,一听他想去灵华庙,顿时欣喜道:“我去过哪里,我可以陪你去!”

  “我在这京城也没个相熟的,平日想出去玩都没人陪,正好我们一起啊!”

  顾青辰觉得可,赵嬷嬷觉得不太可。

  但看两人渴望的目光,赵嬷嬷妥协了,只说要多带些人,出城要坐马车,上山要坐轿子。

  只要能出门,怎样都好,顾青辰欣然同意,一行人高高兴兴出门。

  灵华庙还真就是一个小小的庙,里面暂住了两名僧人。

  但那颗祈愿树果然名不虚传,祈愿树是一颗巨大的榕树,树上挂满了红布条、祈愿牌、红灯笼和小铃铛......

  因为没人管,挂什么的都有,虽然杂乱,却也好看。

  顾青辰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祈愿牌,开心地挂了上去,闭上双眸,虔诚地许愿。

  风一吹,树上的小铃铛和祈愿牌摇曳碰撞,发出叮咚的脆响,让整棵树活了起来,生机四溢。

  他睁开眼,觉得心里暖烘烘的。

  一行人在山上没待多久,天空开始飘雪花了。

  “下雪了!”顾青辰仰头伸出手,接住一片洁白在手心,触之即化。

  赵嬷嬷连忙给他裹上披风,催促着大家快下山,否则雪下大山路就不好走了。

  顾青辰也知道,今日已经出来很久了,天又落雪,他还怀着身子,是该赶紧走。

  下山后没走多久,顾青辰听见哭泣的声音,掀开车帘问道:“怎么回事?”

  赵嬷嬷说前面倒了个人,旁边一个小丫头在哭呢,马车又向前走了一段,顾青辰透过窗户清楚的看到了外面。

  有一人倒在路边,头戴长长的黑色幂篱,看身形是个青年,但因遮盖了面容又有些距离,看不大清,无法确定是男子还是哥儿,不过顾青辰猜想应该是名哥儿。

  地面已经披上一层薄雪,青年脚边的那抹殷红血迹甚是显眼,另外一个丫头抱着他哭的伤心又无助,瞧着挺可怜的。

  赵淮宁也好奇地凑了过来看,见那姑娘搀扶着青年慢慢站了起来,青年身子又十分虚弱的样子,顾青辰吩咐人前去问问。

  赵嬷嬷很快回来,果然如顾青辰所料,那青年是个哥儿,两人也是从灵华山下来要回城的,但谁知哥儿半路突然犯病了。

  “既然碰巧遇上了,那叫他们上来一起走吧。”

  “这...”赵嬷嬷也不是心硬,就是不知那生人是怎么回事,怕过了病气给顾青辰,但看眼下这个情况...

  顾青辰道:“嬷嬷,我们今日是出来祈福的,行善积德总是好的。”

  “好,听主君的。”

  赵嬷嬷很快和那两人说好,带幂篱的哥儿微微俯身表示感谢,旁边的丫环也是万分感激。

  丫环扶着他家公子上了车,自己退到了马车边,顾青辰看出她眼中的担忧,明显就放心不下那哥儿,于是开口道,“一起上来吧。”

  这马车内空间很大,再坐两个人也不成问题。

  丫环愣了一下,忙道:“多谢这位公子!公子大善!”她看看自家公子,没有犹豫的坐了上来。

  只是刚一落座,抬头看向顾青辰和赵淮宁,又是一顿,变了神色,但没有再说什么。

  旁边的哥儿轻咳一声,对顾青辰和赵淮宁点头道:“多谢两位公子,叨扰了。”

  “无碍。”顾青辰摇摇头。

  离得近了,即便隔着幂篱也能看清对方的面容。

  黑纱后面的容色绝丽,却过于苍白,透露着一股子病弱清冷的美,仿佛雪山冰莲入世,缥缈如烟,随时都会消散的样子。

  一路上几人再未说话。

  本以为对方上车后出于礼貌也该先自我介绍的,但半天没有动静,赵淮宁有些忍不住,说道:“在下赵淮宁,他是顾青辰,你们呢?”

  丫环转头看了看她家公子,那哥儿轻声道:“无名。”

  “没有名字!你蒙谁呢!”赵淮宁惊诧,不可思议的瞪大眼睛。

  哥儿掩唇笑了出来,清冷美人顿时染了颜色,他抬头看向两人,目光澄澈,薄唇微启,“

  就叫无名。”

  赵淮宁愣了愣,被那抹笑晃了神,有些不好意思的错过目光,嘟囔道:“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名字?”

  对方道:“称呼罢了,不甚重要。”

  顾青辰听出来这应该是个假名,对方明显不想暴露身份。

  顾青辰问道:“你们也是去灵华庙祈福的吗?”

  赵嬷嬷方才就说了他们是从灵华山过来的,顾青辰自然知道,这么问只是同路一场,想开个头聊点什么。

  “不是,我去看花。”

  哎,竟然否认了?顾青辰怔愣一瞬。对方看出他的疑惑,说道:“灵华山里面有一片梨花树。”

  顾青辰不解,冬日看梨白,是花还是雪?

  赵淮宁直接问:“梨花要等到春三月,你这时候去看什么?腊月该赏梅才是。”

  那人笑了笑:“我去看来年的梨花。”

  “来年的梨花为什么不等来年再看?”

  “来年就看不到了。”

  “怎么会......”赵淮宁还想问,顾青辰轻扯了下他的衣袖,打断了他。

  这话听着伤感,带着深深遗憾,顾青辰心中似有猜测,见他又轻咳两声,脆弱得不像话,既然人不想多解释,他们又何必打破砂锅呢。

  顾青辰问:“冬日后山难免凄凉,可看着想看的了?”

  那哥儿没有点头,想了想缓缓开口,“南山十二月,梨花枝上白,又闻子规啼,不见来时路。”

  “南山十二月,梨花枝上白”,灵华山也叫南山,顾青辰复念了一遍,赞道好诗,“这是一首什么诗?”

  “送行诗。”

  “送友?”

  “送自己。”

  顾青辰不再问,赵淮宁疑惑地看着他,“你准备出远门吗?”

  “嗯。”哥儿点了点头,“很远。”

  走了一段,外面有兵马声响,顾青辰听赵嬷嬷道:“主君,我们遇上萧将军了!”

  “真的!”赵淮宁大喜,掀开车帘走到门边,看见萧呈渊骑马而来,摆摆手大声喊道:“萧哥哥。”

  萧呈渊错愕,“阿宁?”

  “萧将军。”顾青辰也掀开一侧帘子笑着打招呼。

  “我远远瞧着车马眼熟,就猜是你们,没想到阿宁也在。你们怎么出城了?叶兄也没跟着?”

  萧呈渊说道:“近日城外不太安全,我刚办完事要回去,正好顺路送你们。”

  “好呀。”赵淮宁嬉笑道。

  “那就麻烦萧将军了。”顾青辰颔首致谢。

  萧呈渊透过缝隙看到了顾青辰身后人,问道:“车内有旁人?”

  “嗯。”赵淮宁点了点头,“我们半路遇上的,顺带捎一程。”

  萧呈渊微微皱眉,“是生人?”

  顾青辰解释,“一个病弱的哥儿和一名女子罢了。”

  “那就好。”萧呈渊点了点头,他与重山等人分开让其先行,骑马走到了顾青辰马车前头带路。

  一行人速度加快了不少,没多久就到了城门口。

  入了城,萧呈渊道:“我还要进宫一趟,剩下路就不送了。”他看向赵淮宁,“早些回家,别让你哥哥担心。”

  赵淮宁点点头,目光含笑,“知道了,萧哥哥。”

  顾青辰拱手作别,赵淮宁挥手再见,等萧呈渊远去,车内那名丫环主动开口说,“我们到这里就行了,多谢公子了。”

  那名哥儿也再次感谢道别,“这一路多有麻烦。”

  顾青辰笑了笑,“相逢即是有缘,不必客气。”

  丫环扶着她家公子下了马车,两人行礼作别,转身离去。

  顾青辰看着那哥儿的背影,开始觉得此人清冷如冰莲,现在看,明是清雅似梨花。

  如梨花一般的人...

  顾青辰回到府里不久后叶如尘也回来了,赵淮宁对顾青辰眨了眨眼,俏皮道:“那我先走啦,改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