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历史军事>大秦:召唤鬼神吕布,打造仙秦!>第360章 大秦如今的角色更像是游戏的操纵者

上古纷争,表面看是理念之争,争夺资源,实则是天地承载力达到极限后的必然清理。

那时,修士的数量必须减少,以恢复天地原本的活力。

可以说,上古时代的争斗没有真正的胜利者,表面上仙门看似得胜,实则两败俱伤,人族亦如此。

天地本身并无输赢,它只是在执行清理,无对错之分。

当修士死亡的数量达到天地秩序需求,劫难便能暂时平息。

或许,上古大帝们直到最后才明白,他们所杀之人,不过是天地规则下的棋子。

这就是天地劫,当死亡人数满足秩序需求,劫难便会终结。

因此,最终的对决中,没有继续争斗的动机。仙门无法掌控整个世界,因为天地劫在吸收一定修士后,总会牺牲一部分强者和众多生灵。

如今,仙门联盟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

龙灵对此一无所知,而赢耀则是从龙灵的叙述中了解到加上自己的推断,逐步接近了真相。

这个隐秘,秦国的高层官员和秦王嬴政都心照不宣。因此,大秦对扩张持谨慎态度,对领土的争取并不热切。

然而,东域必须掌握在手,成为帝国的战略重心,这是赢耀的基本底线。

其他事务,大秦只会旁观,任由代理人相互角逐。

这样的局势下,东域的实力得以提升,他们会在前线抵挡,而大帝不出,天风域的战事并非不可战胜。

况且,人族的沉默表明,他们无意过早卷入纷争,最初的交锋,往往是牺牲品,最后入场的才是真正的决策者,也是最后的赢家。

大秦则在暗中操控,让东域和天风域自行消耗。

外界可能认为大秦的资源不足以支撑这种消耗,但事实上,大秦的真正力量还隐藏着九牛一毛。目前只是初步的较量,后续会根据形势调整,促使双方血拼到底。

大秦的目标仅在于保持东域的优势,不会过度提升万国的力量。

大秦早有深思熟虑,若天风域连帝国外围防线都无法突破,那么战争的发动便显得无足轻重。

并非轻视,只是天风域的实力实在有限,他们竟以为东域易如反掌?这出乎赢耀的预料。

天风域的实情似乎并不如想象般强大?即便面对东域诸国的败绩,他们竟敢挑衅大秦?这种自视甚高的态度实在令人愕然。

起初,大秦确有担忧,担心东域的虚张声势。

然而,几场战役后,他们发现天风域的战力似乎并未如预期般强大……

提供一批大罗丹,足以稳定战局,即使东域列强尚未全力出手,天风域似有困顿之色。圣境强者的攻击,使那些自诩为大国的天风势力遭受重创。

此刻,天风域正在匆忙动员所有的精英力量,一旦资源不足,他们便无力攻城略地。

最令他们颜面扫地的是,在东域列强未出全力的情况下,他们居然输给了东域。

这一结果无疑是狠狠扇了天风域一记耳光,让他们真正意识到东域已非昔日可比,不再是他们心中的衰败之境。东隅的强邦与小国的势力依旧超越天风范畴。原本天风域的目标是迅速征服东域,孤立大秦,使之成为他们的敛财工具。

但现在,别说工具人,连他们自己都在东域的攻势下狼狈不堪。

大帝,对于东域,开战绝非易事,毕竟尽管人族无大帝出世,但这已众所周知。

世人皆知人族藏龙卧虎,哪怕出动一两位大帝,也无人敢于轻启战端。

除非是倾巢而出,达到域级对抗的规模,那种不死不休的局面,大秦朝廷的会议中,争议之声沸反盈天!

李斯,作为首席宰相,首先发言:“陛下,臣等经过多次对东域实力的评估,认为应适度提升其威胁级别,方能稳固我们的地位,促使天风域与东域陷入代理人战争。众多官员,不管财经还是武备,对此议题已多有讨论。

这次,他们正式向帝君赢耀禀报此事。

最终的决策,还需赢耀定夺。

当然,也有持异议者,主张派遣使者以增强东域内部的凝聚力。

然而,赢耀并未采纳此建议,认为时机尚未成熟,过于激进并不妥当。

然而,派遣考察团前往实地观察则较为适宜,既能让帝国了解双方的战况,又为将来与天风域全面交锋储备资料。

此刻,天风域已然在东域的打击下懵懂,他们可能会采取全面整合,甚至引入更多圣境强者,这样的变数并非不可能。

庞统分析:“帝国可以暗中派遣圣境强者介入,这符合我们当前的战略策略,低调而致命。

公开支持东域,长远来看对大秦并无益处。”

大秦当前的战略,显然更倾向于这种悄无声息的反击方式。

大秦的繁荣难道不足以吸引眼球?何苦牵扯进可能的帝国损失呢?战争一旦开启,便不会有退路。

目前帝国的圣境强者虽不算多,但涅盘境的阵容已颇为可观。

帝国的圣境力量如同瑰宝,不宜轻易消耗。

对庞统而言,如果天风域察觉到大秦的身影,天臻面临的压力将难以估量,这无疑是对帝国长远利益的巨大损害。

内阁内的诸葛亮对此看法一致,主张维持现状,军方则保持沉默,认为维持稳定是最有利的选择,尽管他们内心渴望扩张,但绝不会以牺牲帝国利益为代价。

千百年来,帝国始终坚持防御策略,这种传统至今未变。

毕竟,帝国的崛起只会加速,应给予大秦更多的空间去壮大和提升。

时间就是帝国最强大的筹码,多争取十年,就等于数以亿计的岁月。

让大秦有足够的时间培养出顶尖战力,一旦他们能培育出众多圣境强者,秦国将真正矗立于世界强者的行列,无需依赖任何人类大帝的庇护。

陈平指出:“在大帝尚未亲自出手的情况下,大秦无需主动介入。”

“这是关于身份与地位的考量。”

他强调,人族已经站在帝族的行列中,因为赢耀已晋升圣境,且帝国天子同样具备挑战大帝的实力。

赢耀的默许表明他对自身实力的信心,拥有始皇嬴政的人皇印,也具备了较量的资本。因此,大秦如今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帝族,这是在摒弃传统的人类天帝地位后自我认定的。

刘基接着说道:“帝国选择自主发展,不依赖大帝的力量,如今收获颇丰。”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人族也不必仰仗远古大帝的庇护。”

“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同样能崭露头角,无需其他帝族的认可。”

过去的帝族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古大帝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