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仙侠武侠>蓬莱间【完结】>第60章

  众人谄笑着敬酒,堂内哄笑一团。此时站在屋檐下的我当时就想拔出绣春刀杀进房里,砍一个算一个,把他们全都砍死,可我最终没有那么做。我笑了,廊下的荷花缸中倒映着我的脸,五官和冷冽的月光扭曲在一起,连我自己看了都觉得森森可怖。

  我为什么要笑?因为我放下刀的那一刻,已经知道自己不是当年的那个傻小子了。现在的我,就像寒冬中蛰伏的毒蝎,等时候一到,那根致命的毒刺自然就会露出来。当我认识到这一点时,我确信他们已经不是我的对手了。

  机会果然很快就来了。

  那之后没过去多久,我接到了一个很普通的任务,查抄刘太监的某一处私宅。

  刘太监是皇上东宫时的老人儿,从小伺候皇上——当然他那时候还是太子。太子爷身登大宝之后,那个太监也就成了小皇帝身边最信得过的人,一时间权势滔天,俨然就是个站着的皇上,连我们锦衣卫的指挥使大人见了他也得跪拜叩首,逢年过节也是供奉不断。

  但这家伙却犯了最愚蠢的错误。本来他的一言一行皇上都看在眼里,只不过是默许罢了,因为皇帝需要身边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如果他老老实实为皇上办事,再怎么搜刮民财排除异己,也会安然无事;可他却贪心不止,打起了金殿上那张龙椅的主意……

  大明朝,朱元璋的子孙们无论被后世如何评价,但对一件事情,他们却始终如他们的祖先一般警惕,这件事就是谋反。皇帝迷恋道术,久不上朝,但办起反贼来确实雷厉风行,当即给刘太监列了十条大罪,谋反这一条就不说了,另外的什么勾结妖人、倭寇之类有的没的罪名也安了上去。

  威风一世的刘公公在锦衣卫敲门的那一刻点燃了浇在自己身上的桐油,一把火把自己和他最宠爱的几个小妾化为了灰烬。但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就像朱元璋一样,当朝的皇帝也十分善于抓“同党”。这些“同党”中有的名副其实,有些就是我们锦衣卫添到那名单上去的,不趁此时拔掉眼中钉、肉中刺,等他们翻过身,我们就要变成案板上的鱼肉。而且我们每查抄一个府邸,就有一笔丰厚的油水流进衙门里,何乐而不为呢?

  一时间,锦衣卫十四个卫所都忙碌起来,衙门里冷冷清清,朝野中风声鹤唳。

  当然,我被分配到的是最没有油水的地方,一座宁波城外的外宅。那座港口本是海上交通要地,可因为海禁的缘故,很多人都铤而走险去干些走私的买卖。其中不少走私巨头都是投靠在刘太监手下的。为了讨好自己的主子,他们在当地建了一座堪比皇家园林的宅院,甚至还配有一堂供奉刘公公他老人家画像的生祠,但一直待在紫禁城的刘公公始终都没有在这里住过。在我们的队伍到来之前,这里已经被四散奔逃的仆役们搬空了,留给我们的只有一座空荡荡的宅院。

  就在手下们清点着宅院中剩余的财产时,一辆从门前经过的马车引起了我的注意。

  夜色中,那辆马车显得异常宽大。当时的马车分载货和载人两种,载人的通常叫作小车,载货的就是大车,而这辆车却比我见过的最大的马车还要宽大一倍。拉车的是四匹高俊的黑马,青幔罩在硕大的车厢上,看不清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而拉车的人也是一袭黑衣,青纱遮面,车后还跟着四匹黑马,马上也都是一样装束的黑衣人。

  马车从宅院正门经过时,车夫看到我和另一个兄弟站在门口,他稍稍迟疑了一下,紧接着便继续顺着大路往前走,后面的四个黑衣人也跟了过去。

  我见他们走远了,低声吩咐手下:“快去准备马匹。”

  “怎么了,大人?”那个兄弟叫石横,和我一样无权无势,是手下中最忠于我的一个校尉。

  “刚才那伙人有古怪。”我说,“我敢打赌,那辆特别的马车本来是要把货物运到这里的!还有,你有没有注意到跟在后面那四个黑衣人身上的长条包裹?”

  “有!卑职也看出来那是兵器,不过既然是运送要紧的货物,一定会有镖师相陪,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吧?”石横疑惑了。

  “可哪个镖局的镖师敢用倭刀?”我冷笑着说。

  石横被我一句话点破,早些年间沿海的几个省份倭寇泛滥,那些扶桑浪人手里全都是清一色的倭刀!后来如果不是戚继光、俞大猷这等抗倭大将力挽狂澜,这些沿海的重镇此时恐怕已经荒无人烟了。

  “大人,我要通知其他人么?”石横去而复返,犹豫着问,“他们有五个人。”

  “不!咱们这里有不少人是王总旗安插进来的耳目,到时候功劳又要被他们抢了去。”我又在脑中计划了一番,“带上三眼神铳!”

  “大人考虑果然周全!”石横欣喜地去备马。

  三眼神铳是锦衣卫从辽东铁骑那里买来的兵器,长近四尺,由纯铁打造,有三个枪口可以用来射击,子弹击发完毕之后,还能作铁槊使用,威力极大,是大明火器的巅峰代表。有了两支火铳,以二敌五也不是什么难事!

  追踪捕盗本就是锦衣卫擅长的事情,我故意放走了他们,也是为了不打草惊蛇。

  果然,不到四更天,我俩就在宁波城外十五里处的一个竹林里找到了他们。

  马匹都卸下了鞍韂,放在一边吃草。那辆异常宽大的马车停在竹林中的空地上,五个黑衣人正围着火堆烤火。他们摘下了斗笠,其中四个刀客果然是梳着发髻的倭人武士,那个车夫倒是个汉人模样,正叽里呱啦地说些我听不懂的倭国话,仿佛在争论接下来该如何是好的样子。

  我在黑暗中对石横使了个眼色,让他按照计划行事,自己则迂回到黑衣人的侧翼,借着夜色隐身在杂草丛中,枪口对准了五人的位置,悄悄从怀中取出了火石……

  一、二、三!

  竹林中忽然爆出一声巨响,火光大作中,三枚铁弹从我的枪口飞出,刹那间便击倒了两个持刀的黑衣人。马匹也受了惊,嘶鸣着冲出林子,另外几个黑衣人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正要拿起刀寻找我的方向,石横的枪也响了,从另一个方向又击倒了一人。

  空地中,只剩下了车夫,和另一个肩头负伤的武士。我俩大吼一声同时从草丛中跃出,两把绣春刀一起砍向了那个武士。可怜他从头到尾连刀都没有拔出来,就已被砍倒!死尸倒地之时,我已经掠到了正要逃走的车夫身前,抽刀在他脚腕一划,割断了他的脚筋,鲜血像喷泉一样迸出。

  “老爷饶命!老爷饶命!”车夫捂着伤口求饶。

  “说!”我用刀指着他的鼻尖,“你们是什么人,从哪里来?”

  “小的是刘公公的亲随,前些日子他老人家派我出京去接这几个倭国人,小的也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船在海上遇上了大风,耽搁了半个月,今晚才刚刚靠岸,本想去刘公公的外宅落脚,没想到遇上了锦衣卫的老爷们,当时就知道是那刘老公公犯了案,这才赶紧逃出来……”车夫说着脱下裤子,“不信老爷们看,小的真的是个太监,不是倭人。”

  听他这一副尖嗓儿也知道是个太监。

  “车里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倭国人要把它送给刘太监?”

  “小的实在不知,只是当差办事。我这有倭国人的一封书信,老爷不妨看看。”小太监从怀里取出一只玉匣双手捧在头顶。

  我接过玉匣,刚要撕掉上面的封条,想了想其中未免有诈,于是递给了石横。石横没有多想,一把扯掉封条,打开玉匣。里面倒真的没有机关,只是一封书信,石横借着篝火之光念了一遍。

  信上所说的我倒是能猜到,倭国人觊觎中原已久,想要让刘太监作为内应,到时候平分大明天下,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这车中之物。信中说这里的东西是天下至宝,事关祸乱中华的大事,让那个刘太监万万不可私用,一定要放在皇帝的身边……

  “老爷,其他阴谋诡计,小的真是一概不知,您老还是留小的一条生路吧!”小太监匍匐到我近前,双手抱住我的大腿苦苦哀求。

  “可你自己也说了,对其他一概不知……”我冷冷一笑,“那我还有留你活口的理由么?”

  小太监见势不妙,大叫一声想要拖着残腿逃走,还没站起身来就被石横砍倒了。

  “大人,这小太监也太过天真了吧,真不知他怎么混到刘太监身边的!”石横嘲笑着收起刀。

  我没有答话,径自走到那辆车前。按信上所说,这车里的东西竟然能够祸乱中华,会是什么呢?

  我一把扯掉了车厢上的青帐,月光透过竹林洒下来,庞大的车厢像一座巨大棺木般展现在我眼 黑漆的外壳,用刀尖轻轻敲打发出金属碰撞的声音,黄铜铆钉遍布厢身,看起来牢不可破,除了顶上两侧各有一对黑漆漆的气孔之外,就只有那扇铁门连通着外面的世界,被一把硕大的铜锁封死了。这么处理不是为了防止别人打开它,而是怕里面的东西出来。

  “锁得还挺结实。”石横对着那把黄铜大锁摇了摇头,“刀砍不断的。”

  “用火药!”我解下随身的火药包递给他。

  他随即也把自己的火药包和我的凑在一起,做了个简易的炸弹,捆在锁头上。我们退出空地,点燃了炸弹。

  剧烈的爆炸之后,铜锁被炸烂了,可那扇门依然完好无损。我提起了尖刀,用手势招呼着石横跟上自己,慢慢走上前去,先听了听其中有没有声音。

  里面像是山中古洞一般幽深,爆炸声还在不断地回响,除此之外仿佛坟墓一样死寂。

  我对石横使了个眼色,共同在心中默数了三下,猛地拉开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