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救援课安排在了阶梯教室, 原本这节课上的内容应该放到下个月讲,但考虑到不久后的必修课考核会涉及到,所以把课提前了。

  沈嚣上课不会刻意挑选位置,唯独这节课会坐在最后面, 不过刚上课还没两分钟, 他就被赫洛老师喊了起来。

  “沈嚣,到前面来, 给大家演示一下伤位固定。”

  被点到名字, 沈嚣一改往日雷厉的行事风格, 慢悠悠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顶着两百多个人的目光,面无表情走到讲台前。

  “尚雅你当一下伤员。”

  名叫尚雅的女beta是救援课课代表, 长相温柔,做事认真仔细,很受老师喜欢。

  “好的老师。”

  尚雅走上讲台,赫洛老师这次指定的受伤部位是肩骨, 正中沈嚣练习盲区, 固定肩膀要注意的细节比固定手脚多得多, 沈嚣拿着机械骨架比划了好久, 还是没找到下手的位置。

  “回去没有练习吗?”

  “练了。”沈嚣硬着头皮回答。

  “那就开始。”

  心中被一股紧张情绪攻占, 沈嚣前世被狼兽咬住喉咙都不会皱一下眉, 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会折在这种事上。

  他无奈叹了声气, 打开机械骨架, 先观察受伤位置,将骨架的落脚点放在未受伤的锁骨上方, 然后拉伸骨架,将它当作绷带使用, 左手按住着力点,右手呈环形包扎伤处。

  机械骨架的致密结构兼备柔韧和透气,固定好后骨架无法再移动,能保证后续的自动不会错位。

  这次操作过程中没有响起提示音,沈嚣收回精神力,长舒了一口气。

  “嗯,动作有进步,但耗时太长,还需要继续练习。”赫洛按下计时器,3分21秒,超出了合格时间二十一秒。

  “好了,你们先回座位吧。”赫洛把讲台上的仪器撤下去,打开光屏,正式开始讲课。

  “这节课的内容是虫潮救援,所有人该记笔记的记笔记。”

  重墙计划启动后,极大地预防了异兽突袭,对于大规模兽潮的预测率更是高达了百分百,但对小型与微型的兽潮的预测率只能达到90%。

  虫潮一般归类于小型与微型兽潮,具体划分要依照个星球的抵御能力。

  异虫的体量较小,能混入一些正常虫群穿越重墙上空,进入城市内部,一些具有智慧的异虫群甚至能压缩体型,从墙根地缝渗透进墙内,伪装成普通昆虫进行繁衍,待到族群壮大再向人类发起进攻。

  因此虫潮的爆发总是难以预料,只能靠墙内监控系统进行预防,一旦发现有虫潮形成的痕迹,立刻组织人员疏离,尽可能保障民众安全。

  讲完虫潮的基本情况,赫洛往下翻教案,课程要点是常见的异虫种类,以及它们的攻击方式。

  蠕虫多藏匿于地下,高危异变种能钻入墙体,口器中生有尖刺,破坏力强,行动不算敏捷。

  蜂虫栖息于茂盛树木,躯体附有鳞片,能变换颜色与周围环境相融,口器毒刺都具有很强的破坏性,行动敏捷。

  蜘蛛隐匿于阴暗角落,形态、大小、种类最为繁多,毒丝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粘性,高危异变种能进化出坚实的骨骼,尖刺破坏力惊人,恰似一颗行走的腐蚀炸弹。

  这三类是最常见的异虫,除此以外,还有蝴蝶异变种、天牛异变种、蚂蚁异变种……但不管外形怎么变化,它们的弱点始终不变,只要击碎喉骨,就能一击毙命。

  同时,因为异虫体型较小,多在一厘米到一米之间,且兽潮多爆发在城市中,所以一般不派出机甲部队清扫,由巡防队穿着外骨骼进行营救与作战。

  “……在击退异虫之前,我们首先要保证受灾人员的安全,避免房屋二次倒塌,所以要将异虫引到开阔地段,确保作战时不会波及到无关人员。”赫洛老师说道,“关于一些基础救援器材的使用之前的课上已经讲过了,这里不做过多赘述,大家回去之后还要多加练习,实战中对于操作的要求会更高。”

  讲完理论后,赫洛又播放了几个经典救援片段,分析救援人员操作的正确点与错误点,并请同学分析作答……

  临近下课时,赫洛再次重复道:“不管以后你们去到哪里,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将救援工作放在第一位,我们是军人,理应保证民众的安全,如果连这一点就做不到,那无异于愧对于胸章上的责任,希望大家谨记于心。”

  沈嚣听完,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胸口的胸章,双子星军校的校徽正中间是一颗六芒星,周边围绕着金色的麦穗,六芒星象征军部,麦穗是人民,麦穗赋予六芒星无上荣光,星星自然要用它的光芒庇护人民,两者不可分割,是责任,也是义务。

  只是现在的他还无法担起这份责任。

  ————

  救援课下课后正好到了中午,沈嚣吃完饭回宿舍睡了一觉,养足精神继续下午的操作课。

  侦查系的操作课要和各种meteor打交道,他们目前接触的主要型号是II型,用于侦查类机械操作,原理和操作外骨骼一样,都是是将精神力与meteor连接,驱动机械完成作业。

  不同在于侦查类机械要记的注意事项和类别说明很多,一旦混淆,导致操作不当,会有令机械报废的风险。

  死记硬背的东西沈嚣从不在话下,加上他在班上数一数二的精神力,这门课对他而言没有丝毫难度,也是他最喜欢的一门课。

  午睡醒来后,沈嚣穿上特殊感应服,前往中心楼上课。

  因为器材有限,班上40个人分为八组,每五人一组轮流上机实操。

  这节课使用的仪器是能量探测仪,用于探测区域内的异常能量波动,常配备在机甲和矿石探测装置上,学员们需要运用meteor操控仪器的探寻方向、深度和广度,锁定异常能量波动,并在数据库中找到相匹配的能量来源。

  传统探测仪使用的是热能量感应,特定波长的红外线检测到热源后会自动发出提示,一般来说,异兽的体温会比正常动物低5~8度,察觉到异常后,系统会自动警戒。

  但一些智慧进化的攀爬种会寄宿在正常动物体内,以此调整自身温度。

  而精神力探测仪所释放的γ波能更准确地感应到异兽的能量波动,重墙计划也是依赖γ波这一特性,建立了完备的探测与监控体系。

  机甲作战时,探测仪主要用于探查作战区域的异常波动,天空、地面、地下,侦查员需要将它们绘制成一张三维坐标系,一旦发现异常波动,需将坐标发送给员,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讲完理论,开始实操。

  感应服后颈的位置设置了连接孔,戴上头盔后,磁片自动对接感应孔,这时,在他们周身会形成一圈看不见的磁网,精神力与在磁场环境下与meteor完成同调,转化为γ波向周围释放。

  课本无法描述进入同调状态后,侦查员所置身的环境与实感,一切还是要靠他们自己体会。

  沈嚣排在小组第四位,他们先前接受过抗眩晕和专注力训练,比其他系的学员更能承受现实到虚拟的转化,但在他前面出来的两人状态都不是很好,评分也不尽人意。

  “第一次上机大家先适应适应,把基础操作完成就可以下来了。”老师再三叮嘱。

  前两个人确实只完成了基础操作,没有做多余的事,但这不妨碍他们出来后干呕想吐。

  轮到沈嚣,蛋壳一样的白色机器从中间打开,第三个人跌跌撞撞从座椅上下来,出来时差点倒在他身上。

  沈嚣好心把他扶到墙边,怀着好奇走进冷灰色的操作舱。

  门关上,过低的冷气让操作舱的温度常年保持在十五度,内部的设计很单调,只有一张椅子和屏幕。

  沈嚣坐上操作椅,按要求带上头盔,连接后颈的磁片。

  瞬时,一张看不见的磁网迅速在周围张开,身下的椅子凭空消失,整个人如同灵魂出窍一般浮在空中,周围的景象从操作舱转变为一张自带网格的巨大黑幕。

  沈嚣如同浸没在黑色的海水之中,稍一不留神就会被冲向不知处。

  他试着在黑暗中找寻参照物,摸索许久才在三点钟方向看到了一颗闪烁着微弱的光芒的星星。

  那是meteor的精神力连接口,沈嚣挪动身体缓慢靠近,伸手去抓那枚光点。

  指尖触碰到它的一刹那,坐标轴以他为中心向外展开,密密麻麻的金色线条将幕布切割成等分的小方块,渐渐地,黑暗散去,一幅三维立体的网状图景呈球形围绕在他周围。

  沈嚣终于知道眩晕感是从何而来,图景中没有固定参照物,需要结合连接口的位置和进入时的方位来确认方向。

  这还不算完,分布在网格上的能量信号毫无规律,前后左右都有,方位感差一点,很容易在这些信号中迷失,更别说提炼坐标了。

  忍住眩晕,沈嚣握住光点,试着接受身体的悬浮,在内外空间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将三线坐标轴调整固定,慢慢找回方向感。

  第一次练习所设置的五个信号虽然朝向不同,但彼此之间距离不是太远,不需要释放太多的精神力就能探测到它们的位置,再依靠网格上的指示,就能确认了信号的坐标。

  沈嚣提交坐标后,系统自动将他弹出,一眨眼的功夫画面便切换到了操作舱。

  眼前还残留着景象交替时产生的白光,大脑一阵恍惚,胃里也忍不住泛起恶心。

  他躺在座椅上缓了一会儿,看了眼时间,才过去六分钟,整个过程比想象中快了很多,meteor里的时间流速和精神力空间里的流速差不多。

  换句话说,meteor的作用就是将精神力投入现实?!

  沈嚣觉得可以这么理解,越发期待之后的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