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风了。

鹅毛般大的雪花,也落成了像是糖霜一般的雪晶。

刘启在江南,也头一回感受到了北风雪渣子刮在脸上的感觉。

这天象变得也很赶时候,恰好是在他出兵的时候就来了。

踩着厚重的积雪,刘启走进了那座用竹子和木头圈起来的敌军营寨。

营寨不大,设在两山相夹的谷口,像是一个收费站,大概在平日里也确实兼着这样的作用。

但在战时,这就是一处烽燧,并且具备短期扼守的条件。

营寨虽然不大,但屯兵数百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孙权在经营长江防线的时候是下了大气力的,似这样的营寨几乎遍布了整个长江沿岸。

诸险要之地,要道,江水分流之地等等,他几乎一个都没放过。

前番刘启临江拦截诸葛瑾时被马营忽悠的那个家伙,主要负责的就是这个事。

鲜血撒在雪花上格外的鲜艳,像是白茫茫大地上一朵朵诡异的血梅。

刘启的脚步谨慎的绕开那些血迹,走进了那唯一的一座望楼。

里面蹲着七八名江东士卒,在江夏郡兵的刀锋下一个个瑟瑟发抖的挤在一起。

“府君。”

王义冲刘启重重一抱拳,沉声说道:“就这几名活口,他们的反抗有些顽强。”

作为刘启入江夏后亲自带出来的第一支郡兵,王义和他那队人这一次肩负着斥候的重任。

刘启微微颔首,看着那七八名士卒问道:“鄂王城和县治如今由何人节制,兵马可有变动?说出来不用死,不说所有人挂树上风干。作为近邻,我想你们应该也听说过我的一些喜好。”

照程昱之前的说法,他现在的名声应该在江南这片土地上挺响亮的。

“将军,我们投降!投降!”

一名江东士卒快速抬头看了一眼刘启,神色惊恐的喊道。

刘启淡漠的眸子里不带任何的感情,摇头说道:“这不是我想要听到的答案。”

“听说甘宁将军率兵进驻了鄂王城,县治依旧由县令(长)胡综节制,兵马近期似乎有些变动。但我等只是寻常小卒,并不知道具体的细节,将军没必要刁难我们。”一名士卒高声说道。

这个士卒的反应倒是让刘启有些欣赏,他语气间带着一丝戏谑问道:“你用了听说,似乎这样的说法,那不知你可听说这兵力是增多还是减少了?”

“将军,这……肯定是增多了啊。”那名士卒仰头说道,“鄂县本有乡勇不足千人,如今甘宁将军率兵进驻鄂王城,这已经就多了不知道多少了。末将听说甘将军麾下足有两万余兵马呢,就算他在当口留一半的兵力,这一次带来的恐怕也有近万人。”

“而且,最近时有督邮巡查各寨,一下子有种战事临近的感觉,虽然真的已经来了……”

“就这形势,胡县令肯定早就做准备了,县治的兵力我吃不准,但临时征募四五千人应该还是能办到的。”

刘启心中刚刚升起的那一丝欣赏瞬间荡然无存。

欣赏个嘚儿,这厮就是个满嘴跑火车,信口开河的听说者。

难怪他总是喜欢用听说,似乎这样的词汇,他的话能听,但没办法全信。

孙权给周瑜前前后后才拉凑了三万大军,甘宁哪来的两万兵力?

而且甘宁所率领的部队是包含在这三万里面的。

黄康之前送回来的消息中,鄂县县治的兵力粗略估计在五百人上下,这属于是常备兵马。

江南三县的局势近期有些紧张,胡综临时征募倒确实有可能。

只是这个兵力却不好预估,不过多则五六千,少则两三千,应该基本上会在这个范围之内。

但甘宁进驻鄂王城,是近期的一个变故。

刘启此战最主要的两个目的,就是荡清鄂县境内的这些营寨烽燧,先打瞎孙权和周瑜的眼睛,然后进占鄂王城和鄂县县治,真正占据鄂县。

届时水军再占据鄂渚,便可从内到外完成对鄂县的控制。

有坚城可守,有鄂渚可保证江上兵线畅通,刘启基本上能做到进退自如。

但甘宁这个小霸王忽然移驻鄂王城,打了刘启一个措手不及。

他本欲抄近道直取鄂王城和鄂县县治,但现在他忽然觉得他似乎该考虑改变一下战术了,他这点兵力攻打两座守望相助的坚城几乎无望,最佳的办法似乎唯有歼敌于野。

“距离此地最近的营寨烽燧是哪里?”刘启再度沉声问道。

“最近的……”那名老是喜欢用听说的江东士卒好像彻底放松下来了,他想了一下说道,“最近的应该就是当蠡口,硌石山,和梓山了。”

但对于他说的话,刘启始终保持着一丝怀疑的态度,“其他人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其他的几名江东降卒齐刷刷摇了摇头。

看起来这位听说者这一次讲了点实在话。

“孔邡,传令下去,今日我军暂在此地安营。”刘启转身出了望楼对孔邡吩咐道,“待大军安置好之后,你与齐毦,王义三人各率三百甲士,把这三个营寨给我拔了,带回降卒,尸体悬门示威!”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