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从赤壁之战开始平步青云>第39章 曹操干的好事!

点了二十名精干的骑兵,曹操和于禁一起星夜赶到了刘启此刻屯军的荒山上。

他们尚未接近那座荒山,就被刘启撒出去的斥候给发现了。

双方差点又大开了一场杀戒,好在曹操及时制止,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他们的消息才被送到了山上。

“司马昭?”

今晚亲自守夜的刘启听到司马昭这个名字,愣了好一会儿。

怎么这么巧的,又在这里把这家伙给撞上了?

简直阴魂不散啊这厮。

不信他,却偏偏又还要跟他论点儿交情,这人好像有什么毛病。

迟疑了一下,他并没有派人将司马昭请上山来,而是亲自下山相见。

在山脚下,那条直通江陵的官道上,刘启见到了一身曹军打扮的司马昭。

“仲德兄,是亲自来擒杀刘某的吗?”刘启端坐在十三宽厚的背上,朗声喝道。

“元启说笑了,我岂会做那等背信弃义之事,只是手下兵士抓了几个哨探,他们自称当家的乃是一位骑猛虎的猛士,我一猜便是你在此地,特来相见。”曹操翻身下马,率先朝着刘启走了过来。

于禁吓了一跳,连忙跟上。

刘启往曹操带来的那些骑兵身上扫了一眼,稍作迟疑,也从虎背上翻了下来,“仲德兄,前几日还在说要投靠曹军,今日便已做到了军候,实在是可喜可贺。”

“哪里的话,只是有几分本事,承蒙我家将军器重,上手就给扔了个军候,带着一些以前的兄弟先干着。”曹操打了个哈哈,转移了话题问道,“元启兄因何会在此处?”

“报仇!”刘启淡淡说道。

“元启兄与何人有仇怨?若是此间贼寇,我率人去平了便是。”曹操说道。

“刘大耳,这个忙仲德兄怕是帮不上。”刘启淡笑着摇了摇头。

“元启兄说的是那刘备?这个忙,我还当真帮不上,只是元启兄怎会与刘备有仇怨?”曹操佯作未知,惊讶问道。

刘启摆了摆手,“此事原因颇多,就不一一赘述了,就是有点儿小仇。”

自己丢丑的事情,他才不乐意跟人分享。

“说来仲德兄应是从襄阳而来,可曾听闻襄阳城中有何变故?”

“变故?”曹操神色微怔,摇了摇头,“这倒是未曾听闻,不过我离城之前,襄阳倒是封城了两三日,据闻是有人将檄文贴满了襄阳大街小巷,且事关此次战事。”

“丞相以为怀疑是有人扰乱军心,便封城将此消息压了下来。”

刘启总算是破案了。

原来竟是曹操干的好事,难怪江东没有丝毫的反应。

“人妻曹干的好事,我这好歹也算是在帮他,他就算是自己看不明白,荀攸、贾诩这等谋士虽然一眼恐怕就能看的清清楚楚,他干嘛要遮掩消息?”刘启郁闷问道。

曹操的脸皮轻轻抽搐了两下,“这我就不知道,曹丞相的打算我这个军侯如何可知?”

“不过,我听说那檄文非常的邪乎,细说了接下来大战的趋势,许是曹丞相信了那檄文上所说的东西,准备照那檄文去打仗也说不定!”

“他打个嘚儿,就算是他信了那些檄文,也照样必败无疑。”刘启摇头说道,“战术只是战术,终究还是要靠硬实力,北军不善水战,近来又瘟疫横行,怎么打嘛!”

“仲德兄,你我也算是相识一场,做笔生意如何?”

曹操目露探寻,“元启兄准备做个什么生意?”

“我准备离开此地,你能不能想办法开个口子让我率人离去?”刘启问道。

“多少人?”曹操沉吟了一下问道。

“约一万三千人。”刘启说道。

“多少?!”曹操惊声问道,“你悄无声息的从何处拉来了一万三千的军士?”

“是百姓,此事说来话长,以后容我慢慢细说。”刘启说道。

曹操缓踱两步,神色间带着一丝纠结。

让刘启离开,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但现在,他更加在意刘启下一步的打算。

稍作思索,他直接问道:“元启兄接下来准备去何处?”

“一路奔云梦泽,一路奔襄阳。”刘启并未隐瞒,但也并没有据实交代。

“开个口子倒是不难,这几日皆是我率人哨探这一片区域,只是不可大张旗鼓,须分批离去。”曹操沉声说道,“只是,既然是百姓,元启兄何不将他们留在此地,让朝廷去安置?”

“我管了他们几天肉汤,讹上我了。”刘启摇头失笑,“你说说这世道,水贼没能抢了百姓,反倒是被百姓给讹上了,难以置信。”

曹操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天下百姓都是如此,皆认有粮的主。

“元启兄方才说与刘备有仇,这是要放弃了吗?”曹操犹有些怀疑的问道。

“不放弃还能如何?曹操大军压境,我扑上去那就是飞蛾扑火!”刘启说道,“这趟浑水,我暂时是趟不成了,另谋出路吧。”

“既如此,那便就此别过,你我襄阳再会。”曹操拱手说道,“我会知会手下的弟兄们,给你开个口子,你尽快离开此地。”

“多谢,改日自当重谢。”刘启抱拳说道。

曹操点了点头。

重谢就不必了,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夏口,可是一份很厚的厚礼。

刘启转身刚要离开,忽然注意到站在曹操身边的于禁,“这位仁兄看着颇为面熟,今日你我似乎曾擦肩而过,是吗?”

曹操登时目露警惕,他打了个哈哈说道:“元启兄这眼神当真厉害,你们今日应当是擦肩而过了,他因使得一手好箭术,白日里曾被于禁将军充为前锋亲卫。”

“于禁将军的亲卫都是战时临时编的吗?”刘启有些狐疑的问道。

曹操瞥了一眼于禁,目带淡笑说道:“元启兄有所不知,这位于将军简直就是个榆木将军,他在军中不培植亲信,不养死士,每次军队有所缴获,那是颗粒不剩的全都上缴了。这就导致他帐下的将领对他个个看不顺眼,也难以养成忠心耿耿的亲卫。”

“故而每次战时,这位榆木将军都得从各营抽调能征善战的士卒为亲卫,随他冲杀。”

“难怪。”刘启点了点头,“曹操的五子良将,果然不是浪得虚名的。”

“仲德兄,大恩不言谢,就此别过。”

这番话彻底打消了刘启的疑虑,他拱了拱手,便带人上了山。

曹操目送刘启带人回山,手掌轻拍在于禁的背上说道:“我曹操的五子良将啊,好名字。”

“丞相,这只是刘启的随口之言。”于禁说道。

其实他对这个称呼一点也不感兴趣。

尽管刘启确实展露出了诸多的手段和才华,可一个水贼给他送这么一个称呼,他总是觉得有些别扭,顶在脑门上不但不威风,反而还有些丢份。

“他的随口之言,可绝非是随口之言,走吧,回城。”曹操轻笑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