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总裁豪门>黑月科技>第24章 资本的游戏

根据小黑的想法,解决病毒的最好方法是在人的身体中植入纳米机器人。

只要病毒进入身体,纳米机器人就会对其展开攻击。

功能有点类似白细胞,辨识方面是由超算来控制,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可小黑的一纳米3d打印技术还没有完成,暂时无法制造专用的纳米机器人,这就变成了死循环。

因此小黑考虑再三给出了暂时的替代方案。

在病毒防控的世界里,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人群构成了病毒扩散的铁三角。在这三者之中,传染源无疑是最易于操控的关键点,就好比是切断病毒播撒链条的第一环,一旦有效控制住源头,就等同于掌握了遏制病毒肆虐的主动权。

小黑具备超凡的能力,能够洞察红外线以及其他隐藏在光谱边缘、对常人来说不可见的光线世界。

这种独特的天赋赋予了他无尽的灵感源泉。

基于自身的特异功能,小黑研发出了一款定向生物光谱分析仪。

这款仪器基于一个深刻的科学原理:每种生物体内的化学物质成分都有其特定的比例范围,犹如生命密码的独特印记。通过高精度的光谱分析技术,科研人员能够在浩瀚的生命之海中锁定并识别出他们追踪的目标生物种类。

然而,发现仅仅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消灭才是最终目标。

经过一系列严谨的科学研究和实验验证,小黑揭示了一个惊人的生物学规律:所有生物都存在着各自不同的共振频率。

于是,他在生物光谱分析仪的设计中巧妙地融入了次声波共振发射功能。

当这个功能启动时,它能精准地释放出针对某种特定病毒的共振波,就如同一把无形的手术刀,在一定范围内直接将病毒震至失效,从而实现有效的灭活。

理论架构已然搭建完成,初始设计蓝图也已勾勒清晰,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科技力量。

程序的事情就交给超算和四万码农了。

在齐林的精密机械工厂中,他亲自带领着一支技艺精湛、专业素质极高的研发团队,日夜兼程地投入到了这项神秘而重大的项目之中。

他们凭借自身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创新思维,在一个月紧锣密鼓的研发周期后,终于成功打造出了一台初代样机。

这台样机蕴含着颠覆性的科技力量,其核心原理是利用特定的共振频率对人体机能产生影响。

小黑与齐林共同进行了一场严苛的试验,实验结果令人惊骇——只要精确调整机器的共振频率,就能悄无声息地消灭大量人群,甚至当功率提升至极限时,理论上可以一次性定向抹去数个城市的人口,且仅针对人类造成伤害。

面对如此强大的破坏力,他们深感忧虑,深知若这种技术落入恶意之手,将会成为恐怖的末日武器。

于是,在慎重考虑之后,齐林与小黑决定对样机进行全面改良,以确保其应用的安全性与可控性。

一天后,在齐林那充满未来科技感的办公室内,他约见了身为资深科学家并有着广泛影响力的李飞,向他展示了经过迭代升级的二代样机。

李飞在亲眼目睹二代样机的实际演示效果后,不禁拍案叫绝。

原来,只需在关键的出入境通道布置这样的设备,就能从源头上切断潜在的生物传染路径,这一重大发现无疑将极大地降低生物防护措施的成本,并提高防控效率。

然而,对于这台样机背后的制造原理与核心技术,齐林选择了严格保密,只向军方介绍了基本的操作功能和使用方法。

尽管如此,军方派出的顶尖专家们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测试后,仍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款机器所蕴含的神奇之处,纷纷被其展现出的威力深深震撼。

紧接着,这些专家急匆匆地赶往胡一龙将军的办公室,迫不及待地汇报了这项可能改变未来战争形态与国家安全格局的惊人科技成果。

胡一龙代表国家向齐林购买研发专利,可齐林根本不鸟,他深知其发明“小黑”的潜在威力,一旦被转化为武器并投入战场,其破坏力足以媲美第四代核武器,这无疑将给世界带来深不可测的灾难。

几天静谧如水的日子过去,齐林位于科技园区的办公室突然迎来了两位特别的访客——胡一龙以及他的父亲齐达夫。他们此次到访并非为了跟进那个备受瞩目的防控项目,而是带着一个更为重大且隐秘的任务而来。

甫一相见,胡一龙便开门见山,言语间充满了恳切和真诚:“儿子,咱们父子俩不必绕弯子,我明白你担心你的研究成果会被用于人类之间的战争,但事实上,我们的目标并不是针对人类。”

“啥?!!!!!!!”

短短两句话,信息量太巨大了,齐林惊了。

齐达夫适时接过话头,开始向齐林揭示事情的真相。

原来,齐乐夫与李美晨所效力的部门,竟然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外星科技研究院,这个机构隶属于军方高层,而最高领导者正是胡一龙本人。

他们的工作是研究并应对可能来自宇宙深处的威胁,而齐林的这项发明,在他们看来,有可能成为保卫地球、抵抗未知侵略的关键力量。

他们希望得到齐林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守护这个蓝色星球的和平与安宁。

王树林也在这个组织中,不仅是国内军方逆向工程技术领域的翘楚,更是全球范围内对外星科技破解的权威专家。他的才华横溢,在浩瀚的宇宙谜团面前,他如同一把锐利的钥匙,解锁着一个又一个外星文明的秘密。

在全球各地,无论是遥远的荒漠、深邃的海洋,还是人迹罕至的丛林之中,都隐藏着无数尚未被揭示的不明飞行物和外星遗迹,它们的存在见证了地球并非宇宙孤独的舞台。

各国政府与科研机构为了抢占星际科技的制高点,早在几十年前就悄然掀起了对外星科技的激烈争夺,一场不见硝烟的军备竞赛就此拉开帷幕。

二十年前,国内已知的所有外星文明遗址几乎被挖掘殆尽,无一不经过了科学家们细致入微的研究和探索。

因此,齐林的父母——两位杰出的考古学家和外星遗迹研究专家,他们的脚步开始跨越国界,辗转于世界各地,追寻那些还未被人类触及的宇宙秘密。

就在一个月前,他们通过一条特殊且严密的信息渠道得知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地球上竟然存在着数量不少的外星人种,这些外星生命体与人类并无二致,甚至大多混迹于社会各阶层,身份极其特殊,寻常手段根本无法识别其真实身份。

面对如此棘手的情况,科学界的传统手段显得捉襟见肘,然而,齐林的技术突破为这个困境带来了曙光。

他运用自主研发的生物共振分析仪器,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精准捕捉并锁定这些“伪装”成人类的外星生命体的独特生物特征,从而揭开笼罩在他们身上的隐形面纱,引领人类迈向更深层次的星际探索之路。

听到外星人的事,齐林已经来不及惊讶父母的身份了。

齐林面对着齐达夫严肃而急切的要求,毫不犹豫地点头应允了,他那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的唯一条件是,控制核心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必须由他的独家研发、全球唯一的光学超算系统来执行。

这个看似强硬的条件背后,隐藏着一个公开的理由:据目前地球科技发展水平来看,唯有他的光学超算具备实时进行高精度光谱分析的能力,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

胡一龙在听到齐林提出的条件后,内心不禁泛起了一丝纠结与为难。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就等同于齐林将无形中掌控所有外星生物的相关信息,这样的权力集中对于组织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决策难题。

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于是当机立断,决定直接联系领袖以获取最高级别的指示。

胡一龙面色凝重地拨通了那个代表着最高决策层的电话号码,在向首长详尽解释了当前的情况以及齐林提出的条件之后,首长也立即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

很快,一场汇聚了各方专家和领导的紧急视频会议便拉开了帷幕。短短几分钟内,会议室内的气氛紧张而肃穆,经过一番深入探讨与权衡,首长终于给出了明确的回复。

领袖在全面考虑后,对齐林的想法表示了赞同,并且特意强调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附加条款——齐林在后续的产品开发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之前签订的定向协议,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对此,齐林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领袖的意见。

他十分清楚,自己所掌握的这份力量既是一份无价之宝,同时也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他时刻警醒自己,一旦操作不慎,触碰到某些不可逾越的红线,那么无论他有着怎样的身份背景,都可能会瞬间消失在这个世界上,成为被抹去的存在。

庆幸的是,齐林一直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秘密,“小黑”。

他知道,如果小黑的存在暴露出去,那么其蕴含的颠覆性科技力量足以引来无数贪婪的目光,甚至有可能让小黑顷刻间被强行夺走,成为他人囊中之物。

想到这里,齐林心中更加坚定了要保护好这一切的决心。

一个月之后。

第一批定向生物清除器生产出来,国家以两千万一台的价格无限量收购。

第二天清晨。

在那座矗立于繁华都市中心的黑森林大厦中,最顶层的董事长办公室内,齐林正全神贯注地凝视着自己宽大的电脑屏幕。

屏幕上跳跃的数字如繁星般不断攀升,映照在他深邃的眼眸里,闪烁着财富与成功的熠熠光辉,他的嘴角不禁勾勒出一抹得意而满足的笑容,乐得合不拢嘴。

坐在他身旁的妙妙,俏皮的大眼睛紧盯着那些令人眼红心跳的数字,心中羡慕之意犹如春潮涌动,无法自抑。

“哎呀,咱们公司现在势头这么猛,销售额蹭蹭上涨,都快赶上印钞机的速度了!是不是也该考虑给我涨涨工资啦?我年薪虽然已经300万了,但你这赚的钱可比我的零头还多得多呢!”妙妙一脸热切地打趣道。

然而,齐林却依旧保持着一贯的精明与吝啬,闻言只是轻轻一笑,话语间流露出一丝狡黠,“你都已经年薪300万了,这在业界已经算是天价薪酬了啊,妙妙。”

他的语气虽轻描淡写,但那份对资金把控的严谨态度却一览无遗。

“可你看呐,咱们预计今年的销售额可是要突破3000亿大关了啊!这点小钱对你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吧?”妙妙并未放弃争取,她瞪大了明亮的眼睛,试图用道理说服这个抠门的董事长。

齐林听罢,故作姿态地指了指自己的脸颊,带着一丝促狭的笑意说:“既然这样,那你是不是应该表示表示,小小意思一下呢?”

妙妙见状,顿时脸上飞起一片红霞,跺了跺脚娇嗔道:“坏蛋!不理你了!”

尽管嘴上这么说,但她心里明白,这一招齐林百试不爽,每当她想要斗嘴或者索要些什么时,齐林只需一句实实在在的话,就能让她瞬间缴械投降。

妙妙心中暗自思量,面上却装作生气的样子:“真是个铁公鸡似的大富豪,对自己人还这么抠门!反正亲一下又不会掉块肉,亲一下就亲一下!”

她一边嘀咕着,一边心里泛起了甜蜜又无奈的小情绪,对于齐林,她的感情显然早已超越了金钱所能衡量的范畴。

心里想着,苗妙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向正坐在那悠然沉思的齐林身边。

她的手如同羽毛般轻柔地抚上齐林一侧刚毅而又不失温润的脸颊,指尖触及之处,仿佛触动了齐林内心深处的一池春水,他的心跳瞬间加速,犹如小鹿乱撞,怦然声声清晰可闻。

齐林下意识地撅起嘴,带着一丝羞涩与期待,缓缓闭上了眼睛,想象着妙妙可能带给他的甜蜜回应。

然而,意料之外的结果却是——啪的一声脆响,他另一侧脸颊被轻轻拍了一巴掌,那一刹那的触感像是一阵微风拂过湖面,既让他愕然又感到微妙的亲切。

紧接着,两片如花瓣般的温湿嘴唇蜻蜓点水般在他脸上轻轻一触即离,留下一道让人捉摸不透的涟漪。

齐林瞪大了眼睛,满眼都是惊讶和不解,只见妙妙站在面前,满脸严肃却又带着狡黠的笑容,

解释道:“这一巴掌是警告你别有非分之想,而这一吻则是给你的甜头,让你明白以后若对我不好,就得尝尝我‘惩罚’的滋味;但只要你对我好,我就有更多这样的亲昵回馈!”

说完,妙妙还双手掐腰,摆出一副训斥的模样,却也暴露了她平日里隐藏的那份俏皮和可爱的小暴力。

看着妙妙这般模样,齐林不禁心中嘀咕:这丫头原来还有这样的一面啊!不过,这种打情骂俏的互动并未影响到妙妙的实际行动力,她关于涨工资的计划依然稳步推进。

最后,在妙妙的“软硬兼施”之下,齐林无奈而又宠爱地选择了妥协,再次为妙妙增加了200万的薪资。

得知这个好消息的妙妙,兴奋得无法自抑,她满心欢喜地再次亲了一下齐林的脸蛋,这次的亲吻如同晨露滋润花朵一般充满了喜悦与感激。

然后,她像一只欢快的小鸟般蹦跳着离开了,只留下齐林在原地望着她远去的身影,心头泛起一丝甜蜜。

这时电话声响起。

“我天才学生啊,听说你最近不错啊,是不是把老师给忘了啊,你什么时候有空啊?咱们见一面。”电话那头是校长叶天下。

齐林赶快客套了几句,然后邀请叶院长来自己的办公室!

下午的一点。

叶天下如约来到齐林的黑森林大厦,妙妙把他迎了进来。

“叶院长您好,我也是炎黄科技大学的,是齐林的同学兼助理,您旁边这位是?”妙妙微笑的看着叶院长旁边的人问叶天下。

“哦,齐林的同学啊,你好!这位是罗佳文,佳文科技的董事长,托我搭个桥,他想见见齐林老弟!”叶天下给妙妙介绍。

因为叶天下事先没有告诉齐林罗佳文的来访,所以妙妙赶快去通报。

齐林本不想见这些所谓的资本家,但又不好驳叶天下的面子。

“齐董事长,我的好学生,这是我的好友罗佳文,他想见你可是很久咯。”

叶天下给齐林介绍叶佳文。

罗佳文是国外的华人,属于一个大型的财团,他们的势力遍布全世界,以生物科技和武器生意为主,他这次来是代表财团来和齐林谈合作的,而不是代表他的佳文科技。

他们觉得齐林之前的那些产品很有前景,想和齐林合作,并给出了一个连齐林都有些动心的数字,用3000亿美刀买齐林20%的股权!

第一次见面不能谈得太透,所以三人象征性的聊了一会,又吃了个晚饭便结束了这次会面。

齐林打电话给王树林,让他帮忙查一下这个罗佳文。

几分钟之后王树林就回了电话。

原来罗佳文属于罗德财团,掌握世界最强的生物科技和武器制造产业。

之前他们想通过资本市场直接影响齐林的炎黄黑森林科技公司,但他们发现齐林的公司是无限责任公司,并且没有上市融资,简单的说就是他们得资本渗透不进来。

之后齐林的人才引进和国家的支持让罗德财团感觉到了危机,这次就是准备砸钱收购黑森林。

王树林怀疑之前的袭击就有这个财团的影子,但他没有证据,也就不能做结论。

挂掉王树林的电话,齐林思考良久之后跑去找小黑。

小黑的猫脸笑成了狐狸脸。

一番详谈之后齐林给胡一龙打去电话。

“胡叔啊,罗德财团想收购我20%股份……”

“绝对不行!!”

还没等齐林细说,胡一龙就直接给否定了。

“齐林啊,你可不能……”

“胡叔,你让我说完,我准备坑他们一下,我不准备卖他们股权,只想卖他们产品,然后来个国家级的技术封锁,只把低端产品给他们,如果在战场上遇到,我保证咱们可以碾压他们!”

“他们也不傻,你以为他们不知道吗?”

“所以我准备找你给我再弄个地方,我再搞一个基地出来,红翔这边产出低端的卖给他们,科大那边产出高端的卖给自己人,但我没有那么多钱和地方,你看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

胡一龙挂断电话立刻联系首长,首长对这个提议极其赞同,并给出了明确的答复。

第二天胡一龙带着李飞来找齐林。

齐林的意见是在炎黄科技大学的地下做一个秘密的基地,对外的名义是做一条与市区连接的地铁横穿炎黄科技大学,然后在地铁的下面造一个基地!

这样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把炎黄科技大学的地下挖空,做出第二个基地,齐林本就是炎黄科技大学的学生,往返学校和黑森林集团不容易被敌人发现端倪。

胡一龙当场拍手叫绝,立刻向首长申请资金和项目。

半个月后地铁开始施工。

期间齐林和罗佳文一直在做商务谈判,罗德财团看没法入股黑森林,也只好退一步,同意以军方300%的价格购买齐林的装备。

罗德财团想的很好,他们想买回去拆开做逆向工程,改进以后再卖出去赚差价。

可当他们买了成品回去拆的时候发现他们根本没法做逆向工程,因为就算研究出了原理,他们也做不出金刚石墨芯片,当然这是后话了。

齐林得到了国家8000多亿的资金资助,本来新基地的制造热火朝天,但一套机械把施工队难住了——盾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