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总裁豪门>四合院:傻兄傻弟>第12章 过年(1)

“天哪!”傻茂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傻哥这水太神奇了,你说洗个澡后我那里会不会长大。”边说边解扣子向河边走去,“噗通!”

“哇塞爽歪歪,快点下来。”傻茂兴奋地叫着。

看到傻茂这样,傻柱玩心顿起,用意念控制着那两条蛇向许大茂游了过去。

“卧槽,真的变了,又粗又长。”

说着傻茂用手抓住住了他以为是他家伙的家伙,“绿的?怎么还长鳞了呢?”傻茂惊讶道。

“哈哈哈……”傻柱弯着腰指着许大茂笑的上气不接下气。

“有蛇!”

大叫着许大茂就跑到了岸上,手里还拿着那条锦蛇。

“卧槽,长这么大了,玛德吓死爹了,改天炖了你给爹补补。”

说着傻茂把蛇扔到了水里。

“好了穿衣服出去了,该吃饭了,明天再来看看情况!”傻柱笑着说道。

“没劲,等下吃什么?”

“能吃什么?白菜,土豆,大萝卜,再来几个窝窝头,还能有什么,不过何大清不知道能不能带点吃的回来?”傻柱说道。

“哎,小鱼小鱼快点生崽吧,我熬不下去了。”许大茂对着河叫道。

看着许大茂收拾好以后,傻柱意念一动,两人又回到了屋里。

“傻柱,在屋里干嘛?快开门!”何大清拍起了门,“又不是大姑娘关什么门!”何大清叫道。

“来啦,我换了个衣服。”

说着傻柱打开了门。

“大茂也在啊!正好快跟我去吃饭,最近厂里招待多,今天我带了好几盒菜回来,还有白面馒头。”何大清说道。

到了正屋,傻柱看到饭桌上摆着几盒菜,有土豆红烧肉,鸡汤,红烧鱼,还有白菜炒腊肉。

“可以啊爸,今儿个这是招待什么人啊?这么丰盛。”傻柱问道。

这时候,何大清打开布袋子拿出了几个白面馒头,“还能是谁,上面下来的人,下来指导工会工作,我看这娄董的日子也不好过娄,天天跟个龟孙子一样伺候这帮人。”

“指导就指导呗,还要伺候他们啊?不是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吗?”傻柱问道。

“你都说了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娄董是群众吗?那是资本家。”何大清说道。

“哇,干爹你这红烧肉做的真好吃。”傻茂满足地说道。

“有你爹的鸡好吃吗?”

“有,我爹有鸡但是没手艺,干爹后天年夜饭吃什么?”傻茂问道。

“我看这买条鱼,弄只鸡,再买点儿肥猪肉包点饺子就可以了。”何大清说道。

“这么差的吗?不弄十个盘子八个碗吗?”傻茂语出惊人地说道。

“臭小子,有本事叫你爹拿食材来我给你弄,说什么呢?就这我们比院里其他人家都好上不少。”何大清翻着白眼道。

“不会吧!要是日子不好过那贾婆子还那么肥,难道是吃屎吃肥的?不对就算吃屎也没油水啊?吃什么拉什么,难道吃窝头能拉出红烧肉味的屎来?”

“大茂哥哥你可以不要提屎吗?吃饭呢!恶心。”小雨水不满地说道。

“嘿嘿,雨水你不要把屎想成屎,你想那是黄金就好了,黄金知道吗?可值钱了。”傻茂逗着雨水道。

“你比我哥还傻,屎就是屎。”何雨水说道。

“我说你们能不能别提屎了。”傻柱不满道。

“大茂别乱说,我和你说啊,你门口阎叔家后天最多弄个白菜饺子,至于贾婆子家,那就看易忠海家吃什么了,不过最多弄个猪肉饺子,现在大家的日子都这样,离不了老三样,土豆白菜棒子面。”何大清说道。

“干爹你这么一说我心里满足多了,哈哈,我们这过得是地主家的日子。”

“这话别乱说,关起门来偷着吃就好,让别人知道了还不说三道四的,现在这人啊!过得不好的他笑话你,过得好了他妒忌你,所以以后你们过日子可是要注意这些。”何大清说教道。

“知道了干爹!我就是在这里说说。”傻茂笑着说道。

吃完饭后,傻柱回到屋里就去小世界浪去了,任凭傻茂怎么哀求他都没带傻茂进去。

……

很快到了年三十早上,这天好多人都没去上班,开始置办起了过年的东西。

一大早阎阜贵就在前院支起了写对联的摊子,“各位邻居大家快过来写对子了,我的字大家是知道的,胡同里最好的。”阎阜贵叫道。

“老阎你这一大早的就摆起来了啊!你这会画门神吗?”刘海中腆着肚子走过来说道。

“门神当然不会,我只写对子。”阎阜贵说道。

“那还是算了,我这还要买门神呢,分开买太麻烦。”刘海中说道。

“别啊,外面贵,我这里便宜。”阎阜贵急道。

“我也不差那几个钱,还不够麻烦的,你找别人吧!我去买点年货。”

说着刘海中挺着肚子就要离开。

可是阎阜贵哪里能放过挣钱的机会,“老刘,门神交给我,你去买其他东西行吗?”

“这不是要麻烦你了!多不好意思啊!”刘海中客气道。

“不会,绝对不会,你将来可是要做领导的,这些小事就交给我了。”阎阜贵拍马屁道。

哈巴狗刘海中

他可是清楚地知道刘海中的痒痒肉在哪里。

“嗯,老阎你很不错,那我家门上贴的都交给你了。”刘海中满足地说道。

说完后背着双手向外走去。

“这好像也是一门不错的买卖,要是我把全院的门神都包了一起去买是不是可以便宜一点,这样我不就有差价可赚了吗?对,就是这样,我的赶紧上门去统计一下数量。”阎阜贵想道。

想着阎阜贵就开始挨家挨户地询问了起来。

听到阎阜贵的说辞,大家觉得反正不会贵,又省心,所以都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