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历史军事>新明联盟共和国>第154章 张献忠升官

寻找鸟粪热持续一段时间,终于有好消息传了回来。大明沿海数个岛屿,棉花屿、猫屿、草屿、太平岛与东沙岛等相继发现鸟粪石。又过一阵,更远的地方发现鸟粪石。甚至有人把船只开往西洋寻鸟粪石,小有收获。

于是源源不断的鸟粪石运回大明,经过发酵低价卖给老百姓,老百姓粮食大幅提高,朝廷田税跟着增加。虽然增加部分远不及投入成本,但是让朝廷高层看到了解决饥荒的方法,如何延长王朝统治。至于儒学不如抢劫,朝廷基本放弃儒家治国之道,用金子银子田地砸晕那些野心家,比仁、义、礼、智、信、忠强一百倍,如南大陆张献忠。

1634年1月,也就是天启十四年,张献忠等每人分到300亩草地,安家落户,当起了牧场主。

得到李鸿基大哥亲切关怀,被正式封为草场管理司副司长,相当于户部下面农政司副司长,归正司长镇国将军朱以洋管理。

张献忠从移民中招聘1000名护卫,负责维护草场秩序,防止过度放牧,驱赶野狗,招募移民,引进足够多的牛羊马匹。护卫俸禄每月10两银子,张献忠月俸100两。

秋梅:“当家的,你还真当官?”

张献忠昂起头:“还能骗你,为夫向来一言九鼎。”

“说说俸禄几何?”

“猜猜?”

“10两?大明官员差不多这个数吧?”

“100两,此职位比大明首辅亦不遑多让。”

秋梅吃惊,这移民待遇真是好,发达了。

“你要是纳妾,老娘允了。”

张献忠虎躯一震,这婆姨平时嘴不好,关键时候还挺体贴自己。庆幸碰到好时代,赶上大明蒸蒸日上。

第二天,张献忠谨记李鸿基的交代,招募护卫,有一十五岁的小伙子瘦高,身长八尺,引人注目。

惹人喜爱,问其来历,陕西榆林人士李定国,随家人移民。张献忠便招其为护卫,配万历47燧发枪,算是鲁家军正式兵员。李鸿基派人训练,月薪10两,李定国听后心想,当个护卫竟成了鲁家军,前途不可限量。

日子一天天过去,南大陆移民达到200万,除了淘金者,牧民亦达到50万,草场面积大,来回传递消息慢,张献忠兢兢业业,建立很多驿站。

一日,突传沿海据点被西夷袭击,众人懵逼,西夷如何过来?还能越过新大陆?李自成3000士兵加张献忠1000护卫,全部派往事发地点警戒。

经历者冯纶陈述:“村里共50人,正好去镇上兴明教会祈福,回来时发现,大约有五百西夷乘坐两艘船,从西边驶来。上岸抢点粮食向东而去,大家跑得快,无人受伤。”

李鸿基暗暗心惊,莫非是来探路?分别上报福建水师和朱以潢。

朱以潢近两年,不再怎么操心具体事务,每日到泰兴研究中心上班,和宋应星、王徽一起,争取早日弄出来自动收割机、磨面机、蒸汽船什么的,白发没增多还减少了。眼看三十而立,是时候该搬去新山东。

泰兴王对最小的儿子特别上心,上奏朝廷给朱以海选秀,朱由校划定在山东南直隶选秀,准许三妻四妾。大明周报已经登出,引起轰动,自从上次选秀之后,好多父母抛弃传统观念,不再裹脚。开启移民之后,男女分田一视同仁,女人的地位也大幅提高,扬州瘦马现象几乎绝迹,移民就有100亩田地,远比卖艺强。

大明不再有饥荒,粮食下降到550文,猪牛羊肉降到10文,得益于养猪规模扩大,某些地区出现了猪肉比牛羊肉便宜现象。

普通人薪俸最低涨到2两银子,棉布丝绸由于朱以潢控制价格,没有变动,各个省份有了蒸汽纺织机纺纱机,新式纺纱机纺织机全部替换旧式纺织机纺纱机,棉布产量继续增加到四倍。生活水平提高,百姓的需求增加两倍,剩余的布料销售新大陆,南洋,南大陆,单新大陆的消费能力已有超越大明本土的现象,新大陆即便种植一半田地,粮食总产量亦超越大明。

全国百姓大搞建设,青砖瓦房四合院,多生孩子多买地,老大守家其他移民,让人无不觉得这是一个上行的社会。登莱造船厂及分厂累计造8万艘,仅鲁藩订购了3万艘大船。

朱以潢传信告知鲁王,已养不起3万艘船只,水手船员达300万,每年的费用为一万万两,需要封国税收来养水手船员。

鲁藩每次移民达300万人,私人移民每年一百五十万人,私人移民不安全,不过部分移民不在乎。德国、周国、鲁国等在沿海建立很多迎宾楼,沿海位置每隔几里建一座客栈,负责住宿、吃饭、观光、招揽移民什么的,生意火爆。新大陆此时移民已达到3000万人。

鲁王等担心土地不够用,经过多番思量,还是决定从1634年起,新移民每人分50亩土地,每位藩王购买的土地,留10万顷,其余全部分给新来移民,得到藩王们支持。毕竟自己也种不完,发给移民种地还能收税。

新大陆也发生了一些奇葩事,张某夫妻带着五个孩子前来移民,觉得种50亩田地,足够满足全家需求,其它抛荒,倒是使劲生孩子,五年后,又多三个孩子,鲁王不得不给二代明人,每人分10亩田地。鼓励多种地的政策对这户人家完全不起效果,大多数移民还是白天努力耕种土地,晚上努力生孩子。大明子民勤劳优秀令鲁王很是欣慰,感觉移民目标很快会达成,同时也在考虑,连续5年不种的田地要不要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