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糟糕,我的才华暴露了>第184章 齐国高照

陈群此言一出,无论是司马懿还是曹丕,皆是一脸疑惑。

九品中正制?

陈群不等二人说话,继续开口解释着。

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

品评方面只有三类:其一家世,其二行状,其三定品。

曹丕与司马懿细细思索着陈群的制度。

很快,司马懿就从中感觉到了什么,眼神瞬间一亮,此策一旦实行,造成的后果便是,上品无寒门。

“在下附议长文之策,主公此策一旦实行,主公可顺利称帝”

曹丕此时也已经反应过来,沉思片刻,还是点头:“好,此时,尔等去办吧”

“喏”

数日之后,在华歆的牵头下,曹丕经历了三辞三让,顺利登基,改国号为魏,改元黄初。

曹丕更是在登基之后,大封文武百官,大赦天下。

九品中正制,也算正式进入历史的舞台。

...

当高照接到曹丕称帝消息的时候,荆襄正下着绵绵细雨。

高照轻触雨滴,口中热气随着高照的叹息,呼出口外,自由散去。

“孔明,你说,武帝何等英姿,大汉为何会走到这一步啊”

“主公,朝代兴衰,并非一人所为”

高照点点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孔明,粮草、军械准备的如何了”

“已经备好,只待雨季结束”

不等高照说话,诸葛亮继续开口:

“主公,若在下猜的没错,明日百官便会对主公劝进”

如今曹丕称帝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治下百官也是跃跃欲试,高照如何不知?

“孔明,你意如何”

“主公当称帝”

“为何?”

“如今大汉已亡,只有曹丕一个皇帝,若主公不称帝,那天下之人便会认定曹丕,天下的人才定会投奔曹丕这个‘正统’,主公只有称帝,才可以与曹丕分庭抗礼”

诸葛亮还有一点没有说明,那便是:主公,这不是你内心期盼已久的吗?

没错,高照等待这个时候已经很久了,从平定江东之后,高照便一直深思,如何称帝?

他既不想担着这个窜国逆贼的名号,率先称帝,又不能不称帝,不称帝的话,造反有何用?

如今曹丕称帝,自己可以打着为先帝报仇的旗号,挥军北上,心向汉室之人,便会望风而降。

但国号还是要好好想想的。

“孔明言之有理,就是不知,治下百姓如何看待此事”

“百姓无不盼望主公称帝,主公若有疑虑,可前往民间探寻”

高照没有说话,将手中鱼竿收起,轻轻拍拍孔明的肩膀:

“孔明,今日正好钓上两条大鱼,午时来王府用膳”

“多谢主公”

次日,百官聚集南郡议事大殿之内,不等高照说话,蒯越已经站出来。

“主公,曹丕僭位称帝,天子回封地的路上,沉船于漳水,此定是曹丕所为,臣建议主公称帝,高举大纛,为天子复仇”

“臣附议”

“末将也附议”

朝廷文武皆是义愤填膺,仿佛对曹丕的做法很不认可,一一劝进。

高照面色凝重,右手臂处的白布表明了对大汉天子的忠诚。

“不可,天子新亡,曹贼又刚刚篡位,我若此时称帝,与篡国逆贼曹丕又有何异,此事,不必再论,散朝”

高照在众多官员不理解的神色之下,气哄哄的离开大殿。

散朝之后,高照在诸葛亮的陪同之下,来到民间。

荆州的百姓对于高照也是识得其表,在高照的带领下,百姓安居乐业,甚至家有余粮,与黄巾时期远远不同。

“王爷”

“我等谢过王爷”

高照所到之处,百姓无一不是下跪行礼。

高照重办府衙,对城中百姓的安危,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百姓夜间也可以出门做生意,丝毫不用担心强盗。

“快快起身,尔等皆是我大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啊,快快请起”

高照说到这,情绪变得失落:

“只可惜......”

“可惜什么?”

“只可惜曹丕逆贼,窃取朝纲,篡位称帝,我四百年大汉基业,亡了啊!”

高照脸上甚至还留下两道泪痕。

百姓皆是纷纷意难平。

“若是称帝,也当是王爷称帝啊,曹贼何德何能,能窃取帝位”

“是啊,王爷,称帝吧,我等愿献出家中余粮,助王爷北伐”

“是啊,王爷,草民扣请王爷称帝”

高照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没有理会诸葛亮意味深长的眼神,继续扮演着他的角色。

在高照的治理下,百姓已经不知汉朝,心中只有王爷。

看此情况,高照便知道,自己称帝的时候已经到了。

“诸位好意,我心领了,我高照再次发誓,国贼必除!”

次日,荆州南郡朝会之上。

“主公,天下只有一个皇帝,主公若不称帝,老臣便扣死在这里”

“还请主公称帝”

高照对他们内心的想法心知肚明,无非是自己称帝之后,他们各自得到封赏。

昨日民间,高照心中唯一的顾虑也消失不见,当即缓缓点头。

“好,尔等心意,我已知晓,诸卿快快请起,对于国号,尔等有何建议”

满朝文武见此,皆是会心的露出笑容。

“陛下,以荆州为家,当以荆为国号”

“不可,断断不可,日后平定天下,都城在哪尚未可知,不可以‘荆’为国号”

“是啊”

众文武纷纷谏言,朝堂之上,很快便哄闹起来。

片刻后,诸葛亮缓步走出:“臣意,国号不一定以地名为主,主公治下大多为昔日楚地,难不成以楚为号吗?”

汉如何立国?自然是击败西楚霸王,若是以楚为号,很有可能被世人说为复逆。

况且‘荆’在此时,亦是楚国的别称,自然不可。

高照沉思片刻,才下定决定:

“本王决定,立国号为‘齐’,何为‘齐’?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代历任皇帝需以此为警戒”

“主公英明”

建安二十年,高照在南郡称帝,改国号为齐,改元永昌,当年是为永昌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