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穿越重生>我靠阴郁人设拯救竹马将军>第三十二章 徐家大宅

  颜稚秋垂着脑袋,小兽般的直觉让他感受到一股冷意从脊椎只往上窜,他清楚地察觉一股浓厚的恶意落在了他的身上,颜稚秋蹙眉抬眸,在风掀起红布的空挡他看见了那座所谓的神像。

  与那神像对视的片刻,颜稚秋心中一阵恶寒,随后迅速偏开视线。神像旁是那个被称之为“神使”的男人,颜稚秋浅浅一眼只觉得那双琥珀色的眼睛熟悉又陌生,自己应当是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一双眼睛。

  梁雁耸了耸手臂,一手抱着颜稚秋一手遮住他的眼睛:“别看这种野路子神像,容易沾上晦气。”

  梁雁语气冷冷,颜稚秋乖乖嗯了一声。

  算是已经下车膜拜过所谓的神明,神教那一队人马也没有什么理由在拦着他们不让走,一行人畅通无阻地到了徐家大院,将军府的护卫整齐在大院门口列作两队。

  颜稚秋发现梁雁在外不似与他在家中那般亲和,而是带着军人特有的英武气质,他亲自为颜稚秋推着轮椅。想来颜稚秋已经有近十年未曾回过徐家了,门口的小厮不认识他,又见将军府这样两队兵士,心中有些发怵,不敢上前询问来者姓名。

  还是徐湘灵上前道:“还不快去通报老太太,说是京都的秋哥儿同姑爷到了。”

  小厮连忙向里头跑去。

  颜稚秋仰头看着,徐府不愧是江南富商,府邸宅院都要比平常人家大上一倍,饶是京都皇亲贵族的府邸都比不上这里来的宽敞,相府那巴掌大点地方和这里比根本不够看。

  徐湘灵引他们进去,见他这般好奇的目光,温和一笑:“秋哥儿对家里可还有印象。”

  颜稚秋实话实说摇摇头。

  徐湘灵轻轻抿了抿嘴,向他介绍:“也不奇怪。家中老祖母还建在便没有分家,我们大房还有二房、五房的叔伯都住在一块,东南边院子是祖母住的地方,西南边是我与母亲住的,二房的叔叔一家住在西北边院子,五房小叔一人住在东北边。”

  颜稚秋象征性点点头。

  徐湘灵继续道:“祖母多年未见到秋哥儿,思念秋哥儿的紧,所以姑爷同秋哥儿的厢房便留在老祖母的东南院了。”

  接触了徐湘灵片刻,颜稚秋从内心感慨这位长姐八面玲珑,心思周全:“劳长姐费心了。”

  徐湘灵面上始终挂着笑:“应该的。”

  方才去通报的小厮姗姗来迟:“大小姐,老太太在大堂侯着呢。”

  徐湘灵道:“知晓了,去准备些茶水、茶点送上大堂。”

  穿过堆砌假山的院子便是大堂,梁雁一路沉默待临近大堂,他开口问徐湘灵道:“长姐,我有一事不明。”

  徐湘灵停下脚步:“梁将军请讲。”

  “方才道上拦路的,是何许人也?”梁雁问。

  徐湘灵依旧保持着微笑:“神社的一点乌合之众,是江南一点民风民俗罢了,将军不必在意。”

  颜稚秋听梁雁问起这个,再看他略显凝重的表情,心中隐隐有了一点猜测,江南的种种横生的变故想来是与这个奇怪的神社脱不开关系了。

  徐湘灵领着他们进去,大堂内皆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颜稚秋第一次独自面对娘家亲戚,一时之间有些局促,主座上的老太太一见他便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站起来,带着病态的面容上老泪纵横。

  “秋儿,秋儿。”身边手脚快的丫鬟扶住老太太,老太太一见颜稚秋心中疼惜的情绪便涌上来,“我儿啊,快到我身边来。”

  梁雁见老人情绪激动赶紧推颜稚秋的轮椅,颜稚秋对这位祖母的记忆早已经遥远如天边浮云了,也许真的是身体中那同样的血缘作祟,见老太太情难自已的模样,颜稚秋竟然也不知不觉红了眼眶。

  前世母亲在他五岁那年病故,十多年了,他早已经记不清母亲徐氏的模样,只苍白的记着徐氏似乎也会“我儿,我儿”的唤他,颜稚秋垂眸掩饰哀伤,扯了扯梁雁的衣角:“抱我起来,我们给祖母磕头。”

  梁雁却没有听他的,咚的一声给老太太跪下来磕了几个响头:“见过祖母,稚秋腿脚不好,我替他给您磕这个头。”

  “梁雁。”颜稚秋小声地嗔怪道。

  老太太这是第一次见梁雁:“这是哪家的孩子?”

  徐湘灵介绍道:“祖母忘了,秋哥儿前些日子嫁人咯,这是姑爷。”

  老太太复又高兴起来,扶起梁雁这边摸摸那边看看:“好好好,也是个有心的好孩子。”

  “祖母。”徐湘灵小声提醒,“也让秋哥认认叔叔婶婶们呐。”

  “好好好。”老太太牵着颜稚秋的手挨个给他认人,“这是你们大伯母,你大伯故去的早,大房就只有她和你们大姐。”

  两人异口同声:“大伯母。”

  “这是你们二伯伯,二伯母。”

  “二伯伯,二伯母。”

  郭氏瞧着颜稚秋道:“秋哥儿看着脸色不大好,是不是病了?”

  颜稚秋回答道:“江上吹了点风许是染上风寒了吧。”

  老太太心疼他:“我瞧着身边都是些子生面孔,怎么也不带个知根知底的回来,阿榕呢?”

  颜稚秋:“前些日子,榕姨家的养子为了保护我受了一些伤,护主有功,年关将至,孩儿这做主子的总不好叫人家母子分离罢。带的都是长公主府上调教出来的,都不是笨手脚的人。”

  “长公主府上的人自然氏好的,只是这快过年了,秋哥儿病恹恹的可不好,母亲,要不要请神使来看看啊。”郭氏建议道,“还有秋哥儿的腿说不定神使也能给看好呢。”

  颜稚秋的腿也是老太太心里一个痛处,这是她小女儿留下的唯一骨血,当初两个女儿远嫁去京都她便千般万般不舍,结果一个被困深宫,一个病死他乡,连唯一的外孙儿也断了双腿,成了残废。若是能治好她外孙儿这一双病腿,老太太也一万个愿意,遂听罢就频频点头,刚要答应。

  就听徐湘灵开口打断:“祖母,今日仓促还是先让秋哥儿同姑爷好好休息吧。小叔同二弟弟、三妹妹就要下晚学了,我这去便接他们回家来。”

  “好,你且去吧。”老太太答应。

  重活一世颜稚秋也将察言观色烂熟于心,见徐湘灵这样的表现他便知道这位长姐不喜欢那个什么稀奇古怪的教会,所以他们究竟做了什么让徐湘灵这般抵触呢。他道:“祖母不必费心了,姨母找宫中医师看过了,这腿若是治不好也无碍,总有梁雁护着孩儿呢。”

  “好孩子。”老太太拭泪,“我儿这样好的孩子,竟被那颜正坤生生折辱了这好些年。”

  “母亲宽心,可以让秋哥儿再找江南的老大夫们瞧瞧。”此时说话的是二房媳妇苏氏,苏氏讲话温温柔柔的,带着江南女子的温婉,“江南的老大夫们有些也是极神的,说不定真能给瞧好。”

  老太太又是频频点头:“要的,要的。”说完话,老太太有些支撑不住咳嗽起来。

  徐家二爷看不下去,道:“娘,您下去歇歇吧,也让稚秋和姑爷歇歇,晚点湘灵带几个孩子回来我们再一同用晚膳。”

  老太太有些气虚:“好好。”

  徐家老太太一共五个儿女,生老大时遭逢战乱难产,因此老大一直体弱,没到三十岁便撒手人寰,留下大房的孤儿寡母;生老二时徐家商会颇有成绩,老二从小跟随父母经商熟识商道,老太太在老二成年时为他在江南寻得一门门当户对的好亲事,二房夫妻琴瑟和鸣,育有一子一女;老三便是当今中宫徐皇后;老四便是颜稚秋的生母徐夫人;这老五是徐老爷的遗腹子,如今才堪堪弱冠,尚在学堂念书呢。

  冬日天色暗的早,徐湘灵站在学宫外等候,手中捻着她的琉璃手捻,身边的丫鬟打着一盏小灯笼,空中徐徐飘下一两片雪花,一把油纸伞盖过徐湘灵的头遮住雪花。

  徐湘灵回头,手中捻动珠串的手指停了下来,身后是一个身穿官府的青年男子,两人无言,就这么安静地站着,静静的,雪越下越大。

  学宫散学,很快有人便跑了出来,徐江冉和徐明朗拿书遮着脑袋冲在最前头,徐思柔挽着另一个女子有说有笑地走在后面。

  “大侄女!”徐明朗冲徐湘灵挥挥手,拉着徐江冉就跑过去,“呦,薛大人也在啊。”

  徐江冉恭恭敬敬地给徐湘灵行礼:“见过薛刺史,大姐姐。”

  徐湘灵:“天色不早了,今日家里来了客人,小叔和二弟弟快去马车上吧。”

  徐思柔此时也走到徐湘灵跟前,见到她的人立刻是一副小女儿情态,谁想到她身边的那小姑娘更快一步,直接就扑进薛寺的怀里:“寺哥哥,你是来接我的嘛?”说罢,不屑的目光直往徐湘灵身上瞥。

  徐湘灵不卑不亢,转身对那女子福福身:“见过安康郡主。”

  安康郡主哼了一声,就这样拖着薛寺离开了。

  徐湘灵不以为然,看了一眼徐思柔,与先前对几个弟弟的态度不同:“收起你的小心思,快上马车吧,家里有贵人等着呢。”

  徐思柔梗着脖子:“我不要和你坐一辆马车,我要和哥哥坐。”

  徐湘灵冷下眼神,扣住徐思柔的手腕,不容置疑地将她拖上了马车。

  徐思柔吃痛,徐湘灵厉声道:“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你可不是安康那样的皇亲国戚,攀不上高枝的。”

  徐思柔也毫不客气地回怼过去:“你就高贵了,有安康郡主压着,你和薛寺有婚约嫁过去,也只能做妾。啊!”

  徐湘灵一把拧住她的耳朵,用力狠劲地拽,将她的脑袋都拽偏过去。

  徐思柔眼泪都掉出来了,待徐湘灵松手委屈得捂着耳朵直哭。

  徐湘灵警告道:“家中来了京都的贵客,收起你的狐媚性子,给我夹起尾巴躲在院子里,安分守己一点。听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