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历史军事>统一天下从召唤猛将开始>第497章 民之道

马贼首领此刻深陷锦衣卫大牢的幽深之地,周身已被无尽的伤痛环绕。他的肉体被残酷的现实摧毁,仿佛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役。身上到处都是斑驳的伤痕,血迹已经干涸,但他依旧倔强地咬紧牙关,没有流露出丝毫的软弱。

阿大审讯了许久,面对这个硬骨头,他无奈地摇了摇头,郁闷地走出房间。他的眉头紧锁,似乎正在思考如何打破眼前的僵局。

丁修坐在椅子上,嘴里啃着个馒头,看似漫不经心地问:“怎么,审不出来?”气氛凝重之际,一名锦衣卫开口回话

一名锦衣卫上前一步,沉声回话:“大人,审是审出来了,只是这马贼首领嘴硬得很,一口咬定自己就是马贼。”气氛仿佛更加压抑了。

丁修眉头微皱,随即舒展开来,明察秋毫的双眼透露出凌厉的光芒:“既然如如此……吩咐阿二去审吧,告诉他随便他处置。”

话音一落,锦衣卫众人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升起,大牢中仿佛刮起了一阵寒风。

马贼首领抬头看向阿二的方向,只见阿二缓缓走来,脸上带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微笑:“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给我一个痛快吧。”

阿二坐在他对面,嘿嘿一笑:“该说的,你都说了?那就再说点新的吧。”

马贼首领心中一紧,常年行走在刀尖上的他,虽然无所畏惧,但此刻也不禁感到一丝寒意。

阿二只是嘿嘿一笑,语气轻松得让人毛骨悚然:“不急,咱们有的是时间,慢慢玩。”他的笑容仿佛隐藏着某种狡黠和残忍。

马贼首领面对阿二的审讯,时间每过去一刻,他的恐惧便加深一分。刚过去一个时辰,他已经无法再坚持下去,只能求饶:“我招,我招!”他的声音已经充满了绝望和哀求。

皇宫之内,朱平安听完李儒的详细汇报后,他的目光凝重,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小觑的决断:“这么说来,那些劫掠书籍背后真正的主谋是郑家和王家?”

李儒低头,声音沉稳地回应:“正是此二贼指使,陛下。”

朱平安皱眉,追问道:“关于这两家的详细档案,你们可查清楚了?”

李儒略微沉吟,然后恭敬地回答道:“陛下,郑家和王家目前在幽城设有分号,这两家都是传承了百年的世家大族,底蕴深厚,行事隐秘,一直隐藏在公众视线之外。”

说着,李儒将锦衣卫所收集的关于这两家的情报,一一向朱平安汇报。

听到这些情报,朱平安的思绪飘远。他不禁想起自己穿越前的那个时代的一句名言: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世家。直到黄巢出现,一举杀尽天下门阀士族。他现在所面对的,不也正是这样的局面吗?然而,黄巢最终不是还是被镇压了吗?而自己,拥有系统这样的助力,怎么会步黄巢的后尘呢?

朱平安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他下令道:“李儒,这件事就交给你全权处理。务必查清楚他们的底细,一个不漏地揪出幕后黑手。”

李儒肃然领命:“臣遵旨,陛下。臣必不辜负陛下所望。”

大秦书院之内,两人相对而坐,品茶论道。

朱平安轻抿一口茶,缓缓开口:“书院最近状况如何?”

文儒轩回应道:“学子们都在勤奋攻书,积极准备春闱,士气高涨。”

朱平安微微一笑,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如此便好。”

文儒轩放下茶杯,神色凝重地开口:“陛下不仅是诗词歌赋上的造诣深厚,对于治国理民之道,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不知可否与陛下深入探讨一二?”

朱平安目光坚定,语气铿锵:“民之道,首要得民心。民为本,方为国家之根基!”他笑吟吟地继续道,“文公想必也清楚,朕曾言:君,犹如舟船,百姓,犹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理至为重要。”

文儒轩抚着胡须,脸上露出钦佩之色:“老朽自然听过此言,对陛下如此深谋远虑,佩服之至。”他稍作停顿,接着故意设难:“只是,若百姓中出现民乱、民暴、民恶,又该如何应对?”

文儒轩眼神闪烁,似乎在试探着朱平安的底线:“如此一来,岂不是成了暴民、乱民、恶民?”

朱平安哈哈大笑,反问文儒轩:“文公何不问问百姓为何而暴乱、为何而作恶?”

文儒轩被这一反问弄得面色一怔,陷入沉思之中。

朱平安笑吟吟地继续道:“是因为食不果腹?又或是因穷山恶水所逼?”他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显然,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他深深地看着文儒轩。

“那是何缘由?”文儒轩的眸中流露出真正的迷茫,他对朱平安的言论感到既困惑又好奇。

朱平安淡淡一笑,眼中透露出深邃的光芒:“原因浅显且深刻!官员们未能真正为民办事,他们不开民智,不解民忧,忽视了民生的重要性。”他声音沉稳,仿佛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力量

“百姓之中,恶民与良民并存,但更多的是朴实善良的良民。他们的愿望其实非常简单,只希望能填饱肚子,能吃上一顿热饭,这便是他们的全部所求。”朱平安的语气带着深深的同情与理解。

“然而,历史长河中,多少王朝因暴政、刑法和昏君而覆灭。作为官员,应以民为重。”朱平安以后世的眼光审视当今,他的视角如同上帝一般宽广。

文儒轩被朱平安的话语深深震撼,心中泛起层层涟漪。这番话若是传出去,虽然是大不敬之罪,但其中的真理却不容忽视。

朱平安的脸上露出沉痛而坚定的神色,他轻声说道:“无论身处何朝何代,百姓都是国家的根本之源。”

文儒轩的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他试探着问:“依臣陛下之见,各国的制度如何?”

朱平安毫不犹豫地回答:“有待完善。其中一点特别明显的是,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这无需多言,是显而易见的。”

文儒轩微微点头,目光深邃地望向朱平安:“陛下所言极是。如今各地都在积极恢复与发展,然而江南之地局势复杂,龙盘虎踞,充满了未知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