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总裁豪门>感染核污废水,我觉醒系统针不戳>第272章 捡到甲骨文

古巴比伦王国已经不复存在了。古埃及留下了金字塔,但是古埃及在被罗马征服之后又被阿拉伯帝国征服,文明就此中断。古印度,看到今天讲英语的后代,会不会长叹一口气呢?

如果辉煌的成就只能从考古中发掘出来,那究竟是值得自豪呢,还是有些悲哀?只有辉煌的历史,那是“祖上阔过”的阿q。

自豪感不仅仅来自于悠久的历史,更来自于起起落落之后,仍然岿然屹立,还能再创辉煌。

自信来自于,既有甲骨文,也有光刻机。

别急着污名化预制菜

原创怪物学者金重之言--:发表于江苏

结论放在最前面,餐饮业的出路,工业化为主,个性化高端化为辅。

骂一份盖浇饭二十块太贵的人,往往也是骂老板太黑心员工工资太低的人。

可是,一个餐馆,每天起早贪黑,怎么能做到以下所有这些事情:

把厨房前店打扫干净,厨具灶台干净,桌子椅子地面干净。

餐具碗筷洗干净,调料瓶子擦干净。

没有苍蝇没有老鼠没有蟑螂。

4所有的菜都仔细洗干净

每个顾客点的饭菜,都在分钟之内,甚至于分钟之内,现场炒好做好。

以上几条都做到的同时,还要使用合格的食材,给厨师服务员和洗碗工较好的工资,交得起房租水电气费,售价还不能太高,让顾客觉得物美价廉。

不谈论什么美味,就单纯地做到干净卫生,对于一个餐馆来说就是巨大的工作量了。更何况,顾客还想要口味好,还想要价格便宜。

做过家务的都知道做一顿饭,前面的准备,后面的清洗,有多少工作量。而一个饭馆,每天面对的是几十斤几百斤的菜,几十斤的肉,几十几百个鸡蛋,几百套碗筷。

员工呢?几个人才能忙得过来?每个月工资一个月几千块?然后,一碗盖浇饭,到底要卖多少钱呢?

不仅仅是苍蝇馆子的卫生情况惨不忍睹,大型连锁的餐饮店,只要是在门店现场进行大量手工操作的,同样惨不忍睹。

洗碗机都已经逐步进入家庭了,为什么餐馆不能推广呢?你觉得依靠洗碗工的觉悟和努力,能保证碗筷是干净卫生的吗?

强烈推荐旧文,肮脏的后厨和珍妮纺织机

本质的问题,在于生产效率。工业革命都已经将近三百年了,各行各业的生产效率都已经翻天覆地了,餐馆如果还停留在农业时代的手工劳动模式下,是不可能满足现在的需求的,是不可能既高效又卫生的。

必须把清洗净菜切削,甚至于标准化的调味和预处理,提前到餐馆之前的环节里完成。程度由浅及深,就是净菜配送和预制菜了。

农业生产已经工业化,快餐制作也会逐步工业化

别瞎扯什么散养放养,你需要的是物美价廉的蛋白质。

现在很多人,吃得太饱了,忙着减肥。忘记了短短二十三十年之前,人还普遍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

人一年要吃掉亿头猪,多亿只鸡。平均一天吃将近两千万只鸡。你觉得散养行得通吗?除非你想回到只有逢年过节才能杀一只鸡的年代。

农业生产工业化是让所有人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的唯一办法。种粮要靠大规模机械化,畜牧养殖也一样。事实上也早已经这样了。

正是因为农业生产逐步工业化,才有了充足的粮食,有了充足的鸡鸭鱼肉,让所有人不仅吃饱了,还吃得不错,营养足够。

现在发展到了餐馆这一段。大家又不适应了。

到底什么是预制菜?

唐昊们先拿“洋快餐”做例子。麦当劳肯德基,很多人说它营养不均衡热量太高,但是很少有人说它不干净不卫生吧?

在同等价位的餐馆里面,这类快餐堪称干净卫生的天花板了吧?

汉堡包薯条等等,算不算预制菜呢?前店只做简单的加热炸,几乎所有都是后端工厂提前做好的。

巨无霸汉堡的牛肉饼生产线,在净菜车间通过机器把蔬菜提前洗净切好,算不算预制?

肉类鱼虾提前洗净切好,甚至腌制,算不算预制?

组合调味提前做成汤汁料理包,算不算预制?

以上这些如果都能接受,那么下一步把常见菜提前做好,真空密封,加热即食,难道就不行了吗?

现在对预制菜的反对声音,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科技与狠活。这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监管的问题。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广泛存在的,合规合标就是没问题的。还是那句话,你回不到原始手工农业了。那时候大部分人从事农业生产,的确没有化肥没有添加剂,可那时候吃不饱是常态,饿死的也不少见。

食材质量问题。这也是一个监管的问题。要想吃得放心,要从农业生产的源头开始管起来。

有些人,一看到“私自屠宰售卖未经检疫的猪肉”被罚款,就义愤填膺,上网怒骂,说农民可怜卖猪肉换钱都不行。过一会看到食品安全问题,又义愤填膺,上网怒骂,说要把卖病猪肉的千刀万剐。你到底想要什么?

预制菜进校园。这个唐昊也反对。预制菜是快餐工业化不可避免的一步。但是任何事物在发展初期,都会有监管不力市场混乱鱼龙混杂的乱象。

预制菜,应当先从平价快餐开始,让监管和市场共同起作用,形成了靠谱的行业和企业之后,再考虑进入其它领域。

事实上,大型连锁快餐领域,采用食材统一配送,统一制作料理包,已经很多年了。唐昊们不能既要高效便捷,又要口味统一稳定,还要门店干净,还要价格实惠,然后,还要所有东西都是现场手工制作的。这可能吗?

你家里吃的速冻饺子汤圆馄饨,冷冻的馒头包子,准确地说,也都是工厂预制的啊!要说科技与狠活,奶茶排第二,谁敢排第一?

非洲故事一当东北老铁遇到非洲大哥

之前唐昊在文章里写到来非洲工作最不值钱的专业就是英语,其实语言不管是英语还是其昊哥外语,归根到底只是一个表达工具,就像斗地主里面的癞子一样,只有和大牌一起出才更能显示作用,单出作用有限。

如果有机会来非洲,你会发现很多在国内没怎么上过学也不会英语的人来这边现学一段时间以后,工作生活完全没啥问题,比如一些技术工人后勤人员之类的。

以前唐昊们公司除了唐昊们办公室这些上过大学的财务业务,其昊哥人在来非洲仅限于“hello”“goodbye”两个词,当时照样在这里工作生活,有的还管着不少黑人。其中一个东北大哥唐昊印象特别深刻。

东北大哥负责带领黑人工地现场安装的,昊哥就是来这边跟黑人学的英语,本身黑人英语就有口音,大哥再经过自己的一些列加工,那英语说的极具个性,比如:蛤蟆hammer,疑双thisone,补罗齐blocked,补利客break。

其昊哥的唐昊倒是还可以理解,就是唐昊至今不明白昊哥怎么把thisone读成疑双。大哥这英语吧,词汇量不多,读音还特别独特,只有昊哥身边跟着昊哥干活的十几个小黑能听懂,有时候隔老远就能听到昊哥在那里大喊‘疑双补罗齐’“疑双补利客”然后还夹杂着国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