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拥有永远被月光照亮的前路》

  感谢大家点进来看我唠嗑,每一篇长篇最后都有这么个环节我也是很事儿的一个大白。

  其实老实说我已经忘记当初为什么会写这个故事了,不定时从我脑子里闪现出来的属于喻黄的画面其实有很多,有的一闪而过我脑子里幻想一下情节就过去了,有的想着想着补充了基本人设后觉得很有意思就写了下来。说起来可能会被打,其实踽踽这一篇到我决定写之前,都没有一个比较能闪光的情节或者人设的点,我只记得我是因为突然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场景:

  一切尘埃落定后,人人都找不到黄少天,有谁问喻文州,黄少天去哪里了。

  喻文州没有回答,独自离开。

  而另一处,黄少天的背影正向着一处最普通寻常的道路向远处走去。

  就是这样两个分镜,我连人设都没有想好就想写下来,其实动笔后也并不确定自己能写完,所以开头一直写着“不一定写下去”没想到写着写着就停不下来了emmmm

  我好像以前说过我写文不喜欢写大纲(这不是个好习惯),我都是脑洞开到哪就是哪,大致方向是有的,但写嗨了就会出现“任由故事这么发展下去吧”的想法,往往会偏离航道。很矛盾的是踽踽这篇是直到我开始码字,才慢慢将这个故事里的文州和少天的人物基调定下来的,与其说是我写了这个故事,不如说是和人物和情节一起成长。

  一开始说过写这篇文是因为脑子里蹦出来的两个分镜,因为没有想过人物关系和背景什么的,只有两个分镜我却要早早地給它定下一个题目,我又是个起名废,挺尴尬的,但是名字起的很快,因为两个分镜当时给我一种很茫然的孤独感,于是拿了“踽”这个字,然后神一样的脑回路出现了:两个孤单的人,不就是踽+踽吗?说着,文名就定下来了。

  dbq……草率了,但是越写越觉得这个名字没有问题,可以说是,还不错。

  我一开始是想如果真的要写完,就写成oe的,毕竟我没有尝试过oe的结尾而且很合适这两个分镜,但是因为去年一整年的情况加上越写心态越复杂,最后我还是改了。

  但我现在依旧觉得,如果oe的话会有更多想象空间,不过也不后悔现在的决定,毕竟我是he写手。

  这是一个灰色的故事,我并没有打算为了救赎而写救赎,不然就内容上来说可能和《刀锋》会有相似,这样就没有写这个故事的意义和新的体验了。双向救赎这样的定位很容易让我写歪,而且也重复了。再因为这个故事并不是我先定义好再开始码字的,我和它是共同成长的过程,所以我只用一个介于黑色和灰色的颜色来定义这篇文章。

  它从头到尾讲的都不是互相陪伴着走向光明的故事,而是在黑暗中不断挣扎,再找到了自己的路的故事。不能因为我没有很明确地写出他们的fan罪行为,就忽略了实际上是全员恶人的背景哈。

  比起救赎,是两个痛苦的灵魂再次相遇后互相折腾,又柳暗花明地激起对方求生和向前的走向。如果喻文州没有回来,黄少天很可能会一两年内就死于某一场火bin或者暗sha,毕竟他当时没有任何求生的想法,行shi走肉一样。如果没有黄少天活着,喻文州回来后弄死了喻坤,接下来搞垮蓝雨很有可能在期间就把自己弄疯,一直支撑自己的仇恨突然结束了,人是会疯的。

  但他们遇到了,自发性地将对方当作支撑自己的意义,寻找意义的过程就是一种求生。

  良性的结果并不是因为良性的初衷。

  俗话说遇事不决量子力学,那这种无法解释的默契,我就称为命运。

  btw写这篇的时候我内心戏真的很多,包括少天一个耸肩,一个微笑,一个扭头,或者文州的一个停顿,一个敲击桌子的画面,我写出来就四个字,但是脑子里的画面和给他的当时的内心支撑可能很多内容,这些我想想就过了,写出来未免啰嗦,而且破坏了节奏。不过就是因为这种内心戏多,附着文字就显得苍白了可能,会导致有些内容其实阅读起来我明明埋了很对伏笔,铺垫了好几章节,但是好像能get到的就挺少的……哈哈哈无所谓啦。

  当时我就有些感慨,如果文字能和代码一样就好了,用什么样的方法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做什么样的判断就走对应的路径,公式化但很有效果,我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我冗杂的内心戏就能被人感受到,然后长叹一声:原来是这样的!但是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文字的意义,将公式化的符号拼凑在一起,却又无限地发展方向,它展现出我想说的话和未能言表的内容,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境和经历下阅读出不一样的内核。所谓的理解错了没被读懂,这些都是其中一条支路,说明我的文字缺乏衔接。

  不过一开始我就说了这篇我不做解读,就是因为我很理解“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的设计有没有被get到并不影响故事的发展和被阅读产生的体验,很多地方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都没有什么问题,我虽然埋了很多很多的线,做了些设计,将一些情节的发展从“迫不得已”写的像是“早有安排”,或者将“无可奈何”写地像是“精于谋算”,但是读者读到了什么,能体会到了什么都是自己的事,这是一个作者和人物一起成长的故事,也是一个读者和故事一起成长的故事。文字写完发出来,作者已死,如何理解都可以,我的解读只是我个人的一种想法,不应该左右别人。

  因为说了不做解读,所以这篇我很少回复评论,就怕带跑偏,实在很抱歉,我一直有看每个人的评论也很感谢!有时候会高兴“啊对对对我是这个意思!”,有时候会疑惑“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正因为看见了评论,才会知道自己在文字的表述上需要怎么修改,是不是自己传达的方式有问题引人误解,不一样的声音会帮助我把控自己,也把控节奏,如果没有反馈,我真可能会一意孤行地跑偏,那结果就会很惨烈了。所以我很感谢每一位留下过评论的姐妹,哪怕一两个字对我都是有意义的,可以说这篇文章能顺利地写完,是多亏了大家。

  我曾经想过我写了那么多paro,给了他们各种各样的附加的人设,是不是显得我很脱离原著原人设,恰恰相反,其实我确实有一种强迫症,我很尊重原著和原著向的文,我觉得不管怎么写同人,都没有人能超越原文里喻黄的精神(个人观点没有再说别人的意思),就算我写原著向,都没有办法达到那样的感觉,因为是原文令我爱上喻黄,它永远在我的头顶。

  所以我不太写原著向的文,我没有这个能力企及那样的喻黄。

  但我希望他们有更多的不一样的人生,我喜欢少天和文州,喜欢他们之间的张力,并且相信剔除掉他们身上的一些特质,剩下的一部分也足够让他们互相吸引,这是命定的东西。所以那么多尝试中可以看出我很少把话唠和妖刀/剑圣合并在一起,一是因为我的能力不足够,二是我想要尝试写他们更纯粹的一个点,这一篇让少天纯粹地可爱,那一篇让少天纯粹地张扬强悍。但我不会去割裂或者否定原作的特质和内核,这是不应该的。比如说踽踽这篇,我没有办法另一个身陷囹圄的少天从头到尾话唠,他的很多情节场景都是话狠人更狠的,偏向于“妖刀”,但我会让他在遇到郑轩徐景熙宋晓之后变得话多起来开朗起来,因为这是属于“黄少天”的特质。

  围绕少天讲了很多,现在要讲讲文州。以前我好像提到过,在我眼里文州是永远有光环的完美的男人,他太有魅力了,我一想到他脑子里就是词穷,就一个“绝了”。所以很多文里边我想给他添加一点普通人的柴米油盐的东西,让他更像一个普通人,但是因为我对他滤镜太重,写着写着又成了仙男……而且我个人喜欢反差感这种东西,所以这篇就非常干脆地给了文州这样的设定,对不起了队长!

  尴尬的是这篇文写到中期,恰好突然流行起来一个叫“疯批攻”的人设,而且迅速大众化……而刚好我写的文州是有情绪控制障碍症的……在这里我还是想说,虽然我不介意每个人怎么去理解,但我不是很愿意有人把这篇里的文州用简单的“疯批攻”来描述来定义。我不觉得一个饱受折磨才出现情绪障碍但是又无时无刻不再压抑自己保持理性为了承诺为了回去兑现承诺把自己困在牢笼里用理性和克制捆绑自己折磨自己的人能用“疯批”这么一个词去概括,对他不公平,是否定否认了他的痛苦,他的挣扎和矛盾,他的绝望和痛苦,他的克制和发泄,是更复杂的东西。

  (当然我对疯批攻这个设定没有抵触情绪!我只是希望不要单一地这么说这篇里的文州,求生欲还是有的,不要来杠我!)

  写它是一种病,但我没想写什么因为少天,文州的病症就变好了这种事,这是很理想化的发展,可以这么写,但我不想。文州不去治疗就不去治,这个病好不了就好不了,反正少天会陪着他,就像他说的,“你怎么样我都给你兜着”。

  哦哦扯远了,继续聊聊这篇里的文州,

  一个小时候就没有任何人喜欢,出生就被当做筹码之后又被抛弃的私生子,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个黑社会之后是怎么样的心境,喻坤见到文州后就让人把他一起丢进那个院子的心情,如果没有属于“喻文州”的强大的精神内核做支撑,我觉得不管怎么写都不足以能让故事继续下去。以为见惯了孤独和冰冷,却被同样凄惨的少年拯救,以为遇到了能互相安慰依靠的人,却亲手把这段关系毁了。那段过去少天是很惨,但我写的时候觉得对文州的打击其实更巨大,如果没有见过光,那黑暗不算可怕,如果亲手毁了自己的光,那才是致命的。

  喻文州被送走是他和喻坤谈判的结果,一个少年的改变,变成之后令人胆寒的喻文州,也是从那一天开始。

  “创伤”这种东西并不是必要的,但它的存在会令人物立体有层次,也为今后给出理由。是推进故事的一种手段。我不热衷与创造创伤,我尊重有创伤的人物,所有人物。我纠结过一段时间,要不要那么写,我实在下不了手写文州qj了少天,因为这个事件之后会一直提起,如果我这么写我一定无法原谅自己我可能之后会弃文,但我需要让他们有一段非常痛苦的内容,最后我妥协了。好在我妥协了,确实那个事情是惨烈的过去,喻文州恨自己,这才有了后边的发展,但它也是一个契机,成为了之后少天和文州的解脱的钥匙。

  家主身份的文州很容易被我写出一些霸总的感觉,为此我头大了很久,真的是头秃,但是后来我和自己妥协了,喻文州都已经这么惨了,他要任性要蛮横,就让他这样嘛,如果不是因为黄少天,他也不会这样,反差萌,这是反差萌!

  踽踽的故事写起来其实挺顺畅的,虽然一开始并不坚定自己会写完,但越写越有谱:我会完结它。因为我放不下了,一有时间就会去想这个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是个格局很小的人,也没什么学习能力,我对自己的要求一致很低,我就是一个偶尔写文的码农,(虽然现在转项目了),能讲好一个故事,讲完一个故事就很满足了。什么文笔啊世界观啊,逻辑感啊我都不要求自己了。我的故事只能在我能力范围内铺开,如果可以我想写的更大一点,但目前我的能力和时间,精力都不够,所以这样的程度我觉得是可以兜得住的了,(真的兜住了么,心虚)

  写到后期其实我挺惭愧的,因为个人原因,跳槽和调养身体的关系,真的鸽了一段时间,本来一周更新很勤快,后来渐渐变得一周只能双更,后来单更,超级慌张我还真怕因为计划外的原因会鸽,真的很抱歉其实不应该拖这么长时间的,但是跳槽后没想到工作强度更大,个人时间少了一大半,我都后悔了……这个不说了,反正极大限度的压缩了自己的时间,还是紧赶慢赶地写完了,写完后真的松了一口气,结尾的部分没什么大场面也不算轰轰烈烈,整个故事我都觉得不算紧张和紧凑,结尾的时候很平淡地写完,是水到渠成的,我没有去强行结尾,确实是把我所想写的一些画面和台词都写到了,这样的结尾我觉得是ok的,不是什么很大的场面,也不是什么巨大的场景,顺着故事的发展走向短暂的结尾,这是我选择写成he的结果,如果我坚持了一开始这篇文诞生契机的那两个分镜写成oe,应该是另一种效果。

  作为一个lsp,这么一篇偏灰暗色调的文居然只开了两辆车我真的是很克制了,第一段我真的是写完发现自己泪汪汪的,心口麻麻的,那时候还觉得自己矫情,毕竟是我设计的一切,居然被自己写地哭了……但调整好情绪后正视到这才是我那么爱喻黄也一直坚持着写文的原因之一,我设计的背景和剧情,但实际上其他的东西都是自主生成地,是我笔下的人反馈回报给我的感情,我是动笔的人但我不是在单向输出,我收获到的更多的是来自于他们的情感,他们和故事一样是活的。

  第二辆就写地很直接了,我还发过一条内容,因为那天在加班,刚好有点空闲时间我就打开了文档开始修文,修到最后就是那辆车,又不能在办公区表情过于微妙,真的是一本正经板着脸在那修车,感觉写地实在很素。

  不聊这个了。

  反正这不是一篇很有主旨和中心思想的文吧,我以前的文每一篇都在讲一个点,但是这一篇就很自由,理解出什么都是大家的自由。安排了少天的大篇幅solo,我爽了,安排了很不一样的文州,我爽了,其他就无所谓啦哈哈哈哈。

  20万字,不是我长篇中最长的,但是居然是构思情节时最流畅的,没有什么打隔楞的地方,如有神助。我也不知道我还会不会写长篇了,这些篇的过程中我有好几次提到自己心境心态上的变化,我也不瞒着,确实令我茫然和失落了一段时间。我在别的地方看到其他人的讨论觉得确实如此,长篇的阅读量和互动量相比短篇和中篇来说确实是弱的,因为现在的环境下,愿意看连载追一个漫长的故事的人不多了,几万字搞定一个内容讲一个故事是刚好能被人接受的度,所以也更受喜欢,写长篇真的是吃力不讨好的一种事,我都明白,但是我也了解自己,我不需要讨好任何人,写文产出只不过是我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有没有人看,有没有反馈不影响我爱喻黄。严格来说,我甚至是个非常独的人,我写我想,但我不去看,我不想让其他人的认知和理解影响到我。

  客观上来说长篇更适合我,因为我话很多,很难只言片语讲明白一个事儿,看,写个小记都洋洋洒洒这么多字就知道我是个注水大师,我真的是短篇苦手因为大环境和现实数据的关系,曾经想过以后是不是只在自己的站内发发就好,但是后来还是纠结着想要得到反馈,哪怕看得人不多,也贪心那一点点有人听我说故事的成就感,想要把我的脑洞输出出去。

  害,坦然面对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接受自己的能力接受自己的状态,做自己能做的就行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包括什么平台粉圈化的问题之类的,我很讨厌这样的风向,磕个cp还搞什么小团体……

  算了扯远了不说了,只是希望或许未来某天因为什么样的事会有改变吧,大家会慢下来,更包容,更多元,那就更好了。

  每一篇长篇完结的时候我都会表白喻黄,我永远爱他们,只要有能力我会一直写下去,是不是发出来,以后在哪都是未知的,这个以后再说,但我不会放下他们,少天和文州在一起多久,我就在多久。

  所以是永远啦!

  是不是还会写长篇我给不出答案了,要看时间和灵感……这是个玄学)

  那么就和《踽踽》正文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