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总裁豪门>四合院:让禽兽来耕田>第126章 不怕棒梗去怨恨

王富贵不怕他这种小心思,都是暂时不切实际的幻想。

至于,以后,王富贵更不怕他,棒梗就是那种没有太大能力,但脾气不小、心思不小的白眼狼。

他能对付的也就是傻柱那样的人,对他好,不藏心思的傻柱,才会让他后来赶出家门去。

只要不给他这个机会,他只能在心里暗戳戳的去怨恨而已。

但毕竟棒梗是空间开启的触发机关,以及现在空间监督的人,也是他,所以放在身边是最保险的。

转眼到了第二季的玉米成熟,居然才九月份,也就是说,比那些普通玉米种子,需要到十月才可以完全成熟,还早了一个月呢。

产量照样持续,依旧是亩产两千多斤。

这下子就证实了,这些玉米种子,高产、抗冻(因为王富贵播种的早)、生长期短的特点。

并且种植的其它品种的,也都达到了高产和时间短,比如大豆、高粱、小米以及旱稻等。包括红薯、土豆以及其它的一些蔬菜。

统统都有了高产和生长期短的特点。

之前所有的猜测都得到了证实,这才一路将详细的资料报了上去。

虽然,这些作物起源地是在那几个村里,但发现和真正做试验的地方是范家庄,由刘村长亲自带领、王富贵配合下,以及来的一些专家的指导下,做成的。

所以最后主要的表彰就落在了范家庄,以及刘村长、王富贵以及那些专家身上。

这可是划时代的进步呀,现在已经有国家的农业专家赶过来了,专门监督下一步的小麦种子种植。

看这些精粮是不是也能高产。

若是小麦也能高产,那么就太值得庆祝了,毕竟小麦那可是除了玉米外,另一个主粮。

专门有几块地用上了有机肥料颗粒做为对比。

也就是因为这里来了专家以及县里和市里的领导,所以专门给村里拨过来一台拖拉机,用来辅助干农活。

王富贵特地了解了,现在播种机以及收割玉米的机器都十分不普遍,甚至基本上还没有呢。

贾长路有一天回来念叨,种地真的累啊,这一顿秋收和赶着种麦子将人都累瘫了。

以至于现在给王富贵做的饭菜都简单了不少。

王富贵想,若是没有记错的话,早在汉朝时代就有简单的播种机了,但现在的人依旧在用着最原始的牲畜和人力。

主要的原因是钢铁的产量还是不足,以及因为战乱造成的人才的缺失、断层。

想要一下子恢复生产力,真的是太难了。

就连王富贵,花费了最大的力气,也不过做了一些收麦机和麦子脱粒机。

再想做别的,就难度不小。

因为需要用较多的钢铁,以及更多的人才。

现在绝大多数的工业制造的人才,都集中在大城市,尤其是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型工厂中。

钢铁的应用,也主要用在了工业上。

到如今,他的空间中还没来得及做拖拉机和播种机、玉米收割机等。

并且王富贵记得,在穿越过来之前,九十年代才开始使用农机比较多的时候了,在九十年代以前,基本上还都是人力和牲畜呢。

何况现在还仅仅是七十年代初,想要发展,岂可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即便是有能做出来的,但因为材料的缺失也难以大量的应用。

并且,即便是能做出大量的机器,此时的农民较多,剩下来的劳力去哪里安置呢。

这需要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工人的时候,才需要农业机器化,让大量的劳动力去参加工业劳动。

工业没发展到那个地步,农业解放出太多劳动力,无疑还是灾难呢。

再说,钢铁质量和产量想要增多,就需要铁矿的开采增加、人才的培养,每一环缺失都难以实现。

所以王富贵并没有急于求成,以免适得其反。

现在他主要的任务就是提高粮食产量,先将人喂饱喂好了,才能去想别的。

只是看到了贾长路累成狗的样子,王富贵还是想了想,既然大型的农业机器不适宜,就像收麦机、麦子脱粒机那样小型的,还是可以的。

王富贵趁着空闲时间,专门出去了几次,他主要是隐身空间去看了各地的机器生产,了解更多的原理,尤其是有次居然去了邻国,那里的科技技术更加发达些,虽然学的东西有些囫囵吞枣,但总算是学了一部分,主要的步骤都记了下来。

只不过因为去那里还差点弄出点事情来。

毕竟需要跨海而去,所以耗费的空间隐身的时间较长,所以中间还从空间里出来一次,然后在那里找了个比较隐蔽的地方,待了几天,这才回来的。

其中还有人问询了他是谁,来到这里干嘛的。

好在他上一世会一些这里的语言,简单的交流后,糊弄了过去。

王富贵心想,以后可不能再这样冒险了,万一被人当成间谍,容易弄出来太多的乱子。要知道,抓捕间谍可是会用上biubiubiu的,那玩意可不长眼。

等到回来后,王富贵将看到的和学到的画成了图,虽然不咋地,但若是能做出来,估计比单纯的人力和牲畜要好的多吧。

所以,他找到了县里农业部门,商量了做一些玉米收割和种植小麦的小型机器,以及玉米的播种机,耘地机。

县里农业部门的领导,对于王富贵非常欣赏,再说,王富贵可是挂职的农业专家呢,怎么能随便得罪呢。

所以很快就答应了,专门拨了一笔钱和东西,让王富贵带着机器方面的专家来进行研究。

王富贵将所画的图拿了出来,说这些是他心中所想的,看看这些专家能不能做出来。

专家不愧为专家,经过王富贵的解释,再加上有拖拉机制作的基础,很快就将第一台玉米收割机做了出来。

这时候,玉米收割还未完成,这小型的玉米收割机,用起来,只需要一个人操作,但是需要壮劳力操作,要不然弄不动。

一个人操作,可以顶十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