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总裁豪门>国家使命:我在老婆身边当卧底>第454章 陆阳打动了五个老古板

看着陆阳堵门的执拗劲,五个老人家顿时感觉到他和他们的顽固不化相比,几乎也是不相上下。

但人家堵着门不让路呢,五个白发老头,老胳膊老腿,总不能老夫聊发少年狂,跟他扭打起来吧。

于是,五个老人家只能吹胡子瞪眼,暂且按捺住心中的不满,规规矩矩地继续坐下。

不就是聆听陆阳的高谈阔论嘛,他们倒想听听,他还有什么高明的话可说。

陆阳见五个老人家黑着脸配合,也知道自己能再硬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再不想办法把五个老人家顽固的脑袋开开窍,这五个老人家一旦什么道理都听不进去,陆阳这一趟就白来了。

他心想,商业竞争的事情说得再多,也打动不了五个商海里沉浮多年的老人家的心,不如讲讲其他的话题试试。

于是陆阳为了缓和气氛,开始讲起了自己身边的生活和故事。

陆阳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的军旅生活。

他试着改头换面,把自己的真实经历说成是自己某个同学的经历。

讲到这些事情,陆阳的脑海里开始不断浮现出来无数亲切难忘的画面。

这半年来由于一直忙着接受和学习新的知识,有很多在军营里发生的难忘的事情他都有些淡忘了。

可一旦话题起了头,那些原本就刻在心里的记忆,就像是放电影一般,又一次源源不断地在陆阳的脑海里重映。

陆阳没有刻意想说什么,哪怕他只是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看起来絮絮叨叨的,但依然把一个士兵的成长历程都生动地刻画了出来。

陆阳讲了部队里面的新兵入伍,讲了特种兵的选拔,讲了特种兵日常枯燥且近乎致命的种种训练;

他又讲到了特种兵的成长,从一个完全没有实战经验的士兵,到执行境内的任务,再到执行境外的任务。

尤其情绪激动地讲到了特种兵和周边各个国家之间军事力量的边境之争,明暗较量;

甚至,还有平吉利国和美利加国这种老牌传统军事强国的特种部队成为他们对手的遭遇战......

陆阳娓娓说着,办公室里瞬间变得越来越安静。

五个老人家都经历过国家动乱动荡的时期,年轻的时候甚至当过民兵,拿过枪,所以都对九禹国军事类的故事十分关注。

陆阳话题一转,不讲商业讲军事,一下子戳中了老人家们心中最热血澎湃的那个点。

陆阳这才发现,不是这五个老顽固不好交流,而是他们不喜欢商业战场里的那些条条框框和尔虞我诈。

他们更喜欢陆阳说战场上的那些生死时刻。

五个老董事长全神贯注地听着特种兵和境外势力的战斗,手里的烟已经在指间不知不觉燃尽。

他们的心情随着陆阳的故事在起起伏伏,眼神里闪烁着骄傲自豪的光芒。

最后,听到九禹国的特种兵在和境外的强敌过招时胜负过半,境外强敌已经不敢小觑九禹国的特种兵时,五个老人家都忍不住鼓掌了起来。

有个老人家这时候不禁感慨了一句:“九禹国的小伙子们都是好样的!如今我们军事方面的水平进步确实是大。单单是单兵作战的能力和装备,已经逼近世界顶尖级别。”

另一个老人家点点头道:“我们当民兵那会,那有什么像样的武器!那时候国外那些可恶的资本主义国家看不得我们好,天天说着要对我们动刀动枪。当时,面对国外那些军事强国的挑衅,我们有什么?当然是有满腔的热血!”

一个老人家说到这里,顿时气愤起来:“我记得,当时的士兵们是从来不知道恐惧的!装备不行,用人命来凑!说到打仗,哪怕是用两个换对方一个,三个换对方一个,甚至是四五个换对方一个......只要能赢下战斗,士兵们都觉得是值得的!”

陆阳也很激动道:“是的,那个时代没有办法,我们技术和经济都落后,只能靠坚强的意识和无畏的精神。但是,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现在的军事战争已经不再是用人的性命堆积,就可以赢得战争的胜利。”

“再往后,在可以看见的未来,甚至是需要动用到机器人和无人设备遥控作战。”

五个老董事长听到这里,忽然齐齐叹息了一声:“所以,未来我们这些老古董都没人要了是吧?”

陆阳笑了笑:“那倒不至于!核心的技术还是掌控在人类手中,毕竟操控这些机器和无人设备还是需要人类嘛。”

“只不过,未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对人类的综合素质,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了。”

陆阳说到这里,故意看了五个老董事长一眼。

“所以啊,这时代在发展,人也要跟着发展。不能总是一成不变,会被历史淘汰的!”

陆阳这句话,就是故意说给五个老人家听的。

老人家们何其精明,立刻听出了意味。

其中一个老人家故意虎着脸:“所以,你说来说去,还是故意点我们呗!说我们没有与时俱进,快把厂子给搞垮了?”

陆阳还没回话,其他四个老人家竟然一起哄堂大笑起来。

陆阳心里想说的话,老人家已经帮他抢先都说了出来。

只不过,这一句玩笑话之后,老董事长们脸色有所和缓。

他们相互看了一眼,又红着脸笑了笑。

然后,其中有个老董事长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啊!其实你说的这些道理,我们这些老人家都懂。”

“我们当然也希望这个药厂能一直生机勃勃的生存发展下去。但是吧,像我们做的这个行业,中成药和传统的古方,工序又脏又复杂,利润又低。年轻人都很不喜欢,觉得没有前途。很多年轻人都觉得还不如做现代制药来钱快。”

另一个董事长伤感道:“我们不是不想改革和进步,而是没有那么多年轻人可以让我们放心的把这一摊大事业交给他们。”

“我们也不是故意墨守成规,而是不想把这么大这么好一个老牌子,交给那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去瞎折腾。”

“不过,今天跟你聊了这么久。我们确实发现自己眼界有些狭隘了!年轻人嘛,总要给他们一些机会去证明自己。”

“我们再想小心地保护这个牌子,终有一天,我们也无法把它带到棺材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