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总裁豪门>国家使命:我在老婆身边当卧底>第436章 又来了第二波裁员

陆阳强忍着心中的愤怒。

他对孟海道:“孟总,我觉得以华科宇现在的经营情况,我们虽然已经拿到了药剂招标的订单,但等订单对经营产生缓解也要在一年之后。”

“今年和明年,其实还是整个集团都要开源节流的特殊阶段。业务部门的成本如果能按这一版的去执行,会对整个华科宇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孟海满不在乎道:“对于我们业务部门来说,最积极的影响就是把客户关系维护好,把订单做出去。业务部不花钱就证明我们没有在做事,你作为业务部的一员,要明白这个道理。”

陆阳还想争论几句,孟海已经十分不耐烦地摆摆手。

“你刚来业务部,很多东西还不懂。多看,少说,先按我的要求去做,明白吗?”

说完,孟海就拿起手机说很忙,让陆阳先出去。

显然,涉及到自己的既得利益,孟海绝对不会轻易退步。

陆阳本想靠自己看能不能搞定孟海,初次交手,看来难度不小。

既然这样子,那陆阳就不得不采用比较难看的方式来让孟海同意自己的费用预算。

每一年,华科宇每个部门新一年的费用预算,都会在董事会会议上面过审。

董事会正式成员对各个部门新一年的费用预算有赞同或者反对的权限。

陆阳此时已经是董事会的正式成员了。

只要他下决心,他可以联合其他的董事会正式成员一起来推翻业务部新一年的成本预算。

相信凭着陆阳此时在集团内部的支持情况,会有不少人站在他这一边。

不过这么一做的话,场面就会变得很难看。

公开唱反调,也会让他与孟海的关系从合作直接恶化为对抗。

这也是最后没有办法的下下策了。

就在这时候,有个事情的意外发生,给了陆阳间接上一个十分有力的助力。

华科宇集团虽然已经获得接下来三年的药剂供应合同,但是目前来说,拿下合同只算是初步缓解了华科宇集团最大的经营危机。

在资本市场上,华科宇止住了跌势,但这一年营收报表肯定是难看的。

股东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自己选出代表组织召开了会议。

他们根据华科宇今年的财务报表情况以及接下来的费用预估,认为华科宇集团必须继续控制成本支出。

而控制成本支出最直接暴力的方式,就是进行第二波的裁员。

股东代表们自己形成了一致的意见,最后将他们的意见发给了华科宇的董事会,要求董事会讨论后安排执行。

林乐看到股东代表们再次提出裁员要求,整个脸色变得无比阴沉。

在药品竞标之前,董事会已经根据股东代表们的要求做了第一波的裁员。

第一波裁撤掉了50个相对没那么重要的岗位。

为了保障生产线基层员工,当时裁撤的几乎全部是办公室里的行政后勤人员。

可以说,此时的办公大楼里,岗位已经是十分精简了。

股东代表们提出第二波裁员要求的话,再这么无情裁员,有很多重要岗位可能都要被波及。

针对股东代表提出的第二波裁员要求,董事会马上召开了董事会成员的内部会议进行讨论研究。

董事会秘书林乐在会上神情十分严肃。

她把股东代表们提出的裁员要求缓缓拍在桌面上。

“各位同事,各位董事会成员们,华科宇虽然已经拿下了今年最为关键的药剂竞标合同,但是我们的危机还没有完全度过。”

“这次开会我只想提醒大家,作为同一个集团里面的员工,本应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这次股东会代表大会向我们提出的要求是还要继续裁员20人。我想先了解一下,各个部门还有没有非核心的岗位可以凑到这个数?”

会议室里,董事会成员们面面相觑。

第一波裁员时,所有的部门为了保住华科宇的根基,已经是尽了全力削减人员。

50名员工的裁撤已经是所有部门的极限,其中里面还包含了贺翔的国外业务部因为与和道国交恶而主动调整的10名业务员。

还要裁员20名员工?以后工作怎么开展?

林乐从每个人的脸上都看到了不情愿。

她又问道:“如果没有,我们应该怎么样应对?有没有可能通过其他的费用控制来节约下来这20个人的成本?如果可以,或许我们可以给股东代表大会一个交代。”

其实最后这句话才是林乐的最终目的。

要经营报表好看,又要不裁员,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新一年里从集团所有部门的日常费用支出里面挤出这一部分的钱。

可是,压缩成本也有弊端。

每一个部门的正常运营都需要钱的支撑。没有钱,每个部门的日常工作都会举步维艰。

林乐把话挑明了之后,董事会现场会议室里依然静悄悄的。

没有人敢首先发言。

首先发言就意味着要表态,要去对自己本部门的成本费用做出削减。

唯一有权对自己本部门的费用成本进行削减控制的,就只有部门的负责人。

大部分的董事会成员虽然低着头,眼角却一直瞟向自己部门的负责人。

20名集团内部员工,字面上看起来只是一串数字而已;只是20份解聘合同,是20张缩减后空出来的工位。

但它又是20个家庭的经济支柱,维系着20个家庭欢乐与忧伤;

是20张在办公室随时可见的笑脸,是20颗追随着华科宇发展至今,忠诚不渝的决心。

谁都不希望这20名员工在第二波的裁员中被离开。

绝大多数的董事会成员都希望自己部门的负责人能果断地站起来,向董事会提出将自己部门的费用进一步缩减。

但是所有人又都明白,缩减所有的费用,最终影响的是每个人的工作。

自己的工作能不能完成?完成质量怎么样?自己能不能拿到该有的奖金?

每个人的薪酬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可每个人家庭的担子都不轻,都要靠着部门的这些成本费用支撑下去。

是选择断臂求生?还是选择荣辱与共,同舟共济?

试卷上的选项选完Abc就结束了,可生活中的选择做完了还要面对随之而来的结果。

这道选择题,大部分人都不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