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阮亲王的淘宝店【完结】>第159章 后世的记载

  许多年以后,何叔与阮恬的皇帝表哥他们都相继离开了这个世界,新皇登基之后,阮恬请旨取消了阮亲王的爵位,将阮亲王府这些年积累下来的家财全都交给了国库。

  小皇帝是皇帝表哥和小镇将军两个人教养出来的,尽管对于阮亲王府这个爵位存在着一定的猜疑,但平时也是不会表现出来的,他也猜测过没有孩子的阮亲王百年之后,会不会选择将像是父皇与萧将军一般,在宗室中选择一个继承人继承王位——没错,当年的阮亲王府这个爵位设置的时候是世袭罔替的爵位,作为父皇给阮亲王的保障。

  可惜的是,阮亲王看起来半点都不需要这一个保障。

  在阮亲王与上官斌这两位治世能臣的帮助下,大堰如今早已经不是当初的模样,百姓们全都能够吃饱穿暖,手上还能有余钱,过的日子比起大堰朝最为繁华的干玄盛世也要好很多,可以说未来必然能够青史留名。

  而小皇帝说到底也是站在父皇的肩膀上,拥有了一个如此盛世。

  上官大人辞官归隐之后,小皇帝身边的人的确有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想要对阮亲王府这个藩王做些什么,可惜的是他们都还没有来的及动手做什么,阮亲王已经上了奏折,连同南定府这么多年的税收还有在南定府做生意得到的各种资金全都送到了京城,指明了要归入国库。

  小皇帝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十分不可思议,还没有下令赏赐,就听说阮亲王已经去世的消息。

  两个消息几乎是前后脚到的,而且都是在上朝的时候直接被送东西来的人禀报上来,那些对阮亲王府在民间的名声产生了各种忌惮的文臣脸上羞红一片,仿佛被人一巴掌扇在了脸上。

  小皇帝心中也诸多触动,只是这个时候却是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赏赐给阮亲王了,只能给这位他几乎没有见过几次面的皇叔……不对,应该说是表叔追封称号。

  与此同时,他还将阮亲王的这些做法公诸于世,大堰的百姓们心中对阮亲王还是有些印象的,因为他们现在种的能够吃饱的番薯土豆,改良过提高了产量的大米,几乎全都是南定府那边传过来的,他们吃东西的时候总是会对南定府那位一心为白姓着想的王爷十分感念。

  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让他们吃饱穿暖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因此阮亲王在他们的心中地位很高,尤其是那位据说是阮亲王的义妹的苗姑娘。

  本来苗姑娘改良出来这么多的好东西,是没有打算说出来自己的名字的,可是王爷并不希望苗蒙受到这些委屈,同时也是想要告诉别人,女子并不是什么事情也做不了,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了女子的地位。

  更不要说从南定府兴起的各种学堂的模式,让多少大堰人受到了好处……

  总之小皇帝要追封阮亲王,并且为阮亲王修建了一个单独的亲王祠这件事情,是没有任何人反对的。

  甚至百姓们都觉得这是应该做的。

  就是……那位苗姑娘也不知道为什么,非常反感被人叫做农神娘娘,所以一直到了苗姑娘去世之后,人们对她的称唿也是苗姑娘。

  尽管后来的苗蒙活到了九十多岁……

  ·

  在阮恬与上官斌的努力之下,南定府的日子逐渐变得富有起来。

  上官斌离开南定府之后,多次到贫瘠的地区进行任职,并且运用从阮恬那里学到了许多奇思妙想,帮助许多贫困的地方改善了生活的条件——说起来,还是修路最为重要。

  上官斌的目光从小情小爱之中走出来之后,心里只剩下了家国情怀,一副要将终身都奉献给建设大堰的事业中去,并且闲暇时还喜欢写诗表明自己的志向,成为后世一代文豪,以及大多数人考试噩梦之一。

  阮恬的皇帝表哥对于能够让大堰强盛起来的这些举动都是十分赞同的,虽然偶尔上官斌做出来的一些举动损害到了一些贵族的利益,可是当时那些贵族并没有感受到,等到他们发现的时候,失去的那些东西却已经只能算是微不足道了,于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什么都没有说。

  甚至在上官大人有什么动作的时候,还喜欢悄悄的找关系,想要知道他们能不能在其中插一手。

  这样的情况上官斌也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他本来以为自己做一些事情,可能会受到很多的阻碍,没有想到实施起来的时候竟然会出奇的顺利——毕竟那些经过上官斌治理的地区都肉眼可见的富裕起来,那些心中有意见的人最开始也只会选择观望,而不会全盘的抵触。

  等到后来他们发现自己观望的害处之后,他们便开始积极起来了。

  谁知道上官斌竟然还有一些让他们这些后来的人比开始就赞同上官大人的计划要少得到许多东西的规定,众人无不捶胸顿足。

  等到后来上官斌官拜宰相的时候,位极人臣的时候,竟然也没有多少人觉得不行。

  甚至就连最开始将上官斌当做是对手的傅渊,夏云风等人,都不得不承认,上官斌的确是比他们优秀,有远见得多。

  直到后世许多年之后,有些有识之士在自己的文章中分析,上官斌在位的时候,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当时的人们想象不到的改革,如果只是在朝堂之中提出来,必然会受到大量的阻碍,甚至有可能如同历史上的诸多变法一般,最终成为一纸空谈。

  但是由于他选择了一种谁也没有想象到的方式,直接从治理的地方入手,对上,他的许多政策表面上看起来对大官贵族富商没有任何的影响,甚至还能带着他们一起挣钱——毕竟谁不喜欢钱呢?对下,百姓们的日子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变化,能够吃饱穿暖,孩子甚至还能够上学,对于百姓们来说,这样的日子已经足够美好了不是?

  因此从上到下,都没有人发现他是在进行改革,因为大堰的确变得富强起来,人们的日子也好过了,大官贵族的利益表面上看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

  这一场改革被后世的历史学家们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

  没有之一,无论是后来的堰国,还是其他的国家,对这一点都无可辩驳。

  就是……那些需要学习考试的学生,对此颇有微词。

  无他,不管是谁看见这个人,光是他的着作就从小学背到了大学,还有后世的各种学家对他的研究,加起来也让人背到脱发,所以……

  学生不喜欢他简直是太正常不过了。

  ·

  对于后人来说,阮恬这个人则是噩梦一般的存在了。

  因为这位阮亲王,他不仅喜欢不务正业的经商,他还喜欢出书。

  比如被后人称为金融界集大成者经典之作的《论大国经济》,这一本书在南定府出版并发行,因为南定府天高皇帝远的,根本没有人能够管得住,所以这一本在当时被称为生意经巅峰之作的书籍在南定府卖得非常好,虽然有一些论调比起当时的时代而言显得有些超前,可是南定府的人本来就很超前,他们将里面的各种理论一一实践,并且妄图找出其中的漏洞,对此进行驳斥,后来还诞生了一本集合了诸多人的理论的《驳大国经济论》的书籍。

  这些书籍一开始并没有被南定府之外的地方注意到,就算是听说了,那些满脑子弯弯绕绕的生意人也是不会相信的,因为他们都认为不会有人将自己做生意的成功的秘诀分享出来,更不要说写成一本烂大街的书了。

  但总有一些人慧眼识金,在别人都没有注意到这本书的价值的时候,他们注意到了这两本书的不寻常之处,并且从南定府购买回来,进行研读,果然也培养出来了大量为国为民的商人,以及经济学家。

  咳咳,所谓经济学家,就是非常喜欢写书的那一种了。

  也是后世经济学学生们考试时候面临的噩梦。

  但实际上……

  这位亲王,还不仅仅是经济学学子的噩梦。

  他引领的噩梦种类可以说是非常多了。

  因为他发明了各种甜点,那些在另一个世界被称为西点的点心,在堰国后世的厨艺界,称为堰国甜品,远传到海外。学习烹饪的人们,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关于他的历史,当然对这个名字耳熟能详。

  另外,学习历史的人当然绕不开这个人,大堰朝在阮恬留下来的一些潜移默化的思想之中,最终和平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皇室依然还是穆家人,拥有着尊贵的地位……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是皇室的人,不管是做什么,总是会有一些优待。

  学习历史的那些人,总是会在阮恬与上官斌之间的各种信件之中,发现一些小细节,比如上官斌的某某壮举,背后有着阮恬的影子,某位伟大的化学家,当然在当时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道士的某位道士的实验记录之中提到,某一个灵感因为与阮恬的交谈之中产生……

  更不要说某一个伟大的农业学家,最早开创了杂交植物的女性,被称为堰国农学家之母的苗蒙女士,还是阮亲王的义妹。

  当然了,更重要的一点,还是阮亲王那位神秘的丈夫。

  他们的爱情故事充满着玄幻的色彩,常常被搬上大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