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母是个长相温婉女子,慕栖要帮忙她不让,他只好默默坐在板凳上烧火,张秀云倒了杯茶水给他,笑着问:“憬书怎么没一起来?”

  茶水温度正好,慕栖喝了几口,将他准备考童生的事说了。

  锅里油放得多,菜放进去滋滋响。

  张秀云一边炒菜,一边跟他说话,“考童生好啊,要是能有个功名,以后出门在外谁还看不起咱。”

  慕栖认同点点头,是啊,有功名他最后才能成为人上人,不被任何人欺负。

  鼻尖闻到一股特别香味,慕栖好奇看向锅里,油烟太大,他一时看不清是什么菜,但味道有点熟悉。

  张秀云注意到他的动作,给他解答,“干槐花,锅里是干槐花炒鸡蛋。”

  烟雾中,年轻哥儿眉眼秀气,整个人像个即将开放的花骨朵,充满活气,想必不久会更惹人眼。

  凤哥儿家倒是有福气的。

  “怎么了舅母?”慕栖以为他一直盯着锅看被嫌了,赶紧坐回去。

  张秀云找了干净的碗,特意夹块鸡蛋多的给他,笑道:“你先尝尝,待会儿端上去可抢不到多少。”

  慕栖尝了尝,还是记忆里味道。

  “这道菜我记得憬书尤为喜欢,等开春家里可以多晒些。”

  慕栖眼睛顿时一亮,“憬书喜欢这个。”

  他舔了舔唇角油渍,“嗯,多谢舅母告知。”

  没想到走亲戚能知道这个秘密。

  堂屋里。

  李凤将茶杯放进妇人手中暖手,问向李康:“阿娘的身体,大夫可说怎么调养吗?”

  李康摇摇头,“农村人哪有调养一说,不过都是年纪大了能吃便吃。”

  能吃便吃,这真不是个好说法。

  意识到话不太好,他宽慰道:“你也别担心,家里会好好照顾的。”

  李凤眉头紧皱,没有说话,也责怪自己的关心太少。

  老妇人神色已经恢复正常,她说话慢,几个人都耐心听着。

  李明磊给几人重新续满茶水,坐到一边。

  张秀云炒了好几道菜,在村里待客算是很丰富了,慕栖安安静静吃着饭,没敢喝酒,如舅母所说,槐花菜很快被吃光了,遗憾吃完碗里最后一口,看来等开春,要去山里一趟。

  吃过饭没待多久,俩人便回去了。

  临走时张秀云给装了些干槐花,慕栖见阿爹没说什么就收下了。

  就是外祖母拉着两人的手很是不舍,说要经常过来吃饭。

  到家时,天还算早,路过村口那条路,慕栖望着前方走远的人影,总觉得有些熟悉。

  院门打开时,他听到李凤问开门的人,“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

  李凤以为李憬书不满留他一人在家,语气听着不算好。

  慕栖赶紧跑过去,有些不解,不是刚到家吗,这是怎么了?

  李憬书松开院门,听见夫郎声音,撇开的脸有些委屈,“刚才慕家那边的人过来了,说了很多难听的话。”

  随即看了皱眉的李凤一眼,“阿爹可能见我脸色不好,以为是在闹脾气。”

  “慕家?”

  “是不是张翠花,怪不得我瞧着刚才的人影像她,憬书,你有没有受委屈?”

  慕栖走上前,担心的问。

  张翠花可不是什么好人,憬书这么好欺负性子,应付她不知要被欺负成什么样。

  李凤把东西放好,面上没多少变化,肃着张脸问:“她来干什么?”

  抿了抿苍白的嘴唇,李憬书回应李凤的话,却盯着小夫郎不放,“他说栖哥儿嫁到这,要我们年后去随礼。”

  李凤闻言,脚都不停往柴房走。

  等阿爹走远,慕栖将李明磊送给他的东西拿出来,“别理她,咱不去就是,她还能硬拉不成,这是明磊哥给的好吃的,你快尝尝?”

  “明磊哥?”

  李憬书没接东西,慕栖声音柔软清亮,说出某个字时格外不同,却是在叫别人。

  “对,是明磊哥,他人挺好,这些都是他走商时买的,有些很难买到,你快尝尝?”

  李憬书目光停在夫郎明亮眼睛上,“我没有叫过。”

  慕栖眨了眨眼,不知他什么意思,以为在张翠花那受了委屈,更努力安慰,“那先去屋里,里面还有很多有趣小玩意儿,都给你,别生气了好不好?”

  李憬书脸色变了变,今天没一起出门,被张翠花吵闹的不得安生,所有加起来都没此刻让他不满。

  慕栖毫无所察,说着今天听到的新鲜事,脸上满是开心。

  身后半天动静,转身才发现对方依旧情绪低落,手指揉了揉鼻尖,自己好像并没有让他高兴起来。

  小夫郎停在原地,目光左右试探,不知自己完全将心思放在脸上。

  他故意继续靠过去,俩人本就是一两步距离,慕栖退后时没注意身后是门槛,被绊后身体摇摇晃晃就要摔倒。

  李憬书眼中浮现只有自己才知道的笑,揽住夫郎的腰,将他轻轻抱在怀里。

  慕栖眼睛瞪大,一系列意外让他愣了片刻,意识到自己被抱住,被太阳晒得红彤彤的脸深了几分。

  李憬书你在做什么,你还没成年呢?他心里气恼,却忘了这里可不比现代,大多成熟的都比较早。

  “我有点难过。”在夫郎挣扎前,少年语气低落道。

  果然,怀里人推他的动作停了。

  慕栖拍拍他的肩膀,心里将张翠花骂了一遍,欺负柔弱少年做什么。

  灶房冒出袅袅炊烟,他松开夫郎,这次没拒绝对方的好意,象征性咬了口吃食,就亦步亦趋跟去灶房做饭。

  家里来往亲戚少,几家同样闲的来找李凤说话,从这些人口中,慕栖听见慕兰香竟然要定亲了。

  意外的是,不是张翠花心心念念县里女婿,是邻村一家姓王的。

  他跟憬书在书房,听他们说那家条件一般,温饱不愁,但仅此而已。

  慕栖只当热闹听听,没放在心上,李憬书却似有所想,好像以前听过这个人。

  原来王贵山去年过了童生,当时才十七岁,关键童生是一次过的,搁在以前哪听说过,要知道李家村村长当年考童生都是考了四次。

  过了年慕兰香十七了,张翠花难免着急,镇上打听好的人家又拖着不给准信,她不知从哪知道王贵山,心思一动,就找人牵线。

  慕兰香长得好,又会打扮,慕大山经常在外干活,家里情况还算过得去,一来二去俩家就同意了。

  果然,原身那个娘就不会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