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耽美小说>文学少女育成计划>第73章 分别后

  葛青收徒的宴会规模不大不小,他请了极为自己的老友,参与进来的也有李雪澄。自然地,跟在李雪澄身边的,也有元嘉。

  元嘉看着葛青身前跪下的王嘉,皱眉咬唇,神色略有些复杂。此时此刻,元嘉则更是体会到了几分王嘉当初的感觉了。

  不是嫉妒,不是恼怒,是感到属于自己的一切被一个陌生的人夺走了的无力与恼恨自己的无能,是知道最美好的所有都会有人与自己分享的不甘,是只能祝福的无言以对。

  站在台下看王嘉一家与葛青一家的其乐融融,那里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被排斥在外了,自己是不被需要的……

  “原来是这样的……”元嘉一开始是以为自己懂得王嘉当时的感觉的,可原来那时候的自己自以为明白的不足现在的万分之一。

  李博望凑过头听元嘉在呢喃自语些什么,结果回神的元嘉发现他凑得太近了,就给他推到了一边儿去。

  “嘿,小妹,你这是说什么呢?能告诉我吗?”李博望被推开了,还是不甘心的继续凑到元嘉的身边,想听个究竟。

  元嘉脸一红,道:“别闹了,我没说什么啦。你看王嘉是不是很厉害,被寒山大师提前承认了呢。”

  “是挺厉害的,”李博望认真点头,“你也挺厉害的,没想到你能接受得那么好。就是话太少了,你需要多和别人交流,也需要站在台前,让自己在别人面前不要太紧张导致话都说不清楚。这是最重要的。”

  元嘉点头。她知道自己的问题,站在很多人面前,除非预先练习过很多次,否则她的话会很少,话一多就会表现出她说话不连贯的毛病。就是太紧张了,看到人多就没法儿做自己。

  看元嘉这样乖巧,李博望也不需要多说什么。毕竟因为他身份的关系,大大小小的场面他都见过。而李雪澄即使不喜欢媒体,他也有站在台前的强大气场和自信。也就是元嘉生性内向,需要这样多锻炼自己。

  李雪澄与杜婴没办法一直守在这两个孩子身边,李博月最近又出差了,到处飞,没能来到这里见证拜师。元嘉有李博望陪着倒也不算无聊。

  值得一说的是直到宴会结束了元嘉也没能和王嘉说上什么话,倒不是王嘉忽略了她,而是她现在有点想躲着王嘉。每次王嘉抓住了空闲想走到她身边来的时候,元嘉就自己走开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王嘉洗漱干净了缩到了床上去,搬弄手机,王嘉的目光放空了。

  她的脑子里什么都没有想,眼睛放空,什么都看不进去,这样的状态和“鬼上身”一样,要是有人能看到她现在的模样,保证会被吓一跳。

  这样的状态也就维持了将近半个小时,无意识地,王嘉的手机被她亮了又关,关了又亮。

  元嘉躲着她的事,原因是什么她明白。然而事情理由明白归明白,却不代表可以逃脱惩罚。元嘉现在还没想通,王嘉就不会自己凑上去。

  这个决定也不是一瞬间就下的,王嘉自己也是想了很久的。

  她是想打电话给元嘉的,宴会上就想走到元嘉身边去的,但这个小丫头,完全躲着她走。这有什么办法?

  原本不想她的拜师宴上也会留下一样的遗憾,谁叫元嘉就是这样的脾气。

  逃避虽然可耻,但很有用。元嘉就是这样的人,王嘉想办法用平和的手段改变了很多,元嘉本性的东西却一样。毕竟她所遭遇的一切,与现在元嘉遭遇的一切,并非是完全相同的。

  王嘉感觉到的绝望也不会元嘉体会得到的,而内核里,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时空并非完全一样,元嘉比起她来要更为柔软。

  拜师之后,王嘉知道自己的这个假期很可能会长时间的待在葛青的身边。刘芸与王铭,大概是会很长时间见不到她了。

  原就是处在这暑假里,明天王铭就会离开去上班了,刘芸自己留在这里也不可能长时间留着。即使是拜师了,两家人也不会真的能融为一体的,更何况是葛青这样的家庭。

  与李雪澄这样运气与实力并存的崛起史不一样,葛青的扬名是因为他的家世,葛青的家庭原本就是书香世家,并且细数葛青的族谱就会发现他们的家族历史上出了不少声名赫赫的人物。即使是当代,葛青自己也是有官职在身的。

  李雪澄身上也有这样的身份,都是属于不用做什么事担个名声就好。

  就像是文和的太傅身份,或者皇家学院学士的身份等,都是他们这样的身份得到的比较高的荣誉,也是一种特别的认可。

  这也是为什么王铭认为在与葛青有了师生关系之后,他们的生意上的问题,能减少一大半的原因。葛青的身份摆在那里,即使是拐了几百个弯儿,能搭上关系也算是很好的事了。

  更何况葛家也不仅仅只有葛青一个人,内阁里的某位,可也是葛家的人。

  直到下次相见,都不要再联系了。王嘉是这样想的。

  元嘉自然想不到自己的又一次逃避会引来王嘉这么长时间不联系她,等她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是在李雪澄身边背下一本《风》的时候了。

  “我们的文化从百家争鸣开始,就有两大支柱,虽然诸子之中两大显学是为儒墨,但文化传承的支柱却是儒道精神。即使后来佛教传进来之后称中国文化史上是三大支柱,但真正被承认的说法是两大源头。现在的儒释道三家之言,都是互相渗透的版本,而在传承的过程中缺漏。但能继承到这样的程度,也是一种奇迹了。”李雪澄听元嘉背完了书,中间也没有打断过。

  将书架里的《尔雅》拿了出来,李雪澄道:“以往蒙童启智所用的是《论语》等作品,对我们而言,现在应该作为学习古文的启蒙之作其实应该是系统整理的各个朝代应有的字典。”

  元嘉接过了李雪澄递给她的《尔雅》,有些迷茫的看着李雪澄。

  “‘尔’即是‘近’,‘雅’即为‘正’,‘尔雅’意为尽力去靠近雅言,而‘雅言’的意思便是先秦乃至于西汉前期规范用语,那么《尔雅》这本书你知道它有什么用了吧?”李雪澄温柔的看着元嘉,似乎是在等待元嘉的回答。

  元嘉攥紧了手里的书,道:“它是字典,用雅言解释古字词的。”

  “对,它就是这样的好工具。”李雪澄点头,“但《尔雅》有更显赫的身份,它是儒家十三经之一,也有辞书之祖的美名。”

  元嘉有些惊讶地看着这本薄薄的书,没有想过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所看的书又很杂乱,从不知道追本溯源。

  “只是一个美名而已,谁又知道有没有比它更早的辞书呢?三千多年的时间,确实是太长了,我们传承下来的东西相比遗失的,或许是缺少了太多。而这也是历史学迷人之所在。”李雪澄又道,“这本书很薄,尽量把它背下来吧。或许先秦文学上的不理解之处,你可以尝试着使用《尔雅》来解释。”

  元嘉点点头,她知道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元嘉也不会拒绝不去做。

  李雪澄便不再多说,让元嘉抱着书去她开心的地方看书了。元嘉也不啰嗦,带着书就去了窗边,好好地啃起书来了。

  元嘉自己还记得,李雪澄当初给她取字的时候所用的解释方法,应该也有这本书的。

  元嘉接受李雪澄的教导以来,这也是才开始由“源头”开始教起。她也不知道李雪澄什么时候会让她看道家经典,但曾经也听过李雪澄呢喃说是道家经典“玄之又玄”,不容易理解,即使是他自己,也不敢说自己明白,所以不会乱做指点。所以元嘉也不知道李雪澄到底是什么打算。

  嘴里念念有词的背诵这本书,元嘉却想着自己已经很久没有与王嘉有过任何交流了。

  上次的逃避,是让她真的生气了吗?

  元嘉有些头疼,王嘉要是生气了,不容易安抚。可要是她生气了,王嘉却总能抓住她的弱点,让她极快消气。这样的不平等情况,元嘉想可能这辈子她都没有办法扭转过来。

  再等等……

  元嘉还是选择要逃避、等待。王嘉总会联系她的,迟早都是要联系她的。

  这样的想法自恋异常,元嘉也不知道自己这一次到底为什么“宁死不屈”,但她总觉得这其中有很重要的缘由。

  或许是因为表面上不怎么聪明的人总归是有点莫名的好运气的,元嘉这样的“心理战”还真的是等到了成功的时候。

  王嘉晚上给她打电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