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耽美小说>文学少女育成计划>第44章 高中

  和记忆对比起来,他也没什么变化。虽说王一平的态度看上去是很和蔼的,王嘉还是能感觉到他对自己的排斥感。

  无所谓了,他排斥自己不是第一天的事。就算是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世界,或许同样存在着的某些人,他们所做的选择,也不会改变。

  王嘉特意跑的那一趟,虽然的确是为了去找元嘉。但更深层次就是为了去看看王一平,不是说为了确认他好不好,而是看看和自己个性相比软和的多的元嘉,在和他相处起来,王一平会有什么变化。

  果不其然的,这个男人仿佛对元嘉十分的好。估计内心的愧疚可以让他一辈子对元嘉无条件的好,更何况元嘉这样的软绵绵的个性,对他这个父亲的爱,也可以说是毫无保留的。就算是自己受到了伤害,也从不会摆到面上来让人博取同情,甚至展现出来的那一面,更是让人感受到元嘉的“博爱”。

  面对元嘉不会产生任何压力,谁都可以得到一种心理上的奇怪的满足感。而面对王嘉的时候,往往压力非常大。即使王嘉什么都不说,面上带着微笑站在一边,都自有不怒自威的气势,让人不敢造次。

  王嘉对自己身上给别人带来压力的气场可没有什么认知,如果不是……估计她是不会正视这个问题的。王嘉尽可能的放大了自己身上的随(逗)和(比),勉强得有些嬉皮笑脸。但习惯了的话,很快就可以伪装到完美无缺了。

  元嘉或许是感觉到了她的变化的,但她选择什么都不说,甚至是有些欢喜的对她“呼来喝去”,反倒是自然得不得了。让王嘉还以为自己没有什么变化。

  到底是刘芸是王嘉的妈妈呢,只不过是刚一进门就发现了王嘉身上的变化。倒也没有做什么点评,只是说不要太油滑,显得不庄重。

  “有想好自己要学什么吗?”刘芸对王嘉的气场上的变化不太重视,到底是更关心王嘉的学习的。高中明天就是报道的时候了,届时也要拟定自己的课表,刘芸现在和王嘉谈一谈也算是为明天做准备了。

  王嘉坐到刘芸的身边,电视机被打开,但两人都没有注意听电视剧在讲什么。“我想继续学初中的这些科目。”

  “你想好了?国文,数学,历史,政治,地理,外语,物理,化学,生物,九门课呢。”刘芸可不希望王嘉有些不自量力的选满九门课,在校园里享受不到任何的学习的乐趣,光是在教室之间转来转去就已经够头晕了,还要深入学习这些东西,更是让人崩溃。

  王嘉摇摇头,手指拨弄着遥控器的按钮,道:“我怎么会选修九门课呀?国文和数学两门必修就不说了,我会选择历史和物理两门选修的。一共四门课,不算多。不过其他的类似于家政课什么的生活必修,我也不能强求。”

  对王嘉而言,政治与地理在学习历史的时候都算是参考项目,不用刻意去学习。而外语也可以自己找个补习班学习,至于化学和生物这两门课,要学到更深的层次的话,在王嘉看来也是个不轻松的活儿。

  刘芸想了想,确实是这样没有错。尤其是好的高中,一般而言是会对学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要求的。虽然以前实验过所谓的文理分科,后来教育部在进一步的调查分析之后,选择了这样的选修方式来培养人才。

  想要一个人成为全才是很难实现的,不如专攻什么项目,可以使每个人都有发光发热的机会。当然也不是没有全选的天才,但他们最后也都是转为去做什么更为特别的职业了。王嘉现在更偏向于要成为出色的作家,甚至是编剧,刘芸也没有不支持的。那么她选择的这些课其实已经足够了,毕竟高中的社团活动会比初中更多。要是做班长什么的班干部开会也会花去很多时间。

  刘芸不太希望王嘉会把自己累到,所以这样的选择算是相当合理的。“既然这样,那我就放心了。两门的选修课也足够你努力了。课余自己看的书,现在你也应该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文本之后看一下语言类的书了。汉语的流变,可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好的。”王嘉没有反对这个提议,关于文学理论方面的东西,王嘉涉猎目前来看也算是有一部分了。从国内的宋朝开始,系统论述文学的书籍是越来越多,王嘉看得自己的头皮发炸。而外国相关的文学理论,那当然也不在少数。幸好目前流行的几个流派并不多,在了解世界文学史的同时对这些文学理论的派别之分也有了部分的了解,这样的东西简直可以写成相爱相杀的狗血故事集。也真的是看上去相当不得了。

  但语言类的书籍,那还真的不仅仅是看一看文学史就能知道变化的东西。王嘉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在这样的研究道路上走多远,但想了想鲁迅文学奖里面有关于文学理论的奖项也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想要做一个“文豪”,也必须得有相应的修养吧。

  要知道不管是现在的葛寒山还是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李秋山,那都是在语言界以及理论界都有相当建树的。而他们自己的、散文之类的作品,那当然也更是不少。

  王嘉想着自己在博览群书上还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如今也才粗粗看过数百本书罢了,动手做过什么读书笔记的,也就是那些传世的经典。但每每借着母亲的账号在某些论坛网站上查阅学术论文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可能都看了假书。对文学的感悟常常流于表面,更准确的来说,那都是写的“鸡汤”。

  显然这样的东西是没有办法让王嘉满意的,但这些笔记,王嘉自己也没有扔掉,而是自己在第二次的时候又一次的做笔记,如此每一次笔记上记录下的想法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思考。并且结合着自己新学习的理论,也能做更多的剖析和解构。

  但总觉得这样做了之后,自己要写出什么特别优秀的作品也越发的难了。

  刘芸看出王嘉的小纠结,笑道:“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你学习了越多的理论,在自己写一个故事的时候,也会去审视自己。你知道怎么样写出来的东西可以有最好的效果,但想的太多的时候,写出来的时候,反而达不到自己的预期,就会产生一种微妙的落差。但即使如此,也不要放弃写东西,因为迟早是可以做到融会贯通的。那时候这样的担心也就会消失了。”

  “妈妈,你们都是这么走过来的?”王嘉感觉自己开始偏头疼了。

  刘芸点头,道:“没错。但现在的我和你相比,我们同年龄的时候,我可没有你这样努力的去读过什么枯燥的理论书。”

  “哦。理论书真让人难受……”但它的存在却又是一种必要。所谓文学,本来就是一种难以界定的东西,而对文学所展现出来的种种特质又要说出自己的主张,用自己的观点来为这些东西下定义,做注释,让所有人都能通过这些概念来明白文学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东西可以说是文学,有的东西不算是文学。本来就是玄之又玄的东西,经过特别的解释之后,也就更加虚无缥缈。

  多少的人都认为文学是非常阳春白雪的东西呢?而科学同样如此。

  普通人或许会相信科学,而日常生活更是与科学密不可分。但对于文学作品呢?或许很多人都是敬而远之的——毕竟我又看不懂,买来除了装逼就只能浪费钱了。

  科学是在普通人无法了解的时候依旧能够根据说明书来使用的东西,而文学作品往艰深方向来说的话,虽然看的人也不少,但大都是不求甚解的。看过几页之后将之束之高阁,那与没有用又有什么区别呢?

  但看过的人,和没有看过的人,还是会有本质上的区别的。而即使是“理科生”也不代表着他们不会看书,有时候容易形成一种对某一群体的固有观念,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刘芸背靠在沙发上,道:“再怎么难受,你也要看呢。或者等到大学再继续?那你会很累的。趁年轻,多看些书,更容易记得牢一点。”

  “我明白。”王嘉闭上自己的眼睛,和刘芸挤在一起。

  电视里正是于方的新电视剧《帝国之春》,穿着黑色宽袍大袖正装的于方,正如年轻的帝王,显得稚嫩又有威严。行走的姿态间,都可以看出其特别的气势。

  而他所饰演的正是开国君主姜宏陛下的儿子,看上去模样上没有多还原,可从扮相和气势来说,已经无人可以出其左右了。

  只是这一部戏,就可以看出于方的演技非凡了。王嘉很难说自己这一番的相遇,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可这应该也是往好处方向走的……

  元嘉是讨厌她因为陈妮忽略她,并不是真的讨厌陈妮这个人。王嘉其实自己早就知道自己和陈妮说话会忽略元嘉的感受,刻意照顾元嘉,说一些有关元嘉喜欢的话题,也不是不可以,毕竟陈妮可以说是健谈的人。可她和陈妮要说的事情,更加重要。

  她与陈妮都不是什么很得空闲的人,难免为了尽快交流他们的信息和想法,就不得不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在元嘉出现之前,她即使是站在窗外,其实也在于陈妮说话。

  希望……会没有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