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耽美小说>文学少女育成计划>第40章 荷塘青光

  李雪澄其实已经决定离开这里了,但想起昨天遇到的小姑娘,其实他还是非常在意的。

  和人同游是时常有的事,即使李雪澄自己并不喜欢和太多的人打交道,但他的朋友其实并不少。他不喜欢聚会,所以向来要么他想起老朋友,登门拜访;要么老朋友想起他,到他的家来做客。而无论是怎样的状况,都会有一段同行的事。

  或许是一同散步,或许是闲游,路上总也少不了说些趣言。当然有时候也不说话,倒也别具趣味。但与不同的人一同行走,也有不同的风味。

  要将之比作读书的话,元嘉这个小姑娘已经是本可以让人手不释卷的好书了。

  本是眉间有惆怅的味道,对客也诸多周到。李雪澄虽不喜过分交织,但恰到好处更是难得。

  得知他是李雪澄的时候,小姑娘虽然惊讶,倒也没有失态。一拍头,故作懊恼的,又说自己是他的忠实粉丝,想要签名。但最后临到门前,也没见她折进去拿个签名本出来。

  喜欢是真的喜欢,无刻意巴结交好的姿态,是真的典雅。小姑娘做得到这样,也是李雪澄惊讶的。

  碰上喜欢的年轻人,总免不得想要多结交提点一番。大概像寒山说的那样,他真的老了。外表的变化虽然因为心态未变而略显年轻,实际上五十多岁,已经到了知天命的时候。

  这些年著书的时候,也越发有力不从心之感。这在他二十出头的年纪,是绝不会有的状况。但人不服老不行的,身体硬朗,精神却会一年不如一年。专注过头,有时连自己姓甚名谁都忘了,寒山说他偏执又隐隐疯魔,不外如此。

  但这样专注的时候过去,应向的是妻儿担忧的目光,虽不语,依旧在,故而心中会为自己忽略了他们而抱歉。

  人生在世自由并没有想的那么多,未成名前,都渴望功成名就;成名后,又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般的战战兢兢,常害怕自己有什么不妥当的行为,引来他人相随而错。那时候的责任感,也让少年飞扬的意气收敛了不少。

  李雪澄并未拜过什么名师,他的成就多是依靠自己天赋所得。说是国学大师,也是他多年以来沉寂之下,广交名士而渐渐所得。

  也不知道哪一天开始,大家见到他便是小心翼翼称他作“大师”了。

  这样的头衔并非说笑之语,推脱不掉,那就只好愈加勤勉。偶尔自己出来采风,或是去他地学习,才得以放松。

  不喜过分交流,谢绝流水记者,才有心学问而不是去夸耀自己如何。获得大家的认同,总该多做些什么,才不至于辜负他们。

  一路走来都安静,李雪澄如今也不似过去,有的东西,他需要自己站出来才能说得清。所以三年前,他答应了出席诗歌奖,与在座的诸多名作家、大师都倾尽自己所有的去交流。幸而如此,他的新文学理论之作,未全变作所谓的曲高和寡除了身边寥寥之人便无人去看的作品。所以朋友不是用来炫耀的,也不需要时时在身边,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此便好。这也是他为什么不爱那些沙龙活动的理由之一。

  很多如他这般身份的人大多在大学任职,李雪澄并非不可以做导师,但他着实不爱那些年的大学规矩,所以并没有接受客座教授的身份。闲云野鹤惯了,何苦将自己困在那里?李雪澄毕竟从不担心自己的意志没有人可以继承,他一向认为自己所作的东西,世人看过便已经是大好了,哪里用得着自己去字字计较家教授?

  但或许,那也是因为从前并未见到有让自己动心的资质的人吧……

  李雪澄想着元嘉,或许他是真的很想把自己的东西教给元嘉。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让她少走一点弯路。当年的他,旁人说来惊才绝艳,或许是如此。但在文学这一路上,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李雪澄自己也曾有失偏颇,以至于走了不少弯路。元嘉和自己太相似,浪费的在路上矫正自己的时间算来,可以让她获得更多的成就。

  如果那时候自己没有去拜访那些老前辈,从他们那里明白了自己到底该怎么样乘一叶扁舟远渡文海,也许现在他也没有这样的声名。

  当然,李雪澄是清醒的。他不会把元嘉当成自己来培养成李立文第二,少女的身上有一些让他看了也相当动容的他所没有的品德,如果仅仅是为了养成另一个自己,那可就太暴殄天物了。

  所以在和妻子通过一个电话后,李雪澄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每当他也感到迷茫的时候,他的妻子都会用非常智慧的方式点醒他,这么多年来,都是如此。是以李雪澄相当的敬重自己的妻子,而夫妻感情也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好,可谓神仙眷侣,羡煞旁人。

  李雪澄喜欢并且敬重自己的妻子,而一旦他有什么决断,都非常乐意与自己的妻子分享,多年以来都是如此。

  

  昨天分别的时候其实并未有过什么约定,所以在李雪澄出门的时候,元嘉也正与王一平出门,她帮父亲提着背篓,跟随了父亲一路,去到了比较远的一片果林里面看父亲上工。

  不过她还没有待在这里多久就被王一平给赶走了,所以只能自己一个人走在回去的路上。

  离开这里太久,隔着一层看自己的故乡,反倒有另一种朦胧的美感。只是好像没有一个熟悉的人陪在自己身边,总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每到这个时候,就会越发的思念王嘉来。越来越深切的体会得到其实没有什么是永恒不灭的,即使是现在的美德,在一个恶之地狱里面,美德也都成了“恶”……

  可无论如何,元嘉都还是渴望自己的身边能有人陪着自己——不需要是如何的对自己很好很好,他们可以熟悉,也可以不太熟悉,但即使是相对无言的坐在一起那也是很好很好的。

  因为屋外会有细雨点点滴滴,或许窗外也会是晴空万里,每一秒的世界都在变化,身边有一个人或者也可以不是人,有所陪伴就会更加安心的去观察这个世界。

  父母迟早是会老去亡逝,朋友迟早也是会离开的,即使是养一只宠物,但自己所喜欢的品种可不是长生种,迟早还是会早一步离开自己……生命从来就是充斥着离别,自己都会背叛自己。元嘉很小的时候就这样想过,所以总在夜深人静还未入眠的时候,感觉到这个世界的恐怖。

  但王嘉始终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元嘉说不上来对王嘉什么观感。只是觉得她的身上其实有不少的黑暗,即使她看上去非常努力,也非常的阳光,在她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其实比自己还要注意和别人保持距离。

  只不过她们之间的对话,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一些问题。那时候元嘉仅仅以为自己是面对陌生人的紧张,但实际上和王嘉相处了这么久之后,自在得好似同一个人,不论怎么腻歪的相处,似乎都不觉得过分。

  而分别这两天来,元嘉想起王嘉的次数比想起元宁明的次数还要多得多。这样的状态,元嘉自己并没有忽视。

  ——下次再回来的话,一定要带着王嘉一起。带她看自己的故乡,她的桃花源,还有爸爸。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王嘉感应到了她的思念,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起来。拿出手机一看,屏幕上闪烁的正是王嘉的名字。

  “你打算什么时候回来?”王嘉没有问她在家乡怎么样,或者父亲又是怎么样的,所有应该有的客套都不存在,一上来便是直截了当的问。

  元嘉没觉得奇怪,回答道:“最起码还要再过半个月吧。”她自己其实摸不准的,但不待久一点她也不知道自己下一次来会是什么时候,父亲又会变成什么样?所以元嘉没有办法就这么快地离开。

  “本来想带你一起去……算了,没什么。你和叔叔好好相处,等回来的时候,记得带点土特产什么的,宁子说你们那里有不少好东西……”王嘉说话的语气其实有些奇怪。

  元嘉对王嘉话语中的每一个字都听得很认真,猜测说着这些话的王嘉会是什么表情,等到王嘉不说的时候,她答应了王嘉的每一个要求。可想到只有王嘉一个人在说,她还是说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话:“……王嘉,下次我回来,想带你一起来。”

  “哦?那么你的家乡有什么好的呢?”王嘉仿佛是不太感兴趣。

  元嘉却奇怪的从这语调里听出了几分口不对心的关注,但她并未将自己这时的疑惑说出来,只是道:“我的家乡没什么特别好的,她很普通,但我出生在这里,所以想让你看看。你的家乡呢?我也想看。”

  “把你看到的东西都说给我听,我再慢慢说给你听。”王嘉低垂眼睑,对帮自己收拾行李的刘芸笑了笑,狡猾的与元嘉打太极。

  元嘉这时候正走在荷塘的中间,所以她道:“我看到我在水里,倒影里的我,和芙蕖并立,荷叶宽大,在风中撑开又摇曳,晨间未干的露珠还在折射太阳的光。我的身前是两个荷塘间的小路,地上的泥还没有干透,更远些,在荷塘的边缘,有两簇竹丛,左边的竹与池塘相接的地方,是一大块青石板……”

  “你在给我写小学生郊游作文吗?”其实这已经是初中生水准了(x对这样一本正经应付她的元嘉,王嘉也不太懂地扶额了。

  明明初见的时候,和自己小时候是差不多的。可现在也不知道是不是长歪了,总觉得她的个性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元嘉眯着眼睛,看向自己家上空的太阳,转瞬又把眼睛移开了,道:“我看到的东西,就是这样,写什么作文呀?你呢?”

  “噗嗤!”王嘉失笑,无奈道,“我,乱室一间,殷勤少妇为我饯行,窗外太阳伴着云,时不时还能听见鸟鸣。”

  元嘉听得也是忍俊不禁——和王嘉说话就觉得很舒心——“你要去哪里?”

  “翁老爷子说带我出去长长见识,好像是个什么书画展,我得跟着去。”王嘉还必须和老爷子待在外地一段不短的时间。

  元嘉站在路中间没有动,荷塘中间这条小路太窄了,元嘉平衡力并不怎么好,不敢肯定自己边说就边能安全度过,所以没有动。

  她与王嘉在聊天的时候,李雪澄正从另外一边的山头下来,徐徐而行来,元嘉并没有看到他,但李雪澄确实看见他了。

  李雪澄虽然有心要与元嘉建立师生的联系,但他毕竟缺少做老师的经验,而且他也没有发现元嘉有过什么额外的企图,就连一个书迷应有的模样都没有,所以李雪澄知道还需要一个试探的过程。他也仅仅是一时起意而已,即使不会建立起明确的师生关系,也可以指点后生晚辈,这并不矛盾。

  只是又让他看到了元嘉完全不一样的样子,少女沐浴在阳光里,站在花叶海洋的中间,虽然并非是穿着汉服襦裙,却依旧带着自在的味道,看上去很安宁。

  有时候一个人透出的气质,往往可以看出他的经历如何,有一个怎样的灵魂。元嘉的模样,无疑是非常完美的,从性情气质来看,就是完美的。但在处世上,就是一块石头——粗糙而拙劣——而已。

  可偏偏是这样的元嘉让他感觉有趣,也希望自己的朋友们能看到这样的孩子,带她进入文学的领域,带去特别的风景。

  可见世间就是各有缘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