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耽美小说>延禧攻略之红篆春星>第141章 草原(二)

  元代张昱的扈从诗便浓墨重彩地记述了元宫上演的《白翎雀》,其诗名曰《白翎雀歌》:

  乌桓城下白翎雀,雄鸣雌随求饮啄。

  有时决起天上飞,告诉生来毛羽弱。

  西河伶人火儿赤,能以丝声代禽臆。

  象牙指拨十三弦,宛转繁音哀且急。

  女真处子舞进觞,团衫鞶带分两旁。

  玉纤罗袖柘枝体,要与雀声可颉顽。

  朝弹暮弹《白翎雀》,贵人听之以为乐。

  变化春光指顾间,万芯千花动弦索。

  此诗文之细腻,生动,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元廷退出中原后,《白翎雀》已渐渐失传。此曲谱由巴勒珠尔多方收集再精心复原,在今年初进献,再次邀请皇帝上科尔沁狩猎。和声署那时便开始根据文献和《白翎雀歌》及元代其他描写乐舞的诗歌编舞,此舞罗袖翻飞,与《白翎雀》曲悠扬的乐声抗衡比美,仿唐宋著名舞蹈《柘枝舞》,刚中有柔,并注重眉目传情,眼睛富于表情。由容妃领舞,六十余人伴舞。容妃是南巡回来后才加入排练,到草原后,她上午看福康安骑射,下午与和声署随扈班底一起彩排,陆文洪是编曲编舞者之一,自也随侍。

  这舞才是这次皇帝草原之行和声署的巨献,场面之盛大,再现了元代席卷欧亚大陆的华彩雄风,别说现世的草原王公没见过,京中的王公也没见过,序曲由鼓点揭开,光乐队就有近百人,并由二十人组成的口技队模仿白翎雀的鸣叫之声。其舞姿变化丰富,有时刚健明快,有时婀娜柔美;舞袖时而低垂,时而扬起,快速复杂的舞步,舞者佩戴的金铃发出清脆的响声,所有人如履仙境,感到心魂震颤,仿佛沐浴在昔日大蒙古帝国的荣光里。待喧华的歌舞在草地上嘎然而止,容妃下腰,几乎头点地,全场都站了起来,掌声此起彼伏,久不消逝。

  皇帝满意骄傲,喜形于色,皇后和巴勒珠尔只是微笑,舒妃和令嫔在心里由衷叹服。去年去察哈尔的科尔沁贵族毕竟是少数,草原上大量的人包括京中好多官员及女眷都是第一次看容妃跳舞,全部倾倒在她水汪汪的眼睛和曼妙的裙裾里,不禁心想:难怪皇帝宠爱这位回族艳妃!璎珞道:沉壁真是风华绝代!绣坊这件舞衣做的也好漂亮,听沉壁说前后历时半年,改过好几次,皇上才点头。这也是傅恒第一次真正看容妃跳舞,因金川的时候他早已没有印象。听了璎珞的话,他微微一笑,容妃这件白色绣黄斑又坠黑色和金色亮片的仿白翎雀舞衣,华丽之极,且浓妆重彩画一双妙目,头上戴着束发金环,让他心生感慨。福康安兴奋地直拍手,对傅恒道:阿玛,皇额娘跳得真好看!太好看了!

  第三程序便是套马。傅恒摘下帽子,带着亲随,离座准备入场,福康安便道:阿玛加油!傅恒对他一笑。珍珠担心地道:主子,大人和蔡将军真地能赢吗?听说蒙古马性子烈得很,蒙古的爷们又凶残粗鲁。璎珞满不在乎地道:春和园里的那两匹蒙古马傅恒都驾轻就熟,来之前,他又脱鞍练习了一阵,你不也看见了,绝对没问题!蔡将军是阿哥的骑射师傅,马术也是第一流的,你放心罢!

  珍珠点点头,道:我还是担心,有马,还有人,那么多冲撞,大人不要有闪失才好。璎珞只一笑,心道:这种近身闪避搏击,和剑术同源,对傅恒也不在话下。只听福康安道:珍珠姑姑,阿玛一定能赢!珍珠忙微笑道:是,借小主子吉言!

  说话间,进入决赛的十几位选手和傅恒蔡言霖骑马进入了草地上用围栏圈起的马场。先是各部落选手介绍和行礼。赛官介绍到傅恒和蔡言霖的时候,全场掌声热烈,表示迎接尊贵的客人。蔡言霖腰里也围着同式黄熏皮行裳,穿着石青色马褂,一黄一蓝,在一众身穿蒙古骑射服的选手中颇为显眼。珍珠心里怦怦直跳,更加担心起来。接着马场放入了约五十匹烈马,令官一声令下,套马开始。

  从平台上看去,只见众选手,手执套竿,随马群奔行,有人已下马开套,但均无所中,傅恒随人众纵马奔行了一阵,突然跨下骏马,冲入马群,灵活地避让人和马,倏忽间一伸套竿,便套中了一匹。观众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皇帝两眼放光,兴奋地赞道:好!皇后高兴地看着皇帝,容妃已卸浓妆,换回妃子大装,坐在皇帝身边,心中惊喜赞叹,脸上笑意盈盈。蒙古王公贵妇纷纷议论,只巴勒珠尔神情专注,眼色深沉。福康安大声叫好,珍珠放下心来,璎珞十分得意。

  傅恒套上马后,立刻飞身上马,以套竿顶端的软绳为缰。那马身作枣红色,性子甚烈,被套住了脖子,不停地踢腾嘶吼,忽左忽右,欲将傅恒掀下马去。福康安和珍珠都大吃一惊,双双站起身来,璎珞笑道:没事,放心!那边皇帝皇后等众人也都紧张起来,容妃手心里都是汗,舒妃忍不住尖叫一声。只见傅恒双手紧握套杆,双腿夹紧马腹,恰如“仰身接飞猱,俯身散马蹄”,虽在与烈马搏斗,却稳健而潇洒,又举重若轻,似乎并未着力。高台上的人看得炫目紧张,都屏住了呼吸。

  那枣红马终被驯服,长嘶一声,载着傅恒奔行。傅恒一手执竿,在明媚的阳光里微笑,其神玉为骨,丰度无两,怎么看都是一浊世翩翩佳公子,实在让人难以相信,他是大清朝皇帝身边入赞军机的重臣,而马术竟也这等的让人叹服。高台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璎珞福康安二人大声叫好,珍珠拿手绢擦了擦汗。皇帝眼里闪着幽光,微微点头,满脸兴奋,皇后抿嘴微笑,舒妃,其木格和魏湄欣喜地对望一眼,容妃悬着的心终于放了回去,也眼神幽幽。傅恒纵马到围栏的门边,翻身下马,将马和套竿交给马侍,再不下场,而是和马侍们坐在围栏内的凳子上观看赛事。

  这段时间里,其他选手也套中了马,而蔡言霖已套了两匹马,但他却不驯马,而是一套便弃,接着下马继续套马,渐渐吸引了高台上的人,只见他在马群里奔行迅速,忽上忽下,腾挪闪避,游刃有余,人群又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福康安一直紧紧地盯着场中的蔡言霖,在心里为谙达加油。那边的容妃看过来,见他专注的神情,心生喜慰。

  决赛计时结束后,傅恒以最先套中者获第一,蔡言霖以套中六匹最众者获第二,巴勒珠尔的科尔沁左翼中旗的察合台以套中五匹获第三。朝廷大获全胜,皇帝心里得意之极。巴勒珠尔大声说道:傅恒大人眼明手快,须臾即归,神勇至极,是一等一的英雄,科尔沁草原上下佩服之至!蔡言霖将军矫捷勇猛,以一当十,也让我们大开眼界,本王要好好嘉奖!

  接着便是行赏,傅恒得了蒙古铁甲骑帽一顶,锦旗一面,黄金五百两。蔡言霖得了锦旗一面,黄金三百两。察合台得了锦旗一面,黄金一百两。行赏结束后,皇帝讲话,说承蒙草原英雄承让,这骑射传统和套马绝技,驯而习之于驱策之中,意至深远,朝廷必须发扬光大,将列入秋围节目之一。然后又赐蔡言霖和察合台黑扣黄马褂各一件,二人跪地谢恩。

  傅恒和两名亲随回到平台上,珍珠给他解行裳,边问他有没有被马背蹭伤,又仔细周身地瞧,他笑着摇了摇头。福康安兴奋地道:阿玛,你太厉害了!璎珞只笑嘻嘻地看着他。

  第四程序是蒙古民间歌舞表演,场下围栏被拆除。除了容妃去年见过的蒙古最古老的安代踏步舞,还有顶碗舞和筷子舞。顶碗舞由两名少女头顶茶杯,碗里盛满奶酒;双手各拿两个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声和乐声中翩翩起舞,无论如何腾挪闪移,奶酒不能洒出。

  筷子舞由一队男子,每人两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的细头,击打筷子的粗头。一时,双手胸前交叉击打筷子;一时,双手腹前交叉击打筷子;一时,双手胸前击打筷子,接一手打肩一手交叉打腿;一时,一手打肩一手转圈打击地面蹲转;一时,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顺着打腿,再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交叉打肩……节奏明快,变化多端,难得的是,这一队人做的整齐划一。

  这些舞蹈都获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特别是从京城来的人,看得目不转睛。璎珞欢喜之极,使劲地鼓掌,珍珠笑道:主子,您仔细手疼!傅恒经常会回头笑看她,她也对傅恒笑。

  再一个舞是角斗舞,这是蒙古摔跤之乡著称的锡林郭勒草原的一种模仿舞蹈。由一个人表演两个人摔跤的生龙活虎般的拼搏动态。只见一个男子穿着特制的衣服,衣服上有身着蒙古袍的两个小假人摆好摔跤抱腰姿式缝在一起,使两袍子成筒状套在身上,扎好腰带上身向前弓腰成水平,两个贴在一起的假头正好顶在腰背上,然后用套上马靴的双手当作其中一人的双脚,在鼓点中做摔跤的各种抱、踢、蹁、钩等动作,十分生动、灵巧、幽默、滑稽。福康安看得咯咯直笑,傅恒看着他,也满面笑意,那边的容妃经常侧目瞧着这边,十分欢喜。

  角斗舞结束后,上了最后一个节目。场下置了一个两层的台子,第一层很大,为方形,第二层是方台子正中的一个小圆台,高度和座位上的平台高度相当,上面放置着铺满台子的五彩大花布垫子,一个蒙古女子穿着白袍,手里拿着一把弹拨琴走了上来。她站在方台子上,对着平台四周都行了一礼,然后沿台阶,走上小圆台,坐在花布垫上。那把弹拨琴作松木色,琴体方形,连着一个细长的柄,柄上只有两根弦。

  巴勒珠尔向皇帝介绍,这琴叫作托普修尔,又对容妃道:皇姐一定知道。容妃点点头,对皇帝道:漠西原有四大部: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回疆就住着其中三大部落的族群,他们用的琴就是和这一样的托普修尔,所以臣妾知道。皇帝饶有兴趣地听着,忽然想起容妃常弹拨的回族竖琴来,她还提到了土尔扈特……

  那女子开始弹拨,琴声音暗哑,很有神秘幽沉的古意,接着她唱起歌来,歌声明亮,压过了琴音。原来她在清唱,琴音并非歌调,不过是背景,没想到她个子娇小,中气却足。译官说这歌叫做《草原情歌》,并按照一早收到的歌词翻译给皇帝和众人听:

  真情像草原广阔

  层层风雨不能阻隔

  总有云开日出时候

  万丈阳光照耀你我

  真情像梅花开过

  冷冷冰雪不能淹没

  就在最冷枝头绽放

  看见春天走向你我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天地一片苍茫

  一剪寒梅傲立雪中

  只为伊人飘香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此情长留心间

  她悠扬的歌声似乎真地穿过辽阔的草原,又带有万种柔情,拨动人的心弦。一首终了,全场掌声雷动。皇帝对巴勒珠尔道:真是好歌!唱得更好!后妃们也都纷纷点头。巴勒珠尔低头行礼谢过。容妃看着巴勒珠尔,眼里闪光,这歌说的可不是他和乌日娜么?又想起霍集占来,他和霍集占真是像的。

  接着,又上来了一队男子,围坐在圆台下面,他们手里都拿着各式乐器。接着,由那女子领奏,乐队一起演奏了一支曲子,另一队姑娘上方台来随曲子起舞。看舞者模拟的是剪羊毛、赶毡、挤奶的蒙古日常生活。京城里的观众都感到十分新鲜。一曲终了,场内掌声又如潮水一般。

  这一队女子下去了,立刻又上来一队男子。琴声又响了起来,曲风完全变了,男子们模仿飞禽走兽,作出鹰展翅、山羊跑跳、走马、骆驼步的动作。这曲子结束后,场内又是掌声热烈。第三支曲子是终曲,又换了女队上来,模拟的是自然景象,有水波、水浪、草浪等。结束后,那领奏的女子走下圆台,和乐队并舞者一起谢场,全场观众又都站起来,掌声持久不歇。

  皇帝十分兴奋,也站起来鼓掌,啧啧称赞,道:好!好!太精妙了!朕十分喜欢。又对皇后和容妃道:若京城里也能时常上演这等别具风格的歌舞就好了!皇后点头微笑,说道:皇上说的是,确实精彩!那拉氏不是第一次来科尔沁,二十一年祭祖时曾来过,只是上次是路过,行色匆匆,也是第一次看托普修尔乐舞。

  容妃笑吟吟地道:皇上若喜欢,弟弟定当割爱!沉壁也好喜欢,我们便要了这弹唱姑娘回去。说着便看那边的巴勒珠尔。他们说的都是汉语,巴勒珠尔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于是译官用蒙语翻译了一遍。

  巴勒珠尔听完十分为难,不言语,他的妻子却十分欢喜,用蒙语说了些什么,译官于是道:达尔汉王妃说,这女子名叫乌日娜,若皇帝陛下喜欢,达尔汉王定当献给陛下!皇帝高兴起来,看着巴勒珠尔,巴勒珠尔不悦地看了自己的妻子一眼,然后对皇帝道:本来陛下和皇姐喜爱,巴勒珠尔自无二话,但乌日娜,她是从小伺候本王的。皇帝笑起来,道:原来如此,那朕绝不夺人所爱。说着,坐了回去。容妃也一笑作罢。

  作者有话要说:

  -

  【柘枝舞】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舞蹈,是唐代健舞的一种(《公孙大娘舞剑器行》也是健舞的一种)。唐代卢肇的湖南观双柘枝舞赋中有“古也郅支之伎,今也柘枝之名”之句,郅支为西汉古城。《新唐书》作逻斯城,在今中亚江布尔一带。《柘枝》原为女子独舞,舞时身着民族服装,足穿锦靴。伴奏以鼓为主,舞者在鼓声中出场。舞姿变化丰富,刚柔并济,舞步快速复杂,使舞者佩戴金铃。舞蹈即将结束时有深深的下腰动作。

  -

  唐朝诗人描写《柘枝》舞的诗很多,例如章孝标的诗句:“柘枝初出鼓声招”是描写开场时的鼓声;刘禹锡的诗句:“翘袖中繁鼓”、“长袖入华”,以及“鼓催残拍腰身软,透罗衣雨点花”是描写各种舞袖动作和结束时下腰的舞姿。同时也说明唐代柘枝舞的兴盛。《柘枝》在广泛流传中,出现了专门表演此舞的柘枝伎,而且由独舞发展成双人舞,即《双柘枝》。宋代宫廷队舞小儿队中还有柘枝队舞。

  -

  【托普修尔】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巴拉特蒙古四大部落:准格尔、土尔扈特、杜尔别特、和硕特,每一个部落都有极其丰富的民间舞蹈,他们具有一种古老的两根弦的弹拨乐器名叫托普修尔,按巴拉特蒙古的习俗,托普修尔一响必随之贝·贝伊勒,贝·贝伊勒必在托普修尔的乐声中进行。蒙古语中跳民间舞称为贝·贝伊勒,汉语意为身体的律动。故此,巴拉特蒙古民间舞蹈又称(托)普修尔乐舞。托普修尔乐舞类型如文中所示。

  -

  【草原情歌】经典老歌《一剪梅》的歌词。原歌费玉清演唱,曲好词好,声音实在太好。

  -

  【套马】是当时精妙的马术之一,秋围保留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