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耽美小说>红楼之重生薛蟠娶了林黛玉>第72章 元春省亲、薛蟠黛玉互表心意

  到了正月十五上元节, 自五更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有爵位者,皆按品级穿上诰命服, 带着贾家合族的女眷, 在荣国府大门前等待, 而贾赦、贾政、贾珍带着贾家族人在西街门外等候。

  然众人从天色全黑等到天色大亮,已经巳时, 众人还未等到贤德妃, 皆有些不耐烦。这时一个太监过来, 告知贤德妃要在宫中领宴看灯后才能请旨省亲,估计戌初才起身出宫,到戌末才能到贾家。

  一时间人皆散了,自去休息,等到了戌初重新排好队开始等候。

  到了戌末,贤德妃才带着仪仗、太监和宫女终于到了贾家。元春按规矩游览了一遍省亲别墅,心中觉得太过于奢华。

  等元春到了贾母正室,贾母和王夫人领众人行了礼, 又止住元春行家礼,才彼此间皆眼中带泪, 上前互相厮见。元春见众人垂泪无言,说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如今好不容易我回来一趟, 咱们应该高兴才是。”(注1)

  众人几番哭泣, 元春才止住了泪,环顾四周,邢夫人,李纨, 王熙凤,迎春,探春,惜春皆在,却不见黛玉和史湘云。

  前些年,因为黛玉回了扬州,贾母害怕宝玉闹腾,心中郁闷,再伤了身体,就将湘云接到了贾家,就住在贾母房间的碧纱橱中。这么些年,湘云每年有大半的时间是在贾家过的。她和宝玉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后来黛玉回了贾家,却不在贾母院中住了,宝玉去找了她数次,黛玉除了第一次见了,后面都以守孝的名义,并未见宝玉。宝玉一直闷闷不乐,贾母就让湘云长住在贾家了。

  元春知道如今湘云和黛玉都在贾家,此刻却不见此二人,不免询问。

  王夫人启道:“回娘娘,他们是外眷,在外面等着,未敢擅入。”

  元春听了,连忙让人将黛玉和湘云请进来。

  黛玉知道今日元春必会召见自己。她如今在贾家住,不想拿大,因此提前一天就吩咐了雪雁,让雪雁早早叫自己起来。不过上元节这天,才刚过四更天,贾母身边的琥珀就来梨香院中唤她了。

  如今是隆冬时节,天寒地冻,四更天的时候,更是伸手不见五指。黛玉有些无奈,不过既然外祖母吩咐人来唤自己了,黛玉自然就穿上自己的县主服饰,带着紫鹃、雪雁和琥珀一起去了贾母的院子中等。

  她自己在屋中等,还好一点,贾母却是穿着诰命服,带着贾府的众女眷在荣府大门外,站在风口等。

  从五更天一直等到巳时,却没有等来贤德妃。众人散了,贾母才回来歇了会儿。

  贾母是被鸳鸯搀扶回来的,这样一番折腾,贾母的身子都有些发抖。贾母毕竟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前一阵子病过一场。黛玉看着贾母,有些心疼。

  黛玉知道元春省亲,这些都是流程,不是故意折腾贾母,但是对元春还是有些不满。

  况且,之前贾母为了元春省亲建设省亲别墅,就浑然忘记了祖孙之情,要算计林家的钱财。后来贾母没有算计到,对自己也冷淡了许多。黛玉固然对贾母有些心凉,但是对元春也有些迁怒。

  两下加到一起,黛玉对元春自然没有什么好印象。

  如今元春传唤她和史湘云,黛玉知道元春省亲是贾家的大事,因此压住自己的情绪,规规矩矩的觐见贤德妃,行了国礼。

  元春看见黛玉和湘云,连忙叫起,更是亲自将黛玉扶了起来。

  元春仔细打量黛玉,她知道黛玉是皇上亲自封的清宁县主,对黛玉自然有好奇,态度更是客气。

  元春是知道自己母亲和祖母的心思的。母亲不喜欢黛玉,祖母却喜欢黛玉,想让黛玉和宝玉凑成一对。元春是支持祖母的。母亲只看见自己这个贤德妃的光鲜,想凭借自己和祖母争锋,但是母亲却不知自己在宫中不易。如果宝玉能娶了黛玉,不仅对贾家好,对自己在宫中的日子,也有好处。

  元春想着这些,对黛玉就更加亲切,将黛玉拉到自己的身边。

  贾政隔着帘子向元春问安,元春忍不住说些宫中虽然好,富贵已极,然而骨肉各方,终究无意趣的话。后来贾政提及宝玉,元春将宝玉传了进来。(注1)

  元春让宝玉和众姐妹一起做了诗,评价了一番。她按照诗词为省亲别墅各处赐了名,也赋诗一首,将整个省亲别墅赐名为大观园。然后元春带人赏了戏,拜了佛,赏了众人东西。时间已经到了丑正三刻,执事太监开始催促让元春请驾回銮。元春叮咛了贾母和王夫人一番,虽然不舍,到底是回宫去了。

  次日元春拜见皇帝谢恩,将归省之事一一禀明。皇上想到嫔妃省亲,内务府的商人从中挣了几百万两的白银,此刻看着元春,也露出笑来。省亲本来就是恩宠,不为了元春,单为了皇家的面子,皇上赐给贾政等贾家众人一些内帑彩缎和金银等物。(注2)

  不过后来皇上听执事太监回禀贾妃在贾家所说的话,包括“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皇上不由怒气勃发。皇上心中腹诽:宫中在你眼中既然是不得见人的去处,你嫌弃至此,当初又为何入宫?既然入了宫,好好当你的女官,到了年纪,求个恩典放出去就是。既然不想骨肉各方,当初又何必算计朕?说来说去,不过还是为了富贵已极!(注1)

  皇上本来就不喜贾氏,如今更是觉得贾氏蠢钝,愈加不喜。

  不过这贾氏如此蠢钝,将这种诋毁皇家的话在众人面前说出,想来应该不是废太子或者忠顺亲王的人,对贾氏的监视,倒是可以放松一点了。

  皇上想着这些,又有些郁闷,就是这样一个人,竟然成功的算计了自己。偏偏自己如今还不能拿她怎么样。皇上只能安慰自己,看在省亲时从贾家挣的钱的面子上,在宫中也不算白养着她,如今自己只能眼不见为净。

  元春省亲后,黛玉让林平去打听薛蟠的消息,得知薛蟠去了书院读书。林平在薛蟠休沐的时候,将薛蟠约了出来,将他带到酒店的包间。

  薛蟠打开门一看,里面竟然是黛玉!薛蟠一时间怀疑自己眼睛花了,或者是思念太甚,眼前出现了幻影。薛蟠掐了自己一下,疼,而眼前的黛玉依旧在,没有消失。

  薛蟠连忙回头将门掩上,问道:“林姑娘,你怎么在此处?”

  黛玉将手伸开,手中赫然是薛蟠送给她的玉佩。

  黛玉直言问道:“薛公子,当日在林家说的话,还作数吗?”

  薛蟠看着玉佩,坚定的说道:“自然作数。”

  黛玉不解问道:“那为何到了京都,你从未来寻过我?连宝姐姐都未曾来过?”

  薛蟠苦笑说道:“林姑娘,你如今是县主,我只是一个小小的举人。想来林姑娘如今能过得很好,不再需要我的帮助,因此我不敢打扰。我本打算等我考上进士,再去寻你的。”

  黛玉问道:“难不成你就只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你又何尝知道,我如今就不需要你呢?”

  薛蟠郑重道:“林姑娘但有吩咐,我在所不辞!”

  黛玉羞赧道:“你真的是个呆子。”

  薛蟠愣了愣,才明白黛玉是什么意思,第一反应竟然是不信。薛蟠伸手狠狠的掐了自己大腿一把,疼的自己一个激灵,才证明不是做梦。

  薛蟠看着黛玉,露出傻乎乎的笑。

  黛玉看薛蟠这样子,不禁嗔道:“如今不仅呆,而且傻了。”

  薛蟠看见黛玉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的站在自己面前,亦笑亦嗔的看着自己。

  他不禁上前握住黛玉的手,她手如柔荑,双手温软。薛蟠有些胆战心惊,但黛玉并没有将手抽出来,打他一个大嘴巴!而是微微低了头,脸红了。

  薛蟠握着黛玉的手,一时间像喝醉了一样,只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晕陶陶的。

  过了半天,薛蟠才终于冷静了下来。

  薛蟠道:“玉儿,如今你是县主,我只是一个小小的举人……”

  话未说完,黛玉就打断道:“你怎么还说这话?不要说你是举人,即使你身上没有功名,我既然认定你,就不会更改。更何况,我这县主的封号,里面还有你出的一份力呢。”

  薛蟠听黛玉如此说,心中感动,却还是说道:“玉儿,虽然你如此说,我却不能让你在宗室中失了面子,委屈了你。岳父大人是探花,我也不能比他差太多。你给我点时间,再有两年多,就是春闱,到时我一定考上进士,再向你提亲。”

  黛玉听薛蟠如此说,便道:“好,我等你。即使你考不上进士,也要来,切不可像之前一样,音信全无。”

  薛蟠笑道:“定不会如此。之前我是怕你嫌弃我,既然你不嫌弃,以后即使是偷是抢,我也会将你抢至我身边。”

  黛玉这才放下心来。时间不早,黛玉也不好在外面久留,要回贾家去了。薛蟠舍不得黛玉,将黛玉送到贾家临近梨香院的角门外,看黛玉进了贾家,方恋恋不舍的回了自己的家中。

  黛玉到了贾家,心中的一块石头也算是落了地。

  黛玉一直都知道薛蟠对自己不是无情无义,但是两人之前到底没有将话完全说开,而她到了京城以后,大半年的时间,薛蟠一直都没有联系过自己,黛玉心中也有些患得患失,七上八下的。如今听到了薛蟠解释的原因,黛玉不由想道:“这真的是个傻子。哪有因为对方太好,觉得自己配不上而裹足不前的呢。”

  黛玉刚刚和薛蟠确定了心意,却没有想到,第二天宫中贤德妃给贾家下了一道谕,让她生气难堪,第一次启用了县主的权利,给皇后娘娘上了奏牒。

  作者有话要说:  注1:“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两句引用《红楼梦》原文。

  元春的话原文为:1、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2、又有贾政至帘外问安,贾妃垂帘行参等事。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注2:本章元春省亲内容参考《红楼梦》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