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 福儿从扬州回来,带回来了林如海的书信,还带回来了一个人。

  林如海的信中写道, 此人名叫沈益, 是个举人, 是他乡试时的同年和好友。

  沈益的学问和他比,都是不差的。如果没有意外, 定能考上进士。不过沈益比较倒霉, 考进士的时候, 不是要守孝,就是生病了,一直有各种的变故。连着五、六次都是这样,最后更是伤了右手,直接绝了仕途。后来沈益就不再考试了,直接寄情于山水,游山玩水去了。

  正好沈益这一段时间,路过扬州, 来林家做客。他言谈间提及自己不打算再游历了,想安稳下来, 在杨州坐馆教书。

  福儿将薛蟠给林如海的药材都给了,然后言谈间提起薛蟠正在找新的先生,林如海就将沈益举荐了过来。

  薛蟠特意去见了沈益。

  沈益年约五十, 长长的胡须中夹杂着银灰, 整个人看着和林如海完全不同。没有儒雅,反而有一股洒脱的感觉。看着不像个儒生,而是像一个剑客。

  薛蟠将自己这一段时间中,积攒下来的问题问了, 沈益对答如流。

  连续数个问题都是如此,薛蟠就将沈益留了下来,做自己的第二个先生,住在陆先生之前住过的院子中。

  这位沈先生和陆先生不太一样。

  陆先生严谨,恪守师生的本分。在学堂中,除了学习的东西以外,一般不会多言。

  沈先生却不一样,沈先生洒脱、豪放、豁达、不羁、喜画画、爱饮酒。讲起课来,天马行空,却又总能落在实处。

  在几个学生中,沈先生和宝钗最投缘,教了一段时间书后,提出要认宝钗当自己的弟子。

  沈先生明明看出宝钗的女儿身,却一点都不在意。想将自己平生所学,俱都交给宝钗,尤其是一手画技。

  沈先生当初伤了手,手不能长时间使劲,不能拿重物。但是他寄情于山水,又想将自己所见画下来,偶尔用用笔是可以的,只是画不出特别精细的东西。

  因此,沈先生自创了一种泼墨画法,画出来的东西,大气磅礴。宝钗一看就喜欢上了。

  宝钗想拜师,征求薛蟠的意见。

  薛蟠当然没意见,既然沈先生都不介意收一个女徒弟,薛蟠当然不介意宝钗有个师父。

  直到很久以后,薛蟠和宝钗才知道,这沈先生有多么的了不得,不过这是后话了。

  既然有了先生,薛蟠、陆安和宝钗就在薛家安心学习。

  两年后,乡试开始。八月初八,薛蟠和陆安准时进入贡院,而宝钗乘坐在马车中送他们过去,看着他们入场,心中既紧张又羡慕。

  乡试,又被称秋闱。总共考三场,每次考三天,一共九天时间。

  也就是说,薛蟠和陆安要在贡院的号房中,总共呆九天时间。做题,吃饭,睡觉,方便都在狭小的号房中。宝钗想到这,又有些同情。想在科举上出人头地,不仅要学问好,还要有一副好身体,心理素质也要过硬才行。

  自从童子试过后陆安生病,他们更是注意体质的锻炼,就是害怕考试的时候支撑不住。

  乡试的主考官是京都派过来的翰林或者内阁学士,薛家之前已经打听过了,这次金陵的主考官是一个翰林编修,名字叫做宁远,是十年前的进士。而且薛家打听到了宁远的喜好和他曾经写过的文章。

  他比较喜欢质朴的文风,反对辞藻堆砌、言之无物、语句空洞。

  沈益看了宁远的文章,对薛蟠和陆安说道:“你们这次很幸运,遇到一个务实的主考官,你们的文风很合他的胃口,好好发挥,应该可以榜上有名。”

  说着,沈益将宁远的文章仔细一句一字的分析,说了宁远为何这样写,喜欢别人怎么写。分析过后,又告诫道:“这只是一个参考,不用太过在意,保持住自己的风格,不要因为模仿别人而丢掉自己,学成个四不像,这种一般都被考官不喜。”

  乡试考试的内容主要还是以四书五经为主,包括经义、诏、判、表、诰、策问等等。

  其中最难的题目当属截搭题。因为科举已经举行多年,四书五经上的语句基本上都出过题,已经到了出无可出的地步。因此,有些考官就会另辟蹊径,将两本不同书上的语句各截取一部分,搭在一起出题。这种题目,审题难,是考对经书的熟悉程度。做题更难,要将完全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自圆其说,逻辑自洽。(注1)

  九天后,薛蟠和陆安都从贡院出来,蓬头垢面,脸色青白。不过还好,他们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不像有些人,是被官兵抬出来的。

  宝钗连忙让跟过来的小厮将两人都搀扶着放到马车上。

  马车上已经铺好了软褥子,他们上去后,就让他们躺着休息。等接到了家里,家里已经熬好的浓粥和参汤,还有大夫等着,就害怕他们在考试中落下病来。

  大夫给他们诊过脉后,说道:“两位公子还好,就是疲劳过度,多歇息几日补补元气就好。这参汤一人可以喝上一碗。”接着指着薛蟠说道:“这位公子还有些忧思过重,如今还不显眼,时间长了恐怕会影响身体。等以后要放宽心态,多排解自己。”

  “忧思过重?”宝钗有些黯然,哥哥为了薛家,为了自己操了那么多心,自己一定要好好开解哥哥。

  实则薛蟠忧思过重,不仅是因为科举,薛家和宝钗,更多是为了林如海。

  等了三日,薛蟠和陆安缓过来劲。他们将自己的答题内容都写了下来,交给沈先生,沈先生看完后说道:“写的都不错,如无意外,应该能在榜上。”

  宝钗也花了几天的时间,将考题的内容答了一遍,沈先生看过后,自豪的说道:“我沈益的弟子,果然不同寻常,不输男儿。”

  宝钗听见师父如此说,心中五味陈杂。

  薛蟠身体恢复过来后,已经八月二十六。离上一世林如海去世的时间--九月初三只有八天,扬州那边没有消息传来,证明林如海身体无恙。

  但是薛蟠还是焦躁不安,他没有办法在金陵再等下去。他害怕,万一林如海在九月初三那天出什么意外,他追悔莫及。

  薛蟠顾不得如今还没有放榜,给薛太太说了一声,将家中所有的药材药丸子打扫一空,带着福儿直奔扬州,他要在扬州林家守着,以防万一。

  到了扬州,已经九月初一,薛蟠见了林如海。

  林如海和三年前比,身体更加消瘦苍白,明显病弱了很多,但是还是可以走动的,薛蟠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

  “贤侄此次来,所谓何事?”林如海不解的向薛蟠的问道。

  “学生刚刚参加过秋闱,特意来感谢大人当年的赠书和荐师之恩。”薛蟠编了个谎话说道。

  “不知贤侄此次考试,感觉如何?”林如海有些感兴趣的问道。

  “沈先生说,如无意外,应当榜上有名。”薛蟠回答道,带着些微求表扬的神态。

  “不错。”林如海伸手抚须,赞道。

  十七岁的少年郎,能取得举人的功名,已经算的上少年英才了。

  林如海看着薛蟠,这也算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后辈,不由问道:“贤侄如今可有婚配?”

  薛蟠听林如海这样问,有些挣扎,最后还是一撩衣袍,跪下道:“大人,学生想娶林姑娘为妻。”

  林如海正在喝水,直接被呛住了,咳嗽出声。他用帕子捂住嘴巴,等缓过来,往帕子上一看,痰丝中夹杂着血迹。林如海不动声色的将帕子裹好,放在袖袋中。

  林如海曾经往这方面想过,不过自己又否定了。

  黛玉今年十三岁。若是普通姑娘家,常见的是十三岁定亲,等到十五、六岁再嫁人。

  可是林如海知道,自己是等不到黛玉嫁人那一天了。

  如今,其他人想和黛玉结亲,多是因为自己的家世和官位。而自己过世后,黛玉就成为孤女,要守孝三年。

  这些人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强有力的岳家,官场上的提携和守望相助,不一定会怎么对待黛玉。

  这样的黛玉带着大笔嫁妆嫁到夫家,如同小儿抱金砖于闹市。她没有其他的依仗,全凭夫家的操守和良心。

  后院的女子,需出嫁从夫,孝敬公婆。在礼法规则上,这些人天然就能压制她。即使黛玉悄无声息的去世,夫家也不会有一个字的非议。

  林如海看着眼前的薛蟠,如今看着是个好的,不过人心易变。

  贾家就是前车之鉴。贾家在自己还在世的时候,就敢那样对待黛玉,不过是因为黛玉陷在贾家的后宅。

  如今自己明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又怎么敢将黛玉轻易的许给别人。

  还是按照自己之前的想法来,比较稳妥。

  林如海没有说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只是说道:“你先起来,让我想想。”

  薛蟠也知道自己莽撞了,站起来后,不再言语。

  “贤侄何日回金陵?”林如海开始赶客。

  “还要在扬州待上几日,如果林大人不介意,学生想在贵府借住几日。”薛蟠厚着脸皮说道。

  看在薛家给自己送过那么多珍稀药材的份上,林如海没有办法将薛蟠赶出去,吩咐了林平给薛蟠安排客房一声,自己拂袖而去。

  等林如海走后,薛蟠站立不稳,直接瘫坐在地上。他将手握成握拳,使劲的砸在地上,手上鲜血淋漓,薛蟠却感觉不到疼痛。这么多年的努力,到了最后,功亏一篑,还是被自己给搞砸了。

  林平过来看见薛蟠满手血,连忙劝道:“薛公子,手是文人的命根子,可不敢如此。”说着,就叫了大夫,来给薛蟠清洗包扎。

  薛蟠已经缓了过来,谢过林平,跟着他去了林家的前院客房。

  如论如何,自己都要在林家待到九月初三之后,看着林大人安然无恙才能离开。

  林大人说是考虑,自己未必没有机会。

  如果自己真的没有机会,那么林大人的健康,就是林姑娘以后安稳生活最重要的保障,自己更不能走。

  作者有话要说:  注1:科举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感谢在2020-09-02 19:39:29~2020-09-03 16:30: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阿拉拉朵 2个;33052867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