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年后,黎墨和温如南之间相处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大概是因为彼此坦白了心意,温如南也不再避讳有的没的,直接让黎墨大大方方地搬到了她的院子里。

  这个举动对外也很好解释,两人是有过命交情的好兄弟,为了方便一起组建重骑兵,所以就干脆搬到一起住了。

  老王妃见到后还挺开心的,在她看来温如南先后失去了父亲和妹妹,心里肯定很不好受,肩上的担子也重。

  现在有黎墨的陪伴就好多了,可以开导她不说,还可以在其他方面帮到她,一起帮忙对抗蛮夷。

  不开心的人也有,首当其冲的就是王将军了,他听到这个消息后眼睛都瞪红了,恨不得直接提起长剑,冲进镇北王府,好好的把黎墨收拾一顿。

  因为在王将军看来,两人搬到一个院子里,就意味着她们之间已经发生了很多事情!很多他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至于其他几位将军,他们的反应没有王将军的那么强烈,短暂的思考过后就接受了。

  他们甚至开始期待黎墨和温如南两人会不会有孩子。要是真的有了的话,镇北王和平南王,就会变成天然的盟友了。

  尤其是在黎墨继任平南王以后,南北之间的关系肯定会非常好,到时就完全不需要担心朝廷会暗搓搓地对南北任何一方下手了。

  黎墨和温如南可没有时间想那么多有的没的,也没有去在意其他人怎么看待自己,自从她们住在一起后,就开始训练重骑。还针对蛮夷骑兵的特点,研究出了新的军阵。

  当然,除了两人在忙活以外,其他地方的人也没空着。京城那边的六皇子和九皇子一边忙着吊唁三皇子一边争权夺势,朝廷官员的调换任免非常频繁。

  西边的反叛军和南边的平南王,双方也在互相拉扯,都在尽可能的收容更多的灾民,在百姓心里留下好印象。

  过完新年后,寒意慢慢退去,伴随着绿芽的破土,勉强得到修整的蛮夷再一次举兵来犯。

  这次蛮夷并没有主动攻城,而是绕了远路,开始血洗附近的村庄,让正在春耕的无辜百姓倒在了血泊之中,永远失去了声息。

  “他怎么敢!”温如南的手重重地拍在了桌子上,“第一时间安排附近的村民撤离,组建巡逻队,加强交界处兵力部署。”

  “遵命。”很快有人弯腰领命,飞快地跑出去执行。

  “几位将军,现在我们还需要讨论什么时候出兵,出多少兵吗?”温如南咬着牙说道,“再耽误下去,只会让蛮夷的行事更加猖狂。”

  “王爷,如今正值春耕时分,发生大规模交战的话,肯定会影响到粮食播种的。不如先等春耕结束再开战也不迟。”犹豫的人倒也不是因为怕打仗,只是觉得没有必要那么急,完全可以多忍一段时间。

  因为一旦开战,这三十万士兵就必须守在前线,进入战备状态。在少了那么多青壮劳力的情况下,免不了会有土地被荒废,导致秋收的粮食变少。

  “粮食可以买,但人命买不了。”温如南的语气十分坚定,“这几天加强训练,一旦斥候确定蛮夷大本营的位置,即刻出兵剿灭!”

  温如南现在的底气很足,因为她心心念念的重骑已经训练得差不多了,她急迫的想要看到重骑的威力。

  只要重骑可以在正面战场上次冲垮蛮夷骑兵,那么剑指王庭,彻底平定蛮夷,完全不是问题!

  温如南的态度强硬,不少年轻将领也见不得那么多百姓枉死,非常配合温如南的命令,一下就让镇北军上下进入了战备状态。

  “帮我守好家里,等我凯旋回来,可以吗?”温如南握住了黎墨的手,抢先一步把话说出口,“除了你,我不信任任何人,兵符和王印,你可以帮我保管吗?”

  黎墨挑眉,多么熟悉的措辞和借口啊,在没有记忆的情况下,温如南也知道自己喜欢听什么话了吗?

  “快的话一个月,慢的话三个月,我一定凯旋归来!”温如南保证道,望向黎墨的眼神是满满当当的信任和期待。

  “六十天,我可以帮你守六十天,如果你没有回来的话,我就去找你。”黎墨之前就吃这一招,现在也不例外。

  黎墨拒绝不了交出所有信任的温如南,就如同温如南顶不住她装可怜一样,彼此的软肋,都被对方给看透了。

  “好,等着我的好消息!”温如南笑逐颜开,很快就把准备好的兵符和王印都交给了黎墨。

  击退蛮夷不难,但想要彻底把蛮夷打服打听话,却没有那么容易。

  在温如南带着大军离开后,北境内就冒出了不少牛鬼蛇神。他们哄抬物价、胡乱传消息、趁机抢劫犯事,用尽一切手段想要破坏北境的安定。

  其中一半肯定是蛮夷的手笔,至于另一半的话,肯定就是在争权夺势的两位皇子在背后挑事了。

  黎墨有人又有权,直接把自己的两千人和温如南留给自己的两万守军全部派了出去,不到三天就抓了近千人回来,而且还都审好了口供。

  确定没有冤枉人以后,黎墨就在最大的广场上搭建了一个高台,按照罪名从大到小,半个时辰过处决一个人,日夜不歇的砍了五天后,北境不仅恢复了之前的安定,连带着邻里之间的口角都少了许多。

  六十天黎墨不可能什么都不干,靠着033给她的情报,她先把薛照派了回去,然后每隔三天给他写一封信,远距离的开始组建起了自己的班底。

  黎墨可没有忘记,西边还有一个男主预备役在呢。要是朝廷彻底垮台的话,顾修文肯定会把握好机会发展起来的。

  -

  边境交界处,战局如同温如南所料想的一样,重骑兵在初次亮相的时候,就直接打穿了蛮夷的骑兵,宛如一把利剑,把军阵撕开了一个口子,一下就把蛮夷的士气压了下去。

  镇北军这边越战越勇,一直把战线往前推,不断地收割着蛮夷士兵的性命和领土。

  蛮夷士兵一边打一边往后退,一直被逼到了王城内,在不断有族人加入战场后,才勉强把局势给稳住,守住了他们最后的希望。

  温如南算了算时间,发现现在是自己出战的第四十五天后,下令让大军把王城给围起来,直接断掉了外面的水源和粮食。

  “告诉他们,我给他们五天的时间考虑,如果不投降,我就攻城。”温如南说道,连续一个月多的高强度战斗,让她以一种极快的速度成长了起来。

  “一旦城是被攻破的,我军伤亡多少将士,我就要十倍还之。”温如南的声音冷了下来,想到那些被屠杀的无辜村民后,有补上了一句,“如果殊死反抗,那就屠城。”

  王将军听到后愣了一下,看到将官已经领命出去后,默默把想要阻拦的话给咽了回去。

  如今温如南在军中的威势越发重了,同样的将士对温如南的认可度也已经非常高,令行禁止这四个字,体现得非常彻底。

  温如南也注意到欲言又止的王将军,但她已经学会选择性的忽视一些东西了。王将军在温如南的心里依旧是长辈,但在战场上,王将军也是她的属下。

  屠城这两个字太过可怕,在消息传开后,城内本就不怎么团结部族一下就分成了两派了,彼此间泾渭分明。

  以现任大汗为首的部族坚持打到底,绝不投降。另一波人的意见完全想法,恨不得现在就去开城门投降,争取宽大处理。

  于是乎,还没等温如南攻城,王城内的叛乱就下面来了。尤其是在天黑下来以后,温如南待在自己的帐篷里,都可以听到王城内的厮杀声。

  围城第五天,原可汗被赶下台,新的可汗匆匆继位后,就直接打开了城门,言明愿意投降成为属国。

  “我问了你,你是京城朝廷的属臣呢?还是我镇北王的属臣?”温如南骑在古蒙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新可汗。

  “臣,是镇北王的属臣!”新可汗很快就反应过来,直接对温如南宣布效忠。

  温如南对新可汗的识趣很是满意,翻身下马后,接过了对方递过来的王印。

  “既然是我的属臣了,你愿意改姓吗?”温如南问道,锐利的目光落在了新可汗身上。她虽然给的是问句,但可以活命的正确答案却只有一个。

  “多谢吾王赐名!”新可汗反应飞快,“臣,闻勐拉,参见吾王。”

  后续的收尾工作温如南没有插手,因为她还记得当初许下的承诺,把参与谋害她父兄的人杀了以后,她就带着以小队亲卫先一步回去了。

  温如南出发的时候是万物复苏的春季,等到她回来的时候,季节已经快进到了初夏,并且有向盛夏迈进的趋势了。

  “六十天,我做到了。”温如南很开心,开心到忘记了周围还有数百人在,直接抱住了黎墨,还是抱得很紧很紧的那一种。

  “嗯,王爷很棒。”黎墨轻轻地拍了拍温如南的背,“最近几天应该不需要举办什么庆功宴吧?”

  温如南轻轻摇头,“王将军他们还在处理一些事情,等到他们回来以后再办庆功宴。”

  “好,那今明两天,你多陪陪我好不好?”黎墨靠在温如南的颈窝,开口说道,“你平定蛮夷的消息传到京城以后,朝廷应该会有一些动作,我需要回去一趟。”

  温如南愣了一下,有些呆呆地看着黎墨,“你、你要回去南边了吗?”

  自己怎么就忘记了呢,黎墨一直都是暂住在王府内的,她现在顶着的是平南王世子的身份,在自己平定蛮夷后,似乎就没有留下来的借口了呢。

  “你……”想到两人才久别重逢就要再次分开时,温如南觉得自己的胸口开始发闷,下意识的想要开口让对方留下。

  甚至萌生了一种冲动,让黎墨丢掉江凌这一层身份,就以黎墨的身份留在自己的身边。

  “虽然我很想答应你,但是现在还不行,我还有必须去做的事情。”黎墨轻声说道,不在顾忌场合,轻轻的在温如南脸上落下了一吻。

  “最多三年,我就可以一直陪着你了。”黎墨承诺道。

  被松开后的温如南有些懵,摸了摸自己的脸后,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她刚才把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三年?”温如南重复道,“三年,好长啊。”这次分开才不到六十天,她就满脑袋都是黎墨了,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甚至都不习惯自己一个人睡觉。

  黎墨点头,狠下心说道:“嗯,后天我出发回去,接下来的两人我们好好享受一下?”

  不离开也不是不可以,但有很多事情就会进展的非常缓慢,改朝换代的时间也会长上许多。

  时间一长,不确定因素也会变多起来。黎墨不喜欢多出来的变数,她只想在三个男主预备役还没有彻底成长起来的时候就动手,趁他弱要他命,把他们全部给处理了。

  温如南虽然不舍,但犹豫过后还是同意了下来。自己在黎墨的支持下完成了想要做的事情,那么反过来,现在也到了自己支持黎墨的时候了。

  分别在即,两天的时间在温如南看来是在太短太短了,她干脆就放弃了出门的打算,直接和黎墨在王府里面待了两天。

  描述的更加准确一点,在分别前的两天内,黎墨和温如南基本都没有离开过院子,没有出过太多次房门,甚至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床榻上度过,互相在对方身上打满了属于自己的印记。

  “或许不用三年,我们就可以见面了。”黎墨单手撑在床榻上,趴在温如南的耳边说道。“你也不用担心我会忘记你。”

  “肩膀上的牙印我会让它永远留下来的,每次我穿衣服、脱衣服、还有洗澡的时候,都会想到你了。”

  温如南想要说些什么,可惜身体的反应太过激烈,她只能发出破碎不堪、充满暧昧气息的声音。

  分别来的非常意外,但细想一番又在情理之中。

  在第三天的早晨,温如南睁开眼以后,就发现身边的躺着的人不见了,连残留的余温都没有留下。

  -

  回去的路上,黎墨没有多说半个字,带着两千轻骑日夜兼程,赶在京城的旨意到达前,就回到了平南王府。

  “我儿,好样的!”看到已经完全不一样的黎墨后,平南王很是欣慰,夸奖的话像是不要钱一般涌向了黎墨。

  黎墨坦然的接受,在符合江凌人设的情况下,安抚好了平南王和王妃,随后在晚上一脸神秘地找上了平南王,把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平南王早就知道薛照这段时间在干什么,所以听到黎墨说出来的计划以后,并没有太意外,有的只是担心。

  “这个计划爹不是不同意,但把一整个天下挑起来的话,你肩上的担子会很重。”平南王感叹道,“爹可以帮你一段时间,但却帮不了你一辈子。”

  “没事,到时候或许就有其他人来帮忙了。”黎墨笑着说道。

  黎墨可没有忘记自己是为了什么才要夺取天下的,她为的不是权利,而是为了可以永远的温如南在一起,让她不被所谓的男主抢走而已。

  等到时候合适了,她就会物色继位的人选了。

  “好,等到晚些时候爹帮你把及冠礼给补上,你就放手去干吧。”平南王对唯一的孩子非常地宠爱,确定黎墨要造反后也没有加以阻挠,而是尽全力地去帮她铺路。

  “不过你娘这边,你就先瞒着她把,等到事情成了,再说也不迟。”平南王补充道。

  黎墨点头,“爹你放心,我心里都有数的。”

  在及冠礼开始之前,京城过来宣读皇帝旨意的钦差到了。里面的内容在黎墨的预料之内,皇帝下旨让平南王出兵平定西边的叛乱,并且把一块靠近北境的新封地划给了平南王,想要挑起南北两边的对立。

  平南王表面上答应的非常好,随后就用观礼的理由把钦差给关了起来,一直等到黎墨顺利接受封地内的军政要务后,才把人给放出来。

  都要造反了,黎墨也懒得把钦差给放回去,直接把兵临城下把顾修文占领的城池给围住,当着他的面把钦差给杀了。

  黎墨的意思也很明显,她知道现在昏君当道,官员贪腐情况严重,百姓苦他们久矣。所以她要反了这个昏君,反了这个朝廷,为在灾难中受苦的百姓讨回一个公道。

  “昏君下令让我平定所谓的叛乱,要我杀掉城内所有投靠的叛军的人,我没有同意。”说完大道理以后,黎墨就开始打起感情牌了。

  “天子的命是命,百姓的命也是命,为何要分高低贵贱呢?我知道你们都是为了活下来才反了朝廷的,所以我不会追究你们的过错。”

  “我不会对无辜的百姓动手,也不会对朝廷口里所谓的叛军动手,你们在我看来都是受灾的百姓,你们要是愿意相信我,我可以让你们重返家园,从那些贪官污吏手中夺回属于你们自己的土地。”

  “叶落归根,我们没有必要为朝廷的错误买单。不管你们是从哪里逃难过来的,我都会送你们回去!”

  “没有田我给,没有房子我帮你们造,和亲人走散的,我来帮你们找!”

  黎墨经历了那么多的世界,早就看透了人性,一番义正言辞又感人肺腑的演讲下来后,许多才安定下来的流民就被说得心动了。

  叶落归根啊,如果不是被逼到了绝路,谁愿意抛弃故土,去到异地生活呢?

  看到百姓的议论声越来越大后,站在城墙上的顾修文脸色非常复杂,他很认同黎墨的话,甚至感谢她愿意作出承诺,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帮这些流民回家。

  但同时,顾修文也非常清楚的意识到,黎墨是他的敌人。一旦百姓接受了黎墨,他就会失去统帅的身份,变成一个普通人。

  享受过人上人的生活以后,顾修文变得不甘于平凡了。尤其是在他麾下还有七万大军的时候,他突然就想争一争了。

  既然大家都是人,又都只有一条命,那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也可以推翻昏君,杀掉腐败的官员,给百姓带来安定呢?

  “顾先生,不知道你可否愿意助我一臂之力,一起推翻着昏庸腐烂的朝廷,建立新的皇朝?”黎墨骑在古蒙马上,抬头看着站在城墙边一脸不甘心的顾修文。

  “顾先生有经世之才,又有济世之心,如果可以得到顾先生的帮助,相信我们可以用更快的速度,还百姓一个清明的天下!”

  安抚好百姓以后,黎墨就开始尝试收服顾修文了。

  毕竟自己的死亡和对方没有任何关系,而且在长久的观察下,黎墨也看出了对方的性格,有野心有抱负,虽然谈不上爱民如子,但也差不了太多。

  这样的人比起其他几个皇子好太多了,如果可以的话,黎墨还是想留对方一条性命,让他可以发挥出自己该有的作用。

  “世子爷,你的意思是?”顾修文有些心动,回归普通人的生活,他肯定是不愿意的。但如果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等着他,他也不是不能接受。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顾先生当我现在的军师、未来的首辅。”黎墨也不小气,很快就把丞相之位许了出去。

  首辅?顾修文内心更加动摇了。

  黎墨这话是当着众人面开口说的,不可能是开玩笑。等到她成功上位以后,不管是为了军心还是为了民心,她都必须履行这个承诺。

  电光火石间,顾修文就已经做出了决定,一个他现在有一点点后悔,但日后无比庆幸的决定。

  “先生一词我愧不敢当,如果世子爷有什么需要的话,尽管说就是了。”顾修文选择了归顺,认黎墨当他的主子。

  毕竟退一步想,他手有六万人是不假,但黎墨身后的二十万大军更做不得假,要是真的打起来的话,他的赢面非常低。